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景写生中以色造境能力的培养
2014-03-29徐宗品
徐宗品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风景写生是深入生活,体验自然,感悟人生,提高审美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已成为高校艺术学科专业学生的必修实践课程.风景写生教学,一方面锻炼学生在风景写生中对色彩规律的基本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激励学生探索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审美样式,促使学生创作意识的形成,使学生以色造境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通观当前的风景写生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离以色造境的目标尚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针对风景写生实践教学中出现的“有色无境”问题,结合笔者的经验体会,就风景写生中学生以色造境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进行探析.
1 风景写生的本质是“造境”
造境一词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思想,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以意造境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理论的主旨.这里的境是一个情景交融的场景,是艺术家精神状态的物化,是在特定审美理念主导下的第二自然,是自然之象与艺术家审美理想混合的产物,即所谓的审美意象.这里的造,不是再造自然景色,而是在画面中营造独特的审美意境.因此,造境,就是艺术家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对自然景物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和想象,来传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它侧重于作者主观性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和表现.造境不是对自然景色机械式的摹仿,而是画家将自己对景色的体察、品味、感悟与思考融化在浓浓的情感体验中,形成主观化的审美意象,凭借艺术构思和个性化的视觉语言营造画面的情境氛围,从而形成感人的虚境.
造境是一个复杂的审美表现过程,它包含了从观景、味景、到绘景的三个阶段.也就是文同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创作过程.观景既要了解自然景色的变化规律,又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形成情绪化的“眼中之竹”;味景即要做到“情与景会,意与象通”,形成意象化的“胸中之竹”;绘景既是通过选景取舍、画面构思、色彩表现形成个性化的“手中之竹”.
因此风景写生的实质即是造境的过程,这里既要看山是山、又要看山不是山.既要对景选择样式、又要离景构思情境,更要营造画面的艺术意境.风景写生教学即要对学生进行艺术观察、艺术想象、艺术表现等方法技巧的辅导,也涉及到教师如何激发学生个体将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等融入到写生过程当中,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和样式.因此,在风景写生教学过程中,厘清造境的本质内涵,抓住风景写生的规律,以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造境能力是风景写生教学的主要任务.
2 “有色无境”是当前风景写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高校风景写生教学实践中发现,“有色无境”是当前风景写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从学生方面来说,大部分学生对风景写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同学只把风景写生当作外光色彩练习,把追求画面颜色的丰富性当成了主要目的.同时由于自然景物结构的复杂性和颜色的多样性,大部分学生面对对复杂的形色时,不知如何概括取舍,照抄表面色彩严重;甚至有的同学依赖相机拍照片回去临摹.因此画出来的作业更像是一堆颜色的堆砌,画面僵硬,没有情感和趣味,造成画面“有色无境”.究其原因,是学生对风景写生的目的和作用认识不清,除了对色彩规律掌握不到位外,主要问题是不了解风景写生的目的和意义,也缺乏对以色造境内涵的理解,把造景和造境等同起来,没能把色与景、情、境、意联系起来思考,更不清楚造境的方法和过程.
2.2 从教学方面来看,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造境方法的有效指导
从当前高校艺术类学科专业来看,除了传统的绘画专业外,大部分学校主要开设的都是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数字艺术设计等应用型专业.承担风景写生教学任务的除了一部分绘画课教师外,很多都是设计老师带队外出写生.而很多设计教师对外出风景写生的认识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只是把风景写生当成一种外光条件下的色彩基础训练,甚至有风景写生跟专业学习关系不大的错误想法存在,导致对风景写生教学的主观性能动性不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风景写生知识的深入讲解和以色造境方法的指导.甚至很多学校的风景写生教学都变成了教师带队的学生集体外出旅游活动.致使风景写生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致使学生以色造境能力很难真正得到有效的提升.
风景写生中“有色无境”问题的存在,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更主要的还是教育教学方法出了问题.作为风景写生教学,我们首先在教育观念上要认清造境能力培养对学生艺术创作和设计创意素质提升的重要性,明确以色造境能力训练是色彩风景写生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中心任务,其次,要指导学生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如何以色造境,即教学生以色造境的方法.再次,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造境能力的培养.因此,只有解决了这些根本性问题,外出风景写生课程的教育教学价值才能得以显现.
