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仁”之探微

2014-03-31王云力

关键词:克己复礼颜渊仁者

王云力

(河北工程大学 社会科学部,河北 邯郸 056038)

《论语》“仁”之探微

王云力

(河北工程大学 社会科学部,河北 邯郸 056038)

仁,是相人偶,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所应该恪守的一种伦理。做为儒家核心思想的仁,在论语中多有述及。通过对论语中孔子及弟子仁之论述的分析,来说明儒家这一重要思想。

仁;孔子;《论语》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多处述及。阮元在《研经室》中记载:“论语言五常之事详矣,惟论仁者凡五十有八章,仁字之见于论语者凡百有五。”五十个章句,一百零五处提及。可见,仁是《论语》中孔子和弟子们谈论很多的一个话题。

概括来讲,孔子及弟子论仁之境遇有这么几种:一是孔子自己论及;二是回答弟子的提问;三是弟子论仁。论语中关于仁的思想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语境中,特别在孔子和弟子对话时,又有针对性的不同的论述,这就使仁的思想愈加丰满。

单从象形来看,“仁”字,二人也。《礼记·中庸》中载:“仁者人也,亲亲为人。”《研经室》中载:“《中庸》篇‘仁者人也’,郑康成注读如相人偶之人,数语足曰明之矣。春秋時,孔门所谓仁也者,曰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人偶,而尽其敬礼忠恕等事之謂也。”仁就是人,但不是一个人,是至少两个人,亲亲为人(仁),是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交往的一种品德和操守。若一个人,纵然心有德理,“终不得指为圣门所谓之仁矣”。仁,必有二人而身所行者,“验之而始见”。[1]

一、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2](P2)

有若把仁的根基说成是孝悌,也就是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就人之交往来说,首先是家人。亲亲为人,也就要求对父母孝敬,兄弟相亲。然后由父母及至君臣,及至师长;由兄弟及至友朋。交往中要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此之谓仁之道。而孝悌就是仁的根基、根本,本立而道生。

有子的论述,《论语》中未见孔子提到。但这个关于仁的思想,和孔子的论述并不矛盾。孔子关于仁的确切含义,见于同弟子颜渊的对话。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P123)

克是约束,约束自己,回归礼仪。凡视听言动皆合于礼,这就是仁。因此为仁由己,是由自己决定或主宰的事情,不由他人。而当弟子樊迟问仁时,孔子干脆直白地告诉他:“爱人”。不是爱己,是爱别人。

孔子同弟子的交谈回答问题时,往往很有针对性。颜渊是孔子得意门生,所以他回答颜渊的提问,会更从自己的本意出发。樊迟在弟子中有些愚笨,孔子的回答就直白一些。学者们往往认为,孔子谦恭敦厚,对弟子诲而不倦。这确实是孔子性格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孔子作为师者严厉的一面。譬如: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反,则吾不复。”[2](P68)

孔子和学生交谈时一定要等到对方心愤愤,口悱悱,然后再启发他,给他解说,这样认识才会深刻。当举一个例子给他解释,不能触类旁通,孔子就不重复了。难怪樊迟问知,不得所解,也不敢再反复追问。只好乖乖的出去请问子夏。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是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2](P131)

总而言之,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本意,可以概括为:

第一,亲亲仁也。仁,是爱人。因此为仁在己,不由他人。

第二,仁与礼关系密切。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但仁和礼又不能等同。孔子还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周礼定,先民仁厚;后来礼乐崩溃,与仁日远,所以要复礼。仁,更倾向先民仁厚知礼之风,这是已经内化到孔子主体意识中的一种道德诉求了。而礼只是仁的表面。礼要想达到仁,还必须克己,约束自己贪欲以及道德角落中丑恶的东西。

二、仁之表

本立道生。仁之本又是怎样通过道,或者说它的表面现象来体现出来的呢?

论语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述,立体而丰富,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体态丰满的“仁”。

第一,仁之于仁,在体态和语言上的表现。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2](P3)

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者,很少有仁的。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也。曰:其言也讱斯可谓之仁已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要慎言,也就是说言语要谨慎,不能巧言令色。司马牛接着问道:慎言就可以说是仁了吗?仁不能够如此简单吧。孔子说:为仁难,行仁很难,要想说什么是仁难道能不谨慎吗。

从上面的论述可见,孔子所说的仁,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语言。孔子认为仁者默默,“刚毅木讷近仁”。

第二,仁之于仁,在待人接物的态度如何。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出门好像迎接重要的客人,组织和管理民众如进行大的祭祀一样尽礼。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迫别人做,这样家邦皆无怨尤。仁者,态度上要敬忠,行为上要宽恕,要行忠恕之道。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对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P340)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说:能做好五方面的事情,天下就归仁了。子张问哪五件事情。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能够得到别人的爱戴,守信能委以重任,敏捷有功业,贤慧能够使人。恭宽信敏惠,是对忠恕之道的进一步阐释。在孔子看来,这五个方面处理好,天下归仁焉。

