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成长动力的意涵、结构及其培养路径*
2014-03-30董守生曲振国
●董守生 曲振国
论学生成长动力的意涵、结构及其培养路径*
●董守生 曲振国
成长动力是指促进学生发展的推动力量,了解和研究学生成长动力的内涵与机制,分析成长动力的构成要素,探寻学生成长动力的合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学生成长动力的意涵进行了解析,构建了学生成长动力的二维结构,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学生成长动力的培养路径。
学生;成长动力;结构;培养路径
学生时期是人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完善人格结构以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因此,了解和研究推动学生成长和发展动力的内涵与机制,分析成长动力的构成要素,探寻成长动力的合理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学生成长动力的意涵
(一)成长
成长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在一般意义上两者可以通用。现代汉语词典把成长解释为:“向成熟的阶段发展”。[1]成长首先变现为一种持续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是成熟和环境相互作用这两者在这两者的函数”。[2]在这一层面上,时间是表征成长的范畴。成长在时间范畴中具体表现为量的增长和质的变化。所谓量的增长是人成长的各种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扩展和增加。青少年学生作为可塑性群体,需要全方位的发展,他们成长的量度涵盖了文化知识、道德品行、人格倾向、专业特长、艺术审美、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等多个维度,学生的成长首先在于这些因素的不断的扩充和增加。所谓质的变化是上述成长的各种要素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发生性质的变化,突破原来的状态产生质的飞跃。
成长体现出来的时间的持续性以及以此产生的量的增长和质的改变,反映了一种事实状态,与此相伴相生的是价值上的倾向性。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到成长,往往蕴含了价值上方向上的肯定性,即成长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充满正能量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培养完善的人格结构等,都是一种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在价值方向上的好的预期。只有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进行目标和方向上进行一种价值上的好的规定,才能使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和发展,才使得学校教育具有真正的育人价值。
(二)动力
动力,简言之是指事物前进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既指向客观事物也指向人。在此主要从人的意义上探讨动力问题。人的动力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心理、思想、意志、情感等方面的推动力量。古往今来,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从不同角度探讨动力问题。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生命体的起因和根源”,初步提出了生命体的动力问题。近代的康德开始把意志作为人的理性的动力。他指出:“所谓意志,就是指一切有理性者所具有的起因力”。[3]这里的起因力,就是推动理性者做出判断进而行动的动力。黑格尔也说:“那个使他们行动,给他们决定的存在的原动力,便是人类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热情”。[4]黑格尔把人的心理因素中的需要、本能、兴趣、热情等作为行为的原动力,提出了关于人的动力的思想。近代以后的心理学家则从心理层面对动力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弗洛伊德提出了“本能动力”的概念,认为本能是愿望的心理表现,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激发行为的力量。赫尔提出了驱力的概念,指出:“人们常说,需要激起或发动与其相关的活动。需要的这种动机性特征,可以视作主要的引起动物的驱力”。[5]卡特尔把动机描述为:“促使个体朝一定目标行动的倾向”。[6]从上述论述可见,心理学更多是从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上解释推动人前进和发展的心理作用力,哲学更多是从精神意志价值等层面说明推动人发展的精神作用力。两者都是从人的主观方面的各种内在表现来阐释推动人发展的作用力。
(三)学生成长动力
基于上述对成长、动力的概念分析,学生成长动力是指学生在文化知识、道德品行、人格倾向、专业特长、艺术审美、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等多个发面朝着积极方面持续变化的推动力。学生的成长动力的内涵首先表现在其内容,上述所提到的知识、品德、人格、专业、审美、身体等内容都是学生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由学校走向社会、由幼稚走向成熟、由自然人走向具有专业特长和劳动能力的社会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其次,表现在过程及方向上,学生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具有可塑性和多种可能性。这一过程在方向上是积极的、肯定的和有价值的,它预示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再次,这一过程的推动力来自于认知、情感、意志、态度、需要等智力和非智力的综合推动,是它们的综合作用为学生成长的持续性带来了动力,同时也规定着他们成长的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成长动力主要侧重于内部心理和精神的因素,外在因素虽然不是直接的动力却也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影响和条件性作用,它们会通过一些不同方式影响内部心理和精神因素,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影响,这些因素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还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外在因素也作为推动学生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动力因素。本文学生生成长动力结构的分析,就是从内外两个层面加以建构的。
二、学生成长动力的二维结构
来自学生内部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需要、品德等因素是学生内生的本体性动力因素,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根本性作用;而外部因素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是一种外塑性的影响因素,它们间接地影响上述内部因素而起到推动学生成长的力量。在此把二者概述为内源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它们构成了学生成长的二维动力结构。
(一)内源性动力
1.认知动力
