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模式的意义与范例

2014-03-30张怀涛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读书过程

张怀涛

(中原工学院,郑州 450007)

阅读模式的意义与范例

张怀涛

(中原工学院,郑州 450007)

阅读模式是指读者阅读时可以参考借鉴的行为模型或范式。中国的阅读模式范例主要有:孔子的“学问思辨行”模式、朱熹的“六条”模式、冯友兰的“精解知明”模式、匡亚明的“四性三一”模式、华罗庚的“薄厚薄”模式、曾祥芹的“四重视界”模式。国外的阅读模式范例主要有:爱因斯坦的“总分合”模式、凯勒的“学记写说用”模式、艾德勒的“四层次”模式、欧文的“五过程”模式、心理学家们的“建构主义”模式、语言学家们的“信息理解”模式。

阅读模式;阅读模式范例;中国阅读模式;国外阅读模式;名人阅读模式;阅读心理

1 阅读模式的意义

人们在长期实施阅读行为的过程中,会总结出一些有效经验,发现一些客观规律,这些经验和规律经过抽象、升华和固化,可以进行推广和传播,作为读者进行阅读时参考借鉴的模型或范式。阅读模式就是指读者阅读时可以参考借鉴的行为模型或范式。

关于阅读模式的内涵可以有三层理解:首先,阅读模式是读者经过多次的阅读实践提炼和检验形成的;其次,阅读模式具有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客观结构;其三,阅读模式表现为读者对阅读活动的客观结构做出的主观选择。阅读模式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阅读规律揭示:阅读模式产生于读者阅读现实,它是对阅读活动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简言之,阅读模式就是读者解决阅读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时形成的经验归纳和总结,是读者从不断重复出现的阅读行为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任何阅读模式都是读者根据自己或他人的阅读实践总结形成的,都有特定的目标、生成条件和适用范围,可以帮助读者从整体上把握阅读过程的本质与特征,从而认识阅读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阅读行为示范:阅读模式是实现阅读活动功能的重要形式,是阅读活动中逐渐凝定了的思维

方式,它凝结着读者成功的经验和智慧,是优秀的阅读传统、阅读情意的传承。例如,读者从孔子的“学问思辨行”阅读模式中,可以感受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阅读追求;从爱因斯坦的“总分合”阅读模式中,可以领略他勤奋扎实、认真专注、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阅读风范。

(3)阅读操作参照:阅读模式同具体的阅读方法相比,具有较为稳定的、系统的结构。阅读模式是构架在阅读理论与阅读实践之间的桥梁,它把阅读理念用容易理解、方便实施的方式进行表达,形成较为成熟、简约、明晰的阅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阅读模式具有有序性、可行性,每一种阅读模式都是一种良好的参照性指导,它有助于读者按照既定思路快速完成阅读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读者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意识,提升阅读能力。

(4)阅读实践深化:阅读模式并非是简单的、僵化的,其生命力在于读者在特定的阅读环境中的创造性使用。每一种阅读模式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但是没有任何一种阅读模式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读者只有从自己的阅读目的出发,将先进的阅读理念、阅读策略、阅读方法等与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对象(读物)的特点结合起来,才可能形成或找到适合自身的阅读模式。例如,一位中学生和一位文学家阅读同一本小说,采用的阅读模式会有很大差异。

(5)阅读理论创新:阅读模式既是丰富的阅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归纳,也是阅读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活动改进和完善,也就是说,阅读模式既是阅读经验抽象为理性化的一种系统概括,又是阅读理论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当一个领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就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而任何阅读模式都有其依据的理论系统做支撑。阅读模式反映着一种相对完整的阅读过程,并能在特定的主题范围内对其所涉及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符合逻辑的阐释,它是阅读活动的推进和阅读理论的发展。

阅读模式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后实施阅读行为的产物,文化的多样性、文本的特殊性、读者的主体性必然会带来阅读模式的丰富多彩。中国的阅读模式自然有中国阅读模式的特点,国外的阅读模式自然有国外阅读模式的特点,下文中仅举几例。