第三,仁之为仁,同人伦其他方面的关系。

仁与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3](P285)也就是说仁者必勇者,而勇者未必仁者。联想到宰我问孔子:“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者焉’,其从之也?”子曰:“何爲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假使有仁者被告之另有仁者失足落入井中,仁者是不是济人于患难,必跳入深井救人呢?孔子说:未必这样啊。不顾自己会不会游泳,跳下井去的是勇者,未必是仁者。孔子在这句话的后半句用“君子”替代“仁者”。可见在当时,这两个词一定意义上是可以互换的,仁者即君子,君子即仁者,但又不是完全等同的。

仁与知(智)。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3](P207)知与智在古汉语中可以通换。作为人生的一个境界,除了仁者,知者,孔子及其弟子经常提到的还有圣人,君子,小人。在是否具有仁的品性上,“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2](P147)

圣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次之仁者,知则排在第三位。知能够获得官禄,但即使如此,也必须以仁为辅。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3](P323)意即:知识和智慧上有为官的能力,但如果不能持仁爱之心,即使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必定还会失去。

仁与好学。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3](P342)

仁、知、信、直、勇、刚失之于学,则愚、则荡、则贼、则绞、则乱、则狂了。因此仁由学得,知由学成,信由学守,直由学立,勇由学发,刚由学贯。学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中心轴线。孔子又说: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学而后知,知而后得仁。

三、仁之用

先给“用”做一个界定。这里谈的用,一方面是功用、效用、作用之用;另一方面是为仁,也就是怎样来达到仁,为仁之远近,难易等。

孔子的仁是很少功利色彩的。并且在他看来,功利在仁之下。譬如当孟武伯问孔子子路“仁乎”,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回答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意思是说,子路可以理田赋于千乘之国,是不是仁,我不知道。孔子很委婉的回答了孟武伯的问题,他只是不好明说子路还达不到仁的境界。

所以孔子说:仁者守仁,智者利仁。仁的最大功用,在仁者来说,就是守仁。以仁而得利的,是智者。但孔子的儒家学说是入世的。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学之所终,德是礼之所为,艺是游之所乐,而仁是功施所依。仁者,必然会因仁而有所功业或成就,虽然不为利而仁,但利是自然会来的。

在孔子看来,视仁过高,则误将仁入圣;视仁过低,则混淆仁与知。仁或为仁,既不容易,也非遥不可及。

子贡曰:“如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2](P65)

所以不要把仁抬高到圣的地步或境界,那样,即使尧舜这样的圣人,也难以达到,普通人更别提了。无法够得着的苹果,只能独自挂在枝头。孔子虽然不讲为仁的功用,但是反对这种过度抬高仁的作法。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并不遥远,我想做就能做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但是孔子也反对把仁平常化,把仁看得太简单。孔子自己谦恭推脱,不敢自许仁者。同样对他的弟子,除了颜渊,其他的人也都不许之以仁。仁的获得,要“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仁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仁,总的来说还是被孔子视得很高。他说殷商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论语·微子》中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当弟子子贡和子路认为管仲辅佐公子纠,公子纠死后,管仲没有为公子纠“杀身成仁”,却转投他的政治敌人齐桓公小白,所以“管仲非仁者与”。孔子却说:“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2](P151)可见,孔子看来,为仁,有不同的际遇。微子谏虐纣不听,乃远暴君,洁身自好是仁;箕子谏不听,乃批发佯狂为奴而鼓瑟以自悲,仁也;比干苦谏三日不去,被刳视其心,亦仁也。所以谈到管仲,孔子认为管仲不以死公子纠为仁,而以天下为仁,辅佐桓公称霸诸侯,而又未使人民遭生死之祸,所以也是仁。可见孔子所说的仁,既非虚无缥缈,也不是非常容易。容易在于“一日克己复礼”,就是在为仁;难就难在里仁、处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而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论语·里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仁者能够安仁,处仁,就是永远保持仁。而智者只想着怎样以仁获得好处。不仁者不可以长久过困苦的生活,不仁者不可以长处乐;久困则为非,久乐则骄佚。因此只有仁者能够审人好恶,只有诚心为仁就不会行恶。固为仁远恶,这或许是孔子所说为仁之最根本的功用了。

仁不是一种可要可不要的东西。孔子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2](P152)仁的重要性,不亚于水火,水火有时会酿成祸害,但为仁却没有。

[1](清)阮元.研经室[M].邓经元.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王云力.论语拾得[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王云江]

Research of benevolence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WANG Yun-Li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 China)

Benevolence, is a kind of ethics abidden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s the core idea of Confucian, benevolence is discusse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is paper shows this important though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nfucius and his disciples’benevolence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enevolence; Confuciu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10.3969/j.issn.1673-9477.2014.01.024

B222

A

1673-9477(2014)01-078-03

[投稿日期]2013-06-16

王云力(1971-),男,河北鸡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克己复礼颜渊仁者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仁者爱人
传统催生力量 德育润化心灵
仁者
纠缠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
从《论语》中弟子问仁探究颜渊地位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