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2014-03-31卢小玲
卢小玲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卫校,广西 柳州 545002)
探究式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卢小玲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卫校,广西 柳州 545002)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可提高学生的手脑配合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探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情景;有机化学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按照教学规律,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从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探究。这种教学方法是与化学学科要求高度融合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这个研究就是探索。纵观化学学科发展历史,没有哪一个发现,哪一次发展,哪一项进步能够离开探索、研究。同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知识的传授,除了理论上的解释说明外,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阐释和验证,以加深印象,探究其中的奥秘和原理。由此看来,化学学科是与探索研究高度融合、密不可分的,离开了探索研究,化学学科就失去了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1 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
1.1 探究式教学法的要求
探究式教学法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提出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展开讨论、分析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形成新的知识经验,学中有探,探中有学,这是探究式教学的重点,也是取得成效的关键;对教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索的理念和行为,鼓励学生养成自主探索、主动研究解决问题的习惯。
1.2 教师提出问题
所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在教学中,教师要先做好探究,仔细研究教材,深入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探究因素,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做好领路人,从而提高探究质量;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针对性地设置探究的情景,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要积极引导,深入浅出地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可见,教师对问题情景的合理设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分析至关重要。
1.3 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解释现实的[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现实、解释现实的过程。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积淀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究,积极摸索,才能够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更快地获得新知识,更全面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从而建构和解释现实。可见,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能力和探究的主动性。
2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正确运用
2.1 把握问题的难度
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充分了解学情,把握好任务的难度。任务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符合学生实际。太难的、学生没有知识基础解决的问题决不能交给学生,以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压制他们的探索精神。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将难题分解,变成由浅入深的多个问题,层层深入,分步实施。
2.2 及时给予引导
给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堂的氛围,关注学生的情绪,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并适时给予鼓励。当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其思考,要让他们在自我实现中得到满足。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2]。
3 案例分析
3.1 对映异构体构型判断法
教学实践表明,中等卫生学校药剂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对映异构体构型判断(R、S标记法)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掌握立体化学。对映异构体构型判断(R、S标记法)的主要内容是将手性碳原子连接的4个基团,按规则排好优先次序a>b>c>d,把次序最小的原子(或基团)d放在离观察者最远处,将其余的3个基团a、b、c放在离观察者较近的平面上。然后观察a、b、c走向,走向是顺时针则其构型为R,走向是逆时针则其构型为S。
3.2 学情分析
传统教学借助球棍模型、手或笔,根据费歇尔投影式搭建模型,使学生初步学会R、S标记法。熟练掌握之后,直接从投影式作出正确的判断。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从模型、手或笔到直接,从费歇尔投影式判定对映异构体构型。可是大多数学生觉得这一知识点很抽象、难理解,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导致教学低效或无效。
3.3 原因剖析
(1)传统学具使用受到条件限制。传统学具,如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四面体型分子模型中4个顶点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中间的球代表手性碳原子,而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手上不可能随时有分子模型。(2)运用传统学具讲解这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后入学的,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空间想象能力还需要提升,在没有模型的时候,学生难以通过想象掌握这个知识点。(3)传统学具不方便标注,显示不够直观。(4)传统学具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4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消除“拦路虎”
(1)提出问题: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球棍模型辅助判断对映异构体构型的方法。提问:没有球棍模型,能不能判断以下分子的构型?原因是什么?
(2)探索研究:
问题分解1:学生答不能。因为看起来这个分子好像是平面的,不好判断。我们能不能制作模型呢?请分组折纸制作学具。
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折起来,有的折了个4角飞镖,有的折了个千纸鹤,还有的拿着塑料管在折。
学生的疑问:老师,考试不可能让我们折纸学具吧?这样可以折出平面的学具,不知道怎样立体化?