2 中国的阅读模式范例

在中国悠久的阅读历史中,历代读有所成者创造了无数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阅读模式。王国维认为:“抑我国人的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吾国人之所长,宁在实践方面,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至分类之事,则除迫于实际之需要外,殆不欲穷究之也。”[1]中国的阅读模式主要来源于读者直接的阅读生活,由读者亲自总结或由后学总结,讲究直觉感悟,追求韵味和传神,启发性、实践性、感悟性较强。

2.1 孔子的“学问思辨行”阅读模式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春秋末期最博学者之一。孔子一生酷爱读书学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读书学习提出系统见解的人。孔子关于读书学习的论述主要见于《论语》等文献中,主要观点有:

(1)学:就是要广博学习,多方涉猎。孔子认为:一个人深厚的学养关乎着践行“仁”的能力,“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

(2)问:就是要审细询问,认真考察。“问”与“答”是孔子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主要方式。孔子认为:“疑思问”、“切问而近思”、“不耻下问”,有疑惑须请教,须恳切地问,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求问也别不好意思。

(3)思:就是要谨慎思考,善于思索。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必须学与思并重,只读书不思考,就会陷入困惑、迷惘;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徒劳、困怠。

(4)辨:就是要明确辨析,解除疑惑。孔子认为:君子要“视思明” ,要“辨惑”。人们阅读时,往往看不清真实的状态,通过“辨”而“明”,就能判断不差,就能无所疑惑,从而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

(5)行:就是要笃实践行,坚持不懈。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书很多,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有什么意义呢?[2]

孔子嫡孙孔伋(字子思)对孔子的读书学习思想进行融会贯通,在《中庸》里总结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人们读书学习要广博学习、审细询问、慎重思考、明确辨析、笃实履行。别人付出一分努力,自己就付出百倍努力;别人付出十分辛苦,自己就付出千分辛苦。果真能这么做,那么再愚笨也会变聪明,再柔弱也会变强大。子思实际上是将孔子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概括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又分成先后递进的五个阶段。

2.2 朱熹的“六条”阅读模式

朱熹是南宋时的大理学家,是中国古代阅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十八岁中进士,一生为官只十四年,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讲学。朱熹的“六条”阅读模式由其弟子辅广整理;后经张洪、齐熙增补;元代教育家程端礼在其《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必确守《朱子读书法》六条: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

(1)居敬持志:就是读书要有敬畏端正的态度和坚定远大的志向。朱熹认为:“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2)循序渐进:就是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统、有步骤、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进行。朱熹不提倡“骤进”和“速成”,他认为读书“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3)熟读精思:就是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朱熹认为:“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4)虚心涵泳:就是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仔细认真,反复琢磨,多方验证,才能明辨是非;切忌走马观花和浮光掠影。朱熹认为:“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尔。”

(5)切己体察:就是读书要靠自己努力,要结合自己的思想、经验,从书外去体察书中之味。朱熹认为:“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复就自家身上推究。自家见未到,圣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

(6)著紧用力:就是读书要抖擞精神,化大力气,下苦功夫。朱熹认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只要将勤苦捱将去,不解不得休”。[3]

2.3 冯友兰的“精解知明”阅读模式

冯友兰被誉为“现代新儒家”,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享誉海内外。冯友兰出生在 “诗礼人家”,一生读书无数,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他将其归纳为四个字:精、解、知、明。冯友兰晚年在《我的读书经验》一文中说:“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从七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八十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

(1)精其选:读书须精心选择。书海无涯,人生有限,否则在茫茫书海中会迷失方向。可以把书分为三大类,以“反复阅读”的精读书为学业基础,以“观其大略”的书开阔眼界,以“随手翻阅”的书撷取营养。冯友兰说:“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所以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

(2)解其言:读书要读懂书中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到达知识彼岸的桥梁,但有中外之分,古今之别,读书必须扫清入门字词的障碍。冯友兰说:“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就看不见这道关里边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好在关外指手划脚,那是不行的。”

