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泥-谷壳吸附剂对混合染料吸附机理的研究

2014-03-29卢雪丽张惠灵刘雪成王春杏

化工环保 2014年3期
关键词:谷壳液膜染料

卢雪丽,张惠灵,刘雪成,王春杏

(武汉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随着城市化加速,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数已超过3 000座,总处理能力达1.3×108m3/d以上,随之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也不断增加,而且污泥成分复杂,具有易腐化、不稳定、恶臭等特点[1],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将污泥更好的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法、堆肥农用法、填埋法和建材利用法[2]。谷壳是稻米加工的副产物。我国每年产生的谷壳达32 M t,资源丰富[3]。以污泥和谷壳作为原料制备吸附剂,可增加污泥的碳含量,有利于吸附剂性能的提高。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毒物含量高、成分复杂及难降解等特点,是我国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4]。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有化学混凝法、电化学法、化学氧化法、生物降解法和吸附法[5]。其中,吸附法工艺简单,对于高浓度的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6]。

本工作用以污泥和谷壳为原料制备的污泥-谷壳吸附剂(SCA)处理模拟混合染料废水,通过动力学分析、FTIR表征和SEM表征对SCA吸附混合染料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材料和仪器

酸性大红、碱性嫩黄、ZnCl2和盐酸:分析纯。

污泥取自武汉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外排污泥,含水率约80%(w);谷壳取自某大米加工厂废弃谷壳。

VERTE×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布鲁克公司;Sartorius BS224S型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Nava 400 Nano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FEI公司。

1.2 SCA的制备

将污泥和谷壳分别放入干燥箱中,在105 ℃下干燥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经破碎、筛分后称取污泥和谷壳共25 g (污泥与谷壳的质量比为1∶3)。加入62.5 mL 4 mol/L的ZnCl2溶液,充分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12 h后将物料放入氮气氛围下的电阻炉中进行热解,热解条件为升温速率10 ℃/min、活化温度500 ℃、热解时间1 h。热解完全后将热解产物冷却至室温,先用盐酸洗涤,再用70 ℃蒸馏水洗涤,最后用冷水反复洗涤,使洗出液pH达到7左右。经过滤、干燥后破碎,过200目筛,得到粉末状SCA。

1.3 吸附实验

在25 ℃的条件下,配制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质量浓度均为100 mg/L的模拟混合染料废水1 L,向其中加入0.5 g/L SCA,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取样进行分析。

1.4 分析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7]分别在波长435,510 nm下测定废水的吸光度,计算吸附量。对SCA的结构和形貌进行FTIR和SEM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效果

在吸附温度25 ℃、混合溶液中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的质量浓度均为100 mg/L、SCA加入量0.5 g/L的条件下,吸附量随吸附时间的变化见图1。由图1可见:在吸附的前50 m in,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速率很快,随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量迅速增加;当吸附时间为400 m in时,吸附达到平衡,酸性大红的吸附量为125 mg/g,碱性嫩黄的吸附量为170 mg/g。由此可见,SCA能很好地吸附净化染料废水,吸附效率高,吸附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较短,实现了污泥和谷壳的资源化。SCA对碱性嫩黄的吸附效果好于酸性大红,这是因为酸性大红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直径较碱性嫩黄大,酸性大红分子在孔径较小的孔道中的扩散相对困难[8]。

图1 吸附量随吸附时间的变化

式中:t为吸附时间,m in;qe和qt分别为吸附平衡时和t时刻的吸附量,m g/g;k1为拟一级吸附速率常数,m in-1;k2为拟二级吸附速率常数,g/(mg·m in);kp为颗粒内扩散速率常数,mg/(g·min0.5)。

拟一级动力学方程、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的拟合曲线分别见图2~4。SCA吸附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的拟一级动力学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2和0.986 8,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0和0.999 5,颗粒内扩散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 7和0.909 3。在3种动力学方程的相关系数中,混合染料的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的

2.2 吸附动力学

为了全面研究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动力学特性,需得到最适合描述此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拟一级动力学方程、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分别见式(1)~(3))对数据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均大于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的相关系数,因此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这是因为,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相比,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包括了外部液膜扩散、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等吸附过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染料分子在SCA上的吸附机理。

图2 拟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曲线

图3 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曲线

图4 颗粒内扩散方程的拟合曲线

为进一步考察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中外部液膜扩散、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在吸附过程中的控制关系,对外部液膜扩散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外部液膜扩散方程见式(4)和式(5)。

