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润茗针灸治疗月经病经验※
2014-04-01陆永辉张汝菁王克键
陆永辉 张汝菁 王克键 冯 靖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91)
阎润茗,主任医师,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等职。阎老师中西汇通,学验俱丰,从事针灸临床60年,尤其对针灸治疗妇科病有独特的临床经验。现将其针灸治疗月经病经验介绍如下。
1 经络学说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阎老师认为,经络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密切关系。妇女从幼到老在生理活动上,如月经和生育,都与冲、任、督脉及肝、脾、肾经脉有关。奇经八脉以小腹部位为盘踞之所,或为起点,或为交会枢纽。经、带、胎、产诸疾,以小腹部位为病变之处,两者区域相同,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任脉起于胞中,循行胸腹正中,小腹部与足三阴经交会,为“阴脉之海”、“总督诸阴”,有“主胞胎”的功能。若妇女任脉失调,可发生前阴诸病,如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症。督两脉起于胞中,循行背腰正中,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妇女督脉失调,可发生月经不调、女子不育等病症。冲脉和任、督两脉同源异流,冲脉起于胞中,为“十二经脉之海”、“血海”。《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说明与月经关系密切。若冲脉失调,可见月经失调、漏胎等病症。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小腹属下焦,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管辖地带。又肝藏血、脾统血,与月经关系密切;肾藏精,主生殖,与经带胎育相关。故月经病与任、督、冲脉及肝、脾、肾经脉关系极为密切。
2 针灸治疗月经病
2.1 月经失调 阎老师认为,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临床可见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前后不定期3种类型。①月经先期:多见血热型及气虚型。热迫血行属于实证,应以清热凉血为主;脾不统血属虚证,应以健脾补气为先。但总要以调冲任为大法。取穴以肾俞、关元、三阴交为主,针刺用泻法或补法。血热者加泻肝俞、太冲清肝泄热,气虚者加补脾俞、气海益气健脾。针刺时间:于月经干净后2~3 d开始,隔日1次,至周期16~17 d以后腹部穴位停止针刺,加补合谷、太溪益气养阴,可使月经逐渐恢复常度。②月经后期:多见血虚寒凝型及气滞血瘀型。血虚寒凝型,以温经散寒、养血调经为主;气滞血瘀型,以行气活血、化滞去瘀为先。取穴以膻中、气海、中极、地机、三阴交、行间为主,针刺用泻法。针刺时间:于月经周期13~15 d时开始,每日或隔日1次,至月经周期25~26 d时可加泻秩边穴,以促使月经来潮,经期停针。③先后无定期:多见气血失调型及冲任失调型。以养阴血、调冲任为主。取穴以膈俞、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太溪为主。针刺用补法,或用灸法。针刺时间:于月经净后2~3 d开始,至周期25~26 d停止治疗,如至30 d月经尚未来潮,可泻秩边穴以促使月经来潮。
2.2 崩漏 崩是突然血下如注,漏是持续淋漓不断,两者常互相转化,故多以崩漏并称。阎老师认为,其主要发病机理是冲任损伤,不能固摄所致。临床上对“崩证”首先要止血为主,血止以后再根据病因进行调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取穴以隐白、十七椎穴为主,用灸法。兼脾虚者针补脾俞,兼肾虚者针补肾俞。对“漏证”要从虚实两方面考虑。虚证:月经在短时出血以后,经血淋沥不净,色淡质稀,腰腹痠沉,四肢乏力,脉沉细而软。以益气养阴,固摄冲任为法,取百会、脾俞、气海、合谷、三阴交为主,针刺用补法或灸法。虚实夹杂证:月经来潮后即量少淋沥不净,经色黯质黏稠,夹有血块,腰腹坠痛,脉沉弦。以理气通经为法,取次髎、关元、归来、合谷、三阴交为主,针刺用泻法,使气行血行,经量增加,则冲任调而漏下自止,此为“通因通用”之法。但要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之,方能避免“虚虚实实”之戒。
