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地方院校物理学专业面临的办学危机与对策探索
2014-03-31丁持坤肖月华
丁持坤,肖月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物理与信息工程系,湖南 娄底417000)
经过数年的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目前,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由原先的师专和其它非师范类学校合并组建成的。例如邵阳学院就是由原先的邵阳师专和邵阳高专于2002 年合并而来;怀化学院是由原先的怀化师专、黔阳师范和湖南农学院黔阳分院于2002 年组建而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就是由原娄底师专、娄底师范、娄底农机学校和娄底农科所于2000 年合并,2004 年专升本后形成地方综合性高校。这样,教师培养由专门师范类高校培养变为由综合性高校承担,教师培养体制也从封闭式定向培养转向开放式非定向培养。特别是实施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后,教师职业市场更趋开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允许各类专业人员参加教师职业竞争。这种变化是符合国际潮流的,例如,美国的师资培养主要由综合性大学承担,全美开设具有物理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有百十所之多,如耶鲁大学、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等[1]。但是,专升本后,这些地方高校的物理专业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学生不愿学习物理专业,只能靠调剂生源才能维持该专业的生存。因而有的院校考虑停办物理教育专业。这些都使得这门基础学科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地方院校物理专业如何走出招生难的办学困境,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 地方综合性高校物理专业办学难的原因
(一)办学目标不明确
师范院校合并前,物理系下只有一个物理教育专业,办学目标单一且明确,就是培养中学物理师资。这时一般的师专物理教育专业可以招到两个班,例如娄底师专2004 升本以前就有两个班。随着高校的合并和教师培养体制的多元化①,原有师范专业的师范性质渐渐淡化,招生规模受到压缩,例如娄底师专2004 升本以后物理学专业就只招1 个班了。原先的物理系增设非师范专业,物理教育专业改名为物理学专业。改名后的物理专业人才培养纷纷模仿综合性高等学校的物理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既想突出师范技能,又想突出应用能力,这样就导致了定位上的不确定性,缺乏自己的特色。
(二)专业制度不能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
精英高等教育时代,所培养出来的物理教师较少,对于基础教育中教师队伍的补充是供不应求,物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本领域可以挑选就业单位,同时还可以跨专业工作。而今,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高等教规模的急速扩张[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 年提高到13.5 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 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 年翻一番。”所以这种扩张仍将继续。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抢夺师范专业的饭碗(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使教师市场面向社会,不论专业出身,拥有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应聘教师工作岗位[3]),而物理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竞争能力大打折扣。
(三)受市场经济冲击学生的就业观念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相应的劳动岗位对劳动者的素质和学历的要求也普遍提高;有些岗位虽然不需要有高深的知识,但也要求高学历,高素质。这本来是社会的进步,但在当下的人们看来,好像文凭贬值了,现在的大学文凭只相当于过去的中专文凭。许多家长、学生(尤其来自农村)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盼望通过上大学来获得高升。而考入地方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都希望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将来生活在大中城市。但是目前大中城市的教师趋于饱和,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经验,竞争力弱,只能去农村和偏远地区去就业。加上物理专业本身的难度,因此这部分学生明显不愿意进入物理专业学习。
(四)师范毕业生就业市场由量的需求转向对质的提高
由于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中小学学生数量不断减少,基础教育对教师总量的需求逐渐下降。据1999 年和200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999 年全国小学招生2 029.53万人,而2008 年全国小学招生只有1 695.72 万人,减少了16.4%。2001 年9 月开始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使传统的师范院校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对于专升本后办学目标摇摆不定、模仿别人课程设置的地方性综合本科院校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因此物理专业的师范和非师范方向就业遇到很多困难。目前农村教师的月工资不到2 000 元,远低于平均工资,思想再好的学生也难以接受。
(五)物理学专业生源质量每况愈下
生源质量差,主要是由调剂造成的,许多新开专业挤掉了物理生源。我们对13 级学生进行了入校摸底考试,用的是当年高中毕业会考的物理试题。竟然有45.2%的人不能及格!生源质量如此,学习传统的专业课程自然非常艰难。以这种基础毕业的学生,专业能力怎么会高?这样下去,基础学科不但得不到发展,反而将面临停滞的局面!
综上所述,物理专业办学难,既有大环境(国家层面)的原因,也有小环境(就业市场)的原因,更有自身的原因。
大环境而言,综合性高校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符合国际惯例,利于共享高校资源,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和科研)。大众化高等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小环境而言,教师市场面向社会开放,有利于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之间的合作互补,把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擅长教育的人才吸收到教育行业来。
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凸显自身特色的问题。
二 地方综合性高校物理专业办学改革探索
(一)明确地方综合性高校物理专业办学方向
由于这类学校的物理学专业,其前身就是物理教育专业,因此首先应当考虑到自己的行业背景,以培养复合型物理(科学)教师为主,为基础教育和其它相关行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所培养的教师应是教学能手,还可以做点科研。鼓励热爱教育事业有教学天赋的学生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做教育家;鼓励有科研天赋而教学能力平平的学生考研,从事物理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
(二)制定合理的培养规格
根据办学方向制定培养规格。培养规格以师范培养为主,非师范培养为辅。具体来说有这么一些: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沟通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写作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的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体质达标;具备外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有一定的外语表达能力,外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应用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能力,基本上达到国家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了解物理学、物理教育前沿理论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有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策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三)制定合理的反映培养规格的课程设置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 年9 月开始,在29 个省市的42 个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新课程实验;2002 年9 月,实验规模扩大到570 个县市;2003 年9 月,实验规模扩大到1 642 个县市;2007 年9 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与任务包括6 个方面: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教学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4]。
面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新形势,物理教师教育必须要有应对策略。我们将整个课程体系划为3大块: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社科历史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近代史、体育,工具类的英语、数学、应用写作、计算机、信息技术、普通话。专业课程包括力学与理论力学、热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磁学与电动力学、光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物理学前沿发展、物理实验、电工学、电子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学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新课程物理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评价、教育实习。
(四)不断的教学改革创新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教育改革不是一挥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只能靠点点滴滴的累积,循序渐进,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加快培养高质量多样化人才,增强教育活力,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
(五)试办物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点
试办硕士点也是物理学专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出路。有了硕士点,表明学校的规格上了一个台阶,本科阶段的招生自然会好转。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规定:加强中西部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引导中西部高校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实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研队伍的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办硕士点是可能的。我们要配合国家宏观高等教育政策,积极谋划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点,为基础教育培养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六)搞好专业教育和宣传
要利用各种渠道,向社会和学生宣传物理专业的前途和就业前景。目前地方院校的物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不成问题。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每到下半年毕业班教育实习开始,娄底市就有多所中学来校请他们去代课。城市中物理教师都缺,更不用说乡镇中小学。乡镇中学的物理教师现在大多是“五大生”出身或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正规本科院校毕业的少得可怜,小学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科学老师。物理是基础学科,我们应当立足现实,切实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高等教育政策,为基础学科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增多、专业增多、生源质量下降,改革传统的精英教育势在必行。新建地方综合性高校的物理专业,应当从自己的行业背景出发,从现有招生状况出发,结合国家的宏观高等教育政策,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促进物理这门基础学科的发展。
注释:
①1999 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
[1]程和平,魏荣慧,程汕姗,等.美国物理教师教育本科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5):63-66.
[2]李静玲,任亚杰.地方本科院校中物理学专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出路[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2):151-152.
[3]刘子林,阮旭亮.地方院校物理教育专业如何走出办学困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52-53.
[4]高峰,周熠,张登玉.论新课标背景下基础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J].科技资讯,2008,4(1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