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4-03-29张宇杰班旭霞王丽红

河北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喹诺酮例数药品

张宇杰 班旭霞 王丽红

药品不良反应(ADR)给广大患者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1]。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确、合理安全使用药品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相关机构对于ADR也愈发重视。鉴于此,笔者对我院所上报的ADR进行统计,深入研究,并对临床常见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以研究ADR发生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83例,并对报告中按患者一般情况、用药类别、出现ADR的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主要表现和转归等几个方面做详细分析。

1.2 判断标准 依据2011年卫生部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出现ADR时间、引发ADR用药途径、药品种类、抗微生物类药引发的ADR、ADR受累器官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

2 结果

2.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483例ADR报告中,男 216 例(44.7%),女 267 例(55.3%),男、女比例为1∶1.24,年龄组 >60岁发生 ADR 188例,为39%。年龄组<10岁发生ADR 11例,为2.2%。见表1。

表1 ADR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 例

2.2 用药后与出现不良反应时间 在483例不良反应病例中,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在用药30 min以内,共304例,占62.9%;不良反应发生最早为用药后1 min,最长为连续用药6 d。见表2。

表2 用药后与出现不良反应时间

2.3 引发ADR的用药途径 在483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发生为多占76.0%,引发ADR的给药情况。见表3。

表3 发生ADR的用药情况

2.4 引发ADR涉及的药品种类情况 发生ADR药品有12大类。以抗生素药引发的ADR 246例,占49.5%:中药注射液109例,占21.9%。涉及ADR的药品种类及比例,见表4(部分患者因多种药物联合用药,ADR可由多种药品引发,因此,统计例数>实际例数)。

表4 涉及ADR的药物种类及比例

2.5 抗微生物类药引发的ADR 表中喹诺酮类抗微生物药ADR报告数量最多,占42.1%。其次是头孢菌素类药,占19.7%(部分病例用二种或以上抗生素药,因此统计例数>实际例数)。见表5。

表5 引起ADR的抗微生物药物品种

2.6 ADR受累器官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 483例ADR报告中药品所致的器官系统损伤,以皮肤损害最多,占报告的49.7%;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同一患者的ADR可损伤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不单一,故统计例数>总例数)。见表6。

表6 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主要表现

3 讨论

ADR可发生任何年龄组,以年龄组60岁以上ADR患者比例较高,占39.0%。临床研究表明,在老年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期间,常合并多种疾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临床治疗时往往联合多种药物同时使用,药物间的副作用互相影响,且用药时间长,更易发生ADR,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分解能力低,导致药物在体内滞留、蓄积、排泄慢,造成血药浓度过高。同时老年患者对ADR的敏感性、耐受性不同于青壮年,临床症状不易早期发现,从而引发ADR的几率、严重程度较高。因此,老年患者用药应慎重选择用药种类和剂量,严格控制个体化给药原则,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明确诊断,以临床主要症状,选取针对性强、副作用小、效果好的药物。临床药师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认真监测[2],适当延长用药间隔时间,用药初期,控制给药速度,减少老年患者的用药剂量[3]。均可降低老年ADR的发生。儿童组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药物的耐受性、敏感性与成人有一定的差距,自述能力低,反应差,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因此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如出现与原临床症状不同的皮肤、呼吸道与消化道症状要考虑ADR,及早采取措施预防药物不良反应[4]。因此,对于>60岁、<10岁的患者在药物的使用中,要加强控制药物种类及剂量,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范和ADR监测。

