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宗元散文的文体分类探究

2014-03-31许明欣

关键词:文体学语体柳宗元

许明欣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柳宗元是唐朝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以自己的优秀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柳宗元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体裁丰富,各体兼有。他不仅是中唐时期的古文大家,在整个唐代文学史上,甚至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文学种类及各种文学样式丰富多样,了解、分析和研究这些文体的特点,特别是像柳宗元这样在文体方面兼擅且有创新的古代文学家、思想家,研究他创作的文体及这些文体间的发生和发展,对我们更好地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认识和掌握各类文学体裁发展规律,以至推陈出新地为发展新文学服务,亦是非常必要的。

一 古代散文的概念

关于“散文”这一概念,历代有不同说法。先秦时期开始出现“文”“文学”的概念。如《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所说的“文”“文学”,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一切文化典籍。两汉时期开始有“文学”与“文章”的区分。那时,“文学”指儒学和其他学术著作;“文章”指具有文采的作品,如诗和辞赋之类。魏晋以后,有“文”“笔”之分。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文”包括诗歌和辞赋;“笔”则指论辨、诏令、奏议、书信、碑志等。当时骈文盛行,文章都祟尚骈俪,无论“文”“笔”,都讲究整齐、对偶、用典。唐代韩愈、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文章传统,即提倡写作“古文”。从此,“古文”与“骈文”对立,成为作家进行创作的主要文体。

“散文”这一名称出现较晚。最早见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周益公“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词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一语。到了清代,“散文”的名称才开始渐渐流行。“我国古代的‘散文’这一概念,是与韵文、骈文相对称的概念。韵文包括诗、词、曲、赋等,骈文是以骈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的一种特殊文体。除韵文与骈文以外的文章,如论、记、碑志、奏启、序跋、书信等等,无论带有文学性或不带有文学性的,都称作‘散文’。我们姑且把这称作传统的‘散文’概念。”[1]

所以,本文所研究柳宗元散文文体分类探究中的“散文”亦指上述所讲的传统散文的概念,与现代文体中“散文”的概念有所不同。

二 文体论的含义

各种文学体裁,与作品的思想内容一样,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并受着作家创作才能及语言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作家在艺术实践中逐渐发展并形成的。

当文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出现了大量的作品,并积累了一定的创作经验,于是就产生了专门研究文学现象、企图概括地说明文学创作中各种文体的论著,也就是文学批评。在散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使用的范围、样式、效用的不同,又有各种体类,因而又促使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分体分类的观察和研究,于是产生了文学批评中的一个分支——文体论。

褚斌杰先生在他的《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明确指出:“文体论,是对各类文体的特点、文体的划分,及其发生、发展和流变做专门的观察和研究,古代又称之为‘文章流别论’。”[2]而郭英德先生在他的《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中则指出:“文体学,则指有关各种文体的理论批评和实践总结。”[3]实则,两位先生的“文体论”与“文体学”是同一回事。因此,概括之,研究文体的学科称为文体论或文体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亦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我国古代,对文体理论的探讨研究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如《易经》中“艮其辅、言有序”和《诗经》中“出言有章”等等,这些简短朴素的理论可以说是文体研究的初始。而汉代王充《论衡》中“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成篇。”(《论衡·正说》)的论述,则可说是文体理论研究的先河。而先秦时常提到“大夫九能说”,大多是由典章制度然后及于文体,也可说是后世文体论的滥觞。

三 柳宗元散文文体的分类及依据

柳宗元是一位各体兼擅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文体涉及论、议辨、碑、铭、诔、颂、赞、表、书、启、奏、志、问答、对、说、传、序、祭文、记、寓言等十余种500多篇。不少学者把这些文体分为论述杂文、传记文、山水游记、寓言小品等四大类。笔者也赞同学者的分类,但是为何如此分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却很少有人具体探讨和说明。若有,也只是说明是根据柳宗元作品的语言结构、思想感情等等泛泛而谈。在此,笔者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论述。

提到文体的分类,必须首先了解文体的形成及结构。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文体”一词,义有多端:或指体裁,或指风格,或称语体。如童庆炳在《文体与文体创造》中写到:“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4]“从文本的呈现层面看,文本的话语秩序、规范和特征,要通过单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体现出来,这就是(一)体裁,(二)语体,(三)风格。”[4]该书所论述的“文体”,取义较广,且融合了古代文论中关于文体的论述。因此,本文所论述的文体亦是指文本的话语系统和结构体式或者说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大致对应童庆炳先生提出的体裁,同时兼容“语体”“风格”的部分含义。

