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动静观
2014-03-31车琳
车 琳
(1.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2.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
·文学与文化研究·
翻译研究动静观
车 琳1,2
(1.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2.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
翻译是过程也是结果。从翻译过程来看,翻译是“语境重构”的跨文化跨语言交际过程,从翻译结果来看,翻译是产生同原文等效的译文。翻译过程研究催生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动态研究,从狭义角度看,是翻译语境研究,即从译者视角考察翻译过程中的“语境重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宏观翻译策略及微观翻译方法的研究;从广义角度看,是从研究者视角进行包括翻译语境在内的源语语境、原文语境和译语语境、译文语境的翻译语境化研究。翻译结果研究产生以译文为中心,重视译文批评的翻译质量评估的静态研究,涉及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建立和翻译质量评估参数的设定等。两种翻译途径殊途同归,从不同角度研究翻译本质。
翻译途径;翻译语境;翻译质量评估
引 言
翻译具有两重意义:一是静态意义,指翻译结果,二是动态意义,指翻译过程。翻译静态研究从狭义上讲是重在译文的翻译研究,可以是对翻译现象、翻译文本的具体评价,这体现了翻译静态研究的“实践性”;从广义上说,翻译静态研究重在理解翻译和评价翻译,可以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体现翻译活动的价值,推动翻译批评的展开,成为衔接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重要维度;翻译动态研究则是重在译者的翻译研究,将翻译视为“语境重构”的跨文化交际和语际转换的动态化活动,而译者是这一活动的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翻译过程的描写、翻译模式的建构、翻译策略和翻译标准的制定,是各种翻译观的承载者和传承者。不难看出,两种途径的研究是以突出译者和译文的译入语翻译研究。
一、翻译研究途径概说
翻译研究途径众多,但总体可归纳为语文学途径、结构主义途径、文化途径及功能语言学途径。语文学途径和文化途径更关注“译者”,而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更重视“语言结构及语篇意义”的研究。翻译研究的语文学途径重主体而轻客体,重感悟与直觉而轻理性,重个性轻共性,早期的翻译研究多属此类。翻译研究文化途径试图摆脱结构主义语言学微观而封闭的研究范式,视翻译为宏观的文化转换,将权力关系、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后殖民主义等课题纳入研究体系。文化途径从对“意义”的解构出发,论述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对话性,凸现了译者的主体性,拆解了语言结构,将翻译研究引向文本之外[1]100。
结构主义语言学途径将语言视为封闭的符号系统,重视语言形式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逻辑分析,其优点在于通过语言构成和转换规律的研究,使翻译研究科学系统化,但同时抹杀了翻译的人文性与译者的主体性,必然导致其对翻译活动外部因素研究的忽视[1]99。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以韩礼德、哈桑、马丁等人的纯理功能和语境研究等理论为指导,视翻译为“语境重构”的跨文化跨语言交际过程,综合了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研究的优势,既重视文本内的语篇分析及文本间的互文性,又兼顾以译者为主体的原作者及读者的主体间性,同时通过语境分析探讨语篇体现出的意识形态及作者价值观等语篇特征。卡特福特、哈蒂姆和梅森、贝克、豪斯、胡壮麟、黄国文等学者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对翻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翻译研究途径不同,但其实只是翻译学在自身发展中兼收并蓄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过程的示范和外化,从内化的角度看,翻译研究就其自身本质而言,主要有两大基本途径:1)翻译过程研究,即翻译过程描写角度的翻译语境化研究;2)翻译结果研究,即翻译批评角度的翻译质量评估研究。
二、翻译研究的两大基本途径
(一)翻译动态研究
所谓翻译动态研究,如前所述,是以“译者”为主体、以“翻译即语境重构”为基本出发点,以“翻译过程”为描写对象的翻译研究。从狭义的角度看,翻译动态研究主要是翻译语境研究,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进行“语境重构”,包括主体重构、时空重构、语体重构等,以及由此产生的宏观翻译策略及微观翻译方法的研究,翻译语境是隐性的,它存在于译者的思维认知中;从广义角度看,翻译动态研究主要是包括翻译语境在内的源语语境、原文语境和译语语境、译文语境的翻译语境化研究,这种研究涉及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互文语境等方面。前者是译者视角,译者是施动者;后者是研究者视角,译者是受动者。
1.翻译语境研究
