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创建公安县(南平镇)农机化示范区的探讨

2014-04-01公安县农机局陈文

湖北农机化 2014年4期
关键词:公安县农机化示范区

公安县农机局 陈文

关于创建公安县(南平镇)农机化示范区的探讨

公安县农机局 陈文

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央1号文件以及《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等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不同的区域建设农机化示范区,有利于促进农机化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促进农机和农艺有效结合,加速提升农机化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素质;有利于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探索走出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有利于促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机化事业长足发展。

1 建设农机化示范区是发展的需要,改革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对农机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资金越来越大,对农机部门的业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农机部门面临机构改革的大形势下,怎样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扎实促进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是关乎农机部门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机部门的社会地位才能提升,当地党委政府才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农机化事业才能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公安县着手创建具备农机装备先进、农机农艺融合、专合组织健全、农机人才齐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机化示范区,带动全县农机化水平的提升,是突破当前农机化事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是农机部门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调研和全面考量,我县于2013年8月率先在南平镇开展了全县农机化示范乡镇创建工作,计划通过3~5年时间全面提高南平镇的农机化发展水平,提升服务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此发挥示范乡镇的带动作用,使全县农机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通过一年多辛勤耕耘,南平镇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农机事故率明显下降、农机新技术示范基地已初步建成,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幅度上升,示范带动作用日益突显。

2 选择在南平镇开展创建全县农机化示范区的优势

2.1该镇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

南平区位优越,环境宽松。南平镇地处公安县中心地带,位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捷,207国道、江南高速横贯全镇,总面积87 km2,城区规划建设面积10 km2,农作物耕地面积9.05万亩(1hm2=15亩),其中:水田1.9万亩,总人口6.1万人,全镇辖15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99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成为全省中心镇、荆州市明星乡镇;该镇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该镇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土地肥沃,是水旱兼作区,水稻、油菜、小麦品种齐全。

2.2该镇农业机械结构分布明显,具有示范带动性

南平镇属于我县重点工业乡镇,非传统农业乡镇。拥有各类农业机械7 452台,农机总动力达20 401kW,占全县农机总动力的4.79%,农机化发展水平较低。该镇有大中型拖拉机24台、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42台,手扶拖拉机26台,联合收割机36台(半喂入收割机2台,油菜收获机7台),机动手扶式插秧机22台。农业机械原值达1 918万元。农机装备结构表现为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需要淘汰的机械多,先进机械少;黑车非驾多,有牌有证的少;现有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该乡镇在全县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2.3该镇十分重视农机化工作,发展环境较好

该镇自上而下重视农机工作,有良好的工作氛围。仅2013年,为推广机插秧技术,该镇政府就拿出10万元,用于机插秧作业补贴,对农机局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全方位支持,为该镇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 创建公安县(南平镇)农机化示范区的总体目标

3.1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农机装备总量达到1万台,农机总动力达到4万kW,农业机械装备数量和结构进一步增加和优化,较好地满足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农机装备的需求。

3.2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要达到75%以上,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0%。

3.3农机新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必须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办好2个农机化作业样板示范点,示范推广面积10 000亩,其中机械化育插秧5 000亩,油菜机播1 000亩,油菜机收4 000亩。扶持建设1个大棚集中育秧示范项目,引导扶持建设1个粮食烘干示范中心。

3.4农机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管理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镇、村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安排专人负责农机化工作。同时,我们将扶持建立一家二级农机维修网点。3.5扶持农机专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要按照市场的需求,开展订单经营服务、协议合同服务、承包租赁服务、跨区作业服务、“一条龙”经营服务等创新形式,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满足农机户和广大农民的需要。

3.6农机安全生产保障进一步加强

要健全镇、村农机安全社会化管理网络;大型农业机械持证率、挂牌率、检验率要达到90%以上,农机列管率提高20%,农机事故率下降2‰。

3.7大力实施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示范工作

每年举办大型现场演示会2场,组织科技培训宣传2期,发放技术资料2 000份,推广新机具200台套。

3.8大力开展农机技术培训

利用国家阳光工程的政策实惠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未来5年,县农业机械学校(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每年将30%的培训指标向示范区倾斜,实施专项技术培训,计划培训农机操作及维修能手1 000人、机插育秧能手100人。并保证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家庭农场主和粮油种植大户以及驾驶操作人员5年内都得到专门培训,成为农机能手。

3.9扩大国家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补助项目的范围

尤其是农机科技示范户要增加指标。从2014年起,将把南平农机化示范区现有10户科技示范户规模再扩大到20户,以利于将优惠政策更多更快更好地辐射到周边农民,切实起到科技引领、示范带头的作用。

