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道昭其人其事述略
2014-03-31王新利
王新利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一 郑道昭其人
郑道昭(455~516年),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北魏诗人、书法家。北魏大臣郑羲之子。荥阳开封人(今河南开封人)。我国“魏碑体”鼻祖,被称为“书法北圣”,南与王羲之齐名,有“南王北郑”之誉。魏孝文帝时,历任秘书郎、中书郎、国子监祭酒、秘书监、光州刺史兼平东将军等,谥曰文恭。史称郑道昭“少而好学,博览群言……博学经书”,生性闲适散逸,喜游山水,“其在二州(光州、青州),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
郑道昭出身于世代簪缨的名门望族,“绵荣千载,联光百世”,郑氏家族世综文业,尊崇儒学。东汉经学大师郑兴、郑众父子乃郑氏家族的先祖。郑道昭之父郑羲学识渊博,是当时著名的学者。郑道昭少时入国子学并得其父指点,受到了严格的儒家名教的教育。他步入仕途之际,正值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位时期。孝文帝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化修养较高。他崇尚汉族文化,积极推行汉化改革。郑道昭以自己的干练、才华,受到朝廷重视。他立志经世济民,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官职节节提升。孝文帝喜欢读书,笃好诗赋,爱惜人才,对于郑道昭的文采尤为赏识,经常与他饮酒赋诗。太和十九年(495年)随孝文帝南征,在悬瓠(在今河南汝南)君臣联句作歌,史上传为佳话。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
景明二年(501年),郑道昭从弟郑思和因参与咸阳王元禧谋逆一案伏诛。郑道昭兄弟也受到连累,“俱坐缌亲出禁”同时罢免了黄门侍郎一职,改任北海王元详的司徒咨议。此后,他在政治上失去了朝廷的宠幸。这是他在仕途上遭受的第一次打击。虽然遭到这次变故,他那经世济民,为朝廷效力的初衷并未改变。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郑道昭被任命为国子祭酒,摆在面前的是一个连年战争之后,“学宫凋落,四术寝废”,“弦诵阙尔”的烂摊子。郑道昭三次给魏宣武帝上表,力陈礼义教化“为国之基,不可斯须废也”的道理。希望重视国子学,崇尚文治,重刊石经,加强对国子学生的教育,“使播教有章,儒风不坠”。苦心规劝宣武帝“垂心经素,优柔愤籍”尽快敦营学馆,制定新的学令,让天下士子都能入国子学读书。但此时的朝政,已非太和改革之年。宣武帝一心致力于大造浮屠,朝政荒弛,常“升法座于宸闱,释觉善于曰宇” “每至讲论,连夜忘疲”。即位不久,他就在伊阙开凿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又在洛阳城内兴建豪华的瑶光、景明、永明等大型寺院,对于修复故都文物,兴建学馆一事,宣武帝表面敷衍褒美几句,实际上并未听从他的建议。一番苦心化作乌有,他的精神陷入极度痛苦、压抑之中。与此同时,由于宣武帝的大事提倡,佛寺、僧人急剧增多。洛阳更是中土佛教的中心,寺院鳞次栉比,诵经之声不绝于耳。这与学馆经年关闭,冷冷清清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于全国最高学官来说,不啻是极大的讽刺。郑道昭本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封建官吏,他亲眼目睹了宣武帝佞佛所造成的恶果:龙门石窟的开凿,大批寺院的兴建,耗费了巨额资财,影响了国计民生;僧人急剧增多,劳动力大为减少,造成了田园荒芜。正始四年(507年),尽管郑道昭升任秘书监,但处境依旧,再未作出彪炳史册的政绩。他那经世济时的政治热情,对信念与主张执着的追求化为五彩的泡影。
永平三年(510年),郑道昭出任光州刺史、平东将军,后又任青州刺史。他在山东期间颇有政绩。史载“其在二州,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人所爱”。到了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郑道昭在山东任满返回洛阳,再任秘书监,加平南将军。不久郑道昭病逝于洛阳,享年62岁,追赠镇北将军、相州刺史,谥曰文恭。
二 郑道昭文学成就
山东光州为东莱故地。这里地处边陲,民风淳朴,山海形胜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久远的道教传统在郑道昭面前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他很快找到了排遣苦闷的精神武器。郑道昭常于公务之暇,率僚佐,携道俗,徜徉于四山之上,设斋筑坛,谈经论道,吟诗挥毫,寄情山林,在摩崖上留下了许多气势恢弘的题刻,这些题刻合称“云峰刻石”。