(3)知其意:读书要读透书中的意味。读书不能死读书,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如果仅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冯友兰说:“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书的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

(4)明其理:读书要读出正确的见解。读书明其理,才不至为前人的意所误,才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冯友兰说:“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我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可能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4]

2.4 匡亚明的“四性三一”阅读模式

匡亚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史专家,在治学方面,高瞻远瞩,态度严谨,著述丰厚。在南京大学任校长期间率先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成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增强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他一生阅读了大量图书,甚至在身陷囹圄的困境中,亦手不释卷。他认为:“一个人真正的乐趣应该是精神上有理想,不断学习,做—个读书万卷、治学有方的有学问、有远见的人。”他在《谈谈自学的三个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四性三一”阅读模式。

2.4.1 “四性”

“四性”是指主动性、艰苦性、连续性、目的性。

(1)主动性:阅读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各人受时间条件的限制不同,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2)艰苦性:阅读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障碍,古代有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的自学,精神可嘉。现代的条件好了,但仍会遇到困难,要冲破一切困难。

(3)连续性:也叫坚持性,不能“一曝十寒”,不能一时热一时冷。

(4)目的性:阅读目的明确了,才能更具有针对性。理想是学习的结果,越是学习,就越加深对理想的理解,反过来促进学习,从而更加推动学习进步。

2.4.2 “三一”

“三一”是指一以贯之、一专多能、一往直前。

(1)一以贯之:读书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条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用书。要善于选书,勤于读书,重视用书。要提倡真正的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2)一专多能:读书的知识面一定要广。学理科的要有一定的文、史、哲知识,学文科的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现在文、理之间的教育越来越渗透,人才要逐步向全面发展过渡。

(3)一往直前:读书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要被一时的困难吓倒。要向历史上的思想家学习,孔子在古稀之年尚说:“假我数年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珍惜有限生命,努力学习,人生才会有意义。[5]

2.5 华罗庚的“薄厚薄”阅读模式

华罗庚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他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先是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后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自学数学。1930年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赏识,他也被请到清华大学执教。

由于华罗庚是自学成才,他提出的阅读模式更具有典型性和借鉴价值。在《和青年谈学习》一文中,他根据多年的读书经验总结出“薄厚薄”阅读模式,他说:“什么叫学深学透?这就是要经过‘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过程。”

(1)由薄到厚:这是读书的初步,是学习、接受和记忆的过程,也是知识不断丰富积累的过程。初读一本书,首先应该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读,对不懂的地方要下功夫。比如遇到生字要查字典,仔细地分析每个不懂的句子,对不懂的环节要加上自己的注解,要看一些参考书和有关资料……华罗庚说:“经过这一番工夫之后,觉得懂多了,同时觉得书已经变得更厚了。”

(2)由厚到薄:这是读书的深一步,是把读过的东西深层加工的过程,也是不断掌握全书内容实质的过程。华罗庚说:“必须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看出了来龙去脉,抓住了要点,再和以往学过的比较,弄清楚究竟添了些什么新内容、新方法。这样以后,就会发现,书,似乎‘由厚变薄’了。经过这样消化后的东西,就容易记忆,就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

“薄厚薄”阅读模式重点在于抓住引向结果的发展过程来把握结果,完成了从“知之少” 到“知之多”,再到“知之精”的转变。也就是说,“由薄到厚”是量的积累,这时的知识往往是“散装”的、“半成品”的;再“由厚到薄”是质的飞跃,使得学过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读者这才真正懂了、消化了,才有助于自己知识系统的构建和将来的运用。[6]

