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社火研究综述
2014-03-30杨丹丹
杨丹丹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 西安,710054)
社火是主要流传于陕西、山西、河北、河南、辽宁、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区民间的一种节日庆典民俗活动,“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这是西北地区人民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一种民间信仰的遗脉。社火同时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社火是集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美术、锻造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社火研究为我们研究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民俗风情、群体意识、群体观念、社会环境和人文情态等发展脉络和足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角度,社火是我们研究历史人文,特别是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活”教材。①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编:《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陕西出版集团,2012年。21世纪以来,随着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申遗工作的推进,社火这种具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的民俗活动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对社火研究的挖掘涉及到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保护传承以及到社火的调查个案研究、民俗旅游开发等方面,研究视角普及至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甚至音乐舞蹈体育学科方面的研究。研究的理论方法从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到人类学田野调查、参与访谈法的使用,甚至结合了社会学统计分析理论的使用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一专题研究队伍中来,并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但是,对于社火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性,多数研究集中于某一地区的社火或社火某一组成部分的专项研究,针对国内社火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梳理的状况,现就近年来社火研究成果和动态分类予以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社火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一、社火研究的专著
近年来关于社火研究的专著较多的集中于某一区域的社火研究或是社火的某一项的专题性研究。目前看到的专题研究的著作有蔡秀清、钱永平等的《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这是基于田野调查的报告系列书籍,它通过田野调查的个案研究了中国民间文化风俗,主要是社火中涉及到的风俗的分析。体现了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这本书分为五个篇章:第一个篇章是从对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土城子镇独具地方特色的舞龙表演的个案分析了民间舞龙习俗中的民俗主体与乡土文化;第二个篇章以祁太秧歌为个案研究了民间小戏与乡土社会民众的互动状况;第三个篇章是对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生存理念的研究;第四个篇章是以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鄂家村为例对民和土族“纳顿”节庆习俗的现状调查与研究;最后一个篇章是以西宁市茶园为例对茶园“花儿”歌手的研究。①蔡秀清、钱永平著:《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研究的视角都是以一个地区中社火的一个部分为个案的研究,缺乏整体系统性。另外还有民间工艺美术家李继友相继出版的《中国陕西社火脸谱》、《李继友社火马杓脸谱》、《民间社火脸谱》、《马杓神话脸谱》、《传统肚兜》等书和画册,他在继承陕西社火脸谱的基础上,将社火脸谱与民间流传的避邪马杓相结合,创作出社火马杓脸谱。所以他的专著主要集中于社火脸谱的研究,除了李继友的社火脸谱研究之外,还有王瑶安和刘宗昉的《陕西社火脸谱》,本书认为社火脸谱是社火艺术的精华,是中国社火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艺术表现力强,与陕西厚重的历史文脉相承,是了解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本书开篇从社火的的渊源、特征、表演内容等入手深入剖析了社火脸谱的渊源发展、色彩、图式以及西秦、宝鸡地区的陈仓区、周原、陇县的社火脸谱粉本。