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孟子的大生命观

2014-04-01董甲河

关键词:天命本源心性

董甲河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3)

学界关于孟子生命观的研究,多从孟子的心性论、修养论等角度阐发,已经涌现出许多学术成果,然而这些角度研究孟子的生命观还不够深入,原因在于没有考虑到,孟子的生命观并非一般仅仅限于个体生命有形的生命观,而是立足于从生命本源来探讨的大生命观。这样的大生命观具有深刻的生命内涵和生命信仰,让千百年来无数儒者为之终生追求。鉴于此,笔者从生命的本源角度论述,分别从天命与身心、养心与养气两个方面对孟子的大生命观加以探索,以期推动对孟子大生命观的阐释。

一 天命与身心

人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这个生命问题一直困惑着芸芸众生。世间虽有种种追求,但最终在死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孟子作为有形的个体生命,同样面对这一生命问题。他立足于儒家生命信仰,主要从生命本源与生命结构两个方面回答了生命问题。

第一,天命是生命的本源。从“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1]349看来,孟子认为生命的本源就是天或天命,换言之,“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1]308这里,孟子虽然没有像《易传》那样描述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2],但认为是天命创造了人,人必然最终回归于天命。“如果要作一个区分,那么天是从‘存在’上说,命则是从功能、作用上说。其实,天的‘存在’意义是通过命而实现的,命的作用则是以天的‘存在’为前提的”。[3]100实质上这没有多大区别,我们生命的本源只有一个,就是天,落实到个体上,就是命,这样天道与人道就很好地贯通起来了。因此,“天是全能的,即自然界是全能的,自然界创造了生命,也创造了人类,人类的一切,包括价值,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界这一生命母体。自然界是生命之源和价值之源。这就回答了‘人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的问题。”[3]99第二,个体的生命结构可以分为心、身两部分。一方面,从心来说,孟子从“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发现了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238恻隐、羞恶、辞让、是非都是心之萌芽,从这些萌芽可以显见仁义礼智之端,也就是人的本性。孟子认为从这些心之端可以证明人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个体生命的本心,实际上是生命本源的显现。孟子的深刻之处在于抓住了孺子入井这个“机”。试想之,孺子入井,人人皆显露不忍人之心,若是孺子不入井,人人的不忍人之心不显露就不存在了吗?“事实上它是先天的情感意识而见之于经验的东西。当它未与经验事实接触的时候,只是某种隐而不现的内部的存在状态,或一种潜在能力;当它与经验事实接触时,就表现为现实的情感活动。”这是“与对象构成一种‘我’与‘你’的整体性的生命联系。”[3]144不忍人之心虽然待机而显,但在孟子看来,他确认本心的存在,并且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更容易扑捉到此心的轨迹。

进一步说,“孟子就四端上指示人,岂是人心只有这四端而已?又就乍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一端示人,又得此心昭然,但能充此心足矣。”[4]孟子的四端之说是指点语,实际上人心并不仅仅只有四端,孟子意图从这四端提示人有本心。此心的显现,不过是个体生命与生命本源联结的灵光一现。只要抓住这个灵光一现,回光返照自己,就可以体证到自己的生命本源。一旦与生命本源相通,个体生命就会显现出巨大的力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更为重要的是,孟子从孺子入井发现了“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1]355这是说人性内在于心。“孟子说性善,是就此道德心说吾人之性,那就是说,是以每人皆有的那能自发仁义之理的道德本心为吾人之本性。”[5]152这就是孟子“仁义内在,性由心显”的心性义理结构。因为人性无形无相,只有通过人心自觉,方可见证人的本性。

一般常说孟子主张性善论,然而,孟子所说的性善不是后天的善恶之善,而是《大学》“止于至善”的“至善”,也就是本体意义的“至善”,这是让很多人费解的地方。“孟子说性,直从源头上说来,亦是说个大概如此。”[6]115意思是说,孟子的性善就是我们生命本源的显现。孟子即心善言性善,其实性与心是一个东西,“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教,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6]15这样看来,个体生命与生命本源相通,一直处于天道性命相贯通的模式之中,这其中的枢纽就是人的心性。从心性出发,就可以回归天道,亦可以在现实中学会与人接触,按照儒家伦理做事。