归纳1:按照费歇尔投影式首先折出分子的平面模型。可以折4角飞镖、千纸鹤,也可以取两条较硬的纸条十字交叉,交叉点代表手性碳原子,然后对着费歇尔投影式把4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好a、b、c、d,分别对应写在折纸模型上。第一步:写(在学具上写出a、b、c、d)。
问题分解2:折出平面学具后怎样立体化?
有学生马上回答:按费歇尔投影式书写规则的逆向思维,就可以把平面的学具立体化。即横线上的基团往折纸平面的前方折约100°角,竖线上下面的基团往后折约100°角。
归纳2: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这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回答得很好,很正确。第二步:立(立出一个四面体分子模型)。
问题分解3:把平面学具立体化后就得到立体分子模型,有了这样的模型就很方便判断构型了。怎样判断构型呢?学生继续体验。体验成功的学生帮助还没有学会的学生,以强带弱。
归纳3:教师点评:把平面分子立体化后要作出构型判断,还需要第三步:转(把次序最小基团d放在离观察者最远处)。第四步:观(观察a、b、c走向)。
进一步设问:如果用千纸鹤应该怎么做?把千纸鹤的肚子朝向观察者,那么千纸鹤头部和尾巴就代表费歇尔投影式竖线上的两个基团,再把千纸鹤的两边翅膀朝着观察者的方向折,代表费歇尔投影式横线上的两个基团,也得出一个四面体分子模型。
学生学会了操作之后感觉茅塞顿开,这时可以安排适当的练习,以便进一步熟练操作步骤。
问题分解4:教师提问:考试的时候真的要折纸学具吗?没有折纸学具我们能否作出构型判断?
“老师,可以,按照折纸学具的规律想象应该是可以的。”“好,大家继续探讨。”
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代表讲解操作的过程。如上述例子中,如果最小基团在左边,观察时应该在右边观察。折纸时右边的基团往前折,下面的基团往后折,这时a、b、c走向是顺时针,该分子为R型,其对映体则为S型。
归纳4:熟练折纸学具后,的确可以不用折纸学具,仅靠想象力就可以作出构型判断。这种方法首先是找好观察点,观察点在最小基团d的对面,然后根据前面已经学会的平面分子立体化的规律想象a、b、c基团的空间位置,观察a、b、c走向,作出构型判断。
运用和拓展:以上我们探讨的是只有1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体的构型判断法,如果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体的构型判断你们会不会?
“会。”学生跃跃欲试,这时可以让他们小试牛刀,体验学习的快乐。
总结:大家面对挑战,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团结合作、积极想办法应对,你一言我一语,认真分析探究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4 思考与体会
4.1 提高了学生的手脑配合能力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探究知识,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手脑配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让他们记忆更深刻。动手能力会在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强化。
4.2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折纸学具模型体现出分子由平面到立体、由立体到平面的互变,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学生亲自动手,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信心,活跃了课堂气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升,突破了难点,学有所获,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学生通过动手参与,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记得更牢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3 提升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探究,要求学生敢于思考,大胆探索,遇到难题要勇敢地接受挑战,不退缩,不回避,积极寻找一切可能的方法,努力实践,一步步向目标靠近,直至达到目的。学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意志,变得坚强;不断地开阔自己的思维,变得睿智;不断地自己解决问题,变得能干。最终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在小组探究合作中,还可以强带弱,共同进步,提升探索能力。
4.4 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敢于提出疑问:考试不可能让我们折纸学具吧?这个疑问在完成探究任务后得出了答案。探究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不同,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了解: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努力能不能解决?学生能够解决到哪一步?前面有什么困难?该怎么克服?等等,必要时提供帮助,有序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培养、发展和强化。学生通过探究增强了解决问题能力,不再惧怕难题。
4.5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地思考,准确判断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综合比较,仔细分析,结合生活经验概括、判断,从而推理出结论,获得新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养成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会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角度想问题,对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变得理性、科学而准确,提高了创新能力。
[1]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马良诚,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G424.1
B
1671-1246(2014)03-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