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4-03-29丁守海陈秀兰

当代经济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研究进展

丁守海,陈秀兰,许 珊

(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研究

丁守海1,陈秀兰2,许珊1

(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近年来关于技能工资差距扩大方面的研究文献表明,传统贸易理论并不能预测发展中国家工资结构的变化。随贸易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技能工资差距与发达国家一样是扩大的。产业内贸易假说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假说可以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更会强化对问题的解释力。但这两种假说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并不断地经受着来自于实证数据方面的挑战。当用来考察中国工资结构问题时,还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相应修正。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技能工资差距;贸易因素;技术进步;研究进展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预测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背离

1.传统贸易理论对技能工资差距的预测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在参与国际贸易时,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需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会对要素价格产生进一步的影响。正如Stolper和Samuelson所指出的,国际贸易使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提高、进口产品相对价格降低,这又促使生产要素从进口产品生产部门向出口产品生产部门转移,并使出口部门稀缺要素的供给比例大于均衡状态下的投入比例,这进一步导致稀缺要素相对价格下降,丰裕要素的相对价格上升。[1]对发达国家来说,由于技术劳动力相对丰裕、非技术劳动力相对稀缺,国际贸易应该会使技术劳动力的相对工资上升、非技术劳动力的相对工资下降,即技能工资差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应该正好相反。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加剧,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差距确实出现了迅速扩大的趋势,这已得到诸多文献的验证。当然,技能溢价的扩大可能源于多种因素,未必都归因于国际贸易方面的因素。Borjas利用协整分析的比较,进一步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确认了贸易是导致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主要诱因。[2]

2.发展中国家实践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然而,正如硬币的两面,要验证斯托尔帕-萨缪尔森效应,除了要证明国际贸易使发达国家的技能溢价扩大外,还要证明它使发展中国家技能溢价缩小。但人们发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样经历了技能工资差距扩大过程。就以智利为例,1980~1990年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间的工资差距扩大了56.4%。几乎在同一时期,哥伦比亚的技能工资差距扩大了近2/3。[3]

传统理论要想保持其影响力,就必须对上述现象提供新解释。Wood从国际贸易结构变化角度进行了解释。他们指出,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拥有更低成本的国家加入国际竞争,那些原来拥有低成本优势的国家失去了价格竞争力,这会倒逼它们去压缩国内非技术劳动力工资。[4]从这个角度看,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对发展中国家现象的解释力,并拓展到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范畴。

定稿日期:2014-05-28

Winchester则另辟蹊径,认为传统理论之所以未能准确预测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关键在于它没有准确地界定技术工人。他从教育程度和职业分布两个维度修正了技术度量,结果发现在新的测度方法下,进口贸易至少对技能工资差距发挥了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再一次验证了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预测。[5]

3.传统贸易理论的自我修正与拓展

Anwar指出,国际贸易究竟会扩大还是缩小技能工资差距,还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的作用,比如生产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及其固定成本、外部经济性、关税结构等。当生产服务业企业数量较多时,国际贸易会扩大技能工资差距;但当服务业固定成本较低时,它又倾向于压缩技能工资差距。[6]

Verhoogen则从产品质量升级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国际贸易对技能工资差距的传导机制。在这个模型中不同企业的差异在于产品质量的差异,生产率高的企业,产品质量较高,并会支付较高的工资以留住较高质量的工人。只有高生产率企业才能进入出口市场,因为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客户而言,富裕的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消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这一点只有高生产率企业才能做到。当发生一个外生冲击信号时,比如货币贬值了,将刺激更多的高生产率的企业增加出口,而要增加出口就必须推动产品质量的升级,产品质量升级则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劳动力,从而扩大这些企业的技能工资差距。[7]

二、产业内贸易假说对发展中国家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解释

1.就业的产业内变化催生了产业内贸易假说

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之所以对要素相对价格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它首先对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的相对价格产生影响。如果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成立,那么,国际贸易将首先导致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但在近30年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技术密集度的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并没有明显上升,恰恰相反,很多低技术密集度商品的相对价格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8]此外,按传统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会使一国专业化生产丰裕要素密集的产品,并从那些需要密集使用稀缺要素的部门退出,这会导致劳动要素在部门间转移,并诱发就业人口在部门间变化。就发达国家来说,国际贸易应使高技术部门扩张低技术部门收缩。但实践中这种部门间的就业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更多的就业变化似乎并非源于产业之间的变化,而是发生于产业内部的变化。类似地,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人们也同样找到了就业变化主要是源于产业内变化的证据。[9]