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7]追求知识,认识世界是人类的内在本质,也是人发展的动力。认知动力是指为追求知识以及由此拓展视野、提高素质、培养能力而产生的推动力量。认知动力会促使人们孜孜以求获取知识,同时以知识的增长和对知识的应用为实现途径。就学生而言,正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期,这时他们接触的知识正是简单知识向复杂知识过度时期,也是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过度时期,积极的认知动力会对他们学习知识带来持续的内驱力量。学生的认知动力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察。一是求知动力。从认知的动因来看,人都有求知的需要,这是人的本能要求,当人生活在世界中时,时刻面对着未知的事物,而人要想顺利的生活下去,就需要掌握和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以应对和适应自然和社会,这成为人们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驱力。凡是求知欲强的人,这种驱力就足,就会促使他们不断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生时期正是人的智力活跃期,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另外对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正处于积累期,加之他们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正在逐渐形成,他们会对未知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求。二是知识动力。即知识本身对人产生的动力。知识从其结果来看,是人们认识世界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成果,是科学研究对自然和社会的验证和规律性的结论,反映了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掌握知识本身就会对人产生强大的动力。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学生通过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些人类的认识结晶,就会产生认识动力,它促使学生更加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知识、渴求知识。教育现实中,那些知识掌握牢固,学习优异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求知欲,他们更加愿意学习,获取更多知识,这就形成了知识学习的良性循环,求知带来了知识,而知识的积累,更促使学生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
2.情感动力
情感是指对人和事物产生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一般是在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人的情感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心理学把情感分为情绪和情感两大类,低层次的个体体验即为情绪如喜、怒、哀、乐、惧、好、恶等,高层次的社会性体验如爱情、友情、亲情、乡情、道德情感、爱国情感等。按性质区分,情感又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是指对人产生积极和肯定体验的情感,如喜欢、爱慕、愉快、同情等,消极情感是指对人产生消极和否定体验的情感,如反感、厌恶、冷漠、恐惧、消沉等。本文所指情感动力中的情感主要指积极的情感,它是推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积极、正面的精神力量。
学生时期一般表现为情感丰富,热烈,不稳定、易变,情感一旦产生就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因此积极的情感动力,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力量。学生的积极情感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师生之情。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关系,对学生的信任、宽容,是使学生获得情感归属的动因,著名的课堂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典型例证。二是学习之情。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完成学业,以此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而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情感,是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巨大动力。学习之情的表层是对学业的兴趣与爱好。兴趣是“由某一具体情节或任务与个体独特的需要、能力、技巧和价值观相互作用而引发的一种情绪”。[8]学生的感知、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几乎都与兴趣相关,强烈的兴趣爱好就是很好的学习之情;学习之情的深层则是学习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充分理解学习对于未来成长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自己的成长、成才会对社会、对他人带来积极的社会价值,他们自然会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并把学习作为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目标。
3.意志动力
意志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表现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为坚定、持久的坚毅精神。在行为上体现为为实现个人确定的目的而严格约束自己,并能克服种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采取的行动顽强的坚持下去。意志属于情感的升华,比情感的推动力更强大、目标更明确、行动更具针对性和果断性,因此意志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推动力。学生的意志动力,一是表现在自我决定的能力。人作为主体,其主体特征的表现在于自己为自己做主,即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即自主力。学校生活中虽然要受到学校纪律、规章、制度等的规范和约束,但学生自主的空间是相当大的,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自我做决定,自我做出安排,如制定学习计划,日常学习,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等,如果没有自我决定自我执行的意志动力,他们就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也就谈不上成长、成才。二是自我控制力。学生时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感情充沛,容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因此培养和形成自我控制力,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行理智的分析和思考,在行动之前进行意义和价值反思,做出合理判断,避免感情用事。三是自我忍耐力。忍耐力与控制力相伴相生。控制力更注重对行为方向、程度和具体细节的控制,忍耐力更多是对思想、情感等心理因素的缜密思考和权衡,不武断,不固执一端。学生时期往往易冲动,对问题缺乏深入、周密思考,行动具有随意性,并且不易坚持,容易浅尝辄止和轻易改变,而忍耐力可以帮助他们遇事进行周密思考,多方端量,保证做出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而保证行为的正当性。四是自我调节能力。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调节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事情最初的想法一般不会很清晰和正确,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人的行为也会随着不断进行调节,学会善于对自己的原初想法和不成熟行为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改进是促使人不断提升素质的动力之一,学生时期更是形成思想、发展行为能力的重要时期,学会及时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的思想不断成熟,行为逐渐合理化是推动成长的有效催化剂。
4.行为动力
