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素问》汉代成书说补正——从一组常用词演变轨迹入手 *

2014-04-01蒋重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论衡上古素问

蒋重母

(苏州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后代奉为圭臬。现今流传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的书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据此序所言,东汉时期,《素问》已经作为独立的传本流通。因为没有标注原作者和著作年代,于是何人所作、成于何时就成了千古学者医家争讼不休的话题。

从医学、文学、历史以及版本学等角度对《素问》进行考证进而推断其成书年代的学者有很多,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观点:成书于先秦时期和成书于秦汉时期。我们避开传统的研究方法,从《素问》的语言本身出发进行研究,或许更接近事实本身。因此我们从词汇角度,选取了《素问》几组常用词与先秦的典籍《周易》、《尚书》、《论语》、《左传》、《孟子》、《庄子》等进行比较考察,根据检验得出的结果,为《素问》成书年代提供一些有力的证据。

一 盖

在先秦书面语中,“盖”的意思大都是“遮蔽”和充当发语词,用在句首表判断、概括等意义。

“盖”在《素问》中出现5 次

(1)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上古天真论》)

这是“盖”最常用的虚词意义,发语词,用在句前,表示判断,概括等意义。

(2)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痿论篇》)

(3)岐伯曰:肺者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病能篇》)

这是先秦汉语最常用的实词意义,表示“遮蔽”。

(4)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藏。(《四时逆从论》)

遍查先秦典籍,发现“盖藏”一词,先秦其他诸典籍中并未见踪迹,仅在《吕氏春秋·孟冬纪》和《仲冬纪》有两见,《吕氏春秋》成书年代已经为战国后期,流传到汉代时,当为汉人常用的词语。

再来比较以下例子

(5)故葬霾足以收敛盖藏而已。(《淮南子·齐俗》)

(6)已而盖藏,关门塞窦。(《王褒·童约》)

(7)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集解引苏林曰:“无物可盖藏也。

(8)命百官谨盖藏。(《礼记·月令》)

以上句子大都是汉代作品中出现的,先秦作品几乎没有见到,据此可以判断《素问》中出现的“盖藏”已经是汉代常用的词语了。

(9)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方盛衰论》)

“盖屋”一词的说法最早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不可复室盖屋。(《日书甲种》,33 简正184 页)盖屋,燔。(《日书甲种》,1 简背208 页)

利以穿井,盖屋。(《日书乙种》,57 简234 页)

这些“盖屋”的含义都同于今义,指建造房屋(湘方言修建房子都使用“盖屋、盖房、盖牛栏”等词),同书中又有“为屋”“为室”等说法可以证明。

(10)工伎之书,起宅盖屋必择日。夫屋覆人形,宅居人体,何害於岁月而必择之?(《论衡·讥日》)

(11)臣请处蜀郡严道邛邮,谴其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廪食给薪菜盐豉炊食器席蓐。(《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12)北宫玄武,虚、危。危为盖屋;虚为哭泣之事。《史记·天官书》

(13)垒石薄岸,治舍盖屋。《王褒·僮约》

由此可知,“盖屋”一词是为秦汉时人习语。《素问》语言不避俗字俗语之现象略见一斑。

二 所

“所”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这种用法在先秦时期比较少见。

“所”和“许”作为概数词,跟在名量词之后是后起的一种用法,很显然,《尚书》中“所”这两个用例不是表示概数的。向熹先生认为是在上古晚期唐宋时,“所”的这种用法被淘汰。

在《史记》、《汉书》中,这种用例较多。如:

(1)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今庆已死十年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3)臣意即灸其足蹶阴之脉,左右各一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4)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素问》中也有四处这样的用法:

(1)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下间,去地一尺所。(《刺腰痛篇》)

(2)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刺腰痛篇》)

(3)譩嘻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骨空论》)

(4)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缪刺论》)

结合向熹先生的说明,我们认为这种语言现象的存在,说明《素问》应该与《史记》、《汉书》所处的语言年代相差不大。

三 年、岁

先秦时期,“岁”的意思是“年”,三岁就是三年。如:

(1)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周易·上经》)

(2)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虞书·尧典第一》)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卫风》)

(4)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宣公六年》

(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6)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孟子·滕文公上》)

(7)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庄子·逍遥游》)

到了后来,“岁”的意思逐渐转化,同在《庄子》一书中,“岁”也可以指年龄,如:

(8)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庄子·渔父》)

(9)使匠石以千岁之寿操钩,视规矩,举绳墨而正太山。(《韩非子·大体》)

王力先生在论述“岁”和“年”的演变时曾说:

“岁”在汉以后转化为年龄的意义,如“咸闻呼万岁者三……”(《汉书武帝记》);在汉以前,年龄称“年”不称“岁”,如“五叔无官,岂尚年哉?”(《左传·定公四年》)

《素问》在论及人的年龄时,多处使用的是“岁”。如:

(10)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上古天真论》)

(11)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上古天真论》)

(12)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上古天真论》)

(13)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天真论》)

对照王力先生的结论,《素问》无疑就是汉以后的作品。

四 两、二

上古的“两”和“二”的使用是有区别的,“两”最初是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例如:“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鹊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诗经·齐风南山》)“两”用作数词的时候,也经常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或被认为成双的事物。“二”用在序数词前和零数前。《说文》:“二,地之数也。从偶一。”《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襄公二十四》:“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王力曾说:

从汉代开始,“两”和“二”的范围渐渐交错起来了。《易经·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这是合于先秦语法的;但是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已经说成“参天贰地”。在先秦应当用“二”的,到了汉代就可以用“两”了。

王力先生举的例子是:

(1)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左传·成公六年》)

(2)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汉书·薛宣传》)

