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创新典型案例研究
——青海省果洛州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的经验和启示
2014-03-30李子华
李子华
(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青海西宁 810007)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创新典型案例研究
——青海省果洛州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的经验和启示
李子华
(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青海西宁 810007)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青海省果洛州“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通过其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维度的改革与创新,成功破解了民族教育发展的诸多难题,使学校成为全藏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特色的学校之一,树立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优秀典型。吉美坚赞民族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精神,符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实际,不仅在我国藏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积累了弥足珍贵的丰富经验,而且也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普遍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吉美坚赞;民族教育;改革创新
一、研究的缘起
改革创新既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1]32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工作方针。[2]12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教育决策的复杂性增大,改革举措实施和创新探索的难度增加。[3]与其他地区相比,由于自然、历史、文化、宗教、经济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更大的改革勇气和智慧。而在青海省果洛州,就有这样一位民族教育改革家,他不仅办好了藏族教育,而且在改革实践中创造性地破解了藏区教育发展的诸多难题,仅用六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小学到职业高中的教育任务,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做出了不同凡响的成绩,创造了教育界的“神话”,他就是果洛州“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校长吉美坚赞。
吉美坚赞1965年12月15日出生于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一个普通藏族牧民家庭。1980年,他以优秀成绩考入青海民族学院。1983年出家为僧,曾先后入甘肃拉卜楞寺佛学院、青海省佛学院、果洛州拉加寺、北京中国高级佛学院等国内著名佛学院校学习深造,并获格西学位。1994年他在果洛州玛沁县拉加镇创办了“吉美坚赞福利学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的“吉美坚赞福利学校”(现名为“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以其特殊的学制( 4年小学+2年职业中学、根据能力而非年龄分级,学生全部住校免费就读)、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大量运用辩论的学习模式,成功地结合了藏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以及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毕业学生中,多数直接考入大学)和独特的管理体制(师生中民族不分、僧俗不分、地区不分、年龄不分)而成为全藏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特色的福利学校,创造了教育界的奇迹。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和吉美坚赞本人先后获得果洛州“捐资办学先进个人”、果洛州“优秀青年”、青海省“十佳杰出青年”、全国“百家改革模范新闻人物”、全国第二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中华慈善奖”、“青海省光彩事业奖”、“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示范学校”等国家、省、州、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发的十余项奖项或荣誉称号。
加强对典型教育改革案例的研究,找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改革理念、举措和做法,加以宣传、推广和系统化,对于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事业意义重大;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也意义重大。[4]“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是我国民族教育改革创新的优秀典型,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实践和理论创新。研究和总结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成功的经验,可以达到树立典型、示范辐射、推进改革、促进创新、展示成果、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的作用,对于探索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对策,进一步促进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的宝贵经验
吉美坚赞的一生是成功的,他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创办了“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和“拉加草原女子学校”,为藏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为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子——“吉美坚赞办学模式”。2014年是“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成立20周年。在20年的实践中,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体制改革积累了弥足珍贵的丰富经验,这些丰富经验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教育观念的改革与创新,把贯彻以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理念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吉美坚赞教育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从办学伊始,就坚持教育观念的改革与创新,把贯彻以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理念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吉美坚赞的创新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以和谐发展为目的素质教育理念:学校实行全纳教育,僧俗同校,有教无类,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学校没有招生考试,鉴于教学资源紧张的原因,实行先来后到的招生规则;学校不追求升学率,没有考试和升学压力,没有课外作业,没有检查评比,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愉快而勤奋地学习;学校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校通过学生掌握藏传因明学的学习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认识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学校强调先学做人后学知识的人格品德教育,通过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方法使慈悲利他的高尚品德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吉美坚赞反复说:“我们的学生很爱学习,他们是真正地希望学东西”,这是吉美坚赞最自豪的地方。这种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视人文关怀的素质教育理念,正是现代教育所缺失和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值得我们借鉴。