②王瑶安、刘宗昉著:《陕西社火脸谱》,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研究的关注点集中于陕西尤其是宝鸡社火脸谱,这与作者的生存环境相关。在这里笔者也不得不提到同样书名的田荣军的社火脸谱研究。不同的是,田荣军整本书是紧扣社火脸谱的起源、形成、发展、绘制内容、绘制工艺与纹饰、色彩、绘制过程、社会文化意义、美学意义、文化根源等艺术人类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③田荣军:《陕西社火脸谱》,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他也主要是基于对宝鸡市社火的研究调查的一手资料。专题研究的著作除了集中于宝鸡社火的研究,还有赵德利的关陇社火研究、赵永胜的《晋中社火》摄影研究等。除了专题性的研究之外,也有少部分的对社火的整体性的介绍专著,主要是通俗性的读物,像王杰文的《民间社火》,张萌萌,傅璇琮编著的《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社火》,马汉臣的《春节社火》等,类似的研究也出现在吕品田编的《中国民间美术全集(14)游艺编.社火卷》里面。从专著的研究总体来看,对社火的专著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对社火整体系统的研究少之甚少,专题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社火脸谱和几个社火代表性地区的研究,而社火文化因为地区差异有很大的区别,另外专题性研究的作者较大一部分为艺术类的专家,学科视角较单一,还需要更多的不同学科的有志之士来研究社火,创作更多的社火文化研究成果。
二、社火研究的学术论文
(一)社火的形成与保护、传承、发展研究
1、对社火的概括性研究
对社火的概括性研究多是以地区为单位的,例如秦亮的《陇州社火》主要介绍了陇州社火的概况,胡宪黎的《浚县社火》介绍了浚县社火的概况。晁元清的《青海民间艺术的活化石——社火》对青海社火仪式的历史传承,青海西宁城北小寨社火仪式的角色及特点,表演程式,社火表演内容及特色进行了介绍和分析。④晁元清:《青海民间艺术的活化石——社火》,《中国土族》,2010年第4 期。钟文佳则通过对社火在青海的起源及其成因分析,阐述了社火与青海农耕习俗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证社火对该地区的文化及生产的重要性。⑤钟文佳:《社火——青海人的庆典》,《才智》,2009年第10 期。而张芳通过田野调查对甘肃陇南的社火特别是西和社火进行了初步研究,对陇南社火的组织方式和表演形式、社火的类型,秧歌音乐的特点以及陇南社火的现状与传承进行了分析。⑥张芳:《陇南社火探微》,《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年第1 期。对关中社火介绍的文章有曹永豪的《西安市长安区魏寨崔家街太平水官社火》,他对长安区魏寨崔家街的人文历史背景、表演程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社火的特点。①曹永豪:《西安市长安区魏寨崔家街太平水官社火》,《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 期。对于陕南社火的研究,鲍丽指出关中地区与陕南安康社火的不同,认为关中社火大多以戏曲故事人物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也有龙舞、狮子舞、高跷和芯子之类,但是极少有表演性的内容,而安康社火则既有展演性又有表演性,进而分析了安康社火的即兴性表演和参与性特点及其功用。②鲍丽:《安康社火功能的比较性研究—以表演唱〈采莲船〉为例》,《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2 期。除了以地区为单位来进行社火的概括性研究,还存在以社火表演中的某项内容为要素来研究的情况。
2、社火渊源的研究,
虽然对社火渊源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社火产生与原始的祭祀崇拜分不开,是来源于对土地与火的崇拜。但对于这个这种祭祀崇拜的信仰,学者仍然有更深入和独到的见解。曾爱娣通过侧重分析“社”的内涵与外延,提出社火就是以“社”为单位举办的一种具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并提出礼乐文化传统借助了“社火”的内容与形式,能够完成基层民间寓审美与教化于娱乐的社会功能,认为社火应属礼乐文化下移民间的产物。③曾爱娣:《“社火”考释与探源》,《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3 期。贺鹏认为社火是由先秦的傩祭、傩舞演变发展到宋元时期成为民间风行的节日迎神赛会上的庆祝活动。④贺鹏:《马勺社火脸谱纹样的符号学意义》,《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年第1 期。王琼则指出社火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来源于对古老土地与火的崇拜,是随着原始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它与祭祀有着一脉相承之处。⑤王琼:《关中民间社火与宗教祭祀源探》,《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1 期。