2.6 曾祥芹的“四重视界”阅读模式

曾祥芹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阅读学家,曾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他组织出版了中国第一套“阅读学丛书”(含《阅读学原理》《阅读技法系统》《文体阅读法》《古代阅读论》《国外阅读研究》《百年读书经》),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主编了《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历代读书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现代读书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快读指导举隅》(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阅读改变人生》(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汉文阅读学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等著作。他在2009年出版的《文章阅读学》一书中,提出了包含“解文、知人、论世、察己”在内的“四重视界”阅读模式。曾祥芹说:“阅读的四重视界,就像给读者打开解读文本的‘四扇窗户’,要求读者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阅读需求,心怀高远的‘阅读期待’,即期待‘解文’,期待‘知人’,期待‘论世’,期待‘察己’,进入阅读的自由世界。”

(1)解文:即解开文本的篇章意义。“披文得意”是阅读的基本目标。阅读首先要跨过语言的门槛,通过解词、析句、分段、理篇,逐级感知作品形式的有组织的意义;接着经历由整体到部分、由义理到辞章的循环解释过程,从表层语义深入到内层意蕴,全面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跨越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不但是阅读欣赏和评价的前提,而且是阅读迁移和创造的基础。

(2)知人:即追寻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提高阅读质量,就不能以“解文”为满足,必须透过文本找到背后的作者,了解历史的写作情境,追寻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人论文”是扩展阅读视界的重要环节。作者和文本并非完全一致,不论“文如其人”或“文饰其人”,读者“知人”都有利于对文本作出正确的评价。

(3)论世:即挖掘文本的社会意义。作者意图与作品意蕴也是有区别的。高明的读者不但要深入文本底蕴,吃透作者,而且要跳出文本,俯瞰文本写作的“历史视界”,坚守读者阅读的“现在视界”,把文本放到历史和现实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其原有的当时意义和新生的现代意义。所以,要透彻“解文”,单是入文“知人”仍不够,还要出文“论世”,挖掘出文本变动的社会意义。

(4)察己:即省察文本的自我修养意义。阅读中的“知人论世”,其“人”,不单指作者,还可指其他读者;其“世”,不单指客观世界,还应指主观世界。读者在与读物、与作者、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中,自身发生了分解,即“旧我”在不断失落,“新我”在不断再生。阅读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不仅重构着文本,提高着作者,认识着世界,而且改变着读者的素质。在“以人评文”“以文照世”之后,最后还要“以文律己”,塑造自我,这是阅读的最终归宿和最高境界。[7]

3 国外的阅读模式范例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语文环境中,其阅读模式会展现不同的特点。王国维认为:“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对世界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Generalization)及分析(Specification)之二法,故言语之多,自然之理也。”[8]国外的阅读模式一方面来源于读者直接的阅读生活,另一方面借鉴了现代心理学、认知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讲究规律和逻辑,追求严谨和精确,层次性、理论性、时代性较强。

3.1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阅读模式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是20世纪最富影响的科学家,被誉为“20世纪的哥白尼”、“人类历史上一颗明亮的巨星”,他所提出的相对论理论为世人所瞩目。爱因斯坦小时候曾被学校认为是“最没有前途”的学生、“一事无成的笨蛋”。然而爱因斯坦勤奋刻苦,具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可贵精神,再加上科学的读书学习方略,最终自学成才。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成功公式”:A=X十Y十Z,含义是: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废话。爱因斯坦善于总结阅读的规律,提出了“一总、二分、三合”的阅读模式。

一总,就是先浏览书的序、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的部分,再认真地读读目录,以概括了解书中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二分,就是在读了目录后,去略读正文,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认真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这样便可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

三合,就是在阅读全书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仔细读一遍目录,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这样便可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东西。[9]

3.2 凯勒的“学记写说用”阅读模式

海伦·凯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1968)是美国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她19个月时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听能力,说话也含糊不清。对于一个自幼残废的人来说,要学会读书、说话、写字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拴一个金属棒,叼在口中,另一端拴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字,念一声。为了使写出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装配了一个滑动轮练习写字。为了能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她采用了“学记写说用”五字阅读模式。

(1)学:每天用3小时的时间自学。

(2)记:每天用2小时时间默记所学的知识。

(3)写:每天用1小时的时间把用3小时学的知识默写下来。

(4)说:每天用1小时的时间和教师口笔对话,一是练表达,二是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用:每天用3个小时的时间运用学过的知识练习写作。