(二)坚持教育目标的改革与创新,把实现以有教无类为核心的教育公平理想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点
“有教无类”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毕生所倡导的教育思想,闪烁着“仁学”——人本主义的思想光芒。吉美坚赞的办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孔子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坚持教育目标的改革与创新,把实现以有教无类为核心的教育公平理想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点,在办学过程中放宽了受教育者身份的限制,对愿意入学者没有任何显性与隐性的歧视和排斥,只要是20岁以下的社会青年都可以入学,个别还可以照顾到渴望学习的成年人,保证了教育“有教无类”的全民性和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他所制定的入学政策是“有教无类,先来后到”,有的孩子已经连续三年来报名,就优先录取,接下来录取连续两年来报名的,剩下来的就只好明年再录取。学校编班的原则是“僧俗同校,有教无类”,学生没有按年龄编班,而是按能力分班,所以一个班中常常出现十几岁的孩子和三十多岁的成人同窗共读,穿着校服的普通学生和穿着袈裟的僧人同桌研习的现象。目前800多名学生中,有僧人290多名,包括来自藏、青、甘、蒙各个寺院的20余名活佛,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地共同学习。同时,为了解决女童入学问题,还专门创办了民办公助性质的拉加女子学校,促进男女受教育机会平等。吉美坚赞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基本导向,就是把促进公平作为办学的基本宗旨,努力使藏区每一个公民不论性别、民族、年龄、职业的不同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特别扶持贫困家庭的子女,积极推动牧民子女平等地接受教育。吉美坚赞说他自己的教育梦想,就是“人人可学,人人平等,人人成才。”这一思想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总体要求,以及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3年“两会”期间对中国的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有关论述不谋而合,体现了教育的普世价值。
(三)坚持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把健全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教育管理机制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学制改革对国家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现行的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教育发展战略方针的有关要求,亟待改革。如何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研究制定符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实际并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学校教育制度,是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20年来,吉美坚赞坚持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把健全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教育管理机制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出发点。由于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是私立学校,所以在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吉美坚赞充分利用学校的特点和各种优势,从解决藏区突出的教育问题出发,围绕教育民生,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大胆探索和试验,自主创新,创造性的制定了符合藏区社会发展需要和藏民族实际的学校教育制度,成功破解了藏区教育发展的诸多难题,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学校实行独特的学制,将国家规定的普通学校从小学到职业高中共计12年的学制压缩为6年:最初前4年为小学,后2年为初中;后来设置了职业高中,分为基础部和职业部,学制仍然是6年,前3年为基础部,后3年为职业部。学制大大缩短了,教学质量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在教学模式上,吉美坚赞大胆地将藏传佛教因明逻辑辩论教学方法引进现代科目教学当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得学校赢得了“6年大于12年”的美誉。[5]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相对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大多数创新活动而言,吉美坚赞的教育创新不是单纯地依靠学习引进或模仿借鉴而生的创新活动,它是一种根植于肥沃的民族文化土壤和高超的教育智慧而生的自主创新活动,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过程,只不过吉美坚赞教育创新所拥有的“独特的核心技术”是指其独特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模式,而“新产品的价值”则是学校成为最受藏区人民欢迎的学校。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将这种在基层、地方、学校涌现出的自下而上的变革,称为“静悄悄的革命”。正是这些“静悄悄的革命”,才是推动复杂的教育变革的真正动力。
(四)坚持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把优化与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心理相适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着力点
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着照搬和移植汉族地区的教学模式,忽视少数民族文化和心理的特殊性等弊端,使得民族教育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由于“水土不服”,不能适应少数民族文化和心理,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提升,严重束缚了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吉美坚赞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把优化与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心理相适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着力点,将传统寺院教育中因明逻辑辩论的学习方式引入学校教学。他将这种学习方法概括为“闻思修”——意思是刚开始要听别人的教诲,然后要思考,最后要使用。学生根据当天所学的课程内容每天上下午在操场各辩论半个小时,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不同形式的辩论,从而有效地巩固了学习的内容,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这种辩论由于有着自己独特的逻辑体系和方法,在辩论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以至于历史、地理这样的课程教师不需要过多地讲解学生就可以自学。目前这一教学方法已得到传播,为青海藏区其他的民族学校所借鉴。除辩论之外,每周星期四下午学校还定期开展“智力竞赛”活动,从内容上来看有历史知识、法律知识、科普知识等方面的问答,形式上有藏语辩论、汉语辩论、英语对话,还有脑筋急转弯、现场绘画、小品表演以及歌舞比赛等,融个人学识才艺展示与集体对抗为一体。其参加形式不是各班优胜选手的“总决赛”,而是全校每一个学生的轮流展示,评委成员有教师也有学生。辩论和表演所体现的开放性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青少年开发智力,激励和启发对各门课程内容的深度挖掘大有益处,而且释放和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五)坚持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把推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作为解决民族教育问题的切入点