1987年美国翻译家丹尼尔·肖首次将“翻译语境”定义为“翻译过程中聚合起来的文化互动的总和”,是译者把信源及信宿这两个“不同系列的心理倾向和认知假设搬到了翻译桌上”[2]。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扮演重要角色,既要从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正确的语境假设,推知原文作者的意图,同时又要兼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进行正确预测,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译者有时还需提供与译文读者最相关的语境假设,帮助读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翻译语境系统是多层次结构,它可以定位译者,解释翻译行为,译者是翻译语境的构建者。翻译语境与源语语境及译语语境都不一样,它不是预先存在的,而是通过译者的努力在翻译过程中构建出来的,它必须同源文语境在互文性方面保持最大一致。吉拉里从功能语境观出发,指出翻译涉及到三个相互关联的情景语境,他认为翻译情景语境是译者在此语境的基础上识别和选择源语语境中的要素以指导翻译的产出,并利用此语境来评估译文语境的各种要素以测定译语选择的适切性。由于翻译语境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涉及到能力、假设、知识等等,无法进行直接观察,翻译语境的外在表现为译者的自我概念,即译者的社会角色形象,译者对自身翻译能力的评估,以及译者对翻译语境中其他各方(如作者、委托者、使用者、读者)责任的认知[3]。
翻译语境涉及三个“重构”,即语体重构,指“以各语体功能为标准,运用“全译八法”来实现;主体重构,指采用一元主体(以作者、译者或读者为中心)、二元主体(以作者和读者为中心)、三元主体(以译者、读者和作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时空重构,指“采用今译和史译翻译策略来实现时间重构,采用仿译和释译翻译策略来完成空间重构”[4]146。
归纳起来,翻译语境研究是以译者为视角的翻译动态研究,指译者在翻译的理解阶段利用语境解读意义及在产出阶段利用或改造语境生成意义的过程,这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语境选择、调控和改造行为,译者是施动者。
2.翻译语境化研究
翻译语境化研究是研究广义的翻译语境,包括了译者的认知语境和认知化的外部语境,不仅指原语语境和译语语境,还包括了间性语境,其中间性语境又包括文化间性、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语境等多种语境要素[5],其中认知语境是译者推理、解读信息的必要武器,包括逻辑信息、词汇信息和百科信息等三类信息。语境化阐释,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译者阅读时进行的语境化选择总是可协商的。读上文时选择的认知语境可能在读下文的时候被无数次取消和修正。这既有经典文本开放性的原因,也有认知语境动态性的原因。
吉拉里归纳出翻译过程涉及的三个相互关联的语境。其一是源语语境,包括:(1)源语文本的作者、读者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2)文本中的语言材料;(3)文本所指涉的人、物、事件;(4)文本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其二是译语语境,它由译者实现,来自其对实际目标读者、文本情况和具体任务的认知。其三是翻译语境,即狭义的翻译语境。显然,这里涉及到的语境,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包含了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其中前者为言内语境,后两者为言外语境。上下文语境是语言使用环境,该语境“主要作用于微观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原文理解时意思的确定和译文表达时词句的选择。”情景语境是翻译交际过程中的现实语境,包括语体、主体、时空和主题等因素,该语境“不仅作用于微观翻译过程,而且影响着译前和译后”。文化语境是“翻译交际过程中的抽象语境,是民族心理、文化特征等的一种文化定型”,体现文化的对抗和和谐,是宏观层面指导翻译策略选择的语境[4]24-26。
归纳起来,翻译的语境化研究是从研究者视角研究翻译过程,指研究者将整个翻译活动置于其翻译语境中进行考察,属于描述翻译研究。这时译者被研究者或译评者置于历史、文化、时代语境下加以考察和分析,译者是受动者。
综上所述,翻译语境研究和翻译语境化研究分别从狭义和广义角度描写翻译过程的翻译动态研究,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译者对原语文本进行意义的发掘和功能的识别,在综合考虑文本类型、目的语语言特征、文化环境、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以再现原文语篇功能为目的,制定翻译策略和选择翻译方法,最终落实到对目标语系统词汇语法和语义资源的操纵和有意识选择。
(二)翻译静态研究
所谓翻译的静态研究,是指以“译文”为中心,以“翻译是结果”的观点为出发点,以“译文翻译质量评估”为对象的静态的翻译批评研究。如果说翻译语境化研究致力于翻译过程的描写,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则将翻译属性定位于“翻译是结果”,以译文文本为主体展开论证,总体上说,翻译质量评估属于翻译批评研究。翻译批评指对文本的批评,还涵盖翻译批评理论和对翻译理论的评述,是联结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重要纽带。作为翻译批评的下位概念,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批评研究的重要一维。
1.翻译质量评估参数体系
国外翻译质量评估方面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有House“功能—语用原则”下的参数体系、Reiss“语篇类型原则”下的参数体系和Williams“文本论辩原则”下的参数体系[6]27。
Williams的“文本论辩原则”评估模式包括“结构关系”、“连接词及其他推理指示词”、“推理指示词及其他命题功能”、“论辩类型”、“辞格”、“叙事策略”6个参数,参考了英国哲学家Stephen Toulmin的论辩结构分析图式理论。上述六个参数“涵盖了文本的所有信息和目的,也涉猎了文本的宏观和微观方面以及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该模式充分检测了所要评估的对象,也考虑了其他特征的效度,可以达到用于对文本整体评估的目的”[6]27。