上述产业内变化的证据催生了产业内贸易假说。Feenstra和Hanson指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只专注于研究最终产品的国际贸易,而忽视了中间品贸易。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成本,将许多低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然后再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这些中间产品来完成最终的组装。这构成了中间品贸易的图景。这些生产环节虽然对发达国家来说是低技术含量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因此也会刺激发展中国家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进而扩大技术劳动力的相对工资。[10]

2.产业内贸易假说自身面临的问题与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实践中,尽管人们找到了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导致发达国家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证据,但很少有学者研究它对发展中国家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而后者本应成为重点。实际上,产业内贸易假说从一开始提出以来就不是很成熟的,比如,它假定发达国家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环节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属于技术密集度高的,但这个判断未免过于武断。发达国家的企业之所以要外包就是为了谋求发展中国家低技术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外包出去的生产环节应该与低技术劳动力互补,其技术密集度很可能并不高。

人们发现,只要将产业内贸易模型稍加调整,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如Jones和Kierzkowski所指出的,源于一国要素禀赋、生产模式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生产环节的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产业内贸易对本国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一国参与产业内贸易是为了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并专业化生产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那么就会缩小技能工资差距;相反,如果这些中间品需要密集使用稀缺要素,那么它就会扩大技能工资差距。[11]

Grossman和Hansberg区分了两种情形来分别讨论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一是当它只发生在低技术生产环节时,它会对技能工资差距产生三种不同性质的影响,即生产率效应、相对价格效应和劳动力供给效应。其中,生产率效应是指交易费用的降低以及外包范围的扩大会提高低技术环节的生产率,进而提高低技术劳动力的相对工资。相对价格效应则是指,在低技术环节由于面临更大的成本降低,导致低技术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进而传导到要素价格上并遏制非技术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劳动力供给效应是指,随着低技术外包环节的增加,对发达国家来说会释放出更多的非技术劳动力,从而遏制非技术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发展中国家则增加了对非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并会提高非技术劳动力的相对工资。产业内贸易究竟会对技能工资差距产生怎样的影响取决于上述三种效应的比较。[12]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Anwar分四种情形讨论了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即当生产服务业不可贸易时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以及生产服务业可以贸易时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结果发现,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在这四种均衡情况下中间品贸易均能扩大发展中国家的技能工资差距,只不过在生产服务业可贸易的短期均衡中,中间品贸易是通过间接渠道来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而在其他三种均衡中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来施加影响的。[13]显然,对于Feenstra和Hanson最初提出的假说来说,[10]这似乎又是一种有限的肯定。

三、开放条件下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假说的兴起与演化

1.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假说的兴起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意识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变革正在对技能工资差距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此之前,人们的讨论视角只局限于贸易。后来人们发现,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现象并不全归因于贸易因素,其中相当部分可以归因于技术的变化,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及研发投入的增加,企业会增加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后者进一步扩大了技能工资差距。事实上,如果不引入技术变化,人们很难解释美国所经历的现象。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毕业生的急剧增加,技术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大幅增加,它本应对技能溢价形成压制,但这种情况并未发生,这只能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角度来寻求解释。[14]

在开放条件下,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也会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中国家的技能工资差距产生影响:(1)防御性创新渠道。Thoenig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时,为了应对国外产品的威胁,并不会盲目遵从比较优势原则而专注于低技术产品的生产,相反,它们会主动地发起创新,并对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15](2)进口资本设备诱发技术创新。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发达国家资本设备的出口价格大幅下降,这诱使发展中国家增加了资本设备的进口,这些资本设备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并与技术劳动力互补。资本设备的进口刺激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扩大了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14](3)后发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标杆,后者通过学习新技术,提高了对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

在实证层面,人们找到了诸多的验证上述假说的证据,就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Hung发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台湾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趋势甚至要强于美国。Hung发现台湾的就业与工资变化并不主要集中在产业之间而是发生在某些产业内部,这否定了技能工资差距扩大源于国际贸易的假设,他进而证明,这种变化主要源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16]

