人格的自我知识:准确性及其限度*
2014-04-01陈少华
陈少华 曾 毅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510006;2.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州510515)
一、人格自我知识的界定
我们对自己的人格有多了解?这一问题涉及到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人格的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 of personality)。一些研究者将人格的自我知识界定为个体对一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的准确的自我知觉,以及对他人如何理解这些模式的觉知(Vazire & Carlson,2010)。根据这种界定,一个具备人格自我知识的人不仅了解自己的一般倾向(如知道自己是个外向的人),而且知道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倾向(如聚会时很健谈)。此外,一个具备自我知识的人还知道自己的声望(如知道别人认为我是个健谈的人)。可见,自我知识不仅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的觉知,而且反映了对自己声望的觉知(Carlson,2013)。一方面,人格的自我知识强调了人格的社会性(如声望),这是因为人格本质涵盖了人际间的互动;另一方面,尽管人格的自我知识既包括判断准确性(judgment accuracy),也包括判断偏差(judgment bias),但研究者更关注判断的准确性。
二、人格自我知识的来源
(一)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内省(introspection)是以自我关注和自我反思的方法来了解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动机的过程。按照自我觉知理论(self-awareness theory)的观点,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时,会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和价值观对当下的行为进行比较和评价(Wiekens & Stapel,2008)。换言之,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个体会成为客观评价自己的旁观者,像旁观者那样观察自己。一般情况下,外行往往会将内省作为人格自我知识的有效来源。然而,有证据质疑内省或自我反思作为自我知识获得途径的有效性。Wilson 等人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反思可能会削弱自我知识的准确性(Wilson & Dunn,2004)。无论结果怎样,都不能否认内省是人格自我知识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当人们关注于那些比较细微的线索时,内省对自我知识会产生促进作用(Hofmann & Wilson,2010)。
(二)通过行为观察认识自己
人格自我知识的另一来源是观察自己的行为。研究表明,内省或自我反思之所以会削弱自我知识的准确性,是因为人们过分关注于自己内在的思想和体验,以至于忽略了对自己行为的观察(Pronin,2008)。自我觉知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态度或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态时,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特别是当自己的内部状态不清楚且行为似乎没有外部原因时,更有可能采取这种方法(Aronson,Wilson,& Akert,2012)。当然,自我观察有其先天的不足,那就是人的视角问题。因此,通过观看自己的视频录像进行自我观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研究发现,从第三者的角度观看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录像可以提高被试对自己的人格、行为及他人印象的自我知觉(Bollich,Johannet,& Vazire,2011)。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很少有机会真正从外部视角观察自己的行为,即便有机会观察,它产生的影响也不过持续几天而已(Vazire,Mehl,& Carlson,2010)。
(三)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通过比较自己和他人来了解自身的能力、态度和人格(Buunk & Gibbons,2007)。因此,当自我作为了解的对象时,他人尤其是亲密他人的观察便成为自我知识的重要来源。Vazire(2010)的自我—他人知识不对称(SOKA)模型指出,对于某些人格特质,他人比自我了解更多,这些特质具有可观察性和可评估性的特点。研究表明,当特质的可观察性高或可评估性高时,亲密他人评定比自我评定的效度更高。例如,在预测创造力、部队执行任务、大学生的GPA、工作绩效以及冠状动脉钙化时,亲密他人评定比自我评定更准确(Bollich,Johannet,& Vazire,2011)。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获取人格自我知识的过程中他人观察可以取代内省或自我观察,因为对于那些可观察性低的人格特质(如焦虑、自尊),自我知觉比他人知觉更有优势(Vazire,2010)。
三、人格自我知识的准确性
人格的自我知识准确吗?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在自我知觉中,当代心理学关于人格判断与社会认知的研究仍然让我们充满信心。正如Swann 和Pelham(2002)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要质疑被试自陈报告的话,那么大部分关于自我的研究结果都值得怀疑。”(p.228)
(一)整体的准确性
一直以来,人格心理学家很想知道人格特质能否通过被试的自陈报告来评估,人格特质的自陈报告能否预测相关的行为表现。我们认为,要从整体上理解人格的自我知识,必须考查不同广度特质的自我知觉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特质能够预测行为,那么这种特质的自我知觉应该是比较准确的。通过综述过去20年来不同人格特质的自我知觉与行为客观测量的相关研究发现,平均自我准确性(average self-accuracy)在0.14-0.34 不等,自我知觉与实验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有适度相关(Vazire & Carlson,2010)。研究表明,大五人格特质的自我知觉与实验室情境下的社交行为相关为0.34,与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相关为0.27(Vazire & Carlson,2011);人们对自身人格特质的元知觉(即对他人如何看待他们的信念)与他人对他们的真实看法之间的相关为0.32(Carlson,Vazire,& Furr,2011)。可见,人们对自己的人格具备一定的洞察力。
(二)准确性的相关研究
