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薛宝钗人格结构的符号学阐释

2014-03-30杜瑾焕

关键词:意指薛宝钗宝钗

杜瑾焕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1)

【艺文寻珠】

薛宝钗人格结构的符号学阐释

杜瑾焕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1)

运用符号学美学,将《红楼梦》符码系统中与薛宝钗人格相关的意指长链抽绎出来,人物热切欲求的基本人格及其为达目的施展的心机与手段可清晰显现。薛宝钗人格的显著特征就是表里不一的重度分裂:其表藏愚守拙,安分随时;其里冰雪聪明,伺机一飞冲天。她一贯压抑生命热情,漠视小人物的生死,显得十分冷漠无情。“山中高士晶莹雪”乃对其人格的精准概括。

薛宝钗;人格结构;符号学

列维-斯特劳斯说,人一直在将他对这个世界的全部经验进行编码,从而积累、表达和体验这些经验。[1]363文学作品就是作家对生活经验进行的语言符号编码。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认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所指)和音响形象(能指)联结成的统一体。现实世界在被注入神秘意义后就获得了新的关系和属性,成为有待解密的符码。“符码”是依据一套组织规则编排并为特定文化共同成员所认同的符号系统,它是建构文本系统的材料,又是破译文本意义的规则。如果我们将《红楼梦》视为曹雪芹运用一定修辞手段与技巧将其生命经验进行的语言符号编码,那么运用符号学理论阐释薛宝钗的人格结构将成为可能。

一、“蘅芜苑”环境位置的含蓄意指

语言符号的表情达意功能叫“意指”。罗兰·巴尔特认为,意指是将能指与所指结成一体的行为过程。[2]语言符号在联想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意义叫含蓄意指,它与语言符号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或概念的直接意指相对应,属于语言结构的第二层或附属层意义系统,即当从先前的能指同所指的关系中产生的符号变成下一个关系中的能指时,含蓄意指便产生了。[1]351含蓄意指借助隐喻这一修辞方式实现等值转换才具有了重塑世界、言说神话的功能,[3]文本之符码系统也才得以产生新的意义。英美新批评先驱瑞恰兹把比喻分为两个部分,喻体与喻旨。前者是一种具体的形象,后者则是从形象中引申的抽象意义。载意之喻体在诗学中称之为意象,它是隐喻和明喻的媒介。[1]203新批评理论认为,不管抒情的、叙事的,还是戏剧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基本组成部分都是词语、意象和象征。《红楼梦》第十七回描述蘅芜苑所用的那些符码,完全语言学意义上的各种藤蔓植物构成第一语言系统,把他们放在《红楼梦》故事的内核“石头记”这一神话所属的第二语言系统内,就成了二级符号系统的能指和所指。[1]359蘅芜苑内的藤萝薜荔,甚至整个大观园里的建筑、物件、一花一石、一草一木等,就成了传达种种信息的符号,将之嵌入薛宝钗或其他主要人物人格结构的意指长链中,每种植物或物件都被赋予了深邃的涵义,其含蓄意指将读者引向封建官场、士大夫的心灵世界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伽达默尔认为:“文学阐释学的目的就是理解作品所说的意义以及使这种意义对我们和其他人都清楚化。”[4]蘅芜苑植被牵藤引蔓、穿石绕柱、萦砌盘阶、竞相攀升的芜杂生态,喻示着封建官场自上而下盘根错节、争相升迁的人脉关系结构及其汇聚成的潜在力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藤萝薜荔乍看平淡无奇,十分无味,但无论遇到怎样的山势地貌,它们都能紧贴其表疯狂地蔓延扩张,纷乱纠缠,充分释放其内在生机。这种情状令人想到人的本能欲望,想到薛宝钗的人格。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 persona(面具),又称个性。它是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属于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先天壮硕的薛宝钗患有一种“无名之症”——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含蓄意指宝姑娘有着极为强烈的本能欲望,必须常服“冷香丸”来抑制。服用“冷香丸”可保持头脑清醒冷静,隐喻薛宝钗经常以理性克制内心企图,掩藏蓬勃野心,不露声色地追逐本能欲求的满足。为此,她恪守封建淑女的行为规范,温柔敦厚地奉行功利主义的处世哲学,伺机一飞冲天。刚到贾府,她就因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林黛玉更得贾府上下所有人的好感。她自小举止娴雅,深得父亲疼爱,天分与诗书造就了她的经天纬地之才。作为大观园的准主子,与贾府管家王熙凤的威风、威严相比,宝钗处事低调,注重施恩,施恩对象包括奶奶小姐、丫鬟下人,甚至最不受人待见的赵姨娘母子。当然,宝钗也并非滥施慈悲之人,而是胸中有沟壑、腹内藏锦绣,假如不是贾探春的存在,她是断然不会想到赵姨娘母子的。她竭力编织一张人际关系网络,试图网住自己已经拥有的和渴望拥有的一切,包括社会地位、富贵荣华、美满婚姻、幸福家庭。蘅芜苑的霹雳藤萝及其生态含蓄指向薛宝钗的基本人格——热切追逐权力富贵,并为此施展种种心机与手段,譬如外冷内热,锋芒内敛,目标明确,靠拢权贵,借重权势,徐图必得,等。

