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生态文明陕西建设研究

2014-03-29黄方圆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

黄方圆

(西北大学 南校区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我国长期落实现代科技治国的国策理论内容,针对现代高效生产规模活动和经济秩序整改活动进行细致讨论,确保机械开发程序和现代校验开发成果的有机结合,维持多元标榜经济建设格局的长期稳固绩效.但实际自然环境问题的严重堆积,直接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条件,面对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和资源短缺现象,我国必须深度联系马克思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保证创新科学发展观和民主行政规划内容的系统融合,具体抵抗经济秩序整编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落实特定地区的经济面貌基本需求补充内容.特别是我国陕西地区的经济恢复需求和生态改革工作的综合挑战,则更需要借助系统的认证技术,清晰制定单位计划的布置流程,极力创建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的施展中心结构,维持标榜人文自然风光的完整伫立效果.

1 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具体理论内容研究

透过社会人文生态创新定义格局的固化形态进行线索捕捉和绩效阐述,涉及自然生命群体的维系要论和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承接、延续途径机理实施活动要点的设置,需要经过长期的过往历史资料和经验进行总结和统计.正是由于实践对象的深度规范,加上开发环节中不可避免的破坏矛盾问题,使得具体维系的生态平衡效果方案难以实施,这也是目前我国陕西地域实地开发工作的主要研究难点内容[1].马克思主义在人化自然互动关系要论中适当提取哲学角度的认知技巧,维持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效果,严厉批判盲目追求经济价值的唯物主义观.在实现劳动调整和物质变换控制的调配环节中,结合社会流行素质的联系拓展途径进行社会历史文明总体化的结合,稳固自然本质与人类文明的一致联系,指明人类协调形态下的自然发展原则.社会认知下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活动内容,往往是违背自然规律,凭靠主观设想行为进行环境的破坏,严重阻断了中心转折区域的价值效应传播途径,容易引起生态危机问题的大范围堆积.

创新形式的自然观是理解人为的实践动机基础上,注意内部局限要素的排序结构,联合对立结构和劳动催生物质变换机理进行人化自然概念知识的补充性阐述.人高于自然,却始终不能独立于自然环境生活,在协调发展的系统环节中,要高度注意自然平衡贡献,并不只是简单地依靠人为行动去维持,而是凭借一种主观流行定位的先进意识基准效果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日常行为内部的牢固覆盖.随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社会经济秩序整改策略出现的同时,完成了对社会主义传统自然生态综合发展理论的全面继承和丰富发展.现下的科学发展观在发挥原始的生态规划内容价值基准的同时,适应唯物观的指导和社会发展本质问题的影响内化作用,争取对不同人民的生存发展利益进行高效满足.在这种传统价值观视阈下,社会结构发展从本质角度分析就呈现出在严格遵守社会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凭借自身利益选择的认同角度进行社会主体目的进程的补充.工业文明利用提高生产力手段进行规律原理和目的引导概论内容的结合,这是遵守马克思现实对照统一制备观念的主体认同行为.党的十七大根据中国自然生态细节任务进程的布置要求和阶段现状适当融合马克思理念,利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框架要领补充资源节约型和工业优化环境突出位置的肯定认知效果.注意单位社会成员消费模式对循环规模经济的理解诉求现状,结合先进科学研究手段进行再生能源的开拓[2].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得到有效控制,只有全面保障这类基础建设工作的稳定成果,联系基础民生的响应追求,才能真正完成社会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整体把握,达到科学和谐实践性价值的提取标准,促进理论创新阶段性延伸水准可以上升到足够丰富和完善的基础形态.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落实活动中容易滋生的问题分析

生态产业是树立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活动要领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理性角度的反思观念基础作用指导下,面对传统产业向生态产业转型的内在要求格局,依靠政府强制活动下的科技创新举动,进行循环经济模型的建设.联合清洁生产和废弃物重新利用的综合经济控制规律原理,完善绿色GDP统计体系的补充,筛选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退化现象的时代数据资料.应用人口数量不定因素和不科学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经济成本损失效果的验证,进一步定位国民财富总量的覆盖实效.根据经济增长的实际数量和质量因素,可以对国家区域的实地发展工作进行有效衡量.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治理,在相对健康的政治共同体结构下,政府依据民间不同组织的配合能力促进公共利益作为高诉求的价值拓展效能,维持多元主体交流下公益团队效应能够符合不同利益的合法决策回应效率.生态治理工作的基本原则观念就是保证公正在不同利益的高效阐述,争取积极凝聚社会不同结构的阶层力量,推动陕西地区的利益体制改革成效.生态文明关键要领即是理解制度创新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克服社会制度环境下的不合理因素.生态环境问题自身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可逆性,必要的支撑能力也是相对有限的,内部阈值结果蕴藏着一定的修复缓冲过程效用.经过生态战略不同时期的规划标准活动作用,仔细领悟经济和生态利益的冲突原因,真正把握国民经济宏观决策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吸收潜力开拓有重要的辅助价值.而先导效应强烈的文化创新体制就是人地有效沟通的必要支持工具[3].在建设科学的创新文明体系结构环节中,必须重视自然科学、社会内部人文文化底蕴的全面整合,发挥文化创新系统的理论应用价值和前瞻性的有机融合,破解生态发展困境的具体问题.在进行传统生态精神资源和创新文化的搭配过程中,最好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构中去.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涉及的长期复杂不定因素过多,需要高度注意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促进发展价值的全面开辟,真正督促动态和谐效应在人文生态综合概念的理解效能提升步伐.