长时间的刻苦阅读使她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一本20万字的书,她只用9个小时就能读完,并能说出每一章每一节的大意,还能把书中某些精彩的句、段、章节和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写出来。凯勒突破了识字关、语言关、写作关,先后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文字,出版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14部著作。

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学习“海伦·凯勒”运动。[10]

3.3 艾德勒的“四层次”阅读模式

艾德勒(M.J.Adler,1902-2001)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著作人。他14岁从中学辍学后,成为《纽约太阳报》的送稿人员,为了能当上记者,便开始在夜间读书学习。之后,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是西方世界伟大名著项目的发起人,他极力推广西方文化经典,出版了《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1954年)、《六种伟大思想》(1981年)等,他还是1974年第15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1940年,艾德勒出版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此书一经问世便成为畅销书。1972年出版增订版时,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范多伦((C.Van Doren))也做了许多工作。

该书认为,读者要有“主动阅读”的勇气,阅读的收获程度取决于读者的主动程度与技巧。阅读一本书,要回答几个基本问题:整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就细节部分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阅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每一层次是累积渐进的,环环相扣,形成了后一阶段涵容前一阶段的螺旋状阅读推展态势。

(1)基础阅读。这个阶段是熟练识字阶段,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是进入更高阅读层次的先决条件。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

(2)检视阅读。这个阶段是系统化的略读阶段,强调在规定时间内明确一本书所属的类别与基本架构。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如快速地浏览书衣提供的诸如书名、宣传文案、序、目录、索引等信息,随意翻读内文;读一本难读的书,不停顿思索或查询任何不懂的地方,初步了解这本书。

(3)分析阅读。这个阶段是全盘阅读、完整阅读阶段。分析阅读就是要特别追寻理解,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获得信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地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地阅读。

(4)主题阅读。这个阶段是比较阅读阶段。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读者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11]

3.4 欧文的“五过程”阅读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欧文(J.W.Irwin)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模式为基础,并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和心理语言学,把阅读作为一个整体的过程进行了客观的描述,旨在设计更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欧文认为,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至少有五个过程同时起作用,每个过程又包括若干子过程。

(1)微加工过程:微加工过程涉及单个句子的理解,主要包括组词成块和微选择。在微加工过程中,读者对句子以内的意义单元进行辨析,以便在读过并理解一句话后将重要的信息特征暂时贮藏在记忆里。微加工过程需要两种技能:一是把字词组成有意义词组的“组块”能力,它涉及对句法关系及其在书面语言中运用的理解;二是不断对各个句子中的重要细节进行选择性记忆的微选择能力。

(2)整合加工过程:整合加工过程就是分析并辨明从句或句子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读者只有把各个句子中的各个观念连结为有机整体才能有效阅读。在整合加工过程中,读者必需具有鉴别代词所指的对象、对因果关系和次序以及所描述的整个情景作出推论的能力。整合加工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对首语重复的理解;二是对连接关系的理解;三是填补语义空缺。

(3)宏加工过程。宏加工过程就是从一个个重要信息及关系中得出中心思想并对全文重要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形成整体印象的过程。概念只有被组织在一个总的结构模式中,才能得到有效连结和保持。宏加工过程需要两种技能:一是选择总体概念并对段落进行概括的能力,需要对重要概念作出选择;二是运用全文结构层次模式组织读者自己记忆表征的能力,对细节进行归纳的能力。

(4)精加工过程。在阅读时,读者经常会作出一些不是作者本意、也非解释课文所需的推理。阅读中的这种推论过程称为精加工过程。恰当的精加工有助于读者对全文内容的回忆。典型的精加工包括五种类型:一是预言;二是把文本信息与读者已有知识综合起来;三是形成心理意象;四是情感反应;五是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较高级思维反应过程。