4 构建公安县(南平镇)农机化示范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任务落实

一是成立由县委副书记陈立贵任组长,副县长李向东任副组长,县农机、发改、农业、财政、水利、科技、扶贫、气象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公安县创建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创建工作;二是成立公安县南平镇农机化示范区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实施南平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由县农机局、南平镇政府牵头,由县推广站、县农机学校、县监理站、镇农机服务中心、镇农技服务中心、各村委会等单位人员组成,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4.2开展农机普查,摸清家底

为全面掌握南平镇农机化的发展情况,为示范乡镇的创建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2013年10月,县农机局组建了17人精干队伍,利用2天时间,深入南平镇村、组、农户,全面摸清该镇农机具保有量、农机装备结构、农机运行状况、牌证办理等情况,并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质量较高调查报告和发展意见。在南平镇的带动下,全县迅速掀起一股农机普查的热潮。目前,埠河镇、甘家厂乡均已完成了普查,其他乡镇也在陆续开展该项工作。

4.3规范和提升农机专合组织运行水平

农机专合组织在农机技术示范带动,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方面的作用明显,为保证农机专合组织发挥应有的效用,县农机局帮助公安县勋鹏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规章制度、章程、管理办法,全面提高了该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4.4建好全程机械化生产样板区

2013年10月,县农机局在南平镇中剅村新建300亩油菜机械化直播样板区,油菜长势良好,农民很满意。该样板区将在耕、种、管理、收获各个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农机化示范样板区在机具演示、技术推广、效益带动等方面的作用明显。

4.5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努力提高农机“三率”

县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在南平镇开展了田检路查、“打非治违”和黑车非驾整治,并利用电视媒体宣传报道,加强对黑车非驾等违章行为依法监督,增强了执法监督管理氛围。同时,对该镇年检、上牌等实行一些优惠政策,提高了该镇农机的挂牌率、持证率。如对一些家庭困难的机手只收取适当工本费,对联合收割机免费上牌。积极开展优惠年检活动,投入先进的电子检测仪进行检测,为机手提供了准确的安全技术数据。同时,利用农闲季节举办了一期农机驾驶人考核考试,培训考试合格的发放驾驶证,切实提高该镇农机手的“持证率”。

4.6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示范区发展

一是国家购机补贴给予倾斜。示范区购买先进农机装备优先享受农机补贴;二是该镇申请购机贷款优先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田大户;三是国家阳光工程培训补贴向该镇予以倾斜;四是优先在该镇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五是在该镇实施水稻机插、油菜机播作业补贴,鼓励该镇积极开展水稻机插秧作业、油菜机械化直播作业。

5 建立公安县(南平镇)农机化示范区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一年多实践探索,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通过转作风,调结构,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5.1充分地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肯定

在南平镇开展农机化示范乡镇建设,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在各级会议上提到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并要求全县各乡镇迅速行动起来,开展农机普查,加强农机专合组织建设,狠抓农机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2014年我们在南平镇进行试点以来,甘家厂乡、埠河镇也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组织农机、畜牧、农办等多家单位开展了农机普查工作,由于工作得力,措施得当,效果显著。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示范乡镇创建高潮。

5.2示范乡镇的创建起到引领、标杆的作用

通过在南平镇开展摸家底、规范牌证管理以及农机专合组织建设和全程机械化样板田建立,现在农民自发地开始小麦冬播、油菜机播,机械化育秧、插秧。规模比2013年提升了10%左右。2014年,藕池镇建立了一个千亩全程机械化水稻示范区,甘家厂乡开展集中育秧500亩,狮子口镇工厂化大棚集中育秧300亩,浩瀚农机合作社2014年完成早、中稻机插秧1万亩。荆州大丰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4 000亩,开展了全程机械化种植。2014年全县已完成早、中稻机插秧53万亩,比2013年增加了6万亩。推广插秧机325台,现在,农民购买农机具热情还在不断高涨。

5.3示范乡镇农机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健全

通过示范乡镇建设,现在已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机化服务网络,乡镇由农业专班负责,村一级由村主任负责,这种责任制度,使人员分工得到进一步明确,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的对象也相对牢固。农民对服务组织进一步信任,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5.4示范乡镇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

该镇新增各类农业机械150台,其中插秧机22台,收割机36台,油菜直播机3台,新增农机合作社社员350人,完成机耕面积7.5万亩,比2013年同期增加了3个百分点;机插秧面积达到2 500亩,比2013年同期增长35%;油菜直播面积达到了500多亩,比2013年增长了20%。全镇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达到了70%。

5.5示范乡镇农机安全生产形势逐渐好转

农民对农机安全生产意识逐年提高,农机教育培训参训率达到了100%,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法律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大型农田作业机械牌证管理达到了90%,小型机械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范畴。农机驾驶违法行为明显下降,农机交通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4-07-22)

猜你喜欢

公安县农机化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欢度金秋好风光
——湖北省公安县老年大学校歌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公安县举办微课公众平台培训会
公安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