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口译之医疗口译研究与思考*

2014-03-31郭海燕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口译员译员口译

叶 辉,冯 欣,郭海燕

(福建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一、 研究背景

近年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人来华从事休闲观光、访问、会议商务、就业、学习、探亲访友、甚至定居。这些入境外国人在华生活、工作中避免不了前往医疗结构进行医疗保健。然而,他们中不乏中文水平有限者(Limited Mandarin Proficiency),在就医时他们常遭遇与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医生对外国患者诊断和治疗所进行的谈话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倘若不能有效沟通,不但影响医患关系、降低诊疗质量,甚至还会出现误诊、错诊等严重问题。因此,医疗口译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所急需的口译研究项目。

二、医疗口译的定义

社区口译最先出现在欧美等移民国家,服务机构包括医疗卫生、法律、移民和其他公营服务的国家内部服务部门。它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对话性交际行为 。作为社区口译之子类的医疗口译(Medical Interpreting)是指译员熟悉医学术语,了解医学常识与工作规范,其扎实的双语基础可以胜任在医疗背景下协助病人、医生、口译员三者有效沟通。

国外研究表明医疗口译员能有效协助医疗执业者和英语水平有限患者(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cy)就诊,减少双方的语言障碍,减低医疗风险和纠纷[1]。

三、医疗口译的特点

学术界长期将医疗口译理解为一种简单的谈话型口译,只需会英语、懂点专业的人来做就行了。殊不知,医疗口译远非“简单谈话”,医疗口译过程中,译员除了要对言语符号进行“接收”、“解码”、“记忆”、 “编码”、“表达”之外,还必须处理诸如意图、语境、形式、要点、肢体语言、文化差异、权利关系等问题。它是特殊的口译活动,译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

通过研究,本文总结医疗口译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服务性

医疗口译旨在于帮助有限语言能力(LEP)患者与医生沟通以获得及时准确诊治。译员须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因为在跨文化、跨语言的医疗过程中,译员与医护人员的互动直接影响病患的医疗过程及品质。对于医疗口译来说,最重要的,不应该是口译员对原文、译文处理上的锱铢必较,而是检视病患的医疗品质是否受到保障。

医疗口译的过程也和其他口译形式也有所差别。译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为医患提供服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美国国家医疗口译理事会NCIHC (National Council on Interpreting in Health Care, 2004)及国际医疗口译协会IMIA(2006 修订)的职业准则执行。

2.复杂性

医疗口译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医疗口译不同于会议口译,后者可以事先得知口译主题,了解背景知识,甚至提前和会议发言人交流。对于医疗口译来说,前来医院就诊的病患病情病史千差万别,医生与病患的交谈内容又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译员的译前准备工作困难[2],且所需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术语承载量极大。其次,医患双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会导致双方的言语沟通的障碍,甚至是误解。最后,作为医患双方沟通桥梁的译员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服务,不仅要考虑机构的程序知识和话语特点,还可能面临复杂的医患矛盾、各种传染性疾病所带来的风险,因此身心压力更大。

3.准确性

准确传译原语信息是医疗口译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医疗口译的准确性体现在译员对医学术语的准确口译。翻译过程中,医生与病患的的说话风格、语气、语域,文化敏感都应该被译员所模仿与保留,以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完整。译员为医患双方架起沟通的桥梁,准确地传达医生的问诊以及病人的回答,使医患诊疗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反之,如果翻译时误译、漏译了某个医学术语或者某句病患的病情,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使病患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4.专业性

医疗口译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对医学知识和专业术语的掌握、翻译内容的保密、工作态度的中立等三个方面。

首先,专业的医疗口译员应熟悉医学知识和医学术语,了解医学常识与工作规范,其扎实的双语基础可以胜任在医疗背景下协助病人、医生、口译员三者的有效沟通。其次,译员必须对翻译内容严格保密,不得向医疗团队以外的人泄露,除非得到病患的同意或者是应法律的要求。口译笔记也要妥善保管。最后,译员必须保持中立,不擅提建议,不影射个人偏见或信仰;不以个人判断或文化观念影响诊疗的客观性。