3 风景写生中以色造境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以色造境能力就是运用色彩的表现规律塑造色彩意象,营造色彩情境的能力.在风景写生中,具体体现在对画面色彩情境的构思能力、风景色彩意象的塑造能力、风景色彩规律的运用能力等方面.因此,在风景写生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依据艺术教育教学规律,针对以色造境能力培养的内容模块,结合学生不同的个性特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出可操作的训练路径,才能真正做到学生造境能力培养的实效性.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风景写生教学的经验体会,对以色造境能力培养的方法和路径提出的三点建议,以供参考:
3.1 外出写生前的理论教学应以对学生进行造境相关理论知识的辅导为主,重点培养学生“以色造境”的观念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教学就是教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建立合乎艺术规律的思维方法、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是艺术课程教学的共同特点.在风景写生课程教学中同样如此.外出风景写生前的理论教学应以造境相关理论知识的辅导为主,重点培养学生“以色造境”的观念意识.除分析西方现代艺术创作的色彩表现手法外,重点讲授中国传统造境艺术理论和色彩表现知识体系,以及中外色彩表现体系的异同点.理清学生对色与景、情、境、意关系的模糊认识.在教学方法和上应以启发诱导为主,通过进行大量优秀作品的观摩、分析、讲解建立起学生的造境意识.在教学途径上可以采用临摹中外优秀风景画或山水画作品使获取以色造境的观察、构思以及表现方法.使学生理解,当面对大自然景色时,不是画其所见(自然形色),要画其所感(自然形色使你感受到什么),画其所悟(自然形色使你联想到什么),画其所想(自然形色在你心中幻化出一个怎样的画面情境).这种营造情境的主观需要决定着你去对自然景色进行有选择的取舍,促使着你去积极主动地利用色彩规律去实现对画面意境的表达.
3.2 现场写生实践中,要抓住以色造境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根据以色造境能力内容模块进有针对性的的训练
外出风景色彩训练内容比较多,包括色彩情调问题、形色结合问题、色彩构图问题、色彩语言问题等等.其教学的中心思路还是要抓住以色造境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根据画面色彩情境的构思能力、风景色彩意象的塑造能力、风景色彩语言的运用能力等内容模块进行针对性的的训练.在画面色彩情境的构思能力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色彩联想,强调色彩的整体观察和整体表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内心的需要对自然景色大胆概括和取舍,寻找符合色彩情境构思的构图形式;在风景色彩意象的塑造能力方面,鼓励学生主动经营画面意象,合理运用形与色、构图与构成、笔触与肌理等视觉元素对色彩意象进行塑造;把对自然光色的认识转化为内在的感受和画面色彩氛围的营造;在风景色彩语言的运用能力方面,可以结合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倾向,有意识的引导对某种色调情趣的研究和表现技巧训练.在这些内容模块训练的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在教学途径上,通过教师示范、现场指导、小组讨论、作业点评和总结反思等措施和手段,举一反三,使学生以色造境的能力逐渐累积提升.在这个过程的训练中,重点是写生过程中色彩情绪的联想和控制,很多同学在刚开始面对自然景色时,联想也较丰富,随着刻画的深入,很容易陷入到照抄自然色彩环境的泥潭当中,这时就需要冷静控制作画进程,使色调回到情境构思中来.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可以通过色彩速写的专项练习加以解决.
3.3 激励学生探索富有个性化的色彩语言和表现样式,使学生以色造境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切的专业艺术教学,最终还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精神.如何激发学生个体将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等融入到写生过程当中,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色彩语言和表现样式.这在风景写生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写生中,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会是不相同,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思想情感、性格心理、学识素养、审美意趣等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个人感受的差异化,但这恰恰是艺术家个人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写生时忠实自己的真实感受,激励学生探索富有个性化的色彩语言和表现样式,是激发学生艺术创新意识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引导学生从画什么,转向怎样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时的自然景色只是一个参照物,“搜尽奇峰打草稿”,通过借景、移景等手段,写生的重点转向如何处理画面的情境.特别要鼓励学生忠实自己的真实感受,真挚的思想、情感、心境对画面意象的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鼓励学生寻找自己风景写生的兴趣点,只有从自己感兴趣的景色当中,才能发现符合自己意象需要的形色、构图、肌理与审美趣味.进而加以夸张、概括和提炼.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语言和表现样式.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写生与默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至于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可以不择手段,所谓“不择手段”
即一切手段都可以选择,如学生确实碰到技法处理不好的问题,可根据学生画面的情况,有选择性的去借鉴一些优秀作品的处理技巧.这本身就是提高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通过这个的教学内容的训练,学生以色造境的能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1〕陆籽叙.对景写生与创造[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郑丽琼.王国维“境界”之形成——浅议“造境”与“写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3〕张积成.浅谈造境[N].美术报,2013-06-29.
〔4〕胡崇富.浅谈中国画造境[J].美术教育研究,2011(03).
〔5〕韦潞.以色造境[J].艺术界,2008(03).
〔6〕杨光伟.探析油画风景写生中的意境营造与意象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
〔7〕刘维维,孙薇.心灵的感悟与视觉的升华——浅谈油画风景写生[J].艺术研究,2008(03).
〔8〕李文斌:浅谈油画风景写生中构图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09(24).
〔9〕魏毅.水彩风景写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培养[J].教师,2011(26).
〔10〕杨承鸿.试述油画风景写生中的整体性观察及思考[J].当代艺术,2010(01).
〔11〕刘洋.从自然色彩再现到主观色彩表现——《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