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农业机械化“十二五”发展情况和“十三五”工作重点
2014-04-01咸宁市农机局刘宇轩
咸宁市农机局 刘宇轩
咸宁市农业机械化“十二五”发展情况和“十三五”工作重点
咸宁市农机局 刘宇轩
“十二五”以来,咸宁市农机部门以实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为抓手,引导农民转变种植观念,推广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建设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机遇期,为建设鄂南经济强市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1 “十二五”期间农机化发展情况
1.1 农机装备提质增量
2013年末,全市农业机械原值12.6亿元,农机总动力179万kW,分别比2010年新增4.2亿元和13万kW。各类农机总量达8.4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 544台、耕整机28 390台、联合收割机3 381台、机动插秧机1 806台、油菜直播机318台、农用运输车12 323台。这些农机覆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改变了农民几千年的传统劳作方式,增强了现代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
1.2 农机作业面积不断扩大
2013年末,全市大中型拖拉机与机具配套比1:1.5;机耕面积164.5千hm2,机收面积129.8千hm2,机播(含机插)41.7千hm2(23.4千hm2)。特别是油菜机播13.7千hm2、机收9.1千hm2,标志着我市农机化作业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粮、棉、油、果蔬、茶叶以及其他农产品加工数量、品质均有较大提高,达到252.6万t。这些数字与2010年相比,不但增幅较大,而且有多项指标填补空白,既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飞跃。
1.3 农机化投入大幅度增加
“十二五”期间,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在我市持续实施,并且成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热点和亮点。2013年下拨我市购机补贴资金指标5 649万元,比2010年增加1 849万元;2014年全市农机补贴资金6 400万元,目前正在实施中。2013年,全年共投入农机化事业建设资金达2.94亿元,农民个人投入2.27亿元,是2010年的2倍,成为投入的主体,更是让各种新型农机具的引进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1.4 农机化服务体系健全
我市农机化“三大”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保障了农机化发展。一是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奠定了基础。2013年底,全市农机系统干部职工2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3人;市县乡三级农机管理机构59个;培训农机人员6 090人次;二是农机化作业服务体系(合作社)产生了动力。全市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及农机户为134个、1 929人,其中农机合作社41个、1 499人;农机服务作业面积39千hm2,创造效益588万元;三是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加强了保障。全市农机维修人员1 947人(含兼职),服务乡村农机人员4.68万人;农机维修网点214个、专业农机维修技术员718人;农机维修创造效益3 466万元。农机化“三大”服务体系的健全给力,点燃了更多农民的农机梦和致富梦。
1.5 农机化法制建设得到落实
加强农机监理,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规范农机监理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水平。2013年,全市先后开展48期农机安全知识讲座,组织36期专业知识培训,发放农机安全手册5 000余册;审批办理各类驾驶证343个,核发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号牌855副,年检拖拉机、收割机1 135台。通过开展为期4个月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查出各类隐患450余起。严格了农机产品的强制鉴定制度和推广许可制度,通过加强农机销售、农机维修等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了假冒伪劣农机产品,保障了农机经营者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过程中,各级农机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政策操作,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2 “十三五”农机化发展的工作重点
1.1 基本思路
以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为重点,主攻水稻栽植、收获、粮食烘干机械化3个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率;大力发展油菜直播、收获机械化,特别是向茶叶、蔬菜机械化发展延伸。继续加大秸秆还田技术推广,拓展林、牧、副、渔机械化,逐步跨入农业现代化高级阶段。2020年,力争全市农田主要作业项目机械化率进一步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
2.2 工作重点
(1)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加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狠抓播插、收获、烘干、稻米精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形成合理的技术规范和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建成生产基地,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用5年时间建成县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12个。
(2)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以发展生态农业、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新途径。主要是以水稻秸秆还田技术为重点,采用水田水作和水田旱作两种还田技术类型,覆盖和埋覆2种还田作业方式,整秆、留高茬、切碎3种秸秆处理方法。“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推广面积100万亩(1hm2=15亩)。
(3)推广粮食干燥技术及设备。用先进适用的烘干机械将收获的粮食直接干燥到合适的范围,解决粮食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在减少粮食因霉变损失的同时,提高粮食质量,增加品级,更能减少水泥晒场建设投资。主要引进推广的是固定、流动两类烘干机。计划建成固定式粮食烘干线6条,建设流动式粮食烘干点6个。
(4)深化农机化技术在高效设施农业的推广使用。在大棚栽培蔬菜、花卉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园艺作物中,重点推广微耕机、开沟机;采用种子带播种技术;在灌溉方式上,推广喷灌、滴灌机械化节水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既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又要推广高效、安全、精量、对靶施药机械。
(5)建设“五位一体”的农机大市场。随着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长,建设包括销售、管理、培训、维修、报废等功能“五位一体”的农机大市场势在必行,既可降低物流成本,改善市容市貌,也可解决农机经销网点分散,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的问题。全市计划筹建农机大市场7个,市直和6县市区各选址建设1处;已经立项或正在建设的农机大市场,进一步加强督导,加快进度,完善功能,争取早日运营服务。
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