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理想国》的国家观

2014-03-31朱雪微

关键词:理想国城邦柏拉图

朱雪微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柏拉图的国家观思想并不是脱离其哲学理论而单独存在的,哲学理论正是国家观的前提和依据,而他国家观的提出是为了挽救由繁荣走向衰落的雅典制度服务的。柏拉图的国家观思想蕴含在《理想国》(《国家篇》)、《政治家篇》、《法篇》中,表现了他从人治到法治思想的转变。《法篇》重视法律在国家中的作用,《政治家篇》是《理想国》与《法篇》的承上启下过渡的桥梁,《理想国》描述了国家的起源到最终哲学王作为理想城邦的最佳统治者的人治的理想国的蓝图。

一 国家的起源

柏拉图尚未区分国家和社会的概念,因此将国家与社会的起源视为一体,他认为国家起源于人们的需要的多样性与天性才能的片面性。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只专攻一件事要比兼做许多事情效率高,因此每个人只做适合他本性的工作,放弃其他事情而专搞一行,这样单靠自己无法满足多种多样的需要,所以人们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而聚集在一起,相互帮助与扶持,一个城邦便诞生了。正如《理想国》中所说的:“因此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做城邦。”[1]劳动分工是建立城邦的的基础,即每个人都要做与其本性相适合的工作,这一原则是国家成立的前提条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柏拉图没有把劳动分工原则应用到生产领域,他的劳动分工是为了实现城邦的正义和城邦的幸福的手段,但它激发了马克思把劳动分工原则与经济领域相联系,意义重大。这一点曾经得到恩格斯的肯定,“柏拉图把分工原则描述为城市的(在希腊人看来,城市等于国家)自然基础,这种在当时说来是天才的描述。”[2]

二 国体

古希腊有着明显的等级制度,柏拉图的理想城邦的建立,旨在维护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捍卫阶级的统治。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理想国》的国家观正是围绕着国体问题展开的。根据劳动分工原则,每个人按各自的天性禀赋做适合自己的事情,以及受到毕达哥拉斯将城邦分三个等级(爱智者,爱荣誉者、爱财者)的影响,柏拉图把城邦按自然天性分为三个阶级:生产者,辅助者,统治者。这三个阶层在城邦中拥有他们各自应得的位置,柏拉图认为这三个阶层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的事情,任何僭越其他阶层的情况都被视为不正义的行为。

生产者是城邦三个阶层中最低阶层,是由农民、工匠、商人等人构成的,他们天性适合从事生产工作,保障城邦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为整个社会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执行整个社会、国家的经济职能。[3]柏拉图企图引用高尚的谎言来安抚城邦的公民,让他们相信一切都是预先安排好的,人的等级是由上天赐予的不同成分决定的,上天给予天性适合做生产者的人铜铁的成分,拥有铜铁之命的人们只能做生产者。在认识论上,生产者由于上天赐予的禀赋较低,因此拥有的只是信念与意见,对应于线喻可感领域的第二部分,也就是以具体事物为对象的认识,只能区分影像与具体事物却不知道原因。从德性的角度说,他们对应于灵魂中的无理性的欲望部分,感受着爱、饿、渴等物欲的骚动,因此最需要四主德中的节制的美德,压抑灵魂中不必要的欲望的骚动。随着城邦的发展,人们要满足更多的欲望和需要,随着欲望的扩大,需要的领土也势必要增加,战争也接踵而来,因此专门从事战争,保卫国家的辅助者出现了。上天给予天性适合做辅助者的人注入白银的成分,辅助者天性勇敢,适合保卫城邦,防止外敌入侵,因此负责辅助统治者保卫城邦是辅助者应得的责任。从德性角度看,辅助者对应灵魂中的激情,一方面激情作为灵魂借以发怒的部分与欲望相连,另一方面激情是理性的盟友,与理性并肩作战,压制欲望的不和谐的举动,因此辅助者需要勇敢的美德,保卫城邦的安全。统治者是理想城邦的第一等级,拥有上天赐予的金子的成分,他们从辅助者中精心挑选并加以培养,天性聪慧,适合管理城邦。从德性上说,统治者对应灵魂中的理性部分,统领着激情与欲望,凭借智慧的德性统帅着辅助者和生产者。在认识论上,统治阶级(包括辅助者)拥有理智,即有关数理对象的知识,对应于线喻的可知领域的第一部分,只能凭借假设下降到结论,而不是上升到第一原理,并且把假设当作不言自明的公理而不追究其真假,因此他们的知识的真实性不纯粹,介于意见与理性之间。