Reiss以布勒的三种语言功能为基础,分出三种文本类型:信息文本、表情文本、感染文本。信息文本要求“直接、完整地传递源语文本的概念内容”;表情文本传达“源语文本内容概念的艺术形式”;感染文本再造“文本形式以直接达到预期的(接受者)反应”,三种文本分别侧重“内容”、“形式”和“效果”。但翻译的跨文化跨语言及双重性、延异性等特征势必在转换过程中造成原文和译文语言功能和文本功能的不完全统一。因此Reiss认为,翻译中最重要的变量就是原文文本类型,它决定译者所有选择,翻译就是要保证这些文本类型不变。一般说来,基于功能与文本类型的关系,文本可以划分为两类:概念意义主导型,如科研论文和人际意义主导型,如文学、广告等。翻译评估时理应重视文本类型对译文整体质量的影响,以及对两种不同意义的偏离程度的影响[7]。
Juliane House的《翻译质量评估修正模式》①参见House,Juliane,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Model Revisited.Tübingen:Narr.,1997.是该研究中里程碑式的著作。该书综合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功能语言观以及语篇理论,从八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本进行语言情景分析,以此判断和解释后者是否与前者在在概念或/和人际功能两个方面上“对等”或“偏离”,因而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翻译质量评价模式。House认为,翻译就是用语义、语用的篇章等值,用译语取代原语,而等值是翻译质量的基本标准。基于上述理解,作者提出两种主要翻译类型: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显性翻译不追求与原文针对原读者体现的原功能的对应,但强调在译语语言文化中,有一定教育背景的中层读者和它对应的原语文化中非原读者之间达到功能对应。同时要考虑原功能的“主题化”。隐性翻译是指在译语中拥有与原文同等地位的翻译,使原文在译语中获得功能等值。两种翻译类型的明显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文化过滤”。在House的翻译质量评估中,只有在隐性模式中才能获得功能等值,且必须借助文化过滤。而显性翻译中不存在“文化过滤”,很难完全客观评估两种文本间语用使用维度上的语言一文化对应,因此有一定主观性[8]。
2.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
国内学者司显柱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建构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从微观层面对译文语篇进行纯理功能梳理,从宏观层面揭示译文的语境特征和语篇类型特征等方面,对译文和原文在概念与人际意义方面的“偏离”个案进行统计,依据所译语篇的体裁类别统计概念和人际意义“偏离”对译文质量影响的程度。司显柱借鉴马丁的语篇体裁研究,总结出纲要式结构与体现样式在译文语篇中的三种情况:1)同一体裁的篇章结构在译入语环境里呈现不同的构造,所以译文重构时微观层面意义的偏离;2)原文和译文纲要式结构一致,但体现样式不同,导致意义/功能的偏离;3)原文和译文纲要式结构与体现样式相同,微观层面意义/功能偏离导致语篇宏观上对译文质量造成伤害。前两种微观层面功能偏离都是译文语篇因应译入语情景在宏观上(纲要式结构和体现样式)作出的旨在实现总体语篇功能对等目标而做的调整,这种偏离对译文质量是起正面作用,而后一种是微观层面的偏离与译文质量的关系是负相关。基于此,司显柱认为,在开展翻译质量评估时,在微观即小句层面,只需对原文与译文做概念与人际功能/意义分析,对所描写的“偏离”个案归类并做出价值判断,结合包括体裁在内的文化因素对译文语篇编码的作用,讨论译文语篇的信息组织特征及其对译文质量(概念与人际意义)的影响。不难看出司显柱的研究是定性与定量互用,描写与解释并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9]。
何三宁将美国学者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翻译质量评估,试图构建单译本和多译本的质量评估模式。其基本步骤是: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方案层四个层面,以说明层次的梯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2)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元素值反映了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即对各层次各因素确定权值;3)层次单项的计算及其一致性检验,即对语言、实体和思维进行单项计算并检验该项质量;4)层次总计算与一致性检验,即对各单项加权并检验译文质量,适当加大语言参数的权重[10]。
归纳起来,国外学者多致力于翻译质量评估参数的设定,国内学者多关注于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构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但国内外学者有关翻译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多借鉴功能语言学模式,涉及语域三变量,纯理三功能以及语类(语篇类型)的研究,这当然归因于功能语言学在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但正如有些学者Fish、Gutt、Venuti等指出的那样,功能语言学过分注重语言形式、忽视心理意识的倾向也颇遭诟病。
结 论
