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政务微信现状及其几点思考
2014-03-31薛张伟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智能手机也逐渐得到普及,可以安装各类实用软件,微信就是其中一种。随着其注册用户迅速增加,它被运用的领域越来越广。目前,政务微信正成为一种新型的问政平台,促进中国信息公开及政务互动。本文在深刻认识政务微信基础之上,又针对目前我国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和发展提出若该几点思考。
关键词:政务微信,实践状况,对策
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进步与创新,带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微信是继网站、论坛、微博之后,备受大众青睐的一款新的社交媒体,同时也得到政府部门高度关注,建立了适合政务服务的政务微信。政务微信也作为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网站”并列的第三种政务公开途径,政务微信开通和使用情况成为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重要一环,打通了“指尖上的政民对话”新渠道。[ 蔡雄山.中国信息产业网:政务微信成就“指尖上的政民对话”.http://www.cnii.com.cn/informatization/2013-12/09/content_1267590.htm]政务微信更近一步开拓了官民对话、网络问政的新渠道,让政府信息公开更加多元化。
1 政务微信概念及其发展状况
1.1 政务微信的内涵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软件。腾讯公司从2011年1月21日推出微信,截止到2013年10月24日,微信用户已经突破了6亿。正是由于它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把内容分享给好友圈。不仅可以用来社交,还可以用来支付、游戏娱乐、商品营销(如微信商城)等。目前科技与微信的结合,可以实现微信从最初的“连接人与人”进化成“连接人与服务”,用来远程控制家用电器、智能售货机可以“刷微信”买单等均可实现,这些都将在未来不久普及,带领人们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微生活”时代。
政务微信,则就是政府行政部门利用微信这种社交媒体,建立自己的官方微信账号,通过发布信息及与公众互动的一种政务服务方式。这种微信公共账户有政府背景的身份,再加与政府的工作,公共服务相结合,可实现在线查询,互动咨询,移动电子商务,所以称为政务微信。但政务微信正处于一种萌芽状态,是一种未形成定态的新事物,正充满着活力迎合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其方便快捷安全,正成为一种新的深得民心的沟通方式,将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相结合,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1.2 政务微信的发展状况
我国最早使用微信的政府部门是广州市白云区政府,2012 年 8 月 30 日,该市应急管理办公室首次开公众微信,并称其是“发布点对点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关注社会公众安全需求、加强互动交流的沟通桥梁。”第二天,该平台便根据广东省地震台网测定的信息,发布了河源地震的消息,成为政务微信首个成功运营的案例。其后政府微信蔚然成风,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目前,我国政务微信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订阅号和服务号两型。订阅号是为公众提供信息和咨询的,如“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主要发布省政府领导重要政务、会议政策文件等信息,同时平台值班人员也将对网民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等及时进行搜集整理;服务号顾名思义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如“平安肇”微信,“只要输入一些关键字,如户口、车管所、出入境等,马上会自定义回复相关的公安业务。
到2013年9月,政务微信公共账号已达3000多个,主要应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其中,公安政务微信群体以单类总量逾1000的阵容,位列全国首位。如2013年2月,成都高新区开通了“成都高新”公众微信,致力于即时分享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以及共享民生等信息。 3 月12日,“首个被腾讯微信认证的省级公安机关官方微信“平安北京”开通。 4 月1 日,温州首个政务微信公众平台“温州开发区警方”正式运行。政务微信让政府职能部门动动手指就可以发布信息和提供相关服务,很多问题公众也可以通过在“掌上”轻松解决。
2 政务微信的特点和价值
2.1 政务微信的特点
1.政务微信的问政服务创新性
腾讯微信可发送语音、文字、表情、图片、视频、地理位置等各种信息,让用户体验各种信息于一体,享受现代科技的福音。同时用户可以方随时随地在线报警、求助、咨询、问询、投诉等功能,此外,“二维码”、“摇一摇”、“即时对讲”等功能增加微信使用的便利度、互动性和粘度。比如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自4月底开通实名认证的官方微信平台以来,已有4000多名案件当事人和网友通过微信获取了有关立案、调解、审判执行等信息,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微”时代,指尖点点就能让公众和司法零距离成为现实。政务微信拓展政府服务新渠道,推动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创新和发展。