蘅芜苑在大观园的位置也十分特殊:毗邻正景大观楼之斜楼含芳阁。大观楼乃省亲别墅之主题建筑,蘅芜苑与之连成一体处于大观园最显赫处:坐北朝南背靠大主山,并被大主山分脉所拢抱——隐喻皇家中心、至高无上,皇帝宠护、皇恩浩荡,同时也暗示薛宝钗后来攀附、依靠贾元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蘅芜苑又是一个门户独立的处所,它正门对着翠樾埭,背山面水,可谓位置优越的风水宝地,象征贾府未来的核心人物薛宝钗虽然暗中联结、依附皇权,但又相对独立,符合其“山中高士”的人格气质,同时还喻示屋主心口不一、言行相悖的人格纠结,成为作品中“最难理解”的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是“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5]惑经第四

二、在文本符码的意指长链中追寻宝姑娘的人格结构

曹雪芹呈示薛宝钗人格时运用了或藏或露、藏露结合的叙述策略,[6]致使人物个性笼罩着一团永远的阐释迷雾,运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或许能够解除这团迷雾。结构主义批评认为,文本是符号结构的一条意指长链,阅读的目的就是解开这意指之链。[1]351后结构主义批评更加认为,在意指链中,意义永远不存在于一个单独的符号中,它“总是不断地忽隐忽现,阅读一篇文本更好像是去追踪这个不断的隐现过程”。[7]所以,文本中永远只有环环相扣的含蓄意指,而没有直接意指存在。阐释薛宝钗人格,必先厘清文本符码中与之相关的那条意指长链及节点。探寻信息符号的含蓄意指,才能准确把握其重度分裂的二重人格,领会作者刻画这一形象的价值取向及情感态度:与追求诗性生存的林妹妹相比,宝姐姐注重获取权势利益、富贵荣华,但命运吊诡,造化弄人,薛宝钗使尽各种谋略与手段,其结果并非“步步高”而是“终身误”。

《红楼梦》文本符码中能够显示薛宝钗人格的意指长链及环节,无非是跟其相关的诸如言行、他人点评、诗词、谜语、花签、风筝等因素有关。她首次亮相作者就有这样的描述:“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薛姨妈说自己的女儿“从来不爱花儿粉儿的”。这些评点都指向薛宝钗乃淡泊名利之人。但第四十回贾母来到蘅芜苑,看到薛宝钗屋里“雪洞”般的陈设却颇觉不妥,这不仅有悖少女的天性,年轻姑娘的房里更忌讳素净。凤姐评价她“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好像意指人物富于涵养,内心淡定,其实是薛宝钗深谙世故人情,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作品对蘅芜苑及宝姑娘房间布置的描写,含蓄意指人物心性及处事方略:“淡极始知花更艳”,终极目的是“艳冠群芳”,为实现人生抱负积聚人气,创造条件。