李智信认为社火源起西周初年的大和会,随着大和会的主要祭祀用具龠(棍棒与乐器在原始巫术舞蹈中交合作用的产物)逐步发展成为汉族社火及其他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花棒子,和祭这种祈求丰收的祭祀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内涵被不断丰富,并融合其他舞蹈形式发展成为社火。⑥李智信:《西周初年的大和会与现代社火》,《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4 期。对社火的渊源的研究还有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指出研究对象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关系。如余永红的《陇南白马人“池哥昼”与“黑社火”比较研究》就是一例,文中指出虽然陇南白马人的“池哥昼”是一种带有巫术和宗教性质的“面具舞”,但具有社火的本体特征,并符合社火的原始文化含义。陇南的民间“黑社火”以丰富多姿的花灯为主,突出“灯火”的视觉效果,保留着古老的“土地”祭祀仪式。将二者进行比较后可发现,陇南民间“黑社火”与白马人“池哥昼”都体现了对“土地”的祭祀与对“火”的崇拜,总体上都符合社火的本体含义,二者在演出时间、宗教信仰和仪式、组织形式、表演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均体现出许多相似性。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陇南的民间“黑社火”深受氐族文化艺术尤其是白马人“池哥昼”的深刻影响,具有较鲜明的古老氐族文化特征,其中部分表演节目应源于“池哥昼”。⑦余永红:《陇南白马人“池哥昼”与“黑社火”比较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 期。研究中也不乏对特殊社火血社火的渊源研究,李永平认为血社火文化渊源于杀生祭献的丰穰仪式,而其技艺来自于由西亚传入的袄教之神幻术“七圣刀”仪式。历史上,血社火曾经在各地分布,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袄教“末日审判”信仰和目连文化的很大影响。⑧李永平:《“血社火”历史文化新探》,《民俗研究》,2013年第3 期。王琼赞同弗雷泽的人类学观点,认为血社火的理论根源正在于丰饶仪式中渎神的母题思想和交感巫术中世界象征化的方法,进而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渎神和象征的角度对血社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揭示,并进一步分析了其恐惧和狂欢的心理根源。⑨王琼:《渎神—血社火的人类学文化渊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 期。曹斌对关陇社火的渊源进行了探析,认为关陇社火就是以秦腔戏剧造型的模本衍生出来的一种用于观赏的造型艺术,是秦腔这棵艺术大树上的一个枝干,又有着它艺术上的相对独立性,关陇社火的作用,与秦腔一样,有两大功能:一是娱神,二是娱人。关陇社火在对秦腔戏剧情节的内容选择上,一种是选择有祭祀祈福意义的,二是选择戏剧中具有有教育意义的。①曹斌:《关陇社火与秦腔艺术源脉及演变》,《文艺争鸣》,2011年第6 期。
3、社火的保护、传承、发展研究
(1)社火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保护传承永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领域亘古不变的话题,余永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民间社火现状及保护问题》就社火的现状与问题专门进行了论述,她指出目前民间社火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城市化所导致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民间社火衰微的根本原因,新经济结构下的民间社火数量在逐年减少,表演艺术水平整体下降,民俗文化意蕴正在淡化。②余永红:《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民间社火现状及保护问题》,《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第2 期。社火作为一种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学者整体性研究的一个焦点。在刘明阁的《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一文中,作者指出民俗精神是民俗类非遗传承的核心,民俗文化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民俗的核心要素,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部门、教育文化界、社区群众等齐心合力,才能把民俗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③刘明阁:《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江汉论坛》,2012年第10 期。周洋分析了甘肃社火最为集中的兰州地区社火的衰减状况及原因。不同的是,他认为社火衰落的原因还包括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深入乡村角落,乡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反而产生了自卑意识。