(5)元认知过程:元认知过程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调整阅读策略从而对阅读理解和长时记忆等认知过程进行控制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为了理解意义而阅读的元认知活动;二是为了记忆而阅读的元认知活动。有效的阅读依赖于读者积极控制自己的认知活动,对认知活动监控的失败可能导致严重的阅读理解问题。

欧文强调,上述五个加工过程是同时发生并始终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其中每个加工过程的顺利展开都有助于其它加工过程的有效进行,而其中任何一个加工过程的挫折都必定对整个理解过程带来消极影响。[12]

3.5 心理学家们的“建构主义”阅读模式

关于建构主义的思想曾先后见于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的著作和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artlett)的著作,而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建构主义》《发生认识论导论》《儿童智慧的起源》《智慧心理学》等著作具有广泛影响。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理论、学习理论等,对阅读活动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

在阅读活动中,读者在不断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心理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信息不断积淀丰富,因而不断获得提升。皮亚杰说:“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结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13]

知识的累积并不是简单的叠加或量变,而是建构性的,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和质变。为了描述这个建构过程,皮亚杰提出了四个核心概念:(1)图式,即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图式总结了这些事物的重要特征。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2)同化,即把新知识和旧有知识类比并作出关连,也就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过程是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的过程,通过同化,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的变化。(3)顺应,即把旧知识的概念模型改变调适以容纳新的内容,也就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4)平衡,这种形象化过程不会完全只有同化或顺应的过程,而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找出这个平衡点的过程就是平衡。人们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地建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人们的读书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特别是在学生读书学习时更是如此。理想的读书学习环境应当包括四大要素:(1)情境: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人们对所读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崇尚阅读的社会环境、丰富便捷的信息环境、舒适优雅的物理环境、健康向上的语文环境,是人们读书学习的必要条件和追求的重要目标。(2)协作:有效的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读书学习活动过程中。协作对读书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3)交流:充分的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通过交流可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读书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地获得指导和帮助等。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4)意义建构:知新的意义建构是读书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人们对所学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了较深刻的理解。其获得知识多少取决于他们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

3.6 语言学家们的“信息理解”阅读模式

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过程进行着不同的理解和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看起来不相一致的“信息理解”阅读模式。在他们看来,阅读理解涉及三个主要成分:一是读者的认知能力(即有关外部世界的一般知识),二是读者的语言能力(包括他们的语音知识、句法知识、语义知识),三是文本的结构组织。如果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信息理解模式。关于“信息理解”阅读模式大致分为三种。

(1)高夫的“自下而上”阅读模式:美国语言学家高夫(P.B.Gough)于1972年提出了“自下而上”阅读模式,之后布龙菲尔德(L. Bloomfield)、弗赖斯(C. Fries)等予以补充。他们认为,阅读是个解码的过程。读者的任务就是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的辨认开始,然后逐步上升到短语、分句的释义,最后落实到句子、段落和语篇的理解,解码结束了,信息理解就自然实现了。

这种阅读模式以文本为基础。从看到书写的文字那一刻起,直到了解文字的意义,读者不断地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整合,期间共有五个阶段:①肖像表征,眼睛扫描书写的文字,在头脑中形成字母特征(如线、边、棱、角)的短暂表征。②字母辨认,读者从肖像表征中认出字母。③词义了解,根据字母的组合,在心理词典中找到词的意义。④句子中词的加工,连续加工各个单词,并联词成句,理解整个句子。⑤短时记忆,起到缓冲或称暂时存储的作用。

(2)古德曼的“自上而下”阅读模式:美国语言学家古德曼(K.S.Goodmen)于 1967年提出了“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之后史密斯(F. Smith)等予以补充。他们认为,阅读是一场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读者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句法、语法和语义知识,并运用自己的有关背景知识对阅读文本进行猜测、证实。