在《红楼梦》文本符码隐喻薛宝钗复杂人格和命运的那条意指长链中,其人格结构的完形轨迹清晰可辨。第五回“红楼梦”曲词[终身误]暗示她与宝玉“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第二十二回薛宝钗所制灯谜隐喻她成为宝二奶奶后,却与宝玉“琴边衾里总无缘”,在“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中寂寞度日,无奈之下只好以“风雨阴晴任变迁”的超然姿态安抚自己的悲苦灵魂。第六十二回宝玉等人生日,于红香圃掷骰子行令饮酒,宝玉、宝钗虽然对点,但二人所覆“宝”、“钗”二字,暗合“敲断玉钗红烛冷”。香菱随后又指出二字的出处:宝钗无日不生尘。第六十三回怡红院抽签联诗,宝钗抽到“艳冠群芳”的牡丹签,下镌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注里让她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她命芳官唱曲,芳官唱的是《邯郸梦·扫花·赏花时》,起首二句“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意指“才赏花,已扫花”,其因是宝玉“却尘缘,归离恨”。[8]若论容貌、才情和气质,钗、黛属于“兰菊竞芬,燕环角艳”。薛宝钗国色天香姿容无可匹敌,且博学多才,诗词、画论、品戏、参禅、理家样样精通;林黛玉出水芙蓉脱俗气质无与伦比,世外仙姝的前生注定了她的飘逸灵慧,虽有点任性,其心灵却是一首天地钟灵毓秀凝结成的生命诗篇。薛宝钗时刻以正统的世俗伦理要求自己,但对金钏儿、尤二姐之死和柳湘莲出家,其言行态度确显冷漠寡情,这与黛玉葬花及“葬花吟”的意指相比,露出她骨子里对小人物及其生命鄙视、漠然的伪善本质。

苏联符号学家劳特曼说,诗歌语言浓缩了比任何其他话语方式更多的“信息”,诗的“冗言赘语”最少,却能创造出一组比任何其他语言形式都更为丰富的信息。[9]通过人物诗作含蓄意指人物性情和命运,是大观园世界的灵魂部分,也是整部小说的叙事路标,并以多种隐喻意味从不同角度承担了小说的叙事功能。“淡极始知花更艳”、“孤标傲世偕谁隐”是钗、黛自我人格的写照,诗如其人。第十八回,奉贾妃之命钗、黛等人各题一匾一诗,宝玉要为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各赋一首五言律诗。宝钗题诗中有“修篁时待凤来仪”、“孝化应隆归省时”、“自惭何敢再为辞”,表达了对贾贵妃的奉承,对省亲政治意义的领会以及对贵妃地位的向往和仰慕,虽不失大家闺秀风度,但也流露出热衷权力、靠拢权贵的势利人格。贾宝玉在“有凤来仪”中赞叹“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喻示林黛玉的独立人格及其后来入住潇湘馆,而在“蘅芷清芬”里却以“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写出蘅芷芜蘼的柔软妩媚,含蓄指向宝钗恪守理学规范,借助权势徐图目标的依附人格。这次题咏为后面的大观园世界作了隐喻性的渲染和铺垫。

若将钗、黛二人诗章作一对比,宝钗诗含蓄浑厚,多为抒发志向;黛玉诗风流别致,透过一花一草叩问存在。风格可谓迥异:一个是高士抒怀,一个是天人发问。前者心思不在作诗,“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她更关注的是世俗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竞争,对于宝黛情愫佯装大度,“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但当她看见林黛玉菊花诗会上夺魁,表面随声附和,心底却充满酸意。这股酸意在小说叙述中不着一字,但于“讽和螃蟹咏”中暴露无遗。贾、林、薛之“螃蟹咏”给菊花诗会留下一个饶有意味的尾声。黛玉夺魁宝钗尚能按耐,但面对宝、黛之间一唱一和兴致勃勃地互传情意就难以容忍了。她将满腹酸醋变作“讽和螃蟹咏”,劈头盖脑泼向宝、黛:“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织冷定须姜。”后二句与其“忆菊”尾联相联形成“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如果没有自信“慰语重阳”,又怎能断言他人“月浦空余”?一向持重的蘅芜君此时严重失态了。众人一面称赞和诗为绝唱,一面感慨“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红楼梦》人物韵文与故事叙述默契一致,人物吟唱酣畅淋漓之际,正是叙事进入高潮之时。第七十回,一反林黛玉《桃花行》中流露出的伤春情绪,薛宝钗在暮春“莺愁蝶倦晚芳时”,推出意味深长的自我咏叹《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丝千缕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蘅芜君此时竟抑制不住飘然得意的欣喜,庆幸自己“白玉堂”前的成功,其秘诀就是掩藏欲求、谨慎做人、依靠权势、平步青云。理性自持的冷美人此时优越感十分膨胀,她似乎挑衅说:我才是笑在最后的人。当众人为之称颂叫绝时,作者却将叙事陡然转向:“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原来是一个齐整的风筝放断了绳。含蓄意指一种声音:别得意太早,爬得越高摔得越惨。较之宝、黛诗作境界,薛宝钗与他们的距离悬殊在高度上:前者是山中高士,运筹帷幄,长袖善舞,操纵众人于股掌之上;后者是神瑛侍者、阆苑仙葩,立于九天之上,俯视下界众生充满悲悯,思考存在。王国维曾说《红楼梦》属宇宙、哲学之作。宝、黛天问已经问到了生命存在的至深处。