民族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科学知识教育不能有机地结合:传统教育过于强调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知识重视不够,使得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而现代学校教育则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所忽视,使得现代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少数民族群众上学的积极性。吉美坚赞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坚持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把推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作为解决民族教育问题的切入点。为了改变公办学校藏族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低下和藏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他将传统的寺院教育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体制,既注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又注重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学生入学后先学习藏文,打下深厚的藏文基础,再学习代表传统藏文化精华的因明学、藏语语法、修辞学、声律学、辞藻学、天文历算等课程,教学中重视背诵经典,重视诗歌写作。同时还接受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物理、化学、劳动、音乐、美术等现代课程教育。学校实行藏、汉、英三语教育,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达到藏汉兼通,同时初步掌握英语。学生入学第一年开设数学课程,使用“双语读物”,六年以后达到初中毕业数学水平。入学第一年开设英语课程,教材选用青海民族大学专门面向藏区编写的《藏英速成教材》,六年以后达到初中毕业英语水平。汉语教材一二年级采用自编的汉藏对照本,以对话体裁的方式将汉语常用会话呈现给学生,6年完成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开设《三字经》、《弟子规》等儒家经典解读方面的课程,教材仍然为自编的汉藏对照本。六年后毕业的学生在藏、汉、英三语方面普遍高于公立学校初中毕业生的水平。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科学知识教育的有机地结合,有效地解决了藏区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少数民族群众上学的积极性不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从而使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成为全藏区最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的学校之一。
(六)坚持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把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沟通的一体化教育体系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落脚点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中,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办学体制,二者在培养对象、任务等方面是有明确的规定性的,很难做到有机结合,而在吉美坚赞办学模式中,普通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含成人教育)却成了相互沟通的有机整体。学校在大力加强义务教育的同时,立足于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有文化的牧区新型人才,着力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特色教育转化,逐步建立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一大批初级人才和合格的社会劳动者。2001年4月,学校更名为“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后,将原来的4年小学加2年初中的学制变为3年基础文化部加3年职业高中部,总学制仍然为6年,涵盖了公立学校小学到职高的教育内容。基础文化部和职业高中部的教师为一套人马,交叉使用。基础文化部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专门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主要完成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并且通过特殊的教学方法保证了义务教育的质量。基础部三年结束后学生全部升入职业高中部学习。职业高中部分为短期和长期培训两种类型,短期培训主要开展成人技术培训,包括电器维修、摩托车维修、藏式纺织、奶酪加工等课程,而长期培训则开设藏医、藏语文(高级)、英语、计算机、工艺美术等5个专业,毕业的学生享有公立职业学校毕业生同等资格。2012年9月大专班的设立,不仅强化了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中职和高职之间的沟通衔接,而且也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吉美坚赞办学模式的宗旨及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不仅为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而且对于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对深化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刻启示
总结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近20年的经验,我们深深地感到,吉美坚赞民族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精神,符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实际,不仅为我国藏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也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普遍的借鉴和启发意义。这些经验和启示,有的可以成为我们制定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从而发挥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
(一)必须努力实现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
就藏区而言,目前教育发展之所以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就是因为缺乏与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机制。[6]藏区教育整体上缺少良性循环的机制,教育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是现行教育体制难以照顾到所有应该受教育的人群,农牧区儿童入学率低、文盲多、超学龄儿童和寺院处于学龄期的僧人都无法进入现代教育体制;二是藏区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传统与现代教育脱节,农牧民子女没有机会完整而系统地学习藏族传统文化,而寺院僧人无法接触现代应用科学及其它语言;四是藏文教育断层,由于学习藏文就业面窄,甚至会使汉文学习落后,影响升学及就业,造成许多藏族年轻人学习藏文的意愿低落。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育机制的突破和创新,解决以上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发展藏区教育的根本保证,这不仅是藏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藏区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吉美坚赞的创新教育实践,通过全方位卓有成效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圆满地解决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教育对象的创新——学校的招生对象为失学的学龄儿童、超龄儿童、未上过学的僧人与失学女童,招生对象几乎照顾到了应该受教育的所有人群;二是教师队伍的创新——学校打造了一支学术造诣深厚、热心民族教育事业、富于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在他们的循循善诱、慈悲教导之下,学生学习刻苦,遵守校规,学习成绩优异,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藏区公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三是教学内容的创新——学校不仅开设了藏文拼读、文法、正字学、因明学、诗学、天文历算、声明学、藏医学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也开设了汉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体育、计算机等现代应用学科及语言,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子女不能系统地学习藏族传统文化和寺院僧人不能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问题;四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大胆地将藏传佛教因明逻辑辩论方法引进课程的教学当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有效解决了藏族传统文化断层的问题。可以说,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创新教育实践不但成功地解决了藏区现代教育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还可以形成宝贵的经验,推广至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甚至影响全国的教育制度。