2.政务微信的信息服务时效性和精确性
由于,政务微信有“一对一”信息传递的特点,让信息随发随收成为可能,“秒回”变成微生活的一种标志。微博是一种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一对多关系,是一种“放射性的”信息传递模式,成为政府微博好友的网民都可以查看政府的公开信息,其信息海量、传播面广,但无效信息多,不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很多信息没有针对性,也很难让公众获得所需要的服务信息。而则微信普通用户之间,互加“好友”成为对等关系,同时也可以实现用户分组、地域控制在内的精准消息推送。遵循信息的“一对一”直线传递,更有针对性,更精准有效,信息传达率高。四川的“微成都”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市民从梦中惊醒纷纷聚集到广场和空地。19分钟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管理的“微成都”微信公众账号发出一条包含地震震级、震源、影响范围等信息的微信,13万关注了“微成都”的成都人第一时间在手机上收到了官方权威消息,渐渐从广场散去。
3.政务微信的强互动性、高私密性
微信用户唯有双方都同意才能成为好友。它是基于用户手机通讯录、朋友网、QQ好友(群)、位置社交(附近的人)等人际关系圈,那么人际关系较为密切,提升了沟通的深度和渗透率。基于手机终端和平板终端的微信,私密性强,不是“朋友圈”的好友不能接受和查看信息,也不能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交流互动。陈永博说:“微博像一个广场、或者一个大茶馆,是公共场所;而微信就像小酒吧、小饭馆,更适合比较亲密的朋友,能够更好地进行一对一交流。”确实,政务微信让“公告栏”政府信息公开转变为“家书”,政务微信公更容易与公众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政务微博,大多数都沦为“僵尸”政府网站一般的单向信息发布平台,粉丝寥寥,互动全无,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成了一场场作秀。而微信这样一种充满活力、很得民心的沟通方式,更强调沟通的便利和互动的实时。它与用户间的沟通是采用一对一交流的形式,这样不仅增加了互动性、私密性,更是提高了政府回复群众问题的效率。
4.政务微信的低成本性
目前,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软件基本可以支持任何智能手机,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微信软件安装,微信公众平台申请的条件也非常宽松,以至于每个成年人都可以申请,那么政府部门开通政务微信不需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使用。可见,政务微信将是一个廉价的社交和信息传播媒介,让政府和公众的信息交流成本变得较低,公众获得信息更易得和低价。
2.2 政务微信的价值
虽然政务微信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方兴未艾,成为一种新的问政平台,其突出的功能和价值也显而易见。首先,政务微信让政民交流沟通,在理论上实现了“零时差”、无距离。尤其是社会舆论思潮、不实信息和舆论面前,政府的正面声音要优先借助这一平台,即时发出,提升透明度,打造公信力,真正实现“指尖上的对话”,增强政民互动和互信,降低我国转型期中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的风险和成本。[ 政务微信方兴未艾[J].晚霞,2013年第12期]其次,有助于丰富参政问政形式多样化,提升公民参积极性。随着移动社交吸引力不断增强,移动社交网民和微信公共账号数量大幅增长,并将进一步扩大突发公共事件与社会热点话题的网民参与。想知道相关政府信息,只需打开手机微信,加上相关部门政务微信,发送关键字或与政府网上办事人员发送文字或语音即可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或资料,还能提示建议,快捷又方便。最后,政务微信将是对我国网络问政形式的一次革命,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它打造的是政民“强关系”,与电子政务和政务微博相比弱化了“信息”,让政府信息公开更加人性化和互动性。
3 政务微信存在的问题
每天微信都有许多用户注册,众多微友活跃其中,政府也积极开通微信公共账户,发挥政务微信传播舆情、快速沟通、使用便捷等功能,但是同时存在许多问题,容不得我们忽视。
一是政务微信形态未定,很多政府部门流于形式,开微信逐渐变成时尚。开通官方微信本是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民众的一种体现,在没有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支持和保障,就申请认证政府微信公共账号的居多,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并不都是立足本地实际、民众所需的,“跟风”现象严重。
二是“微友”数要达到500人才能成为认证用户的规定,成为政务微信从发布阶段向服务阶段升级的一个瓶颈。没有认证的标识,推广就不容易,反过来又阻碍了认证。且订阅号每天只能发一条群消息,服务号每月只能发一条群消息。给微信内容发布带来极大不便。
三是尚无对政府微信公共账号进行管理的机制和机构。政务微信刚刚兴起,同政务微博一样,都是政务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服务公众的一种应用,只有一定微友,便可获得认证,就可以公开信息、提供服务。目前,对其认证监督的只有开发者腾讯,尚无关于这方面的法律规章,因此,申请认证混乱,甚至提供虚假不良信息的都有,如淘宝上花费几百元就可以代办认证,通过认证后的账户,每天能群发三次,还可让用户快速搜索到账号,甚至可显示在GPS地图中。
四是政务微信所具有的的服务功能面临巨大困穷。有些信息和服务不能提供直接查询和回复,需要另外的人工处理微友的咨询信息。政务微信技术有待二次开发,设计出与政府职能部门相匹配的功能。
4 提高政务微信问政新渠道的有关建议措施
