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 提能力 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水平
2014-04-01湖北省农业厅焦泰文
湖北省农业厅 焦泰文
强监管 提能力 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水平
湖北省农业厅 焦泰文
农机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13个重点行业和领域之一,是全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大省,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全省农机总动力已跃上4000万kW的大台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全省机械装备总量位列全国第一方阵。适应农机数量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1 围绕一条主线:从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和谐平安的高度,全力做好农机安全生产
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深刻汲取教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健全各项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草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法治化提出了新要求。这都为我们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
农业部门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在农机,农村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也在农机。“管行业就要管安全、管业务就要管安全”,农机安全事故是农业部门唯一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安全硬指标。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发生农机事故36起,到2013年发生农机事故412起,短短5年时间,事故数就增加了近10倍,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应当看到,目前大量农业机械还没有列管到位,无牌无证行驶、不参加年度安全技术检验、超期服役、违章拉人等各种违法违章现象仍大量存在,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也为农机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虽然各级政府为了便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把农机安全事故死亡数作为考核的一个核心控制指标,这是我们工作的主线,更是底线。好的结果必须靠抓过程保障,只要抓好了农机“三率”(上牌率、持证率和检验率)这一业务考核指标,政府目标考核指标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和保证。为此,我们要紧盯年初与省政府签订责任状中确定的农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将农机安全事故死亡数和农机“三率”等各项指标逐层分解,把责任落实到地方、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我们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紧紧围绕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和方法,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铁腕执法,消除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减少事故总量,确保完成省政府、省安委会交办的任务。
2 抓好两个重点: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带动整体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前提、基础和内容。“以健全的安全监管体系为支撑织就一张牢不可破的农机安全网”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这是因为安全生产监管一直强调生产一线监管,而我们农机安全生产正好薄弱在基层,在一线。事实是“县市因自收自支的单位性质而造成人员大量流失,并同步老化僵化,乡镇已有管理机构因改革基本消失,过去村组有人管变成“无人过问”的被动局面,造成了“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悖论现象,我们能不“压力山大”吗?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国家空前重视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机遇,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通过各地安委会的平台,落实好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职能和地位,加强与安监、公安交警的横向联合,外延农机安全监管体系,通过协调配合,提高农机安全生产联合执法能力和水平;通过“平安农机”创建平台,纵向延伸监管触角,在乡镇农技(机)中心明确农机安全岗位,在村组,特别是在农机合作社,建立农机安全协管员和信息联络员制度,形成覆盖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确保能切实有效地承担起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履职尽责靠能力,越来越大的农机安全生产压力要求有更强更好的监管能力与之相适应。现实是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机监理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优,农机监理办公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落后,既有保障不力的普遍问题,也有工作信息水平低下的问题;既有业务窗口建设严重不足的问题,也有培考基地建设严重落后的问题;既有监管机制、体制不顺、不畅的根本问题,也有安全检测、培训考试、事故处理等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以一流的监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为广大机手提供安全保障服务为使命,不断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各项能力建设,培养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农机安全执法队伍。抓好监管能力建设,在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抓好“平安农机”建设,抓好基层农机监理机构标准化建设,抓好监理业务信息化建设,抓好农机检测装备建设,抓好农机培训和考试装备建设,抓好农机事故处理装备建设,改善农机安全工作环境条件,提升安全监管执法手段,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服务能力,切实担负起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
3 明确三个方向:服务信息化、检测自动化、农机保险化,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发展
加快农机信息化步伐。信息化时代不抓信息化是不可想象的。而我们落后的信息化工作与高度分散的千家万户的监管对象形成巨大的落差。农业机械具有流动性大和作业面积广的特点,农机手经常在外奔波,异地交通路线不熟、作业信息不通畅等等,都是他们面临的问题。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最有效率地监管好这种处于极度分散的机手和机具的安全工作就是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信息化,这在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公安交警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我们是完全可以借鉴和移植的。我们要继续加强与联通、移动、电信等三大信息提供商进行战略合作,通过“农机通”等项目落地,解决百万机手安全服务的需求,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北斗”项目实施,解决百万农机安全管理的需求,从而实现我们安全业务管理的高效、便捷,达到广大机手生产低成本、低风险的目标。