郭英德先生在《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一书中便指出:“一种文体的基本结构,犹如人体结构,应包括从外至内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即(一)体制,指文体外在的形状、面貌、构架,犹如人的外表体型;(二)语体,指文体语言系统、语言修辞和语言风格,犹如人的语言谈吐;(三)体式,指文体的表现方式,犹如人的体态动作;(四)体性,指文体的表现对象和审美精神,犹如人的心灵、性格。文体的四个结构层次,体制与语体,偏重于外,往往通过观察、分析便可以较直观的把握;体式与体性,偏重于内,只能通过仔细的辨析和比较才能深入地观察。”[3]可见,文体基本结构的不同层次、不同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形成了文体独特的审美规范。所以,根据一篇文章的语言、构架、表现方式和审美精神间的相互作用,便能判断一篇文章的文体。同时,文体风格的考察,与文体的语体、体式和体性更有着直接的联系,而文体的文化意味和文化内涵,也正是由不同的文体构成要素个别地或相关地、具体而细微地加以体现的。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以上述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为依据,来划分柳宗元散文文体的分类。

根据上述论述,大致可将柳宗元五百多篇散文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论说杂文,即哲学、政论以及带有议论性质的杂文、书信、序、赞、颂、志等。这一类文章具有很强的战斗性和现实性。

第二类为传记文,即传、碑志、行状以及带有传记性质的文字。这一类文章可以说是柳宗元“文之用,辞令褒贬导扬讽喻而已。”

第三类为寓言小品文,这一类是“言在此,意在彼”,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警策意义和丰富的现实内容和尖锐的批判品格。这也是柳宗元文体创新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四类为山水游记文,这是柳宗元创作中最富有特色的一种文体,前人对他的评价很高,柳宗元这一类文体的突出特点是,能够生动传神地描写出自然界千幻万状的景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模状物态,搜伺隐隙”。可以说柳宗元把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审美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达到了“文中有画”的境界。他此类文章审美性很强,每一篇文章都创造了一个“意境”,达到了他给予山水的思想感情与景物的高度统一。

在中国古代文论或者说在中国古代文体分类中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雅与俗的对立。在中国古代,以“雅”为“正”,是一种普遍和基本的观念。至少从西汉开始,“雅”便作为对文人士大夫的一种评价。到了魏晋以后,文人们逐渐自觉标榜“雅”为人的修养极致与最高美德,成为文人之所以成为文人的本质特征。与此同时,以“雅”为美也开始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人审美意识传统。“俗”的本义指当地乡土时代常行的习惯和约定,后来,又抽象出大众的、通常的、平凡的等含义。到了汉末魏晋后,在文人们眼中,“俗世庸民”,便成为了雅人高士的对立面,同时也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因此重雅轻俗便成为一种思潮,一直影响着世代文人。但到了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后,文坛上俗风渐盛,文人士大夫对俗文体由欣赏到重视,由重视到染指,俗文体在文坛上的崛起与流布成为中唐以后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

作为中唐时期“古文运动”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之一的柳宗元,当时为证实好友韩愈“以文为戏”理论的正确性,提出了“奇味说”,这一点恰证明了他对俗文体和俗文学的一种认可,并创作了诸多此类文章以带动当时的文风变革,对中国古代文体文风的改革起到了促进和引导作用,他的这一举动和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由此,根据文体中的雅俗观念,我们可以看出,柳宗元是一位“雅俗共赏”的作家。如果在以上四类的基础上再次细分的话,我们便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中既有雅致之文采,又有通俗之所在。他的论说文和山水游记文可以说是雅的代表,而他的那些以小人物为题材的人物传记和以讽刺为手段的寓言小品,则是当时俗文化的典范。他的这种雅俗兼有的现象即是社会环境的需要,也是文体发展所需,同时兼有柳宗元个人创新意识的促进。

总之,在上述分类方式中,笔者对柳宗元散文文体的分类,体现了古代文类分类中的“因文立体”和“异中求同”的理论。所谓“因文立体”,指的是在文章体系内进行文体分类的具体操作实践时,不是先设定文体的逻辑体系,然后对单篇文章进行“对号入座”式的归类,而是相反,先有单篇文章的创作,后有多篇文章因自身形态或功能的相似而得以合并归类。而“异中求同”,即指在对文体进行区分辨析、分体归类时,不仅关注其异,而且关注其同,即在同中求异,也在异中求同。

[1]陈必祥.古代散文文体概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2.9-10.

[2]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0):14.

[3]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1.4.84.8.

[4]童庆炳.文体与文体创造[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103.

猜你喜欢

文体学语体柳宗元
柳宗元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江雪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