他指出了兰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精品展演暨甘肃省“ 文化春节”社火表演比赛的问题,认为容易造成社火艺术统一化规范化,使其丧失了本真的传统趣味,古风不保。④周洋:《舞歌媚神闹社火—古老农耕祭祀仪式演变的甘肃民间社火艺术形态》,《电影评介》,2010年第2 期。李建成指出民间社火表演者强烈的主体意识的丧失,直接导致了民间社火艺术质量的下降。⑤李建成:《张掖社火的艺术特色级保护研究》,《大众文艺》,2010年第16 期。在社火的传承、发展、变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重要方面,学术界也出了一些理论成果。官圆媛以义县社火为例,对义县社火的主要内容——大榆树堡竹马舞和车坊双井子旱船舞的传承体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民俗表演活动衣服与民俗活动本身,包括场地、环境等外部条件一样重要。场地、环境的损毁直接导致民俗表演活动的绝迹。同姓家族和异性亲友之间的传承,是车坊双井子旱船舞得以延续至今的生命力,进而指出义县社火与民俗活动相互依存。⑥官圆媛:《义县社火的文化内涵与民俗传承》,《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第6 期。赵凡从关陇社火传承的民间组织社火会和社火传承人方面进行了关陇民间社火传承的田野调查,认为在关陇地区和社火会组织社火表演,行使自己的组织权和经济权,是中国民间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社火传承人是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无数社火传承人通过心口手相传,实现了关陇社火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⑦赵凡:《关陇民间社火传承考论》,《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 期。赵法发的《一个农民、革命文艺与乡村社会——论刘志仁与南仓社火》指出了延安时期,在“民众启蒙与乡村革命”的历史环境中,农民刘志仁在陕甘宁边区的领导下,对民间社火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使草根文化服务于政治,并且通过草根文化实现了政府对下层话语的渗透与控制,使政治与草根文化结合,形成了政府与民间社会的良好互动。⑧赵法发:《一个农民、革命文艺与乡村社会——论刘志仁与南仓社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3 期。张铭的《论清代新疆地方会馆的戏曲与民间社火活动》指出了传承主体的传承影响,认为伴随着会馆的产生,各省民间社火表演走进了新疆各族群众的生活并以各地在新疆的会馆为重要载体,起到了发动群众、组织和资助的作用。⑨张铭:《论清代新疆地方会馆的戏曲与民间社火活动》,《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5 期。在社火的发展和变异方面,仵军智认为关陇传统社火持存的表现有:一是在题材选取、传统社火形象的心意寄托方面都继承了前辈社火的精华;二是在社火道具的制作工艺、取材、脸谱、服装款式、音乐伴奏等方面,也都是师傅传徒弟,一辈辈传承下来;三是关陇民众社火表演的动因一直都是祈福心理与和谐平安;而变异的表现为社火种类和表演内容出现新动向,社火表演的艺术水平大不如前,社火表演动机也发生重大变异。造成持存与变异的原因有经济体制与基层管理转变的影响以及对乡里能人的判断标准发生变化的原因。①仵军智:《关陇传统社火持存与变异的调查与思考》,《文艺争鸣》,2011年第6 期。张淮水认为社火原先都是农民在农本思想观念下,以土地为根、以农业为本的娱神又娱人的活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国家权力向农村的渗透,新绛迎春社火这种最能体现农民传统意识的外化形式出现了多样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农民新的权威崇拜和政治参与意识、从商重商意识以及市场经济意识中。②张淮水:《农民传统意识变迁中的新绛迎春社火》,《装饰》,2012年第2 期。在社火的发展发面,部分学者站在民俗旅游开发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苏建军、赵多平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晋城社火节庆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晋城社火节庆旅游资源总体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景点规模小,经济基础弱和交通不发达等是制约晋城社火开发的重要因素。③苏建军、赵多平:《基于AHP 法的晋城社火节庆旅游资源开发》,《江苏商论》,2012年第6 期。王岁孝在肯定了西府社火民俗具有迎神、祈福、喜庆、娱乐、宣德、明智等突出的文化功能外,进一步指出了其内容上存在着形式陈旧、资金人员不足、重视保护不够、研究开发不力等问题,认为建立机构、筹措资金、树立品牌、改旧布新、塑造明星、制作光盘、加大宣传、产业运作等是保护开发的对策。④王岁孝:《西府社火民俗及旅游开发对策》,《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 期。佟晓玲从市场营销学的视角,分析了“河洛社火”品牌化的概念和发展的可行性,认为“河洛社火”品牌化作为中原民俗体育文化品牌战略的开端,要想继续发展仍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具体的目标、步骤并实时监管,建立民俗体育文化群,加强宣传力度等等。