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成功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形成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改革推动教育发展,以创新推动教育改革,以创新增强教育活力,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而改变现行学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行政化、控制性、封闭性特征,以教师、学生为本,凸显民主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是实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只有这样,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才能在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核心任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32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旨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民族教育的生命线,也是衡量民族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教育投入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少数民族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迄今为止,民族地区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也成为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什么在教育投入和硬件设施获得极大地改善的条件下,民族教育质量仍然举步维艰?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全面反思和深入研究。如果从藏区教育“内在品质”的角度审视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的历程,就会发现其之所以能取得很高的教育质量,其主要原因不在于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和客观物质条件的提升,而在于吉美坚赞准确把握了桎梏藏区教育质量提高的核心和关键因素:一是针对藏区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现状,确立了富有特色的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正是这种以人为本,学生至上的办学理念成为他们取胜的法宝,使得素质教育得以真正的落实,教育质量得以真正的提高。二是针对藏区学校在课程与教学中还存在着“舶来”、“移植”色彩较浓,人才培养模式与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够紧密的现状,将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密切地与藏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相关联,建立起一套具有藏区本土特色、能适合藏民族学生特点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正是这种民族化、特色化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三是针对社会各界在藏区教师建设中存在的过多关注师资队伍的数量、学历、结构等硬性指标,而对于藏区独特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中形成的教师知识的关注不够,使得大多数教师缺乏必备的双语教育素养和能力的现状,培养了一支热爱民族教育事业,有着扎实的本土化、个性化知识和教育智慧的教师队伍。正是这支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和教育智慧,学识渊博和德性纯善的教师队伍的影响和教育之下,吉美坚赞职业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是针对藏区公立学校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脱离藏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现状,学校充分尊重藏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课程设置上做了科学合理的安排,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成功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整体素质是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核心,而要提高民族人口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核心任务。随着民族地区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和“两基”攻坚目标的基本实现,民族教育要求从以往一味追求数量、效率的扩张型、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向数量、效率与质量并重,以质量为前导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在确保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基础上,一是要重视多元文化课程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二是积极调整民族教育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方式、评价及管理体制,为提高教育质量保驾护航;三是切实关注民族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成为民族地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力量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民族地区各类急需人才,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为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三)必须坚持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应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教育创新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创新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改革一切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传统。[7]在历史上,藏族传统文化传承方式,除了家庭教育之外,主要靠师徒相承的寺院教育,培养了一批哲学、历史、天文、历算、医学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为藏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寺院教育的封闭性、落后性日渐突出,必然被现代教育所取代。