关于自我知觉准确性最突出的情境研究是Mehl 等人2006年所做的一项研究,研究者在大五人格特质中考查了自陈报告人格与日常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先用微电子设备技术(EAR)记录下被试日常的行为活动,再用统计方法分析与大五人格特质相关的语言和行为指标。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格特质与日常行为或语言相关(如内倾者比外倾者独处的时间更长)(Mehl,Gosling,& Pennebakers,2006)。Vazire 和Mehl(2008)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自身的典型行为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该研究设计巧妙,因为行为指标和参照标准都由被试自己挑选和评定,之后同样运用EAR 技术对被试日常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被试对一些行为(如看电视)的预测力非常强,而对另一些行为(如上课出勤)预测的准确性则比较低,总体上平均自我准确性为0.26。研究还证实,人格的自我评估能够预测重大的生活事件,如犯罪行为、离婚、死亡等(Ozer & Benet-Martinez,2006;Roberts,Kuncel,Shiner,Caspi,&Goldberg,2007)。这些结果表明,人们对自身人格的知觉比较接近真实,他们对自我的行为表现并非无知。从人格的自我知觉与行为表现的关系分析,人格的自我知识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而客观的行为表现又成为自我知识的信息反馈源。
(三)评价自我知识的准确性
从积极的方面看,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拥有许多关于自我的优势信息。我们比别人更了解自己的忧虑、希望、想象及偏好,这些都是人格自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了解自己的经历,知道自己年幼时对恐吓的反应,知道在购物时如何做决定,知道花多长时间克服悲伤的感觉,知道被母亲夸奖时自己的感受。这些都是了解自我知识非常重要的方面。治疗专家和传记作家告诉我们,完整的了解一个人要求对其内在的生活及其主观体验有充分的认识。直觉告诉我们,人格自我知识的准确性毋庸置疑。
然而,人格自我知识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又暗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我们不完全了解自己,人格的自我知识随人格维度而变化。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人们对自己人格的评估与客观行为结果之间存在相关;但是中度的相关结果也表明,人们可能只是拥有自我意识的核心部分而并非人格的全部。Vazire和Carlson(2010)的综述表明:首先,人格自我知觉与客观标准的比较发现,自我知觉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其次,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与亲密他人的看法基本同步,但离一致性还有一定的距离;最后,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他人看自己与自己看自己不同,但仍有一些人不清楚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四、人格自我知识的限度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格的自我知识有其限度。我们不可能无限接近自己的主观体验,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害怕、偏见及不安全感,我们固守着自己的个人经历,曲解了自身的情绪反应,颠倒了我们的偏好,对那些让我们开心的事情做出错误的预测(Wilson & Dunn,2004)。另一方面,许多人格特质并非都是内在的,例如,你是否幽默或古怪,你是否是个好领导,等等,不管你如何看待自己,这些人格特征都要通过你外显的行为、你对他人的行为反应以及他人对你的行为反应来界定。这就有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人们评估自己和预测自己行为的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往往比普通直觉要糟糕得多”(Dunning,Heath,& Suls,2004,p.70)。
(一)人格自我知识的盲点
人格自我知识的研究表明,一方面,我们是自己最好的判断者,我们拥有关于自己的经历、思想和情感的私密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很可能被自我所欺骗,当谈到自己的人格时,自我知觉存在许多盲点(blind spots)(Vazire & Carlson,2011)。一些盲点可能要归因于信息缺失,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能够让个体的自我知觉与其行为一致;一些盲点可能要归因于信息太多,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信息过于熟悉,以至于感知不到这些信息的存在。换句话说,在自我知觉中,我们有时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自我知识中的盲点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如糟糕的决策,较差的学业成绩,情绪和人际问题以及较低的生活满意度(Mikulak,2013)。
除信息性因素外,人格自我知识的盲点还与动机性因素有关,人们会长时间去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看法,这是自我评估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Dunning,2005)。毫无疑问,自我知觉不是一个客观、中性的过程,认知过程中的动机性因素会通过许多方式影响和歪曲自我知觉,这些方式进一步巩固了自我知识中的盲点,最终使自我不可能像陌生人那样不带偏见地判断自己的人格。Myers(2012)指出,当我们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潜在的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即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成功时,常常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习惯将它归因于外在因素。Myers 认为,自我服务偏见不仅存在于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过程中,而且也表现在自己和他人的比较过程中。在主观性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要高。与客观行为(如“守时的”)相比,主观行为(如“有教养的”)会引发更强烈的自我服务偏见。
(二)自我知识与他人知识的不对称