哲学王是柏拉图理想城邦的最佳统治者,哲学家是最终获得善的理念的人,只有哲学家才拥有知识和真理,能用真理取代城邦的意见,因此只有哲学王统治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城邦。《理想国》的洞喻中摆脱影像的束缚最终走出洞穴看见太阳的囚徒,象征走出意见的禁锢最终获取善的理念和真理的哲学家。哲学家经历了先把精力集中于影像,然后转向具体事物,再转向事物的理念,到最终转向善的理念的本身的艰难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哲学家拥有理性的能力,能够凭借辩证的力量获取知识,假设虽被用作一定阶段的起点,但假设只是假设,企图以此为跳板,直接越到一个比假设更高的领域,上升到绝对原理,通过这些原理获取善的理念,再回过头来以善的理念为依据推出结论,获得最真实的知识,这些知识具有纯粹的真理性和实在性。柏拉图认为委屈哲学家们回来治理城邦,不但不是不正义的,反而恰恰是正义的另一种表现。正义是每个人得到的应该得到的一份,[4]哲学家应得的那份是利用自己的真理与知识治理城邦,这是与其本性相适合的工作,是他们的“应得”。其次,哲学家是由城邦培养的,他们受过比其他公民更高的教育,因此需要回报城邦的培育之恩,这是西蒙尼德所说的“欠债还债”的正义思想的再现。再次,因为哲学家最没有权利的欲望,就可以避免内战的发生,就可以使城邦的统治愈加正义。最后,哲学家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做出牺牲是正义的,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不是为了某一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1]国家的幸福就是哲学家的幸福。

三 政体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涉及国家政权的构成问题,具体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柏拉图为了衬托出理想城邦的完美政体,考察了四种不完善的政体,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僭主政体,并且认为这四种制度是理想城邦的衰败。柏拉图将人性与国家类比,认为人的灵魂的性格决定城邦的特点,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而且把人类远古时代以后的时代看作是堕落和衰退,认为只有回到远古时代,雅典才能继续回到繁荣的顶峰,这无疑带有历史循环论证的特征。

荣誉制是斯巴达或克里特政制,是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和产生的政治变动。统治者没有在合适的时期选择适宜的男女相结合,结果生育了不优秀的下一代,继承者们不是纯金的性质了,而是混杂了银铜铁等杂质,因此统治阶级内部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金银集团关注心灵美德,铜铁集团企图谋取私利,经历了从斗争到最后妥协的过程,他们分赃国家财产并奴役辅助者和生产者。荣誉制的人的灵魂中的激情取代了智慧的主导地位,四主德中勇敢居上,好胜、爱荣誉是荣誉制人的主要特点,相应的荣誉制的国家崇尚荣誉。柏拉图认为荣誉制是现实生活中最接近理想城邦的制度,因为它介于贵族制和寡头制之间,带有更多贵族制的特点,可见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胜利的斯巴达制度对柏拉图的影响之深。寡头制是从荣誉制中产生,人们越来越被钱财遮蔽了善德,它是一种根据财产资格由富人掌权的制度。寡头分子的灵魂中欲望企图居于主导地位,寡头人的特点是崇拜金钱和勤劳节俭。寡头制由富人统治,而不是由有智慧的统治者掌权;它的内部日益分裂为穷富两部分,是两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它违背了分工原则,一人兼多职,如一个人既是军人又是鞋匠;由于又贪财又吝啬,不能雇佣兵队进行战争。寡头制中的穷人和富人的争斗中,穷人夺取政权,建立民主制。民主人的特点是缺乏节制,放纵欲望,寻欢作乐,分不清必要与不必要欲望。自由、宽容和平等是民主制的主要特点,柏拉图认为这种愿意服从命令就服从,不愿意听从就可以不听从的自由是一种极端的自由;这种蔑视国家法律和原则的宽容是一种极度的纵容;这种不加区别的对待一切人的平等是一种不恰当的平等。如果寡头制意味着分裂的两个国家,那么民主制就意味着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国家;因为它意味着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性格,就有多少种相应的政体或生活方案。[5]柏拉图认为民主制极端的自由是一种极端的奴役,必然产生无政府主义。僭主制度是柏拉图认为最邪恶的制度,在民主政体中,僭主乘机拉拢讨好民众夺取政权,建立个人独裁统治。僭主以讨好人民开始,以奴役人民告终,它的特点是专断独权。柏拉图认为这四种政制是辅助者和生产者的僭越,跃居不适合的位置做不适合其本性的事情,因此距离理想城邦一个比一个远,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堕落;相应的四种政制的人的灵魂中激情与欲望僭越,取代理智的主导地位,这就是不正义的体现,因此距离理想城邦的公民一个比一个远,后一个比前一个更腐败,柏拉图认为只有灵魂中的理性主导激情与欲望,国家中的有智慧的统治阶层治理城邦才是理想的城邦。