郑道昭是北朝较有成就的诗人,史书中对他的文学才华、政绩政声多有记载。其诗长于写景,略具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相近,但今仅存诗4首,文3篇。他那笔力纵横、挥洒自如、幻想奇特的诗文,如《论经书诗》《观海童诗》《东堪石室铭》等,受庄子浪漫主义的影响很大。他善于汲取而不沉溺,所以能跳出自我矛盾的圈子,反映了他达观的处世态度和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郑道昭每次出游必尽兴,从他的一些诗中可窥见一斑。“郑公乘烟至,道士披霞归”(《咏飞仙室诗》),写他与随行早出晚归,盘桓终日,乐而忘返的情景。白天,或攀登峰巅,领略“神居杳汉眇,接景拂霓裳”的超俗绝尘的意境,或徜徉谷中,“萧萧步林石,寮寮歌道章”,沉浸在物我相忘,全入化境的亢奋之中。夜晚,听“空谷和鸣磐”,闻“风岫吐浮香”,飘然进入梦乡。云峰刻石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郑道昭这一时期的思想面貌。摩崖题诗题名反映的多是仙家道法(老庄)的道家思想,“爱仙乐道”的思想倾向是其晚年思想体系的重要部分。他为了避开现实,从老庄哲学中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期待着从“无为”之中能大有作为。云峰刻石不但以精湛的书法艺术著称于世,而且记述了一个具有复杂思想和矛盾心理及双重性格的晚年郑道昭的形象,具有补史之阙的文献性质。
三 郑道昭书法成就
任何艺术的形成和产生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和地域的影响,探讨郑道昭的书法艺术,自然要考察同时代同地域的书法风格对他的影响,才容易评价他自己在书法艺术上有什么发展。郑道昭出身于名门望族。他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民族血缘、社会结构、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和发展。由于南北地域性的差异,形成了所谓“南帖北碑”。如北方书家长于碑榜、志铭,风格庄重朴茂,豪迈浑穆。代表人物如魏之韦诞,周齐之际的赵文深等。南方书家却善于书札函读,书体流便婉丽,潇散飘逸。书体在这个时期逐渐由汉隶向楷书演变,“魏碑”体在这种情况下便应运而生。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简称“郑文公碑”或“郑羲碑”。刻于北魏宣武帝511年(永平四年)。系磨崖刻石,共有上、下两碑,其内容相同。上碑在山东平度县天柱山,字小,无碑额,二十行,每行五十字,字多漫漶,难以辨识;下碑在掖县云峰山,字较大,且多完好,51行,行23~29字,比上碑书写略晚,剥泐较少,因而比上碑更为著名。通常所谓《郑文公碑》一般即指《下碑》。相传为郑道昭所书,记述荥阳郑氏家族历史及郑羲生前事略。
《郑文公碑》是郑道昭的代表作。其用笔和风格可概括为:结字宽博舒展,谨严浑厚;笔致凝重厚实,刚劲秀美。方笔见棱,圆笔敛锋,参以方笔隶意。篆籀气息极浓,尽显华贵之美。郑道昭将魏碑书法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他在蔡邕、钟繇、卫璀、韦诞等人楷书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以说他是自东汉末期到三国两晋以来书法的集大成者,是北朝书法体系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历来书法家都对郑道昭书法给予很高的评价。如包世臣、龚自珍均将其同南碑之冠——“大字之祖”《瘗鹤铭》相提并论。康有为将其列为“妙品”,曾赞《郑文公》为“魏碑圆笔之极轨”“神韵莫如郑道昭”,称其“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不尽。若能以作大字,其姿逸韵,当如食防风粥,口香三日也”。“高美则有《郑道昭碑》”“爱精丽之碑,莫若《郑文公》……以其为隶楷之极则也”。认为如果谁没有见过此碑,就没有资格谈论书法。并提出“尊碑、备魏、取隋、卑唐”的主张,对郑道昭的书法艺术推崇备至;包世臣《艺舟双楫》赞其书“篆势、分韵、草情毕具”“文苑奇珍”“有云鹤海鸥之态”。清叶昌炽评曰:“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诗》诸刻,上承分篆,化北方之乔野,如筚路蓝缕进入文明,其笔力之健,可以剸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又说:“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沈尹默在跋唐光晋所藏《郑文公下碑》中说:“通观全碑,但觉气象渊穆雍容,骨势开张洞达。若逐字察之,则宽和而谨栗,平实而峻肆,朴茂而疏宕,沈雄而清丽,极正书之能事。后来家书,唯登善《伊阙》、颜鲁公诸碑版差堪承接。”祝嘉先生把郑道昭与王羲之并列为“北方书圣”,刘海粟则赞其为“一代文宗”, 1984年5月,刘海粟登山为郑碑题词,赞为:“魏碑国宝,绝壁生辉”。清欧阳辅《集古求真》评:“笔势纵横而无乔野狞恶之习,下碑犹为瘦健绝伦。”古今论书者尤为推崇郑道昭,可见其书审美价值非同一般。
郑道昭书法被誉为“隶楷之极”,是研究中国文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的宝贵资料。同时它也是学习魏碑极好的范本。北派书法家大多从此碑出。《郑文公碑》传无宋拓本。乾隆年间,桂馥寻踪访碑,始有拓本传世,并得以广泛流传。
[1]魏书[M].上海:中华书局,1974.
[2]北史[M].上海:中华书局,1974.
[3]广艺舟双楫注[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4]叶昌炽.语石[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5]沈尹默论书从稿[M].岭南美术出版社,1981.
[6]闫勇. 云峰刻石与郑道昭晚年道家思想倾向[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