三、于意指长链的关键节点察觉作者的真实意图

个体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曹雪芹在编织宝钗人格结构的意指长链时,已注意到其人格表现的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并在某些意指链及链接处有所凸显与暗示。第四十二回宝钗谈论《大观园行乐图》画法时说:“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薛宝钗的画论将人引向“识”宝钗的做人方略——藏愚守拙,藏露结合,同时还昭示着曹雪芹在显现宝钗人格时运用了“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诗学手段。正是人物的处世策略与作者诗学手段的结合,造成了宝钗人格精神的真假难测、善恶难辨。

然而,一个人再怎么藏掖本性,也有无意识流露的时候。在显示宝钗人格结构的那条意指长链里就存在着这样的缝隙,这为解读人物的心灵真相提供了若隐若现的线索与明证,加上从人物情绪、情感的无意识表露中把握到的蛛丝马迹,合成一个真实完整的宝姑娘人格结构并不困难。薛宝钗进京的目的对外宣称是“入宫备选”,事实上却是冲着“衔玉而诞”的贾宝玉而来的。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莺儿看见宝玉所佩“通灵宝玉”上镌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觉得与宝钗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配双成对,并说是一个癞头和尚吩咐錾上的。第十九回,林黛玉已风闻“金玉良缘”之说。第二十八回,贾元春赏赐端午礼,惟宝钗与宝玉所得一致。宝玉怀疑传错了,聪敏的黛玉和聪明的宝钗都十分清楚这份礼物的含蓄意指。第三十四回,宝钗看见宝玉被父亲痛打,“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流露出她不很“规矩”的男女真情,其实她也偷读过《西厢》、《琵琶》。第三十六回,宝钗来至宝玉房内,被袭人为宝玉绣制兜肚上的“鸳鸯戏莲”图所吸引,趁袭人外出时,“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得拿起针来,替他代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薛宝钗竟擅闯到“男女有别”之禁区。

薛宝钗素日总是刻意地与贾宝玉拉开距离,因为薛姨妈曾经对王夫人提过,宝钗金锁上的字是和尚送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第三十四回,呆子薛蟠盛怒之下道出实情:“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正像王夫人默认袭人将为宝玉之妾一样,她心里早就默许了钗、玉的结合,所以“金玉良缘”之说才得以流传发酵。薛宝钗对此早已心知肚明,所以在其内心早就视黛玉为绊脚石,对黛玉的仇视嫉恨在第二十七回终于显露出来:借金蝉脱壳之计下意识栽赃陷害林黛玉。不仅是黛玉,只要有可能许配宝玉的女孩儿,哪怕是自己的堂妹,薛宝钗也会流露出十足的醋意。第四十九回薛宝琴来到荣国府,贾母对她格外喜爱和关心。当宝琴穿着贾母的“凫靥裘”被人称赞时,宝钗竟情不自禁地说:“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