⑤佟晓玲:《中原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河洛社火”资源开发与品牌化战略研究》,《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 期。李巍在分析本溪社火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探寻了本溪社火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方式,指出本溪社火传承的根本方式是耳濡目染、师徒承袭。因此它的传承制度十分严格,基本上以村落为单位,村村有着自己传统的社火种类,又有着自己的师承关系,不允许别的社火种类流传于本村,更不允许本村的人到外村的社火队中传授技艺或客串演出。这种严格的传承制度,使得社火艺人的传艺,受到很大的限制,但这也是本溪社火能够保持独特性的主要因素。他指出随着老艺人的去世使得许多社火技艺濒临消亡,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冲击民俗文化生长的特殊环境,社火的保护抢救迫在眉睫。在社火保护和抢救上,加大对本溪社火的宣传与价值挖掘,让本溪社火进校园,普及本溪社火,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且,保护好社火传承人,完善传承机制都是可以采取的措施。在开发利用上,坚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强化自我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普及社火,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品牌,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结合本地旅游业发展进行开发。⑥李巍:《本溪社火的价值内涵与保护利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 期。
(2)社火文化内涵及功能价值的研究
社火的文化内涵及功能价值研究是为社火的传承保护服务的,因此,学者们也较多将目光放到对社火文化内涵的挖掘上,进一步揭示社火的功能价值。这类文章涉及多学科角度,多为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剡自勉以西和县洛峪镇剡庄村社火为例,对原生态陇南民间社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指出原生态陇南民间社火具有神社火,武社火,俗社火三种文化形态,它包含着礼天的宗教文化,不同民族间的战争文化以及陇南人民的生活文化,是陇南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积淀,是陇南历史文化的活化石。⑦剡自勉:《原生态陇南民间社火的文化内涵初探—以西和县洛峪镇剡庄村社火为例》,《鸡西大学学 报》,2013年第6 期。屈社明对宝鸡社火文化进行了研究,指出宝鸡社火反映了宝鸡先民古朴的自然观和社会观,远古时期的宝鸡社火突出感恩、祈愿、娱乐三个主题,后来又受到炎黄文化、周秦文化、汉唐文化的熏陶,逐渐演变成一种颇受当地百姓普遍推崇的娱乐性文化活动,体现了一种休闲的娱乐观。宝鸡社火具有浓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即推崇道德模范,敬仰英雄人物,鞭挞邪恶势力,祈愿人和自然和谐,同时,鼓励人们乐观进取、思想开放、包容豁达。⑧屈社明:《宝鸡社火文化研究》,《海峡教育研究》,2013年第1 期。雷天旭
对庆阳社火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具有娱神祈福、驱疫逐魔的主体功能,又包含了娱人娱乐的成分,尤其是传统的社火曲,还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意识,是民间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伦理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反映。①雷天旭:《庆阳传统社火的文化内涵》,《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第3 期。张萍认为隆德社火具有宗教信仰功能、娱乐狂欢与心理调适功能以及教育功能、交流融合的功能,进而指出隆德社火反映着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体现着六盘山地区人们自力更生、乐观进取、坚强自信的精神气质。②张萍:《宁夏隆德社火文化探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 期。杜高鹏认为傩文化是古代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耍社火”仪式是流传在陇中东部的一种傩祭活动,延续至今的傩祭仪式和傩戏文化则是研究傩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成为傩文化的“活化石”,而且具有重要价值。③杜高鹏:《仪式与信仰: 甘肃中东部的傩祭“烧社火”》,《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12 期。薛昌辉指出宝鸡社火的原始信仰包含对神祇的崇拜、对生命力的崇拜以及图腾的崇拜。④薛昌辉:《浅析宝鸡社火的原始信仰和禁忌》,《群文天地》,2011年第6 期。白志勇认为关陇社火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社火与民俗活动中所共有的民间信仰相伴而生。从渊源看,社火是远古的社祭和火祭活动的遗存。社火中的民间信仰既表现在社火的表演时间、表演程式上,更表现在社火人物及故事取材中,体现为对一些神灵和英雄人物的崇拜,进一步指出社火中的民间信仰体现出兼容性、实用性、自发性和娱乐性等特点。