不同的翻译观产生不同的翻译标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也因此导致不同的翻译质量概念和不同的翻译评估方法。但翻译本质是不变的,并且已然在国内外译界达成共识,即翻译既是过程又是结果。正如上述对两种翻译途径的梳理,不难看出,翻译语境化研究将翻译视为“过程”,突出“译者”和“语境”价值,属于翻译动态研究。翻译语境并非事先存在,而是翻译活动参加者在交际中动态建构的。如前所述,狭义的翻译语境是隐性的,存在于译者的认知活动中,包括译者的语境化阐释和语境化表达,其施为者为译者,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语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主体地位更突出;广义的翻译语境则涉及翻译批评,是对翻译过程、翻译本质、宏观翻译策略和微观翻译方法的总体评价和考察,其施为主体为译评者,在这一过程中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互文语境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样,广义翻译语境成为翻译中多主体间性对话的平台,消除了刻板的“主体—客体”二分模式,建立了“多主体”间协商交互模式,深化了翻译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将翻译视为“结果”,重视译文的有效性,属于翻译静态研究,与翻译批评有密切联系,涉及对翻译现象和翻译文本的“具体评估”,包括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构建和翻译质量评估参数的设定。该研究的优点在于操作性强,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多层次多角度评估译文质量。缺点在于译文的面貌通常会受到原作、译者、(译作)读者等限制因素的影响,因此无法做到翻译评估的完全客观化,而且也加大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及参数设定的难度;同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常常依托于某种翻译观,这也限定了翻译评估的视角,因此建立多视角互补性评估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综上所述,两种途径分别从动态和静态角度,从过程和结果角度,从译者所处的语境和译文所反映的质量等不同方面研究翻译本质,揭示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两种研究途径彼此交融,互为补充。
[1]司显柱.论翻译研究范式创新: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J].中国外语,2011,(2).
[2]彭利元.论语境化的翻译[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77.
[3]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从译本之辅文本看到的风景[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0:63-64.
[4]关秀娟.全译语境作用机制论[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2.
[5]栗长江.文学翻译语境化探索[M].北京:线装书局,2008:82.
[6]何三宁.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J].中国翻译,2012,(2).
[7]司显柱.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批评[J].外语教学,2005,(3):79-84.
[8]屠国元,等.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质量评估[J].中国翻译,2003,(1):60-62.
[9]司显柱.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04,(4):45-49.
[10]何三宁,等.层次分析法在翻译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当代外语研究,2012,(11):57-60.
Dynam ic and Static Translation Studies
CHE Lin1,2
(1.Centre for Russian Language,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Translation is the process and the result.As the process,translation is"contextual reconstruction"in intercultural and cross-language communication process.As the result,it is to produce the equivalence with the original.The former produces a translator as the center,focusing on dynamic describ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based on the translational context;the latter produces a translational text as the center,and pays attention to static translation studies,based on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s one part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two kinds of translation means are in essence the same thing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The paper aims to comb the two kinds of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and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paradigms of translation studies;translational context;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H059
A
1009-1971(2014)01-0097-05
[责任编辑:郑红翠]
2013-11-03
车琳(1979—),女,辽宁鞍山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功能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