柏拉图认为只有理想城邦的政体是最完美的政体,公有制度是理想城邦的主要制度,也就是实行共产共妻制度。在财产上来看,理想国家的财产归国家所有,但是统治阶层的个别人是不能拥有任何私有财产的。因为古希腊是整体主义的信奉者,整体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所以统治阶层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因此他们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外,不能拥有任何私产,他们的衣、食、住都由生产者提供,柏拉图认为他们从神灵那获取了金银的成分,再与人世的金银掺杂会玷污灵魂。在妇女儿童的问题上,柏拉图主张妇女、儿童公有的思想,“这些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同样地,儿童都共有,父母子女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1]柏拉图认为男女本性没有什么区别,男女只有生理上的区别,只是女性在体质上较男性弱些罢了,因此男女可以接受同样的教育,担任同样的工作。柏拉图并没有认为男女地位是平等的,只是出于为国家的利益考虑,让妇女也加入保卫国家安全的建设之中。在婚姻方面,柏拉图反对两性行为方面的自发和杂乱无章,主张男女的结合要由立法家来安排;男女结合采取最优原则,即最好的男人与最好的女人尽量结合,最坏的男人和最坏的女人尽量少结合,以便保证下一代的优质;女子最佳的结婚年龄在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跑步速度最快的时候到五十五岁是男子最合适的结婚年龄。儿童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培养,最好的一代予以精心培养,有先天缺陷的儿童要秘密处理掉。关于亲属关系的辨认,父母把他们结婚后第十个月或第七月出生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儿女,所有孩子把父母生自己期间出生的男孩女孩当作兄弟姐妹。柏拉图认为财产和妇女儿童是产生纠纷的源头,因此共产共妻制度可以维持城邦的和谐,这样才能更加团结,更有利于实现国家的至善。

综上所述,柏拉图的国家观思想是为了挽救衰落的雅典城邦制度服务的,从贵族奴隶主的立场出发,力图通过共产共妻制度达到最团结的国家,通过辩证法使得哲学家获得善的理念,最终建立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家。柏拉图没有看到城邦衰落的实质是奴隶制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悖,而妄图回到原始社会的公有制,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必将带来生产力的破坏。理想国有着很大的理想的性质,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行,柏拉图自己也说自己建立的理想国在现实中恐怕找不到,在天上或许可以找到。不管理想国是否可以存在,柏拉图的国家观思想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他后期《法篇》中对法律的重视,使得他的政治思想从人治转入法治,也使今天的我们看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8,135,192.

[2]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

[3]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387.

[4]申林.柏拉图与理想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75.

[5][英]厄奈斯特.巴克.希腊政治理论[M].卢华萍,译.吉林:吉林出版社,2003:354.

猜你喜欢

理想国城邦柏拉图
大理:梦游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直销理想国
柏拉图之灵魂观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古代雅典经济责任审计探微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