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使广大藏族群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在学校化运动过程中,出现了过分注意数量、规模、硬件等方面的发展,照抄照搬内地的经验和模式,脱离藏族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藏区的学校缺失了民族特色和民族地区的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基本处于缺失状态,而且这种缺失使得民族教育的功能大大被消弱,学生家长慢慢对民族教育失去了信任和支持,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辍学率提高,这是导致学校数量上去后质量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统观藏区教育的具体问题,集中在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之中,所以,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民族教育中体现民族特色等,将是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8]231而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就是根据藏族寺院僧人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青少年缺乏传统文化知识的实际,探索出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民族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大大拓展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空间。在课程设置上,学生既要学习传统的因明学、声明学、历算学、医学、藏医学、藏语文、诗学等藏族传统文化知识,也要学习汉语、英语、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等现代基础学科,同时还开设体育、劳动、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课程比例藏族传统文化占30%,现代文化占40%,其他语言占15%,政治课占10%,历史课占5%,课程结构科学合理。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根据藏区地域特点和藏民族的语言、思维等个性特征,在广泛吸纳现代教育理念的同时,通过现代教育体系与藏族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机结合,建立了适合藏区特殊情形的教育架构,使藏区学校教育成为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存的藏族教育基地,从而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从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的得到的启示是:如何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少数民族传统教育,不只给予其一定的历史地位,更重要的是在现代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丰富现代教育的内涵,使现代教育更符合民族特点和地区实际,促进现代教育卓有成效地发展,是当前民族教育发展中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9]从这一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是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依据这条原则,我们要积极转变少数民族教育观念,在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大胆改革和创新,积极构建更好地适应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这不仅对于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化职业技术教育,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实现教育服务民生的有效途径
十八大报告特别重视教育的民生功能,因为就业乃“民生之本”,故造就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就理所当然成为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因而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终达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目的。[10]如何从我国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通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民生视角,把加强职业教育摆在特殊重要的位置,努力探索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路子,更好地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更好地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是摆在民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吉美坚赞的办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民族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经济稳定增长和为藏区谋求共同福祉等方面的功能。其职业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鲜明的特色:一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遵循国家职业教育规范与原则的总体框架之下,结合藏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藏区社会对人才目标的基本要求,努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保证了民族职业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科学发展;二是秉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并丰富了民族职业教育的内涵,所开办的藏医、藏文、藏族工艺美术、计算机专业、藏族建筑、金银器打造、织毡技术、电器维修、奶酪加工、驾驶员培训等长期或短期培训班都是根据藏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使藏族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三是开创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成人教育、基础教育间的相互渗透,探索出了一条普通教育与职业学校在资源开放共享、学籍贯通、教师互用等方面的途径和方式,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四是实施产学研结合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校办企业雪域珍宝有限责任公司为学校办学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也为学生见习实习、就业创业提供保障,从而为藏区培养了一大批品德好、懂技术、会创业的优秀人才,成为带领藏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力量和实现藏区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得到的启示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针对民族地区自然、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根据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民族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民生工程来对待,更加重要的是将民族职业教育作为实现少数民族孩子成才的梦想以及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梦想的民心工程来对待,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化职业教育,找到一条民族地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道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同时,能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关注人的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构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民族教育体系,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综合教育改革能否成功以及能否通过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特色化职业技术教育,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教育服务民生的有效途径。