⑤白志勇:《关陇社火中的民间信仰》,《文艺争鸣》,2011年第6 期。专门论及社火社会文化功能的文章也不在少数。冯华瑛、张志春专门研究了青海社火的社会功能,认为其社会意义在于尊天敬地、德育华民、维系社情、娱乐休憩。⑥冯华瑛、张志春:《浅谈青海社火的社会功能》,《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1 期。高旭认为西海固社火是西海固人民和谐生活的主要因素,饱含着非常独特的吉祥意味,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信仰的寄托。⑦高旭:《西海固民间社火的文化价值与内蕴》,《大众文艺》,2012年第20 期。李巍对本溪社火文化的价值内涵的调查研究认为本溪社火承载着移民文化记忆,体现文化认同和聚合功能,同时呈现独特的艺术风格。王岁孝在分析西府社火民俗旅游开发时指出西府社火民俗是姜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内涵丰富,文化功能突出,其文化功能和价值在于迎神、祈福,喜庆、娱乐,宣德、明智。⑧王岁孝:《西府社火民俗及旅游开发对策》,《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 期。秦改玲在对浚县社火文化的功能的探讨中则具体指出浚县社火的文化功能有历史文化传承、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娱乐功能,而教育功能体现在增强理解力、培养观察及记忆力,运动智能的开发,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意志的锻炼,有助于价值观的培养方面。⑨秦改玲:《浚县社火文化的功能初探》,《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5 期。马严芳在分析西宁城乡社火的文化功能时指出在社火展演过程中,人们除获得情感释放外,还实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功能,社火在组织系统及组织过程中,行使“社”的职能,使不同社群参与其中,实现了凝聚社区的社会文化功能,补足了国家行政职能。乡村社火的文化功能有祭祀功能、维系功能、教化功能;城市社火的文化功能体现在文化整合,搭文化传播舞台、铸西宁文化名片方面。⑩马严芳:《西宁城乡社火的表现形态及其文化功能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 期。曹斌以关陇社火为例,将社火的功用概括为祀神祈福、宣德教化、喜庆娱乐、文化交流、调控关系、艺术教育几个方面。⑪曹斌:《论社火的功用——以关陇社火为中心》,《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5 期。云林森以最为精妙的河洛社火十六挂转秋运动为例,认为其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彰显河洛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娱乐身心的实用价值,促进河洛特色经济旅游的开发价值,促进河洛农村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和增加文化交流,促进旅游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⑫○云林森:《河洛社火“十六挂转秋”价值考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2 期。在社火价值探讨方面,还有学者认为社火是人们节庆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方式,社火除愉悦身心之外,还能强身健体、改善体质和健康状况。这方面的文章有赵冬刚、王晓艳的《陕西户县社火的体育文化价值探析》,于奎龙的《体育文化教育研究-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7 种社火为研究对象》,侯婧的《民间社火及其对农民健身的影响》。
(二)其它专题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一类社火或社火的某一内容的研究。社火的专题性研究则主要体现在对社火表演的某项内容的深入分析。对社火脸谱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追捧的话题,李文斌从民间美术的学科角度对西海固社火脸谱的造型格调、图案、色彩进行了探析,指出西海固社火脸谱是其周边地区脸谱艺术影响以及本地区、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及意识心态融合的产物。①李文斌:《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初考》,《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22 期。贺鹏也从民间美术的学科角度挖掘了陕西马勺社火脸谱的价值,认为马勺脸谱图案作为一种特定的符号类型,蕴含了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它的内在价值远远超过其自身符号的特征,除了具有审美价值及文化传承价值之外,对于探究民间传统文化成因源流、民间艺术及其文化情结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例证价值和研究意义。②贺鹏:《马勺社火脸谱纹样的符号学意义》,《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年第1 期。