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泛读课新探
2014-03-31王杨琴
王杨琴
(湖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关于“读”的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如何提高学生“读”的能力是所有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深思并实践的一个课题。在大学英语的读写课堂中,教师的授课形式主要以精讲一篇课文为主:分析该课文的篇章结构、讲授新词及短语的用法和读音、勾划长难句的构在成分等等。精读当然是学好大学英语必不可少的课型,但是除此之外的泛读也同样非常重要。泛读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已经习得的单词与短语,泛读还可以帮助学生习得更多的新词和短语,另外泛读可以更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感。大学英语的泛读课应当做为精读的有利补充而加入进读写课堂。
一、泛读的特点
泛读是一种快速阅读,从认知角度来看,它的心理机制其实是把文字信息通过视觉接收,迅速地在语言神经中枢得到加工(编码与解码)和反应(匹配与提取),然后整合为命题与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它与精读恰好相反。精读的特点是精雕细琢,反复推敲。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的常规教学环节,精读课文是最为普遍的教学手段。而泛读是泛泛而读,它具备两个特点,其一是泛读需要快速阅读,其二是泛读时需要读者运用跳读和猜测的阅读技巧以达到阅读目的。快速阅读要求读者在阅读材料上的视觉停留时间必须非常短暂。特别是没有生词或难句阻碍的情况下,要快速地对视觉信息进行分解和接收,并快速传递给大脑进行整合,达到边看边理解边记忆的要求。而当学生遇到的阅读材料中有大量生词或难句时,要能习惯性地根据自已的社会阅历、世界知识、阅读材料上下文背景知识等等去猜测或是跳读。泛读从形式到内容都能给学生不同的机会去挖掘自已的阅读潜力,使英语教学可以更广泛地调动学生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
二、泛读课教学的方法
为了使泛读课的教学能够顺利展开,特总结如下泛读课教学的方法以期与各位老师分享:
1.泛读材料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泛读材料是泛读课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所涉及的文字材料难度过深,内容过多,不仅学生无法读懂阅读材料,还会挫败阅读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如果涉及的文字材料内容太多表浅,那么就会失去泛读课的教学意义。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情来选择泛读的材料。初级阅读水平和中、高级阅读水平的泛读材料选择是不一样的。比如大一新生,处于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学习的初级阶段,其泛读材料的篇幅不宜过长,字数应当控制在1200 至1500 字数以内。中级水平的学生可以涉略1800 至2000 字数左右的泛读材料。而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再增加阅读内容的长度和难度。同时在选择泛读材料时,那些专业性过强、情节太多曲折或者需要相当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也是不适宜的。在学生进行泛读时,材料中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八十五的词汇都应当是为学生所掌握的或是曾经接触过的。另外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就是需要学生去猜测和理解的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也是泛读材料甄选的一个重要原则。
2.泛读课时间的设制
泛读课是精读课的重要补充。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可以进行多种生动有趣的语言活动。但是就泛读活动本身而言是有时间限制的,否则就与泛读的性质相违。一般来说,1500 字左右的泛读材料需要10 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读完。当然这个时间并非固定呆板的,事实上同样长短的材料也可能理解起来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在泛读课的备课活动中,要提前了解材料的内容,并根据材料内容的深浅程度合理地调控时间。
3.泛读课教学的节奏
泛读课设制的目的是唯一的:提高学生阅读英语材料的能力。这个目的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是教师在设置教学环节中不可背离的。不要为了泛读而去泛读。泛读课不是一节没有声响的默读课,不能够要求学生一篇接着一篇地去阅读。泛读的教程中,大脑要以高速的方式加工文字材料,其内隐的活动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学生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完成一篇材料后出现疲惫感是非常正常的,这个时候如若教师继续要求学生再读新的材料,不仅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会带来学生的厌恶感。正确的课堂节奏应当是在泛读完一篇文字材料后,要留下一点间隙时间开展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就刚才泛读的课文进行一下交流,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识,材料的主题等等都可以是交流的内容。另外,对泛读材料中出现的有可能影响学生理解阅读的重点语汇还应当做一些必要的解释。对于有趣的内容,还可以适时请学生朗读,达到调节气氛的目的。在学生放松的状态下再开展新的泛读材料的阅读活动。
三、泛读课的教学要素
1.课前准备
除了以上提到的泛读材料的甄别是在课前完成之外,对选择好的泛读材料还需要设计相应的问题。问题是评价泛读结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它的可操作性强,易于在教学中推行。问题的设制有两种,一种是客观题,其答案在原文中可以直接寻找或是可以通过间接推敲出答案。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和判断对错题。另一种是主观题,其答案隐含在文章中,无法直接从原文中寻找答案。比如询问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主题,这类问题需要读者思考后回答。这些问题皆需要教师在课前将其准备好。泛读课进行时,这些问题是在课前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还是在泛读活动结束后提出,都要依据材料和问题而定。一般来说,读之前的提问大多具备指导性阅读的作用,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问题上,形式大多为思考题,而非细节题。客观细节题主要放在阅读结束后进行。并根据学生理解情况做针对性的讲解。
2.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可供泛读活动进行的课时是有限的,所以老师们要注意课堂的时效性。一篇泛读材料在呈现于学生眼前时,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同样重要。但是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必须是适度的,不能花费太长时间。否则泛读也就变成了精读。教师在导入这部分内容时只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即可:该材料的文体,比如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亦或散文等;该材料属于什么范畴的内容,比如是属于科技前沿资讯,还是历史故事等;该材料发生的时代背景;该材料所涉及到的风俗习惯内容。
3.指导环节
在泛读活动进行的第一堂课,教师就必须要对泛读的方式方法做一个系统指导。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开展的泛读活动都是视读的。在泛读材料时,要求学生安静地阅读文字。教师要在第一堂课就介绍泛读材料的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正确运用这些方法。比如扫读法和跳读法,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这是泛读课要力争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方向。当学生眼睛扫视一个句子的时候,他的大脑就会立刻对扫视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反应出义项,学生就会立刻获得该段扫视文字的大意,这种方法是扫读法。而跳读则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时的一种阅读方法。即,遇到语言难点时,跳过难点,利用难点前后相关联的信息继续阅读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用某一段有代表性的材料做成多媒体课件,示范阅读方法,从而指导学生阅读。另外,在答题环节教师也应当适当的指导活动,帮助学生分析客观题的要求,分清内容中提到和未提到的内容;指导学生根据题干的内容与原文中的语料进行对照分析;帮助学生从给予的语言材料中推敲出作者的观点和更多隐含信息。
四、结语
泛读课的开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输入语言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有好的阅读习惯,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丰富的词汇量和扎实语言功底做为基础,同时也需要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大学英语读写课堂呼唤多变的教学形式,做为精读课的补充,泛读课同样应当受到教师的关注。为了提高学生泛读课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在课前甄别泛读的材料,并根据材料设计相关问题,在上课前适时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并在阅读方法上给予正确的指导。只有通过这些步骤学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有的所得。笔者以上提及的方式方法旨在助力于大学英语阅读课堂的有效开展,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只是引导者和援助者,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唯一主导。泛读课的开设要真正起来锻炼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从而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并帮助学生建立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受益终生。
参与文献:
[1]胡艳,胡新建,何声钟.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下任务的分析和设计[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 .
[2]李耸,李杨,邱磊.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探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3]廖晓丹.基于任务型模式的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8).
[4]杨梅珍.论大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育[J].外语界,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