Vazire(2010)的SOKA 模型指出,自我知识与他人知识在准确性方面是不对称的,她做出了两个大胆的预测:首先,对于内在的人格特质,自我知识比他人知识更准确,例如,我们比他人更了解自己的焦虑。如果你为自己感到特别自豪,你就会有较高的自尊,这和你朋友认为你是怎样的人没有关系。相反,当谈到我们的外显行为时(如我们是否健谈),那些比较了解我们的人更有优势。这一预测表明,他人很难判断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而我们则很难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行为。其次,在判断评估性高的人格特质时,他人比自我更有利。当谈到我们的智力、吸引力和创造力时,我们不及朋友和家人了解。研究结果证实了Vazire 的假设。SOKA 模型表明,人格自我知识的限度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Vazire(2010)将其归结为信息障碍和动机障碍,前者是指可用或可察觉的信息数量或质量对自我知识的干扰作用,后者则是指自我保护动机影响了人们处理和利用自身人格信息的方式,这与自我知识中的盲点如出一辙。关于自我知识和他人知识的准确性,我们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着重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人们能意识到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对他们的看法之间的差别吗?Carlson 等人发现,人们对于自我看待的独特方式以及与他人的不同观点的确有某种洞察力(Carlson,Vazire,& Furr,2011)。
第二,面对自我知识与他人知识的分歧,人们的反应如何?他们会改变自己的观点吗?生活经验和体验告诉我们,要让一个人改变其自我观点不太容易。研究表明,少量反馈不会对个体的自我观点产生太大的影响,通过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不足以增加自我知识。
第三,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自我吗?在心理学中,对自己的准确知觉是否有利于健康,抑或关于自己的积极错觉是否更具适应性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你的确是个愚蠢的或令人讨厌的人,你想知道吗?如果你有一种特定的人格,它会让你周围的每个人发疯,你会怎么做?很显然,对于自我洞察力的获得,既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
五、提高人格自我知识的准确性
要了解一个人的人格,我们既需要知道他们对自己的看法(自我知觉),也要知道了解他们的人对他的看法(他人知觉)。我们怎样才能利用他人知识来提高自我知识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提供真实的反馈信息,一种更现实的策略是在感知自身的人格时考虑他人的观点(元知觉)。研究表明,尽管我们高估了他人知觉与自我知觉的相同程度,但我们还是能够察觉自己给他人的印象,甚至当第一次遇到某个人时也是如此(Carlson,Furr,& Vazire,2010)。人们似乎知道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有别于那些在不同情境下了解他们的人的看法。Bollich 等人认为,外部反馈对于了解个体的自我人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这些研究者指出,我们可以利用亲密他人或知情者来获取自我知识,自我知识不是通过单一途径获得的,而是必须借助于亲密他人获得,这些人能够帮助我们揭开自我知识中的盲点(Bollich,Johannet,& Vazire,2011)。如此看来,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考虑他人对我们的印象来提高自我知识,对于那些可观察、可评估的人格特质尤其如此(陈少华,2013)。
作为提高人格自我知识准确性的途径之一,内省的方法在历史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遗憾的是,研究结果发现,我们对自身的很多看法都隐藏在意识之下,这就限制了内省在提高自我知识过程中的作用(Wilson,2009)。为了弥补内省的不足,一种有效的做法是降低自我保护动机(如自我防御),因为这些自我保护动机妨碍了我们客观地看待自己。最近的研究表明,自我肯定减少了防御反应,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消极信息持更开放的态度(Critcher,Dunning,& Armor,2010)。按照这种思路,大脑的冥思训练可以提高人们的注意、记忆及情绪调节的技能,并且能够提高区分短时的情绪体验与普遍的人格倾向之间的能力。这些技术有助于克服自我知识的信息障碍和动机障碍。
除了反馈和内省,正念(mindfulness)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人格,提高自我知识的准确性(Carlson,2013)。作为一项促进心理健康的技术,正念将个体的注意力集中于当前的体验,并以一种非评估的方式观察它。Carlson 认为,人们以自满方式看待自己的动机是自我知识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人们为了避免消极体验或提高自尊心而高估自己的道德品质。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非判断式观察则可以减少体验不足或低自尊一类的情绪反应,这些反应会明显干扰人们的自我知觉。信息缺失是自我知识的另一种障碍,在某些情境下,人们可能没有掌握用以准确评估自己的信息。正念对于克服自我知识的信息障碍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正念训练与较强的身体意识相联系(Sze,Gyurak,Yuan,& Levenson,2010)。在认知、临床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Carlson 为我们勾画了一种正念与自我知识之间的理论联系,指出以非判断方式集中于当前的体验是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我的一种有效工具。
最后,依据Funder(2012)的现实准确性模型,提高自我知识最关键的环节取决于第一个阶段:相关性。如同了解他人一样,你可以凭自己看到的行为去评估自己,但是这要受到你经历的情境以及允许自己做什么等限制。例如,有人通过蹦极一类的极限运动来挑战自我,以发现那些潜藏的、自己并不知道的人格特征。尽管你不一定要去蹦极,但是“考虑如何通过新的场合、接触陌生人和尝试新鲜事物来了解自己”是非常有好处的(Funder,2009,p.494)。如果你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小山村,周围的人也没有什么变化,那么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在一个更广阔的环境中(如大城市)将会做什么,会有什么特质,会掌握什么技能。对于学业、择业、交友、恋爱等许多现实问题,提高自我知识准确性的最佳途径就是坚持做自己(陈少华,2013)。尽管你无法回避社会的责任、家人的期望和人际的压力,但是你可以通过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检验自己的能力来把握自我。在准确的自我知识的基础上,你会在教育、职业、婚恋等重要的事情上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陈少华.(2013).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203.
