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2018-08-31韩雪萍
韩雪萍
摘 要:薛宝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作为这部著作的主人公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三人爱情悲剧的组成之一,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一形象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作者对她人格的塑造和对于她性格的描写,都体现出作者的细心以及以薛宝钗为代表的当时的一类人的生存状况和内心感受。而这一形象也作为小说中的重要环境体现出当时文学写作的创新性。
(一)宝钗形象中美好的因素
1、薛宝钗的孝顺。宝钗虽生于四大家族之中,自小衣食无忧,但那时正值薛家衰落之际,加上丧父,又有一个惹是生非的哥哥。唯有母亲可以依靠,宝钗虽在富贵家娇生惯养,但非常懂事,知礼尽孝。在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袭人告诉宝钗说是薛蟠挑唆人干的,宝钗回家告诉了母亲。薛蟠听后大闹,说宝钗是“护着”宝玉,把个宝钗气怔了,可是又怕母亲不安,第二天一早没有梳洗就去看望母亲。可见,宝钗对母亲是非常孝顺的。宝钗甚至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也都尊重母亲的意见。当薛母告知宝钗已经把她许与宝玉,书中第九十七回:“宝钗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薛母)便是看着宝钗好像不愿意似的,‘虽是这样,他是女儿家,素来也孝顺守礼的人知我认了,他也没得说。”可见宝钗对于这桩婚事并不愿意,只是出于孝顺守礼才逆来顺受。
2、宝钗的体贴。在第三十二回中,袭人因身体不舒服,不能做针线活,请湘云帮忙,宝钗知道后就批评袭人“你这么一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就不会体谅人?我近来看着云姑娘的神情儿,风里言、风里雨的听起来。在家里做不得主。他们家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都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从宝钗的叙述来看,并不是湘云在她面前直接诉说过什么,知识她凭着敏锐的观察力,感觉到了湘云的难处。于是,自己主动把活儿接下来。在三十七回中,湘云想做东,宝钗帮她拿主意,也体现了宝钗的体贴。在细心忖度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切、照顾,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方面,大观园中首推薛宝钗。
3、宝钗的宽厚豁达。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求得生存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女孩。但是,宝钗却很好的融入了贾府这个大家庭里面,得到很多人的赞同。黛玉一直对宝钗心存戒心,视为“对手”和“假想敌”,可是,宝钗一直都宽厚待之,从不记恨于心,还会真心的规劝、关心她。这也是后来黛玉叹服她的原因。
4、宝钗的学识。宝钗不管是在文学方面,还是艺术方面,甚至是医学方面的修养造诣都很深。在文学方面,诗社作诗,宝钗和堪称“才女”的黛玉不分上下。尤其是宝玉作诗,宝钗指点说,将“绿玉”改为“绿蜡”,还引经据典,可见她的文学修养之深。在艺术方面,宝钗还精通绘画。第四十二回,宝钗在论画时指出,艺术家在创作前必须心中先有丘壑,才能对素材进行精当的剪裁和处理,才能达到真实地再现生活的目的。她连所用的绢和纸料等她都很清楚,并口授了四十四样画具、颜料以及调制颜料用的器具,有名称很专门的画具,例如“蟹爪”、“须眉”等,也有最平常的碗碟、风炉、沙锅,品名数量清清处处,多么专业呀!在医学方面,宝钗医药方面的知识也很丰富。第八回,宝钗劝阻宝玉喝冷酒。第二十八回,王夫人说不清一种药丸的名字,宝钗想是“天王补心丸”,一猜就着。第四十五回,宝钗评论黛玉常吃的药里人参肉桂药性太热,主张代之以每天早上一两燕窝粥,采用食补疗法。第七十七回,王夫人给凤姐配药,需上等的人参,宝钗劝阻王夫人说市上买到的人参没有好的,是用“芦泡须枝搀匀”了冒充的,她不仅知道一点儿医药理论,而且对于药材市场的制假也这么清楚。
5、宝钗的治家理财本领。宝钗自父亲死后,就不以读书为业,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留心家计,使她懂得了人情世故,也锻炼了自己的管家能力。在《红楼梦》中“理家“情节,薛宝钗在待人接物上豁达宽厚、端庄稳重;而在驾驭奴仆上,由深谙”使之以权,动之以利“的道理,因而博得贾府上上下下人物的称赞,就连脂粉队里的英雄、管家奶奶王熙凤与她比起来也有距离。尤其在所谓“小惠全大体上”,提出以“小惠”调动园中管事婆子们的积极性的建议,这样既可以节省开支,又不致使若大的贾府失了体面。
(二)宝钗形象中陈腐、窒息的因素
1、宝钗的奉迎。小说中多处表现了她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这也成了她的主要特征。在“省亲应制”一节,写她最会揣摸贾妃的心理。宝钗赋“凝晖钟瑞”,在“颂圣”方面显得特别卑屈,特别谄媚,尤其是那一句“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渐何敢再为辞”。宝钗过生日,专拣贾母喜欢的戏文,金钏儿自杀,安慰王夫人等,都有体现。
2、宝钗的心机。在“滴翠亭戏彩蝶”情节中,宝钗去找黛玉,偷听到了丫鬟的谈话,却嫁祸于黛玉。宝钗嫁于宝玉,后来麝月成了宝玉的妾,袭人却嫁给蒋玉菡。宝钗是很清楚的,袭人在宝玉心中的位置,她怕袭人分了宠去,麝月只是宝钗的一枚棋子,她知道这个人威胁不到她。这一招,足见宝钗极有心机,城府很深。
3、宝钗的无情。在第三十二回,在金钏投井事件中,宝钗说金钏是“糊涂人”,死的责任在自己。第六十六回,薛姨妈告之宝钗尤三姐自杀,柳湘莲出家后,宝钗听了并不在意,还发了一通“前生命定”的议论。对待至情至性的个人情感,宝钗也能做到“無情”。她明知道宝玉跟黛玉相恋,而自己跟宝玉没有感情,她还是嫁给了宝玉,从而间接地逼死了黛玉,逼疯了宝玉,同时,也毁了自己的一生。
(三)结论
在封建时代,我觉得宝钗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在那个时代,女性是被动的,宝钗只不过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成为了一个那样的人,她可以称为时代的成功的人士。可是,把她放到人性的角度来看,她又是有那么的缺陷。可是不管是谁都会有缺陷的啊,宝玉也有缺陷,黛玉也有缺陷。
我个人比较喜欢宝钗,我觉得她能在贾府那个浓缩版得封建社会中求得生存非常的不容易。而且,就算是宝钗生活在现代,我觉的她也能够很好的生存,并且取得很高的成就,而黛玉却不能,我觉的那是一个适应时代的人儿。做个笑脸逢迎的富贵如意假君子,也总比沈三白没了妻子祖宅落得个满身狼藉,一生清明却也难得无忧的强。未有销魂时,空自嗟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