冰雪聪明的薛宝钗洞悉贾府内部的权力结构关系,取悦贾府当权派是她设计的制胜法宝,贾府的福星乃贵妃贾元春。第二十八回得到元春赏赐后,宝钗预感“金玉良缘”已成定局,于是才对宝玉“羞笼红麝串”。红麝的主要成分麝香来自雄麝,有开窍避秽、活血散结、催生下胎之功效,含蓄意指性事,因而才“羞”。得到“钦点”的薛宝钗从此俨然以大观园女主的身份和封建淑女楷模的口气,对众姊妹的言行举止规训劝说。看到邢岫烟的碧玉佩,就郑重其事地告诫她要“从实守分”,还现身说法“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劝告偷读《牡丹亭》、《西厢记》的黛玉:“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她甚至说“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大观园主子还是卧底?因“五美吟”诗作,薛宝钗竟然对宝、黛痛下箴砭:“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大观园起诗社,史湘云提议自己做东先邀一社,薛宝钗劝导她开社作东“虽是顽意,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人,然后方大家有趣”。论及诗韵还不忘插入一段道学言论:“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究竟什么书有益呢?第五十六回,探、钗、纨三人合议理家之事,探、钗有场舌战:前者说朱子言论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不可当真。后者正色告诫探春才办两天时事就把朱子都看虚浮了。如果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她认为,小事用学问一提就高一层了,否则都流入市俗了。然而,她分明听见宝玉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她深知宝玉对黛玉信誓旦旦:“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更了解林黛玉整日里“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这位女夫子竟疏忽了“齐大非偶”、“君子不夺人之爱”的古训。可见,薛宝钗早已丧失了应有的真诚,对封建道德规范的信仰已蜕变为世俗意义上的生存手段和策略。在其自我人生设计中,现实婚姻才是首要目的。不仅如此,她还要替宝玉设计一条仕途经济的锦绣前程,期待夫妻和光同尘,日月同辉。怎奈二人心思南辕北辙,贾宝玉识分定情悟梨香院,心里只装一个林妹妹,宝钗努力也徒劳。宝玉说她:好好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宝钗虽然达到与宝玉成婚的目的,但宝玉选择了悬崖撒手魂归仙界。凭宝钗的冰雪聪明,她对婚姻结局早有预测,甚至还有人说,在《红楼梦》佚稿中,宝玉最后是在宝钗的引导下出家为僧,照应了第二十二回宝钗推荐《寄生草》曲文给宝玉,其中“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扎根在宝玉的心底。果真如此的话,薛宝钗人格结构中又多出一味恶毒——我得不到的,谁也别想拥有,这真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恶毒。看来,宝玉不是不爱宝姐姐,而是畏惧宝姐姐。

《红楼梦》文本符码中没有明确对薛宝钗的人格进行指摘褒贬,更没有如对凤姐那样直接定论为“机关算尽太聪明”,只是将其种种表现呈示出来,留待读者自己领会判断。从宝钗的结局来看,其命运甚至不及凤姐,殚精竭虑换来的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然而“万境归空”的创作旨归与“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女性观,使曹雪芹对书中所有女性心怀哀矜,她们同属“闺阁昭传”之列,都是悲剧人物,这正是《红楼梦》的深刻之处。

[1]王先霈,王又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K].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2]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69-170.

[3]隋岩.含蓄意指与隐喻的等值对应[J].新闻大学,2010,(1):33-40.

[4]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 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9.

[5]刘知几.史通:外篇[M/OL].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401/02st/040.htm.

[6]白灵阶.关于宝钗的藏与露[J].《红楼梦》学刊,2007,(1):123-136.

[7]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6.

[8]刘继保,卜喜逢.名家汇评本《红楼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470.

[9]尤里·劳特曼.艺术文本的结构[M]//胡经之.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2卷.王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78.

ASemioticInterpretationonthePersonalityStructureofXueBaochai

DU Jin-huan

(DepartmentofLiterature,JiaozuoTeachersCollege,Jiaozuo454002,China)

Using principles of Semiotic Aesthetics,a long chain of signification draws out the coding systems of Dreams of Red Mansions associated with Xue Bao-Chai’s personality whose basic personality of fervent desires as well as the craftiness and tricks led by her purposes can be revealed clearly. Xue Baochai’s distinctive feature is the duplicity of her severe split personality,which superficially,she behaves foolishly and awkwardly and becomes content with her place,while actually,with her smartness,she is always seeking a chance to show her prominence and become famous. Xue Baochai constantly represses her enthusiasm for life,and disregards the death of unimportant person and behaves impersonal and merciless. “A Snow Crystal hermit in the mountains” is her accurate summary.Keywords:Xue Baochai; personality structure; semiotics

2014-04-03

杜瑾焕(1965- ),女,河南唐河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

I207.411

:A

1672-3910(2014)06-0045-05

猜你喜欢

意指薛宝钗宝钗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王熙凤比薛宝钗差在哪里?
薛室钗:用一生为原生家庭还债
在可读与不可读之间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影视符号中的草原文化输出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什么样的丫鬟才是好丫鬟
淡极始知花更艳——小议薛宝钗
绝妙的数字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