(五)必须培养一支忠诚民族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所在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民族教育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使命与作用:他们是振兴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希望,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关键,担负着“双语教学”的特殊任务,是进行教育改革、建立民族教育体系的主力军。[11]187在影响民族教育发展的各种要素中,教师队伍素质是最关键的因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 我们常说要给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师资,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现实却是:一些民族教师可以“下得去”、“留得住”,但由于素质原因,“用得上”得大打折扣;而一些优秀的汉族教师则是“下不去”、“留不住”、更谈不上“用得上”。民族地区教师数量短缺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成为影响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培养一支忠诚民族教育事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民族教育的关键。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于培养了一支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和慈悲智慧的教师队伍。学校对教师实行聘任制,有一套严格的考核聘用制度,面向大专院校及藏区各寺院聘任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和知名高僧为专任教师。这些学识渊博,德性纯善的教师都有发自内心的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民族教育事业宗教般的情怀和奉献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所产生的无穷力量,使他们在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在学校基础设施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当地公办学校远所不及的办学成绩。吉美坚赞的创新教育实践,成功破解了藏区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存在的“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难题,为藏区培养了一支真正“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师资队伍:“下得去”是因为他们大都出身于本土和本民族,对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留得住”是因为他们对于发展民族文化和献身民族教育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教师职业当中实现了人生价值,获得了人生幸福;“用得上”是因为他们大多数由优秀的藏族知识分子组成,大都受过系统的藏族传统文化教育,深谙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普遍较高。
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成功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学校硬件设施得到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根据民族地区自然、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1]32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使他们真正成为“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51不仅是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根本,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推动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和重点。
(六)必须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格品德教育,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2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之所以能取得优异成绩,在于他特别重视藏族学生的人格品德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探索出了一条民族地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成功路子。概括来说,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对学生的人格品德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打造了一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队伍,成为悉心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力量。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的教师把教学作为一种修行的方式,以渊博的知识、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荣誉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和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同时,受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学生当中也形成了良好的尊师之风。正是来自师生之间这种真诚的爱护和尊敬,使全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化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学生学习刻苦,学习成绩优秀。二是从藏族传统文化中发掘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将德育过程变为满足藏族学生特殊的文化和心理需求的过程。吉美坚赞充分依托藏传佛教慈悲利他的宗教思想,关注人的精神需要,从藏族传统文化中发掘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把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精神需要联系起来,通过传授开发慈悲心的修炼帮助学习者掌握不断提升自身品德的心灵训练方法,实现道德教育由原来的被动灌输变为学生自发的精神诉求。三是积极构建了一种生态化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模式。吉美坚赞针对现代德育普遍存在的远离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忽视对人的生活的关怀、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等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了一种生态化和生活化相融合的道德教育模式,将学校道德教育与对学生生命世界的关怀结合起来,与青少年对道德教育的需求结合起来,与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对藏族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成功地破解了我国学校长期存在的“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难题,使民族地区学校的德育取得了实效。
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成功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对既有的道德观念形成了强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如何根据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实际,“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针对少数民族青少年在生活环境、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对传统的道德教育在理念、目标、方法、过程和渠道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尝试构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模式,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科学化水平,进而为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改革提供合理的路径参考,是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应该把握的重要内容。