这种模式以读者为基础,它包括了思想和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读者利用已有的句法和语义知识来减少他们对读物中书面符号与语音符号的依赖。这种模式有四个阶段:①预测。读者预测读物中的语法结构,运用他们的语言知识和语义概念,从读物结构中获取意义。②抽样。读者从书面符号中抽样以证实他们试探性的预测。③验证。如果预测的意义被证实,读者对随之而来的内容将进行新的猜测。④修正。如果他提取的样品不产生意义,或者预测的书写符号输入没有出现,则需要从读物中提取更多的信息,以修正错误的预测。

(3)鲁姆哈特的“相互作用”阅读模式:“自下而上”模式与“自上而下”模式都具有片面性,前者没有认识到读者带进阅读过程中的高层知识的作用,而后者则忽视了低层加工水平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鲁姆哈特(D.E.Rumelhart)于1977年提出的“相互作用”阅读模式则是前两者的互补,它提供了调和前两者之间差异的框架。鲁姆哈特认为,阅读既是一个知觉过程,又是一个认知过程,阅读时既要应用“自下而上”的模式,又要应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应用“自下而上”的模式,可以帮助读者根据文本信息激活头脑中较大的图式;应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则可以帮助读者运用高层次图式,通过调用被激活的知识来预测、分析所输入的信息与文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消除理解上的歧义并提供意义选择的方向。

这种模式侧重了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作用,阅读的时候,人脑像一个信息处理中心,不断地搜集输入的信息,并通过四个辅助储存库(表音法知识、构词法知识、句法知识、语义学知识)不断筛选、认同,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处理。与此同时,与之相反的信息处理也在发生,读者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和已有的语言知识对获得的点滴信息立即提出假设,最先从语义学知识进行证实,然后分割成句法知识分析、构词法知识分析和表音法知识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对假设加以肯定或否定。因此,每一阶段的知识分析不仅来自更高一级的知识分析,也依赖于低一级的知识分析,一旦两者吻合,就产生令人满意的阅读理解。[14]

[1] [8]王国维. 论新学语之输入[A].刘刚强.王国维美论文选[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78-82.

[2] 雷风行.中国名家读书法[C].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1-10.

[3] (元)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M].北京:中华书局,1985.9.

[4] 冯友兰.我的读书经验[A].黄岳洲,穆 央,陈 振. 怎样读书最有效[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9-12.

[5] 匡亚明.谈谈自学的三个问题[J].自学,1983,(5):10-12.

[6] 华罗庚.和青年谈学习[N].羊城晚报,1962-12-08:晚会版.

[7] 曾祥芹.文章阅读学[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252-254.

[9] 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中心.自学成才纵横谈[M].沈阳:白山出版社,1990.109.

[10] 张文华,赵 臣.名人学习方法[C].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169-170.

[11] (美)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97.

[12] 胡悦文.“五过程”理论与阅读教学[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68-70.

[13] (瑞典) 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5.

[14] 马海英.对国外三种阅读模式的认知与评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48-149.

作者简介:张怀涛,男,研究馆员,馆长。

收稿日期:2014-09-05

(责任编辑:傅 正)

The significance and model of the reading pattern

ZHANG Huai-tao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Reading pattern is a model or a sample which you can take for reference when you are reading. The main Chinese reading patterns are “Learning, Asking, Thinking, Discriminating and Doing” advocated by Confucius, “The Six-Point Skills” by Zhu Xi, “Selecting, Reading, Understanding and Accounting” by Feng You-lan, “Four Basics and Three Ones” by Kuang Ya-ming, “Thin-Thick-Thin” by Hua Luo-geng, “Quadruple Horizons” by Zeng Xiang-qin. The main foreign reading patterns are “Total-Part-Total” advocated by Einstein, “Learning, Remembering, Writing, Speaking and Using” by Helen Keller, “Four Hierarchies” by Adler, “Five Processes” by Irwin, “Constructivism” by the psychologists,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by the linguists.

reading pattern; examples; Chinese reading pattern; foreign reading pattern

王余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09-04

G252.17

A

1006-1525(2014)06-0011-09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4ATQ002)

猜你喜欢

读书过程
血脑屏障损伤在正常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享受真实,享受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们一起读书吧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