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现状和思考
2014-03-31刘冰荣
刘冰荣
(淮阴师范学院 图书馆,江苏 淮安 223300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等新型图书不断涌现,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需求、管理方式、服务模式以及馆藏结构等也经历了重大变革,数字资源逐渐成为学校科研以及学生学习的重要信息来源,作用不容小觑。由此,高校图书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是时代所趋。
一、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信息服务方面的现状
数字化信息服务即通常意义上的电子存取服务,它能通过各种途径对科学数据、影视、语音、文本以及图像等高价值的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不断增加其知识价值,并且在更广阔的局域网实现信息连接和传输。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为网络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充分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积极发展数字化信息服务。数字化资源有着其他资源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渐被信息用户所认可和接受。尽管高校图书馆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数字化资源优势,全文型、书目型数据库已广泛建立起来,但是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意识极为淡薄
用户在获取信息源时仍依赖于传统的实物,网络、计算机等未得到重视,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优势视而不见,网络资源大量浪费。这些都从一定层面反映出,用户的思想较为保守,对信息资源缺乏敏锐度。而且,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他们单纯的将印刷型文献作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优势。正因为存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所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水平一直较低。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推动下,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购买网络数据库、数据库资源以及电子信息资源等,但是由于尚未从思想上得到重视,所以用户对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等并不十分了解,数字化信息资源大量被搁置和浪费。
(二)数字化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服务意识和素养不高
信息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工作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管理知识及文献信息,还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充分掌握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提高文献检索能力,不断培养起自身完善的信息服务能力和意识。所以,数字化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共同影响,要求信息服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为科技信息的服务和检索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一般不高,缺乏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知识以及专业知识都过硬的专业性复合人才。
(三)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将大部分精力和财力集中在纸质文献上,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则相对忽视,不利于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及馆藏索引方面缺乏建树。据调查显示,设有馆藏书目数据库的高校图书馆仅占图书馆总数的40%左右,而建有外文数据库的图书馆仅有10%。自建数据库大都处于筹划阶段,建成的仅为极少数。用户在信息利用方面的能力较差,传统文献资料仍是用户获取资料和信息的主要来源,对网络及计算机的使用较少。用户要获取所需信息,主要是资料室或者图书馆查询。尽管有极少一部分用户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取所需信息,但是他们的信息检索知识却相对匮乏。他们在对信息知识进行处理时,所用手段陈旧、落后,手工整理占据了大量时间,而且效率低下,信息传播及创新能力差。所以,用户的信息利用能力亟待提升。尤其是40 岁以上的教师,他们在信息加工及处理的过程中基本沿用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效率低,投入大,极少一部分教师能够运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高校教师在进行科研创作时,摘录以及期刊复印仍是主要的信息搜集渠道,信息分析、整理、综合等工作仍以人工操作为主;他们认识到了计算机在处理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但是自身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所以计算机信息处理只能停留在思想层面,实际行动难以开展。
二、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观念转变,树立数字化信息服务理念
随着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不断涌现,信息用户的需求逐渐发生变化,快捷化、个性化、及时化成为信息需求的代名词。高校图书馆要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必须提高数字化信息服务水平,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丰富的信息来源。而要做到这一点,转变观念是首要的。由此,高校图书馆内部人员要在思想上达到高度一致,学校各级领导要及时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将图书馆发展作为学校科研及教学的坚强后盾,全面重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开展,不断提升学校综合软实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要始终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保证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
高校在建设数据库时,要从学科特点着手,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就目前而言,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均已实现学位论文数字化。学位论文是大学重要的情报源,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成果。实现学位论文数字化,加强对学位论文的搜集和整理,能大大提升文献信息的价值,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学术、信息交流,从而提升我国科研实力。同时,高校加强了对专题文献、地方文献及古籍的数字化开发和整理,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包括宁夏大学回族和西夏文献数据库、内蒙古大学蒙古学数据库以及北京大学古籍数据库等,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做好网上资源的整合服务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信息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入口。网上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内容却相对复杂和零散。要为读者提供丰富而有用的信息资源,就需要对网上文献及资料进行加工组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对网上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整理,才能为用户提供免费数据库以及站点导航服务等。要帮助用户及时有效的获取信息资源,站点导航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式,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坚持特色,使之与搜索引擎相独立,将搜索重点放在相关主题上,分类整理时遵循一定原则,从而制作出科学有效的站点导航。但就站点导航本身而言,它有着不可逆转的缺陷,网站连接地址一旦更改,原有连接便等同于虚设,所以跟踪服务是必须的。免费数据库资源因资金限制,无法购置大量电子文献资料。所以,要通过各种渠道利用网上免费资源,而这些资源除了一次文献以外,还包括二次、三次文献。由此可见,图书馆要加强对信息服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其做好信息搜集工作,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用户。
(四)开发信息咨询服务的新形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图书馆要及时更新观念,摒弃传统的、落后的服务方式和理念,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切实提高其网络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基本可概括为参与式模式,而其中比较受大众关注的服务方式即网上在线咨询服务。就目前形势而言,计算机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网上在线咨询信息服务,它顺应了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潮流和发展要求。同时,图书馆方面要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及时跟踪解决网上在线咨询的相关问题,不断提高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水平。
(五)从整体上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要保证数字化信息服务的顺利开展,就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阮冈纳赞曾指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图书馆工作的成败。高质量的馆藏和高水平的服务依赖于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丰富的信息资源储备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及提供的信息服务也是图书馆服务水平判定的重要标志。图书馆要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人员水平,组建高质量的管理团队。所以,图书馆馆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前瞻性和战略性眼光,加强对网络技术及新知识的使用和学习,掌握计算机操作的一般要领,为数字化信息服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图书馆要定期对馆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其网络检索通信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从根本上保障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开展,为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打下基础,为用户营造良好的信息使用环境。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要取得长远发展,就要大力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的信息需求逐渐发生转变,而数字化信息需求则会成为未来的主导方向。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不断改进服务项目和内容,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新的发展。同时,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要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馆与馆之间逐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的自由传递和交流,进一步深化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1]欧亮,万慕晨.国内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综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3).
[2]王红梅.浅谈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特色服务[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3]明均仁.数字信息服务的问题分析及其完善研究[J].现代情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