(七)必须重视妇女和僧人等特殊群体的教育,这是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民族素质反映着一个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民族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其民族素质的提高。[12]398要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首先要特别重视女童教育。1990年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范国内“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扫除文盲、消灭男女在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了女童教育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女童入学率低,二是女童辍学率高,三是女童在校数少,四是妇女文盲率高,由此形成了“女童就学难——母亲素质差——贫穷愚昧——多胎多育——女童就学更难”的怪圈,严重制约着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吉美坚赞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道路。吉美坚赞认为,“女童教育是母亲的教育,母亲的教育是人类的根本教育,为了提高全人类的素质必须要重视女童教育。” 福利学校刚创办的时候,为尊重拉加寺教规不招收女生,但吉美坚赞并没有忘记那些失学女童,时刻想着怎样给那些整日被家务劳动所牵累的牧区女孩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拉加草原女子学校”建立,使许多失学、辍学的女童重返学校。
要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还要特别重视僧人教育。就藏区而言,由于教育在历史上长期被宗教所垄断,宗教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文化和观念,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的宗教感情往往同民族感情融合在一起,致使民族教育的发展很容易受到宗教的影响。在藏区,重寺庙,轻学校的现象比较严重,不仅乡乡有寺院,甚至绝大部分村庄也有寺院,以至于出现了寺院数多于学校数,阿卡数多于学生数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僧侣远离现代教育,远离现代科学文化和知识的学习,其政治素质和现代科技素质令人堪忧。所以,重视寺院僧人的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不仅对于僧人自身的发展,以及藏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吉美坚赞做了有益尝试。吉美坚赞学校是一所僧俗合一的学校,目前800多名学生中,就有僧人280名。吉美坚赞说:“我的愿望是让僧侣接受现代教育,让普通学生接受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否则,僧侣到哪里去学习汉文、英语、计算机呢?”实践证明吉美坚赞重视僧人教育的创举是成功的,经过几年的培养,这些僧人大多数成长为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藏文化学养的优秀学生,其中80余名成为具有现代素养的寺庙管理人员,20多名成为优秀的藏族教师,有16名僧人学生还考上了大学,有12名僧人毕业回到寺院后运用吉美坚赞的教育模式开办了民办学校,用学到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服务当地农牧民,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16名僧人缘何能考上了大学,得以接受现代高等教育,这对于我们转变民族教育观念,促进民族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吉美坚赞成功之处,不仅在于通过创办学校解决了女童和僧人的教育问题,更在于他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女童和僧人教育的质量,为我们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和僧人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科学的决策依据。由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得到的启示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大量的失学女童和数量众多的僧人得到应有的现代教育,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因为这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八)必须加强少数民族杰出领导人才和教育家的培养,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并非来自教育外部,而是来自传统教育体制本身以及适应了此种体制的教育者,尤其是校长。[13]《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力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2]55但迄今为止,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与“教育家办学”的目标相距甚远。尤其是民族地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的行政化倾向更加严重,学校缺乏基本的办学自主权,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活力严重不足。因此,基于我国国情以及民族地区的特点,在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尽快培养一大批熟悉本民族、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并懂得教育规律的民族杰出领导人才和教育家,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没有这些优秀人才的努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振兴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的民族教育改革是教育家办学的产物。吉美坚赞是个身体力行的改革家,集中体现了一种“教育家精神”,即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强烈的创新动机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支持吉美坚赞私立学校发展壮大的动力,首先是作为教育家的吉美坚赞对于教育理想的那份坚守和民族教育事业的爱心,正是这份坚守和爱心,使他十几年如一日,把“心中的教育之梦”转化为坚定的行动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四处筹款修建学校,使学校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次是作为教育家的吉美坚赞长期扎根于藏区教育教学实践而形成的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独有的教育智慧,他将自己深厚的藏族传统文化素养与现代教育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并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不断思考、不断发现、不断超越、不断创新,针对藏区教育实际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思想主张,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藏区公办学校的独特的教学模式,凭借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教育智慧,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获得了良好的办学绩效,在同行内和社会上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其三是作为教育家的吉美坚赞不仅是一位有行政权力的“长”,而且是一位学有专长、教有专长的“家”,他深谙藏区教育发展的规律,善于发现违反藏区教育规律的现象,不仅是敢于用反潮流教育管理体制去管理、调控学校,更为重要的是用自己独有的思想和智慧影响学校、引领学校,显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吉美坚赞创新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我们全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程中,要特别尊重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杰出领导人才和教育家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的战略措施,明确校长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努力创设少数民族杰出领导人才和教育家的成长的体制和机制。为了让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成长为教育家,让更多的教育家成长为杰出的教育家,让更多的教育家在办学的实践中创造辉煌的业绩,政府和社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14]一方面,要坚持“充分信任、积极培养、大胆使用”的原则,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中营造尊重教育家、依靠教育家的良好舆论环境,重视并及时发现民族教育领域优秀的领导人才;另一方面,要设置少数民族地区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发现并培养优秀的民族教育人才,造就成千上万杰出的教育家。