Aronson,E.,Wilson,T.D.,& Akert,R.M.(2012).社会心理学(第7 版).侯玉波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00-133.
Funder,D.(2009).人格谜题(第4 版).许燕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491-495.
Myers,G.(2012).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沈德灿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00-132.
Bollich,K.L.,Johannet,P.M.,& Vazire,S.(2011).In search of our true selves:Feedback as a path to self-knowledge.Frontiers in Psychology,2,1-6.
Buunk,A.P.,& Gibbons,F.X.(2007).Social comparison:The end of a theory and the emergence of a field.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102,3-21.
Carlson,E.N.(2013).Overcoming the barriers to self-knowledge:Mindfulness as a path to seeing yourself as you really are.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8,173-186.
Carlson,E.N.,Furr,R.M.,& Vazire,S.(2010).Do we know the first impressions we make?Evidence for idiographic meta-accuracy and calibration of first impressions.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1,94-98.
Carlson,E.N.,Vazire,S.,& Furr,R.M.(2011).Meta-insight:Do people really know how others see the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1,831-846.
Critcher,C.R.,Dunning,D.,& Armor,D.A.(2010).When self affirmations reduce defensiveness:Timing is ke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6,947-959.
Dunning,D.,Heath,C.,&Suls,J.M.(2004).Flawed self-assessment:Implications for health,education,and the workplace.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5,69-106.
Funder,D.C.(2012).Accurate personality judgment.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1,177-182.
Hofmann,W.,& Wilson,T.D.(2010).Consciousness,introspection,and the adaptive unconscious,in Hand-book of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Measurement,Theory,and Applications,Eds B.Gawronski and B.K.Payne (NewYork,NY:Guilford Press),197-215.
Mehl,M.R.,Gosling,S.D.,&Pennebaker,J.W.(2006).Personality in its natural habitat:Manifestations and implicit folk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in daily lif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0,862-877.
Mikulak,A.(2013).Know thyself:How mindfulness can improve self-knowledge.The Huffington Post,March 19.
Ozer,D.J.,& Benet-Martinez,V.(2006).Personality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nsequential outcome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7,401-421.
Pronin,E.(2008).How we see ourselves and how we see others.Science,320,1177-1180.
Roberts,B.W.,Kuncel,N.R.,Shiner,R.,Caspi,A.,& Goldberg,L.R.(2007).The power of personality:The comparative validity of personality traits,socioeconomic status,and cognitive ability for predicting important life outcomes.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313-345.
Swann,W.B.Jr.,&Pelham,B.(2002).Who wants out when the going gets good?Psychological investment and preference for self-verifying college roommates.Self and Identity,1,219-233.
Sze,J.A.,Gyurak,A.,Yuan,J.W.,& Levenson,R.W.(2010).Coherence between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physiology:Does body awareness training have an impact?Emotion,10,803-814.
Vazire,S.(2010).Who knows what about a person?The self-other knowledge asymmetry (SOKA)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8,281-300.
Vazire,S.,& Carlson,E.N.(2010).Self-knowledge of personality:Do people know themselves?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4/8,605-620.
Vazire,S.,& Carlson,E.N.(2011).Others sometimes know us better than we know ourselves.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4-108.
Vazire,S.,& Mehl,M.R.(2008).Knowing me,knowing you:The accuracy and uniqu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self-ratings and other-ratings of daily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5,1202-1216.
Vazire,S.,Mehl,M.R.,&Carlson,E.N.(2010).Shining a light on the blind spots in self-perception.Talk presented at the 15thEuropean Conference on Personality,Brno,Czech Republic.
Wiekens,C.J.,& Stapel,D.A.(2008).The Mirror and I:When private opinions are in conflict with public norm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4,1160-1166.
Wilson,T.D.(2009).Know thyself.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4,384-389.
Wilson,T.D.,&Dunn,E.W.(2004).Self-knowledge:Its limits,value,and potential for improve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5,49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