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现状的调研分析

2014-03-29寇跃灵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毕业生学院

寇跃灵,权 琨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独立学院是采用民办运作的新机制、吸收母体学校教育资源的新模式的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截止到2008年5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26所,在校学生达180多万人,在校人数占到了高校人数的三分之一.随着独立学院毕业生的不断增加,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新的矛盾.面临社会中农民工、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之间的就业矛盾愈加激烈,就业也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然而就业矛盾的凸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全面衡量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注重能力培养.敢于推销自己,成功就业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是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大学毕业生值得讨论的严峻问题.

1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

由于招生政策的不同,独立学院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三本,虽然招生批次为本科第二批或第三批,但是分数线一般要低于二本,和一本相比更是相差甚远.所以较低的招生分数肯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然而一般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又不同于本一或本二高校,根据本三学生的特点,独立学院有一套自己的教学理念,这使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与其他本科高校相比又有了自己的特点.

1.1 学生自身的特点

1.1.1 文化知识底子较薄,学习能力欠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高中一般是偏科生,或者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基础文化知识薄弱,而且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没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在本科学习阶段,要比其他传统本科(本一本二)的学生有更多的东西要学.相比来讲,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要在基础文化知识方面稍逊一筹.

1.1.2 普遍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突出

有学者统计,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普遍比其他传统本科(本一本二)的学生见识较广,沟通力较强.由于独立学院招生批次的限定,其学生结构为高考成绩中等的学生较多,而这些学生正是高中生中接触社会面较广,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群体.所以,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有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整体特点.

1.1.3 依赖性总体较强,缺乏危机意识

由于独立学院采用民办机制进行收费,呈现的现象就是学费较高.能够有支付能力的家庭一般是条件不错的,对孩子的教育也有偏于溺爱的共性.显现出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不独立的现象,尤其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总体依赖性强.加之工作由家长安排的现象不为罕见,这部分学生缺失了对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

1.2 学生就业的特点

1.2.1 文化基础不够扎实

如前文所说,独立学院的招生在本科二批次,但是分数要相对较低.考入本三的学生一般是高考不成功,甚至学到的文化基础知识不足以考出本二的分数.也就是说,独立学院的学生没有足够扎实的文化基础,这将是他们在就业甚至其他方面竞争力不强的根本原因.

1.2.2 就业观念不够清晰

独立学院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三本,由于教学教育性质不同,学费一般会比本一本二批次的学生高出很多.能够接受高学费的学生,也大都是来自条件不错的家庭.这些学生对工作的欲望明显的低于其他学生,加之对于工作单位所能带来的地位、权利、收入等的要求也较高,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整体上没有清晰的就业观念.这将间接地削弱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勇往直前的战斗力.

1.2.3 矛盾心理蛊惑人心

由于独立学院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是太高,加之考入独立学院的学生自知成绩不如一二批次本科生,又高于普通专科生,致使独立学院大学生,有一种矛盾心理,容易在就业竞争中踌躇不前,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或者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或者失去了竞争的勇气,错失就业的良好机会.

2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2.1 就业现状

虽然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紧张,但是独立学院毕业生仍然在向人才市场大量涌入,由此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加巨大.据网上教育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2005年达到340万人,2006年达到410万,2007年将达到495万.2008年为550万人,至2009年将再创高峰,达到611万人.而在这些数据中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来自于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发展受到紧张严格的毕业生的工作的严酷考验,.就2008级毕业生而言,独立学院就业问题普遍表现为以下几点.

(1)由于入门分数线不高导致生源质量相对较低,独立学院学生整综合素质能力相对较弱.如:学生文化知识底子较薄,学习能力欠缺,总体依赖性强,缺乏危机意识等原因,导致了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大军中竞争力的削弱,也不能很好的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

(2)独立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独立学院从九十年代末才开始兴起,社会影响小,独立学院教学效果和毕业生的各方面素质、能力、特点等还未能的到充实的考验,用人单位对其还没有正确的认可.二如今人才市场的供远大于求,用人单位没有动力去挖掘独立学院的优秀人才,致使大量独立学院毕业生即使够格也未被聘用.比如有的单位明言指出本三院校不在招聘范畴之内,更甚至有些发达城市规定本三院校毕业生不能落户.这种打击严重打消了本三院校(即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包括在校学生都对就业前景报以失望.