(3)今恐二郡兵少,不足以守而发之。(《汉书·赵充国传》)

(4)大将军王凤荐庆忌:“前在两郡著攻迹,征入,历位朝延,莫不信乡。”(《汉书·辛庆忌传》)

《素问》中的“两”和“二”出现次数较多,用法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如:

(5)歧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逆调论》)

(6)肾孤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慄。(《逆调论》)

(7)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上古天真论》)

五 舟、船

“舟”和“船”是两个意义较接近的词语,“船”的出现时间要晚于“舟”。

战国后期,开始出现了“船”的用法,到了汉代,“船”和“舟”相互替代逐渐普及了。许慎《说文解字·舟部》曰:舟,船也。段玉裁注曰:《邶风》:“方只舟之。”传曰:“舟,船也,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

《素问》中的“舟”和“船”只出现一次。

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素问·方盛衰论》)“舟船”为同义并列复合词,其意义差别不大。

另外,有一例出现在《素问·方盛衰论》篇中,这一篇讲梦的征兆,其文辞与《列子》中一段相类。“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列子·周穆王》)

《素问·方盛衰论》:“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

而《素问·脉要精微论》:“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壮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

《列子》是古代的伪书,据杨伯峻先生考证,是同《世说新语》同时代的作品。而《素问》有与其同类者,《素问》对梦的征兆的描写要详于《列子》,二者必有所本,我们推测《列子》和《素问》的整理者应该是距离时代不算太远的人。

六 寒、冷

现代汉语中“寒冷”是一个联合式的合成词,这是语言发展的结果。先秦时期多用“寒”表示“气温低,天气冷”,汉代以后,“冷”逐渐出现,这一现象在《素问》中表现较为明显。

说明:如果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冷”出现次数也统计进来,则有11 次。

“冷”在先秦时期的《春秋左传》、《庄子》、《墨子》中各出现1 次。《春秋左传》中是以人名形式出现的,不能算具有“天气冷”的意义。

只有《庄子》中的“冷”才具有了后世所代表的“寒冷”义。众所周知,《庄子》是战国后期的作品,这一时期出现“冷”的用法,正是说明“冷”这个词的使用始于战国后期,汉代以后逐渐运用。

(3)夫冻者假衣于春,暍者反冬乎冷风。(《庄子·杂篇》)

关于“冷”字最早出现的年代,汪维辉先生(2000)认为:“最早可上溯到西汉,集中出现在医籍中。”汪先生举的例子有《淮南子》和《素问》、《灵枢经》。他把《素问》成书年代定在西汉;另外,汪先生还把《素问》的七篇大论中出现的“冷”的用例也一并算上,我们觉得有点不妥。暂且将《庄子》的“冷”不算,这是孤例。那么《墨子·非攻》中“冷”这一例子的出现,便是疏忽,“冷”的最早用例是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的。

《淮南子》中“冷”,明显是“凉”意。

(4)是故冻者假兼衣于春,而暍者望冷风于秋,夫有病于内者必有色于外矣。(《淮南子·俶真》)

刘向(约前77—前6)的《说苑·正谏》中也有一处用到“冷”,其意也显然是“凉”。

(5)欲汤之冷,令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素问》“冷”的使用情况如下:

(6)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素问·疟论篇》)

(7)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素问·疟论篇》)

“冷”《说文》:“冷,寒也。”。“寒”字和“冷”字并存于《说文》中,《说文》:“寒,冻也。”但这并不是“冷”字最早出现的书证。

关于“寒”和“冷”在汉代的使用情况,我们调查了《淮南子》、《史记》、《盐铁论》、《汉书》、《论衡》、《伤寒论》。我们的统计结果是:

《淮南子》中,“寒”出现了79 例,“冷”出现了1 例。

《盐铁论》中,“寒”出现了35 例。没有出现“冷”。

《史记》中,“寒”出现了59 例,“冷”没有一例。

《汉书》中,“寒”出现了177 例,“冷”1 例。

《论衡》中,“寒”出现169 例,“冷”出现3 例。

《伤寒论》中,“寒”出现1015 例,“冷”出现了109 例。

“冷”在这些典籍中的用例,如:

(8)今熯薪燃釡,火猛则汤热,火微则汤冷。夫政犹火,寒温犹热冷也。(《论衡·遣告篇》)

(9)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论衡·卷一》)

(10)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微。致身冷而恶寒也。(《论衡·卷一》)

(11)热则不能消谷,因发汗。外损阳气,致胃中虚冷,故吐也。(《论衡·卷三》)

汪维辉先生调查了东汉医籍和翻译佛经后,结论是:“到了东汉,‘冷’字就用得比较多了。”虽然说用得多,但是运用还不是很广泛,通过我们对典籍的调查可以看到这一点。

词汇是语言中对社会现实反应最灵敏的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有任何变化,就会迅速反映到词语中来。“生在某一个时代的人,他的思想活动不能不以当日的语言为基础,谁也不能摆脱他所处时代的语言的影响……在摇笔成文的时候,无论如何仍然不可能完全阻止当日的语言的向笔底侵袭。”通过对以上常用词语使用情况的分析,可知《素问》的用词风格还是相当的统一,有它自己的习惯和特色,特别表现在它的常用词上,这些词不仅出现频率较高,分布很广泛,而且意义用法也出入不大。《素问》的词语意义和用词习惯都跟战国时代的作品有很大差别,而更为接近汉代人的作品。

猜你喜欢

论衡上古素问
《山海经》与上古海洋学知识
民国北方京剧科班的发展流向及与“外江派”关系论衡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上古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任时光荏苒——营上古寨
历史感谢发现 上古炎帝陵碑重见天日
《论衡》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