微信的“出身”并不堂皇,作为政务办公的新宠,必将成为政务信息发布和开展政务工作的重要平台。如何发挥它“化解民怨“、“沟通于民”和“施政惠民”的桥梁作用,是目前我们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以下是关于政务微信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4.1 做好政务微信定位、认证准备规划
2013年10月15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尤其是涉及公众重大关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以及时、便捷的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所以,我们要把政务微信立足于个性化、定向化,让其发布的信息是特定公众需要的。同时厘定那些政府部门适合运用政务微信,那些不适合,以及提供那些服务内容,树立“领地”意识,体现“生活价值”和“参与价值”。部门内部应成立独立的微信办公室和服务团队,物资、技术、人才要给予充分的保障,特别是对职能部门微信公共账号功能的研究和开发,增强实用性和多样性,让其高量高质高效的处理政务。
4.2 出台相应法规,完善社会管理
微信公众平台刚发展两年不到,建立必要的法规进行规范势在必行。不仅增强开发者对认证资格和认证数量的审核,政府和民间也都应参与其中,建立相关体制和法律法规,保障其长期发展。政务微信不能追求商业利益,重在为民众服务,体现其发布权威行政信息、政策法规、回应突发事件的超强功能,起到汇民智、凝民力、连民心的作用。
4.3 升华政府领导干部学习创新理念,强化责任意识
政府领导干部是建立政务微信的组织者、管理者,为了让政务微信不成为作秀,党政领导干部提升自我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创新理念、模式,擅于运用现代技术和工具治理管家、管理社会。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公开媒体,正处于起步阶段,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领导干部去发现和解决,只有树立科学进步的思想,及时收集信息、把握民意,才能为政务微信走向健康发展的大道之上。
4.4 提升公开信息质量,增强与网民互动
信息的质量重在水平性、可信度、时效性,高质量的信息才能拥有其重要价值。政务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准确向公众提供高质量信息,同时提高回馈网民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增强互动性,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一大要求。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政务微信以其便捷和能与网民“一对一”的交流特点,让其成为创新信访制度的重要选择之一,实现“上网不上访”。2013年11月21日,“廉洁广州”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农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信息查询服务模块和建设行政执法结果查询模块,让手机成为纪检平台,让微信也变成拒腐防变的工具。
4.5 电子政务、政务微博、政务微信齐步惠民
政务微信虽拥有许多电子政务和政务微博无法具有的特点和功能,但是自身也具有许多不足,如信息发送数量受限,信息量少;信息过于追求及时,过期快;查询先前信息不便等。目前,基本上各级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政府网站,截止2013年3月,政务微博的数量超17万个,政府网站和政府微博覆盖的范围和公布的信息明显高于政务微信,且政府网站可政府微博收集和解决网民问题的力度和深度更深,因此,政务微信要想真正实现切实服务公众的目的,不仅发挥自己“亲民”、“系民”的优势,冲更要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以及政府各项工作深入结合,真正发挥出微信的正面、积极作用。
5 结语
信息时代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微信以前所未有的魅力引领“好友”走进微生活,政务微信也开创了“群众路线的”新的工作形式,拉近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让政民对话在“指尖上”就得以实现。当前政务微信主要用在公安、共青团、政府办等部门,将会在查询政府执法进程、社保、举报贪污腐败等事务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政务微信出现的各种问题,甚至依赖电子政府和政务微博政府为基础,社会、公民应积极合作、深化互动,勇于创新政务微信的管理和服务,把政务微信打造成为一个“受宠”的问政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明江.深度对话 怎样向“指尖”延伸[N].人民日报,2013-06-05.
[2] 陈超贤. 政务微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 学报, 2013(4).
[3] 董立文, 郭林涛. 提高政务微信质量 提升应急管理水平[J]. 决策探索, 2013年8月.
[4]庞胡瑞 单学刚. 政务系统“微信风”已经蔚然成形[J]. 人民论坛, 2013年8月.
[5]政务微信方兴未艾[J].晚霞,2013年第12期
[6]贺林平. 政务微信悄然兴起[N]. 人民日报, 2013-05-09.
[7]刘晖. 公安政务微信来了,快“摇一摇”[N]. 人民公安报, 2013-01-14 .
[8] 筱娟. 政务微信只是“新瓶装旧酒”?[N]. 人民邮电, 2013-06-03.
[9]蔡雄山.中国信息产业网:政务微信成就“指尖上的政民对话”.http://www.cnii.com.cn/informatization/2013-12/09/content_1267590.htm
作者简介
薛张伟(1989—),安徽大学管理学院13级行政管理(硕),皖阜阳市, 专业:行政管理,研究方向:政务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