目前我国陕西落实相关政策活动中面对一系列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实际退化问题加大,实际开发利用技术不够合理,破坏机理不安因素过于沉重,延续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隐患愈演愈烈.我国是世界国家行列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为严重的一个,实际危害面积高达370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也已经达到26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总体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可见危机问题效应已经足够深刻,必须即时运用不同手段实施改正;森林资源生态功能水准丧失,这主要是人们长期的滥砍滥伐行为和虫害问题的堆积造成的,在逆向替换方向发展规模问题困扰下,森林在处理生态服务活动和自我有机调节方面失去一定的基准能力,同时衍生周边地区位置不同恶化问题的覆盖.尽管近年来在我国生态森林改建政策作用下,实际森林资源还原总量有所增加,满足基础占据比例在百分之十四左右,但原本调节效用质量却早已今非昔比.

水资源紧缺和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存储情况比较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仅满足世界单位总量的四分之一,已经被放置到世界贫水国家行列队伍当中.我国每年实际污水排放量已经上涨到600多亿吨,其中基本包涵8成左右的数量未经处理就直接进行外部生态地区的排放,造成湖泊污染现象显著提高.在水资源相对紧张的总体矛盾环境下,我国接近三分之一的城市已经处在严重缺水的现状条件,更别说是陕西周边地区了,实际整体工农业规模活动下的经济损失数量达到3400亿元.在全球大气污染问题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据7成,整体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一直居高不下,在2010年具体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2460万吨,工业粉尘排放数量在1400万吨上下停留,这是我国一跃成为大气污染问题最为严重国家的根源.针对陕西地区中心城市的空气质量调查数据了解,实际标准等级已经超过第二序列,在此环境下生活的居民慢性呼吸疾病堆积问题也十分严重,另外引发的酸雨面积已经占据全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七.

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指导下的陕西环境整改措施手段研究

3.1 树立高尚的生态科学文明发展观念,促进理性结构重建工作质量的全面改善

面对如此强烈的生态危机,特别是针对陕西地区重建工作,必须严格落实生态文明的有效共识效果,促进理性自然观内容的系统梳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改建工作内容的创新编排,维持合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实践效应的有机重建工作效用.注重生态文化和知识经济的综合建设要领,把自我同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内容融入到道德素质建设方面中来.具体的生态文明社会结构下的新生伦理观念对我们的实际生态意识有着新创新形式的要求基准,在实际尊重自然和勤俭节约的道德价值综合观念控制下,自觉秉承生态适应要求的执政方式和生活方式.遵守环境保护政策的普及要求,在尊重公众对环境问题知情权的基础前提下,真实反映问题堆积的严重隐患效应,引起广大人群的高度重视.社会大众应该积极参与国家环境保护活动,这种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精神文明先进事业的信托基础,必须牢固掌控全民的生态主观认同素质,配合解决生态问题坚实基础行动进行系统落实方案的补充[4].工业经济结构建设活动,必须掌握先进的清洁能源和设备的控制技巧,积极维护不同途径的开发效果,争取人们现实活动需求的有效补充.

3.2 发展循环式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的运行模式

我国陕西地区的实际工业化发展程度较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稀缺的矛盾状况比较强烈,而实际环境保护工作与周边生活人群的健康保障又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挑战.因此,绝不能为了满足片刻的经济增长需求,而未经科学清洁技术的开发环节方案制定就直接进行大规模开发活动的布置.应该极力贯彻科学发展政策的指导价值观念,履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的适应效果,落实物质生产活动对实际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危机影响问题的必要调节任务,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结构的系统整编.所谓的循环经济结构就是利用环境保护共识的稳固效应,结合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目标进行经济适当增长实效途径的开辟[5].这种伴随一定社会生态平衡理念的创新型经济整建活动流程观念,是细致贯彻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控制反馈流程机理,维持低开采活动、高效率利用水准和低排放循环利用系统框架的实体化编排效果,促进传统工业体制向现代综合创新型生态战略经济模式的有效转换.从根本上改善生态平衡建设工作与经济改善内容之间的冲突问题,促进经济结构转变调整功效的系统补充,满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社会的客观水准要求.现下,我国陕西地区的经济增长形势已经上升到了足够合理的阶段,但实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问题还是比较沉重,这种迂回式循环问题的长期制约因素也将是我国整改工作的系统延展要求,是保障节约环保型社会顺应时代规模水准的必要前提基础,也是维持我国不断改进循环资源开发经济稳固发展的必要支持因素.除此之外,我国必须严格落实工业三废排放标准的法律体系支撑,基本做到将生态文明内在要求融入到法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去,具体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结语

面对当代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和经济结构的适应水准,需要经过长期的时代效应进行不断补充.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落实好必要循环经济资源开发方案实效,同时配合相关法律强化控制手段实现公民素质的整建,保证工业废气清洁排放工作的系统整编,发挥先进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秩序在我国社会结构内部的长期稳固水准.

〔1〕秦书生.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11(08).

〔2〕张首先.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01).

〔3〕洪嘉.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知识经济,2010,27(24).

〔4〕赵绍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J].科学社会主义,2010,21(06).

〔5〕曹杰.论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基本思路[J].学习与探索,2011,19(06).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