式中:Km为液膜扩散速率常数,m in-1;F为交换度。

外部液膜扩散方程的拟合曲线见图5。SCA吸附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的外部液膜扩散方程中的Km分别为0.210 0,0.218 4 m in-1,相关系数分别为0.945 9和0.943 8(分别大于颗粒内扩散方程的相关系数0.935 7和0.909 3)。由此可见,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中的外部液膜扩散作用大于颗粒内部扩散,液膜扩散为吸附的主要控制过程。

图5 外部液膜扩散方程的拟合曲线

2.3 SCA的SEM表征结果

SCA吸附混合染料前(a)后(b)的SEM照片见图6。由图6a可见,SCA表面呈现不规则的多孔结构,孔形状似平行壁,基体上分布着明显的中孔和微孔。在ZnCl2化学活化的作用下,含碳有机物发生芳构化和脱水作用[9],在高温热解情况下,挥发分不断挥发,形成了以碳骨架为支撑的孔结构。由图6b可见,SCA吸附混合染料后,表面明显分布有众多的光亮沉积物,出现条带状或不规则斑点,轮廓非常清晰。发达的孔隙说明SCA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饱和后SCA的微孔被大量填充,说明吸附过程中起吸附作用的主要为微孔,过渡孔和大孔仅作为扩散的通道。

2.4 SCA的FTIR表征结果

SCA吸附混合染料前后的FTIR谱图见图7。由图7可见:1 626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键的伸缩振动;1 600~1 700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N—H键的弯曲振动和C—N键的伸缩振动;1 400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C—C键的伸缩振动;1 032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C—OH键的伸缩振动;467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C—H键的伸缩振动[10]。由此可见,活化剂ZnCl2的脱水缩合作用使SCA形成等主要官能团。由图7还可见:SCA吸附混合染料后,在1 000~2 000 cm-1处的吸收峰有所增强,说明吸附后官能团的相对含量增多;在2 800~2 900 cm-1处出现两个较弱的小峰,为—O—CH3官能团中的—CH3对称伸展振动吸收峰。由此可见,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为物理吸附,没有发生氧化反应。

图6 SCA吸附混合染料前(a)后(b)的SEM照片

图7 SCA吸附混合染料前后的FTIR谱图

3 结论

a)以污泥和谷壳为原料制备的SCA处理模拟混合染料废水。在吸附温度25 ℃、混合溶液中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的质量浓度均为100 mg/L、SCA加入量0.5 g/L、吸附时间400 min的条件下,酸性大红的吸附量为125 mg/g,碱性嫩黄的吸附量为170 mg/g。SCA吸附混合染料的效率高,吸附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较短,实现了污泥和谷壳的资源化。

b)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液膜扩散为吸附的主要控制过程。

c)SEM表征结果显示,SCA孔隙发达且丰富,以中孔和细密的微孔为主,说明SCA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1] 严炳奎. 污泥活性炭吸附剂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2] 刘宝河,孟冠华,陶冬民,等. 污泥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12,28(25):130-133.

[3] 钱俊青. 稻壳制备吸附剂及其性能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0,15(6):43-47.

[4] 范晓丹,张襄楷,杨虹莹,等.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脱色性能[J]. 化工进展,2007,26(12):1804-1807.

[5] Martin M J,Artola A,Balaguer M,et al. Activated carbons developed from surplus sewage sludge for the removal of dyes from dilute aqueous solutions[J].Chem Eng J,2003,94(3):231-239.

[6] Alker G M,Weatherley L R. Adsorption of acid dyes on to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in fixed beds[J]. Water Res,1997,31(8):2091-2101.

[7] 雷波. 分光光度法对混合染料浓度的同时测定[J]. 染整技术,2003,25(3):35-37.

[8] 刘宝河,孟冠华,陶冬民,等. 污泥吸附剂对3种染料吸附动力学的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11,5(1):95-99.

[9] 任爱玲,王启山,郭斌.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吸附特性[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64(6):1068-1071.

[10] Nasrin R K,Marta C,Giselle S,et al. Production of micro- and mesoporous activated carbon from paper mill sludge[J]. Carbon,2000,38(14):1905-1915.

猜你喜欢

谷壳液膜染料
考虑轴弯曲的水润滑轴承液膜建模方法
高空高速气流下平板液膜流动与破裂规律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液膜破裂对PCCS降膜的影响*
染料、油和水
种子?谷子?米?
谷壳保鲜贮藏红薯
新型含1,2,3-三氮唑的染料木素糖缀合物的合成
种子?谷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