另一方面,从身来说,人人皆有眼耳鼻口四肢,但孟子更看重的是,人异于禽兽的“几希”,就是我们的本心,这是人与其他有情的不同之处。因此,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1]369此处孟子特别强调人与禽兽之区别,以及圣人与凡人之区别。人与禽兽都有口耳眼鼻,口尝味,耳闻声,这是人的本能,也是禽兽的本能。因此在孟子看来,这并不是人的本性。相比较而言,人与禽兽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仁义礼智圣,这才是人真正的本性,也是圣人与凡人的区别之处。口耳眼鼻这些生命器官并不是不重要,但在孟子看来,人有小体,也有大体,先立乎其大,从其大体,自然就可以驾驭小体。

一般把眼耳鼻口四肢称为自然生命,把仁义礼智圣称为道德生命。孟子的生命结构包括这两部分,只不过他更看重道德生命,认为心比身更重要。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1]335孟子从人的生命结构中看到了心的功能在于思,只要从人心入手,那么我们生命个体可与生命本源沟通,从而将生命境界提升为大人。

二 养心与养气

儒家认为,本来“生命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故能超拔凡俗,壁立千仞,出离世法,不着浮尘,以达超越洒脱之心境也。”[7]4然而,因为世俗的知见分解,造成个体生命失去了与生命本源的联结,因此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1]333仁义是我们内在的生命精神,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行仁义,迷失了本性。常人如果手指屈而不伸,都急切地去寻找使之伸直的方法,但却不知道自己的心陷溺;尤其是在现实中,很多人不肯承认有仁义,自暴自弃。为此,孟子提出了养心、养气等方法以重新回归生命的本源。

第一,养心。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1]374孟子看到了要想修养生命形态,治心比治身更重要。个体生命生来就是好静的,只是一旦与外境接触,就会有欲产生。个体生命最难克治的就是欲望,因为欲望一多,就会让生命个体过多地沉浸于欲的诱惑之中,这样很容易失去本心,因此孟子主张寡欲养心。这开启了宋明儒“存天理,灭人欲”的先河。的确,人类迷失本心,失去与生命本源的联结,很大程度上都与人的欲望有关。欲望少了,人类就会观照自己,好好地修正自己的那颗心,使四端之心扩充出去,近可以事父母,远可以保四海。

第二,养气。当弟子问孟子如何做到不动心的时候,他提出了“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的生命修养方法。[1]230生命结构可分为心、身两部分,这里的志是心,气是身。虽然人心比人的肉身重要,但孟子也看到气会反动其心。因此,孟子认为要善养浩然之气。具体来说,气是人身上的生命能量,这种生命能量“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1]231-232孟子养气的特殊之处在于配义与道,这就要求合乎儒家所讲的天理,时时刻刻在道中。这种方法落实于生活中,孟子主张有事勿正,勿忘,勿助长,十分难以把握。在事上忘记了合乎道义,就容易造成物欲横流;在事上助长,就容易造成固执此心,因此讲究在事上不偏不倚,合乎中道,万法妙用在乎一心。

通过这些方法,孟子认为可以回归生命的本源。可孟子为什么又说“万物皆备于我”呢?个体生命本来就与生命的本源是相通的,整个世界万物也是一体的。只因为人类的分别心,自我固执于一定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个体生命迷失,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回本来的心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1]350这样看来,孟子大生命观的思维模式与《中庸》一致。《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17这已经把回归生命本源的过程说的很详细了。在儒家看来,生命的本源就是天命。个体生命本自具足灵性,只要找到灵性,按照这个生生不息的灵性去做,时时刻刻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