行为是在经过对事物的认知,情感态度的体验感悟、以及经过意志努力后采取的行动。人的行为一般作为内在心理活动的外显结果,表面看似乎不具备内在动力的性质,实际上却是融合了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内部因素的综合表现,人的行为结果,尤其是成功、有效的行为又强化了认知、情感、意志等作用,是上述三种动力综合化的体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如通过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经过合理的复习,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反过来会增强学生的认识兴趣,丰富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意志力量,会推动后续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形成有效行为能力,会对他们的成长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二)外源性动力
1.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和教育文化氛围,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家长的文化素养。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养高的家长往往更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文化生活和学习氛围较为浓厚,家长会主动关系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如主动询问孩子的学习,经常检查和辅导学习,解答各种疑难,提供良好学习方法,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交给他们做人做事的等;二是家长的职业特点。职业的不同伴随着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学习氛围以及不同的教养方式,这些方面程度不同的作用于子女,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三是家长的期望水平。有研究发现家长的期望水平与孩子的学业成就呈正相关。家长的期望往往通过语言、神态、情绪、行为等对孩子产生心理影响。正面、合理的期望会使孩子有一颗积极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学习发奋努力,并在德智体各方面主动活泼的发展;四是家居环境。家庭居住环境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家居环境一般指居住周围的社会风气、治安秩序、人际关系、文明程度等,这些因素会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修养乃至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居环境处在有种和谐、健康的氛围中,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2.社会期待
社会期待是指在一定思想文化观念的引导下,社会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标准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范和标准,形成对学生的社会期望,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学生传递这种期望以使其产生某种社会推动力的过程。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个体化到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从自然不成熟的个体,到社会化的成熟个体的过程,学生成才的标准就是有无达到社会化的规范。学校教育中只是为学生掌握未来必备知识,形成道德理想信念打下基础,社会化的舆论和期待会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和人格修养经由社会标准的塑造,使之趋于社会化。社会期待既是社会对学生成长的标准和规范,也是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它发挥的作用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按照这些规范和要求去发展,起到一种指向和目标的作用,社会期待对于学生树立发展目标、调整学习方向、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习惯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作为一种外在压力,推动学生主动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用人标准的提升以及就业的竞争,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驱使他们不断主动学习,主动寻求进步,为未来的社会化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此时,这种压力就成为一种动力。
3.学校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成才成长的策源地。学校环境的根本旨归在于它的育人功能,学校的任何教育活动以及学校环境乃至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应具有推动学生成长的激励作用。学校环境对于学生发展成长的动力作用表现在学校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学校精神环境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育人氛围。课堂教学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传递知识、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培育德行的育人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关爱学生、宽容学生,尊重他们的认知和思想,善于引导和呵护他们的思想和心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积极引导他们发自内心的原初灵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在于引领,在于自我教育,从中展现教育推动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其次是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处处体现一种理解、宽容、启智、塑德、品行的教育关系,形成校园人际关系的育人氛围。再次是形成砥砺智行的制度氛围。学校的各种规范、纪律、规章、制度不应以约束、控制为目的,而是以启智、富德、激情、厉行为旨趣,通过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育人文化,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复次是良好的校风学风。良好的校风学风会为学生成长提供很好的氛围,如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上进的班级风气、勤奋求实的学习风气,都会使学生浸润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比学赶帮超”,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带来积极的正能量。学校的自然物质环境也对学生的发展带来裨益,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绿草如茵的校园绿化等,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三、学生成长动力的培养路径
(一)内在路径
1.基于学生为本的人的路径
学生的成长也是外因与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内因是决定的因素。学生成长的内因就是他们自己,探讨学生成长动力路径离不开学生自己。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他们自身成长的物质承担者,也是成长动力的生成者和践行者。上述内源性动力是学生本人的内部心理品质和倾向,外源性动力也只有被学生接纳和认同才能真正发挥出动力的效能,因此,无论是内源性动力还是外源性动力,只有经过学生本人的接受才具有存在的价值,才真正显现动力的作用。这些动力因素经由学生本人的知会转化为成行目标的内心倾向,并通过学生的践行外化为积极的行为表现,这些都需要通过学生本人来实现。作为外在的教育者“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9]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产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同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生本人是第一位的,但教师、家长、同学、朋友、社会公众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他们充当了学生成长动力实现的辅助者,尤其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角色。老师的知识传递,良好的道德示范、健全人格的率先垂范,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同时,家长的教育和以身作则,同学的友情和鼓励,社会的期望都会对学生成长动力发挥积极影响。