2.3 闭经 阎老师认为,发育正常的女子一般在14岁左右月经即应来潮。但随着现代人们饮食习惯和食材来源的变化,初潮年龄大多提前1~2年。如超龄过久月经未来,或来而中断,同时出现其他症状的都可称为经闭,临床可见血枯经闭型和血瘀经闭型。血枯经闭型:取穴以脾俞、肾俞、气海、足三里为主,针刺用补法,或艾灸,以调理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兼益周身之气,使气血充足而经自行。也可针补肝俞、膈俞,调肝养血以治其血,针补关元、气海,调任养冲以治其气,使冲任调而血自下。血滞经闭型:取穴以中极、血海、三阴交、行间、合谷为主,针刺用泻法。中极以理冲任调下焦,血海、行间通调肝脾之气以行瘀化滞,补合谷、泻三阴交以使气血下行。诸穴合用,达到通经的目的。
2.4 痛经 痛经是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小腹及腰部剧痛难忍,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阎老师认为,痛经也有虚实之分。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取穴以关元、气海、三阴交、次髎穴为主。实痛配中极、地机、次髎,针刺用泻法,以通调冲任,行瘀止痛。虚痛配命门、肾俞、大赫、足三里,针刺用补法,或艾灸,以温阳益肾,理气止痛。如气痛加补行间、中脘以理气止痛;瘀痛加补合谷,泻三阴交、血海、天枢、归来,以通瘀止痛;寒痛加温针灸脾俞、肾俞,以温经止痛。针刺时间于经前一周开始,每周治疗3次,可使经期疼痛缓解或痊愈。
3 典型病例
3.1 月经先期 刁某,女,26岁。1992-04-06初诊。患者主诉月经失调6个月。患者6个月前因月经期间情志不畅,出现月经量增多,色鲜红,行经10 d才净。此后每15~20 d行经1次。曾服中西药治疗未效。现证见月经量多,色鲜红,经行4 d,乳房及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断:月经病。中医诊断:月经先期(血热型)。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凉血。取穴:肝俞(双侧)、肾俞(双侧)、血海(左侧)、三阴交(左侧)、太冲(左侧)。针刺方法:用提插捻转补泻手法。泻肝俞,补肾俞,不留针。泻血海、三阴交、太冲,留针20 min。1992-04-10二诊,月经量已减少,乳房及胸胁胀痛减轻。建议患者月经干净2 d后来针灸治疗。1992-04-13三诊,月经净后2 d,乳房及胸胁胀痛消失,寐安,精神好,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取肝俞(双侧)、肾俞(双侧)、膻中、关元、三阴交(左侧)、太冲(左侧)。针刺方法:泻膻中,补关元,余针刺同前。1992-04-24四诊,月经周期18 d,腰部微有痠痛感,小腹略胀,舌尖红,苔薄白,脉沉弦。取肝俞()、膻中、合谷(左侧)、太冲(右侧)、太溪(右侧)。针刺方法:补太溪,余同针刺前。经用前法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月经周期、经量、经色基本恢复正常,停止治疗。
按:阎老师认为,本例患者是由于肝气郁滞,肝火旺盛,热迫血行而致月经先期。故泻肝俞以疏肝理气,泻太冲以清肝泻火,泻血海、三阴交以加强清热凉血之功,泻膻中以理气,补肾俞、关元、太溪使肾气盛、冲任调。诸穴合用,则热淸血凉,冲任自和,月经自调。
3.2 崩漏 李某,女,21岁。1992-11-07初诊。患者主诉月经来潮至今已28 d未净。曾服中药少效,经量时多时少。现证见月经量多,经色淡,无血块,伴有腰膝痠软,倦怠乏力,头晕,纳差,大便溏,日2~3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证属脾失统摄,冲任失调。治法:健脾益气,固摄冲任。取穴:百会、脾俞(双侧)、肾俞(双侧)、气海、合谷(左侧)、三阴交(右侧)。针刺方法:捻转提插补泻手法。补脾俞、肾俞,疾刺不留针;补百会、合谷、三阴交,留针15 min;灸气海。1992-11-09二诊,出血量减少,头晕减轻,但仍有腰部痠楚,大便不成形,日1~2次。取穴、针刺方法同前,行针2次。1992-11-14四诊,出血已止,但偶有少量咖啡样分泌。遵上法继行针2次,血止症消。随访2个月,月经正常。
按:阎老师认为,由于患者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出现月经淋沥不尽。故补脾俞以健脾益气,补肾俞以益肾固元,灸气海益气统血,补合谷与气海有协同作用,补三阴交健脾养血,补百会以益气升阳。百会乃是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交会穴,具有统摄全身阳气的作用,下病上治,诸穴相合,有健脾益肾、固摄冲任的作用,故经调漏止。
4 体会
综上所述,阎老师认为,月经病与冲、任、督脉及肝、脾、肾经脉关系极为密切,故针灸治疗择经选穴多以这些经脉为主。同时临证当注意分清虚实、寒热,针刺手法需补泻分明,或针或灸,当补则补,当泻则泻,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特别要注意月经不调患者的针灸治疗时机。另外,许多妇女由于月经期间不避风寒、情绪失调等,易致月经病,故应教导患者月经期间避免冒寒涉雨,调畅情绪,调摄饮食,以利于平稳度过月经期,这对避免月经诸疾,防治未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