当然,孟子也看到了众生的差别,因为知见障碍,那么必然在工夫上剥落这些障碍就会不同。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1]349按照王阳明的理解,“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6]5从理论上人人皆可成圣成贤,可现实中,成圣成贤毕竟是少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众生的根器不同,知天就是圣人,一闻天道就悟到了自己的心性;事天就是贤人,要靠不断修养心性才能回归生命的本源;立命是凡人,夭寿不管,只管安身立命,这是初学立心的开始,是心性修养的下手处。在王阳明看来,凡人可以从修身俟命,一步步提升,经历贤人最终成为圣人。

不管个体生命的根器怎样,孟子大生命观的关键之处还是回归天命,因为“天命于穆不已,证实天道为一创造之真几……并最低限度可以获得一个管窥天道的通孔,通过这个孔道至少可与天道取得一个默契。”[8]然而,与天道默契是不断修养心性的过程。孟子早已看到生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1]336仁义忠信是我们的天爵,公卿大夫是我们的人爵。前者是内在的本性,后者是世俗的功名。古人修天爵为主,人爵自然会得到,今人恰恰相反,重人爵,遗忘天爵。这样的结果就是人心不古,整个社会秩序无法安顿。因此对于一位儒者来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348儒者一旦接受了天命的生命信仰,就要在社会中明德亲民,剥落知见,取得与天道的贯通,不断升华生命境界,“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1]370儒家生命境界是次第提升的,并非一蹴而就。自古以来。儒家的生命之“道,生命之真理也;人显圣证,生命真理由圣贤人格见证,不关语言事也。儒家所谓道,古圣先贤真体实悟宇宙人生穷极之理,古德所谓冥符真极、悟入实地是也。”[7]5生命之道是要亲自体证,并非言语可以揣测,也并不是仅仅通过逻辑理性分析就可以与天道贯通。个体生命要想找回迷失已久的生命本源,必然通过圣人的指点,通过不断的心性修养,才能取得与生命本源的联结。

总之,孟子的大生命观,指出了天命是生命本源,认为生命结构可分为心与身两部分,并提出了通过养心、养气等方法,不断地修养心性,提升生命境界,最终回归生命的本源。孟子把生命的问题由天道转化为心性问题,修养心性就是回归生命本源的过程。“孟子之槃槃大才确定了内圣之学之弘规”。[5]152内圣之学即是圣学,儒者修养心性的过程就是学圣的过程。然而,孟子这种生命修养模式在现实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遵循孟子生命之道的模式,首先要求立志,志于生命之道,对于现实众生来说,这完全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个体生命自觉。在孟子身处的时代,很多人汲汲于私欲的膨胀,陷溺于私欲之中,不知自身具有内在本性。对于这样的现实,孟子尽管深恶痛绝,但也无可奈何。而在他的理想中人人皆可以扩充四端之心,亲其亲,长其长,都扩张不忍之心,可以天下太平,实现仁政人和。孟子采取觉君行道的路线开展大生命观,意图格君心之非,启发君主的不忍之心,使其推行仁政,也就是上行路线。然而,孟子当时并没有成功实现觉君行道,即使在以后的儒学发展中,也只有少数儒家知识分子真正实践大生命观。由此看来,孟子的大生命观看似恢弘,通过心性修养,以便契于生命的本源,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障碍,很少有人真正把大生命观落实于生活。因此可以说,孟子的大生命观具有浓重的道德理想主义特色,无法顾及现实中众生根器之间巨大的差别。这样看来,孟子的大生命观只适合于少数人,不能在整个社会完全开展,也就是说,只能适合上智之人,不适合下愚之人,这无疑就限制了孟子大生命观的有效性。

[1] 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 周易译注[M].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294.

[3] 蒙培元.蒙培元讲孟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陆九渊集[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0: 423.

[5]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 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 蒋 庆.儒学的时代价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8]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8.

猜你喜欢

天命本源心性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从天命到性命:唐宋命论演变初探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天命夫人
浅谈天命通宝钱版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