2.基于教育方式方法的手段路径
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即教育方式方法相辅相成,内在统一,但人们往往认识到教育内容的重要性,教育方式方法只是实现传递教育内容的手段而处于次要地位。其实传递教育内容的方式才更具教育性,而教育内容只是一种结果,真正的教育在过程中,即在教育方式对人的启迪价值。正如日常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教会了多少知识并无过多的感触,而对教师育人的方式方法却记忆犹新,有时会终生难忘,因此对学生的成长动力的激发更要注重教育的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彰显了它的育人价值。新课程改革确立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供了方法基础。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通过问题的探究性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些学习方式运用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彰显了他们作为教育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加之教师的适度引领与启迪,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内心的创造灵感,滋生自我成长的强大动力。
(二)外部路径
1.基于教育制度建设的路径
当代教育理念凸显“以学生为本”。新课改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要体现这种理念,制定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人性化的教育制度。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制度设计对于学生的成长动力的生成以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制度一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意在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自我发展的素质;二要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成长的目标意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掌握知识,学会学习,个性化发展的能力;三要体现制度的激励作用,通过制度设计,意在唤起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激发学生将成长动力转化为积极有效的行动,通过主动发展,追求自我目标的实现;四要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形成民主、平等、公平的教育环境,使不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尤其对于欠缺某些条件的学生,最大化地实现他们的潜质和优势;五要通过设计完善的评价机制,在评价制度设计中体现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把评价作为推动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做出肯定和否定的结果性评判,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进而实现教育制度的动力作用。基于上述教育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在制定具体教育规章制度时弱化制度的刚性作用,减少制度的约束作用,应体现制度的人文关怀,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把教育制度变成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助推器。
2.基于教育环境建设的路径
教育环境建设主要体现三个层面。一是学校环境。要充分发掘学校环境的教育因素,促进学生在文明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校园文化、课堂教学、校园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启蒙、引领、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学校物质环境的育人功能的开发,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的校园环境。二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以及学生发展起到间接的影响。社会风气、主流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社会群体中的各种角色人群应该共同努力,形成积极、正面的环境氛围,把良好的社会风气,正面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护好,发扬好,使之对学校教育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正面效应。三是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教育的源发地,孩子身上的很多心理表现、行为特点,都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和熏陶。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父母应该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通过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学习家庭教育学相关知识、学习儿童心理学知识,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教育正能量的家庭教育环境。
[1]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54.
[2]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69.
[3]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75.
[4][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三联书店,1956:76.
[5][美]伯纳德·韦纳.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M].孙熠明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75.
[6]林崇德等.心理学大词典(上)[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26.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
[8][美]托马斯·费兹科等.教育心理学——课堂决策的整合之路[M].吴庆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84.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责任编辑:金传宝)
董守生/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基本理论
曲振国/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心理学
*本文是潍坊市教科院侯宗凯院长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生发展动力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1006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