发生ADR中,有62.9%的患者发生在30 min之内,最早发生时间是在用药后数秒。这与静脉入血,血药浓度迅速提高有关。药物作为抗原进入机体,迅速激活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这类患者多使用过同类药物,当机体再次接触同类药物,对机体的刺激迅速而强烈,可迅速发生局部或全身超敏反应,反应极快,若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这也是静脉给药需要注意的节点。在483例报告中,静脉滴注给药导致的ADR最多,占到总数的绝大部分(76.0%)。因此,建议临床医师治疗时选择性多用口服药,少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力求把ADR风险降到最低。有的患者,连续用药后,也可出现迟发型药物不良反应[5]。临床到1例外院急转到我院患者,该患者为预防血栓性疾病,定期静脉输活血化瘀中药制剂,连续输液1周后,输液过程中,突然发生输液反应,虽转至我院抢救,终因急性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导致中药制剂药物不良反应与中药说明书普遍存在描述简单,缺少老年患者用药、儿童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用药不良反应的提示,中药制剂尤其是静脉输液提取纯度不够,中药治病机制不明确,加之中药成分复杂,制剂质量和检测方法难以标准化,药物间相互作用,禁忌证、注意事项、药理毒理等重要项目的描述不明确,“未确定”模糊性描述使用过多,也是导致中药制剂不良反应频发的重要原因[6]。部分中药制剂加工不规范,中药成分具有多重药理性,且有效成分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另中西药联合使用增加了ADR的发生[7],有文献报道,中药中的金属离子类(如钙、汞)及有机酸类、麻黄碱类、氰苷类、乙醇类都可增加 ADR的发生[8],中药注射液发生 ADR 109例,占21.9%,也与部分医务人员认为中药毒性小无副作用的偏见意识有关。导致滥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或预防性给药太多。临床上应用中药注射液时,要选择正规药厂、大品牌及临床经使用证明有效且无或低副反应的药物,要充分注意用药监测,特别是输液的前30 min内,要密切观察。

在所有的ADR中,抗微生物药发生的ADR例数最多,占总数的49.3%。首先抗生素药种类多、应用范围广,其次医师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或滥用抗生素,把抗生素看作万能药,且同时多种联合应用。尤其是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本文统计,喹诺酮类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ADR的比例最高。因喹诺酮类常引起严重不良反应,部分医院已将喹诺酮类药品退出院内抗菌药目录,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喹诺酮类药不良反应的发生[9]。也有文献报道,通过控制喹诺酮类药静脉滴注速度、输液温度,避免空腹给药,也可减少喹诺酮类药物静滴不良反应的发生[10]。最关键还是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抗微生物药使用的适应证,防止滥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目前广泛应用临床,发生 ADR 也在增加[11]。

ADR临床表现最多的就是皮肤损害,246例,占49.7%;其次消化系统损害、药物热、神经系统、心血管损害、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分别为 18.4%、8.9%、5.8%、5.6%。在所有的报告中,ADR对皮肤和胃肠道的影响最大。因此,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对皮肤、胃肠道的观察变化,

在483例ADR报告中,症状较轻的ADR报告有445例(92.1%),严重的 ADR 报告有 38 例(7.9%)。38例严重报告中,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2例(45.5%),皮肤严重损伤9例,其他7例分别为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胃肠反映,胸憋气短。严重的ADR,经停用可疑药品及对症治疗,治愈 30例(78.9%),好转 8 例(21.1%),在我院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经过积极处理均无后遗症。无死亡病例(不包括外院转来死亡者)。

综合上述,输液治疗是ADR多发途径,应加强巡视,以防产生严重不良后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涉及多类药物,与诸多因素有关,做好用药监测的同时,要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要掌握药物对重要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要加强医、患、药师三者的沟通,及早发现可能被忽视的ADR,更好地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11.

2 李海菊,郭春花,王媛媛.影响我院老年住院潜在性不适当用药因素的回顾分析.中国医院医学杂志,2013,33:1189.

3 于爱荣.老年人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15.

4 陆晓彤,刘海涛,张健.258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儿童药学杂志,2011,17:39-41.

5 谢家驹.警惕持续使用青霉素过程中的过敏性休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16-17.

6 张建民,冯玲玲.中成药说明书的现状调查及修订建议.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63-265.

7 林浩.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12,5:108-109.

8 饶平妹.中成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对策.时珍国医国药,2013,24:966.

9 任小平.我院8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天津医学,2014,26:28.

10 曹建明,郭向群,曹晓宇.减少喹诺酮类药物静滴不良反应的措施及效果观察.首都医药,2013,4:49.

11 罗蓓,谭健锹,梁勇前.伊曲康唑不良反应及转归的回顾性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561-1563.

猜你喜欢

喹诺酮例数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