5.灵活性

医疗口译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传声筒”、“翻译机器”,机械地进行着双语转换。译员除了应具有“信息挖掘能力”,能够准确地传译原语内容和精神外,还应该学会灵活处理。例如,口译过程中,译员应敏感地体察到存在于两种语言间细微的社会文化差异,若发现医生有歧视言行,应适时插手,灵活应对,从而避免医生与病患的纠纷。

综上所述,医疗口译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对其开展研究应该采取不同于会议口译的方法。

四、对国内医疗口译研究的思考

对于医疗口译研究,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可谓如火如荼,理论成果颇丰。而且,国外医疗口译职业化水平也比较高。2001至2006年,美国罗伯特·伍德·强生基金会(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通过调查,列举了包括蒙特雷语言学院在内的33所的学术、社区或双语医疗口译培养、培训项目。这些培训机构都有详细的培训计划与课程。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少数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医疗口译。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医疗口译”为主题词检索发现,截止2014年5月共有7篇论文和2篇优秀学位论文,发表期刊不乏《外语研究》、 《中国科技翻译》等核心期刊;研究方向也颇多,苏伟、詹成[3]分别通过对医疗译员角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提出对口译教学、口译研究和医疗机构等方面的启示; 侯阗[4]介绍美国医疗口译的发展及现状,从而提出借鉴国外经验,促进国内医疗口译的职业化等等。学者们的研究对于目前国内医疗口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增加了学术界对医疗口译这一社会需求巨大的口译形式的认识,也为发展国内医疗口译研究提出新的思考。

医疗口译在国内的发展离不开对开展医疗口译员培养的研究,而对于医疗口译员的培养体系,国内少有深入探讨。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思考,希望可以给予学术界一些启发。

1.关于医疗口译课程的开设

美国医疗口译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中医学术语(medical terminology)是教学内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这是由医疗口译基本特点决定的。其次,从事医学口笔译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在于专业术语的使用。因此,需要系统地开设医学术语课,同时借鉴国外资格认证机构的职业准则、译员角色、口译基本技能、文化与伦理问题和交际沟通技能等内容进行教学。

2.关于医疗口译员的培养

医疗口译译员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双语基础和口译能力,而且还必须熟知医学术语,医学基本知识,以及具备如何应对诊疗时出现的语言、文化、伦理、道德、信仰等问题,如何促进医患间顺利沟通、保证诊疗效果等能力。

2009年教育部发布1号文件,全面推进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中就有翻译硕士口译方向。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医科院校和开设翻译硕士专业的外语院校合作办学。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具有高素质的师资和强大的科研支撑,可以加强口译员双语语言能力,以及开展相关科研以保证口译员培养的科学性。医科院校则具有丰富的医学资源,能为医疗口译员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术语教学提供教学平台,同时其附属医院也可以为医疗口译员提供实习甚至从业场所。

3.关于医疗口译的职业化

国内医疗口译的社会认同度不及会议口译,究其原因,社会认知不足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医疗口译的职业化进程滞后,甚至是没有一个规范的职业准则,整个市场处于无序的竞争中。美国医疗口译的发展也是经过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有学者呼吁,国内医疗口译职业化进程应借鉴美国医疗口译的职业化过程。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市场,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规范和认证评估体系。这些都是未来国内医疗口译职业化的努力方向。

五、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在国际舞台地位的日益提高,国内外人员的交往势必持续加强,医疗口译也将越来越有市场和培训需求。当前,深化医疗口译和医疗口译人才培养的研究,能扩大国内口译研究范围,提高口译研究的水平,丰富口译研究的内涵。希望学术界对医疗口译的研究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对医疗口译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Judy Wakabayashi. Teaching Medical Translation[J]. Meta: Translators’ Journal, 1996, 41(3): 356~365.

[2] 苏伟. “传声筒”到“医患关系的协调者”—— 一项针对医疗译员角色的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 2010,(5): 84~87.

[3]詹成.国内医疗口译的现状、问题及发展——一项针对广州地区医疗口译活动的实证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3):47~50.

[4]侯阗. 美国医疗口译的发展对中国的借鉴[J]. 中国科技翻译 2011,(1): 24~28.

猜你喜欢

口译员译员口译
基于谈话“参与框架”的法庭口译员角色研究
浅谈口译译员的知识基础
论口译员必备的素质
待在“箱子”里的口译员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