四、结语
吉美坚赞的创新教育实践是教育家办学的产物。吉美坚赞校长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教育改革家,从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教育家精神”,即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强烈的创新动机、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吉美坚赞民族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其改革是在我国自然条件最艰苦的藏区基层学校自发、自主产生的,而且是在没有任何资源优势、没有教育专家指导、在办学条件相当艰苦的情况下取得的,探索出了一条在藏族文化背景下和高原牧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子,科学地回答了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它提示我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征程中,要特别重视自下而上的、基层的、民间的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因为它们才是推动教育复杂变革的真正动力。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教育创新的优秀典型,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有待更多的研究和解读。同时,作为藏区一所全免费的福利学校,也期待着能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吉美坚赞的创新教育改革仍在进行之中,其模式仍需提升和完善,特别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的支持。而政府能否真正做到简政放权,改变政校关系,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教育家办学等一系列基础性教育制度的变革,使成千上万个“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同时焕发智慧和创造的活力,自觉、自主地开展教育改革与创新,由此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最终实现全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是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成败的核心问题!当中国的教育家层出不穷之时,便是中国的教育改革成功之日。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钟秉林.加强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教育研究,2013,(7).
[4] 石中英.深化教育改革,成就中国教育梦想[J].教育研究,2013,(4).
[5] 郭宇宽.六年大于十二年?——访青海果洛州吉美坚赞福利学校[J].中小学管理,2010,(3).
[6] 房灵敏,等.浅谈西藏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机制创新[J].西藏大学学报,2006,(3).
[7] 顾明远.试论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
[8] 王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9] 陈延斌.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民族教育的基本经验及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1999,(3).
[10] 张学文.教育综合改革应由“教育工具论”向“教育民生论”转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
[11] 郭福昌.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2] 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3] 方展画.“教育家办学”的诉求与教育改革的取向[J].浙江教育科学,2010,(2).
[14] 王湛.教育家办学:校长的角色、使命与成长 [N].中国教育报,2007-06-26,(6).
(责任编辑 张永祥/校对 一心)
A Study of Typical Cases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Minority Areas of China——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Gyaltsen Innovation Education Practice in Golog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Qinghai Province
LI Zi-hua
(Normal College,Qinghai University of Minorities,Xining,Qinghai,810007,PRC)
At present,China’s education reform has stepped into a“crucial stage”and“abyssal region”.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64% of the land area of the minority area,will face mor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erms of“deepening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education field”.“Gyaltsen national vocational school”,which is in Golog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Qinghai province,has carried out multi-dimens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on unique education thought,education system,education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It has cracked a great deal of difficulties in ethnic education development,made the school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distinctive schools in all Tibetan area,and set up an outstanding model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for ethnic areas in our country.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Gyaltsen minority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embodies a basic spirit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accords with the reality of national regions and ethnic minorities,which has not only accumulated valuable and richful experience of Chinese Tibetan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but also provides general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on how to deepen the“comprehensive reform”education field for other ethnic areas in China.
Gyaltsen;National education;Reform and innovation;typical cases;precious experience;profound inspiration
2014-05-06
李子华(1971—),男,甘肃通渭人,青海民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研究
G 75
A
1674-5779(2014)05-0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