(3)学生就业心理存在误区.独立学院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是太高且理论水平偏低,独立学院大学生,有一种矛盾心理,在就业竞争中踌躇不前,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或者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或者失去了竞争的勇气,错失就业的良好机会.

2.2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

2.2.1 学生自身的因素

第一,整综合素质能力相对较弱.独立学院的学生在高中一般是偏科生,或者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基础文化知识薄弱,而且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没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相比来讲,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要在基础文化知识方面稍逊一筹.第二,就业观念不够清晰.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都是来自条件不错的家庭.这些学生对工作的欲望明显的低于其他学生,加之对于工作单位所能带来的地位、权利、收入等的要求也较高,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整体上没有清晰的就业观念.这将间接地削弱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勇往直前的战斗力.第三,就业心理存在误区.独立学院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是太高且理论水平偏低,独立学院大学生,有一种矛盾心理,在就业竞争中踌躇不前,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或者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或者失去了竞争的勇气,错失就业的良好机会.

2.2.2 社会方面的因素

第一,用人单位跨级录用.用人单位都有跨级录用高水平人才的欲望和行为,致使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缺少适合就业的岗位.为了公司的形象工程,有些公司会夸张地录用更高水平的人才,或者定制过多的招聘条件,造成人才市场结构失衡,所谓的“人才过剩”现象,也只不过是用人单位对高水平人才的过度奢求.第二,用人单位地域歧视.外地人不好找工作不好落户,已经是社会问题了.独立学院毕业生更是在这一方面没有主动权.用人单位对员工与当地联系的紧密程度要求较高,使方言,风俗人情甚至人际关系网,都成为了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阻碍.

2.2.3 学校方面的因素

第一,培养教育模式不够符合社会需要.独立学院的教育模式一般都是传承母校的经验,很少有按照社会发展改革创新.培养方案也是就方案用到新人上,往往忽略了社会需要的变化,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学院应该是新机制新模式的全新机构,这样才能让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有强悍的战斗力.第二,就业指导不够完善.独立学院的学生本来就是成绩并不高的群体,在大学紧张的学习中,亟需学校的就业指导.独立学院兴办时间较短,缺乏有就业指导经验的人员,毕业生就业没有形成趋势,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无比重要.

2.2.4 国家政策的因素

第一,没有健全的法律规范.在大学生就业和就业促进工作上,缺乏法律规范,缺乏法律规范的执行力.独立学院毕业生是比较脆弱的本科毕业生,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本来就不够强,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规范人才市场就业运作,最先受害的就是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第二,没有实际的政策保护.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极其重视,在促进就业上不断实施新的政策.但是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困难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差等问题仍然存在,有时好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大学生就业时并不能享受国家的扶持.

3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求职方向

前文所述,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困难重重.如何在就业竞争中取胜,关键要选对自己的求职方向.到2011年,本三院校(及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去向可以分为:考研、自主创业、入伍、跨专业求职和同专业求职等几种.每年的考研队伍中,都是本三学生多于其他传统本科(本一本二)的学生,而在自主创业和当兵入伍的同学中,独立学院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弱势甚至会强于其他传统本科(本一本二)的学生,但是在求职尤其是跨专业求职方面,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的失败率要相对较高.

4 结束语

近年来,独立学院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迅速,招生不断增加.虽然独立学院兴起的不是太早,但是它渐渐成为我国本科高等学校一只强大的新生力量.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二是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结合社会需求,为独立学院以及所有高校毕业生建设和谐友好的就业环境.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毕业生学院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初等教育学院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