除了社火脸谱之外,在社火人物造型方面,陈瑾认为陇州社火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演义,有上古祭祀有上古祭祀舞、傩舞,也有祈求吉庆、颂政通人和、宣传经济发展等内容。作者还特别分析了社火特殊种类之一的血社火,指出血社火在人物的造型装扮上有其神秘并血腥恐怖的特点。王丹则对本原文化影响下的浚县社火造型语言特征进行了研究,作者阐释了本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宇宙观和宇宙本体论,指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相互联系的生存模式。在其概念基础上认为浚县社火造型语言具有概括性和完美型的特征。③王丹:《本原文化影响下的浚县社火造型语言特征》,《群文天地》,2011年第12 期。张淮水对扎马角社火的造型意蕴进行了考究,特别指出了其扮演马角的村民用钢针刺破脸腮的主题造型。④张淮水:《“扎马角”社火的造型意蕴》,《运城学院学报》,2009年第4 期。付鹏和徐雷以跑旱船为例对民俗文化社火的装饰艺术进行了研究,认为社火装饰艺术较完整的保持了原生性,并进而具体分析了跑旱船的装饰造型的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⑤付鹏:《浅谈民俗文化社火的装饰艺术——以跑旱船为例》,《大众文艺》,2013年第21 期。类似的还有田彬华、华明玲对社火锣鼓音声形态和文化意义的研究,他们对比考察了四川仓山大乐和甘肃土门社火锣鼓这两种南北民间锣鼓的外在音声形态,进一步探讨了其后隐藏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内涵。他们认为,这种群体性的集体仪式行为具有一定的狂欢性质,他们除了娱人共乐的庆典仪式共同特性外,还显露出现实社会中权利结构形态和男性的强力特征。⑥田彬华、华明玲:《仓山大乐和土门社火锣鼓的音声形态与文化显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 期。在社火的表演形式方面,杨志贤在《浅谈正宁民间传统文化社火的表演形式》中从题材、道具、装扮特点等方面对正宁民间传统文化社火的表演形式进行阐述。⑦杨志贤:《浅谈正宁民间传统文化社火的表演形式》,《读者欣赏(理论版)》,2011年第1 期。井石的《春节社火说哑巴》则对青海河湟社火表演中的角色哑巴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来自于青海的原住民族古羌人,是古羌人生殖崇拜文化遗留到今天的角色之一。⑧井石:《春节社火说哑巴》,《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年第1 期。徐翠的《昭君戏在民间社火中的传播形态》认为民间社火是昭君戏演出的重要民俗文化土壤,认为“扮故事”和“竹马”是昭君故事社火表演的两种形态,是昭君戏舞台传播的一种延伸形态。⑨徐翠:《昭君戏在民间社火中的传播形态》,《民俗研究》,2013年第1 期。皮瑞则对社火表演中的划旱船的民间舞蹈特色进行了探讨。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21世纪代以来国内学界对于社火的研究随时间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虽有专题性和相关著作问世,但是研究的深入程度有限,研究成果相对颇丰但尚未达到成熟期;除个别专著以外论文多以介绍为主,研究的区域范围多集中于宁夏、甘肃、陕西、青海、新疆西部地区,辽宁、山西偶有涉猎,对于河北、山东中东部的社火涉猎较少;近年来对社火的研究专题从基本的社火渊源探讨到社火的发展变迁,从社火的发展变迁到保护传承,后来涉猎到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美学、音乐舞蹈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的应用研究,运用这些学科理论对社火的宗教信仰内涵、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曲艺价值与体育价值进行挖掘探讨,各个研究主题都获得了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社火研究人员涉及到各类学科背景,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社火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交叉学科的运用为社火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社火的研究前景非常广阔,有待于我们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关于社火研究的资料需要研究者更进一步的发掘和整理,而结合社火本身特点的特色理论、方法创新更是少之又少,对于理论研究有待加强。与此同时,作为整个社火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地方性社火文化的研究同样需要加强。社火文化包含多样文化特点,应以多学科的视阈,研究的同时应加强综合性研究,应用交叉学科和综合研究的方法对这一文化事象予以研究并用来指导实践。社火是一种延绵不绝的认同与实践,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迁,社火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它是一种永远的文化,其研究也将需要不断深入,从而取得更多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更好的为人类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