加强农机检测自动化建设。过去,我们农机监理机构一直依靠传统的眼看、耳听、手摸、脚踹的原始检测方式,现已不适应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农机化发展形势,这种安全监管手段是不靠谱的。这几年,我省通过移动式农机安全检测装备项目建设,为全省107个监理站(所)各配备了一套移动式农机安全检测线,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检测,用自动化手段来提供科学、准确、详实的安全检测报告,为了保证拖拉机的安全性能及使安全技术状况符合法定标准,制止病机上路,减少废气、噪音等污染,消除拖拉机的安全隐患,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提高道路通行效力,保障作业安全及生产效率,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4年开始,我们计划为全省所有农机监理站(所)配备自动化考试设备和事故处理装备,以推进全省农机安全检测、农机驾驶员考试、农机事故处理迈上科学化、规范化新台阶。
加大农机保险化工作力度。我省在破解农机事故缺乏风险保障的难题上已经开始起步,2010年,为了破解商业保险公司在农机保险上的“三高三难”(成本高、风险高、亏损高和展业难、定损难、理赔难)且难以发展的困局,我们学习借鉴其它行业和地区的互助保险经验,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机互助保险试点工作。几年来,我们坚持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采取“政府引导、协会经办、农民互助、风险共担、专家指导”的方式,使我省的农机互助保险试点工作稳步发展,把农机互助保险与农机安全管理、风险防范、事故救援、损失补偿、纠纷调解、扶贫救济等相结合,有力地提高了我省农业机械和农民机手的风险保障能力,取得了“为农民解难、替政府分忧、为农机保驾”的社会效果,受到了农民机手的欢迎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与认可。在新的农业保险法出台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农机互助保险的顶层设计,以及制度创新与完善,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风险保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机手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保险支持和服务。
4 处理好四个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平时与关键的关系、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农业机械化与机手知识化的关系,夯实农机安全工作的监管基础
注重管理更要突出服务。过去,我们的管理就是收费,管理就是罚款,这在我们农机监理系统尤为明显,形象地讲就是“猫与鼠”关系。在执政为民理念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必须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加快农机免费监理政策的实施进度,不断扩大农机免费监理试点覆盖范围,广泛开展免费培训、免费办牌办证、免费安全检验、免费粘贴安全反光标识、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等惠民便民活动,实现农机安全“一条龙”服务,切实强化源头管理,真正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作业效率。
平时经常抓,不能代替关键重点抓。平时不用功,关键时候出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要有效控制农机事故,必须处理好平时与关键的关系。农机安全日常管理要常抓不懈,宣传教育要一刻也不放松,安全培训要常抓常新,监理业务要规范标准,应急演练要练真练实,检查督办要明查暗访,隐患排查要不留死角,专项整治要动真碰硬,追责问责要铁面无私,真正做到安全时刻放在心中,抓在手中,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预防在先。农机事故发生也是有规律和概率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关键节点。一是管好关键季节。农机事故多发时段主要是在三夏、三秋、春耕等农忙季节,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农机监理人员下田上路,及时做好跟踪服务和管理;二是管好关键对象。机具多,事故发生概率就大,我们要重点监管好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机具,认真做好贴身服务和管理;三是管好关键机具。容易出事的主要是上路、作业的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及安全性能差的微耕机,要切实做好安全服务和管理;四是管好事故多发地区,加大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违法载客、超速超载、无牌行驶、无证驾驶、不参加年度检验、酒后驾驶、无交强险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多举措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先进有经验可借鉴,落后有进步空间。落后学先进可以赶超先进,先进不进步就会变落后。只有在先进与落后的比学赶帮超中,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才能在动态平衡中均衡发展。我们在抓好先进地区引领作用的同时,更要注意落后地区的“木桶短板”制约问题。湖北省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和岗地占80%,平原湖区占20%。一方面,地理条件限制了当地机械的发展,列管机具保有量很少;另一方面各地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和基层机构改革情况不同等主客观原因,导致目前我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不平衡、差距大,直接影响着全省农机安全生产的总体水平和整体形势。我们在统筹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中,要兼顾发展边缘的地区,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安全保障不仅在物,更在于人。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安全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广大机手知识化的安全技能水平。现在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水平总体上已有了质的提升,不仅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而且安全性能也有明显提升,这只是我们农机安全的物质基础。要根本保证安全,关键还在于高水平的机手队伍和高素质的监理队伍。为此,我们在不断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知识武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不断强化机手队伍知识的武装,他们才是农机安全生产的市场责任主体,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在强化机手安全意识的同时,更要强调他们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责任,要注重加快机手知识化进程,让机手文化水平跟上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要进一步提高全省广大拖拉机、收割机驾驶与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让机手拥有一技之能,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和带头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各地农机学校、乡镇农机服务站、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修配网点、农机大户以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观摩会、建立示范基地、组织宣传活动的方式,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让农民了解技术原理,掌握新技术要领,学会新机具操作,提高了广大农民对农机新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能力。各地监理机构要充分利用农机生产厂家和农机经销商等市场资源,采取出动宣传服务车、发放宣传材料、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广泛开展科技宣传咨询、现场机具展示、技能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农机手安全生产技能和水平,努力确保广大农机手无事故作业,在安全服务中致富奔小康。
201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