Lemieux指出,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绩效工资模式,比如奖金、分红、计件工资等,这使工资与工人生产率更密切地联系起来,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强化机制,它使技能溢价更突出地表现出来。计算表明,197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早期的美国男性工人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21%可以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上得到解释;而对工资处于80分位以上的工人来说,工资差距变化的绝大部分都可以从这一渠道得到解释。[17]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技术劳动力与非技术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的影响上,也会对两类劳动力内部的工资差距产生影响,这是既往文献所普遍忽视的。通过构建理论模型,Uren指出,当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性因素时,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不仅会使两类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也会使技术劳动力内部的工资差距扩大,但对非技术劳动力来说,内部工资差距会趋于缩小。[18]

2.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假说的挑战与演化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假说的一个主要缺陷就是,将技术进步与非技术劳动力对立起来,忽视了它们互补的可能性。很多技术进步特别是通用型技术,也是完全有可能会刺激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的,比如,蒸汽机、发电机所等通用型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二次技术创新就曾使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通用型技术革新就已经初露端倪,但并没有引起技能溢价上升,就可以证明这种可能性。Card甚至发现,即便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技能工资差距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扩大趋势。[19]

这些挑战促使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假说不断地自我修正。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最终效果还要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的调节作用。比如,Mitchell就强调分工因素的调节作用。[20]上个世纪初福特工业模式流行,大规模工厂使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工作越来越例行化(routinized),一个工作岗位只负责很小一部分工作内容,它对技术工人的依赖性减少,这时虽然出现了技术进步,但技能溢价却在下降。直到上个世纪下半叶,随着分工趋势的缓解,技术进步对技能工资差距的扩大作用才真正凸显出来。

Weiss则强调制度的叠加影响。他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发现,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会率先提高技术工人工资,而非技术工人也会向其看齐,要求提高工资,其效果如何,还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制度体系。以欧洲为例,劳动管制政策以及工会的力量比较强大,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利益诉求通常能得到满足,而在美国等自由市场体制国家,则不易得到满足。所以相对于前者,后者的技能工资差距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扩大。[21]

还有一些学者强调,市场结构因素也会对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工资后果产生影响。Guadalupe检验了市场竞争对雇主对具有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人的支付意愿的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证明,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通常会以更大的力度来扩大技能工资差距。[22]

四、对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影响的比较

1.对产业间贸易与技术进步的效应比较

既然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都可能是造成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诱因,那么,二者究竟谁占主导地位?Haskel曾以英国为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现象主要源于国际贸易因素而非技术进步,其他一些OECD国家也显示出类似的特征。[23]Rigby则以美国为例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他发现,在不同时期,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的相对影响是不同的,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贸易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同时对技能工资差距产生了显著的扩大作用,但到了2000年,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作用开始变得不显著,而国际贸易的作用变得更突出。[24]

Moore则认为,如果技术劳动力与非技术劳动力的互补性足够大,那么,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在促进技术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应会带动非技术劳动力的就业,因此两类劳动力的失业率差距应基本维持稳定。而对于国际贸易来说,它会促进一类劳动力的就业(如发达国家富余的技术劳动力),而减少另一类劳动力的就业(如发达国家稀缺的非技术劳动力),因此两类劳动力的失业率差距应该逐渐收敛。他发现,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两类劳动力的失业率差距一直呈收敛趋势。他由此断言,相对于技术进步而言,国际贸易因素在发达国家技能工资差距扩大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25]

2.对产业内贸易与技术进步的作用比较

Haskel在分析1980~1990年香港制造业案例后发现,80年代香港技能工资差距扩大了约13%,在这些涨幅中,计算机引入所引致的技术进步可以解释50%;产业内贸易与外包可以解释20%;余下的则可以从去工会化等制度因素的角度进行解释。可见,技术进步的作用要明显强于贸易因素。[26]

与贸易驱动型技术进步假说类似,Eugene将产业内贸易与技术进步联系起来,修正了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在修正的模型里产业内贸易的驱动因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采纳新技术方面的时间差,而不再是发达国家单纯为了谋求低成本的优势。对两类国家而言,高技术部门容易产生产业内贸易并推动新技术在国家间的传递。在它们的劳动力构成中只要技术劳动力的比重达到一定程度,那么,产业内贸易就会扩大高技术部门的工资差距。而且这一现象可能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出现。[27]

一般来说,产业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密切相关,跨国企业通常通过子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再通过产业内贸易将产品回购到国内完成组装。如果产业内贸易与技术进步联合发挥作用,那么,后者必然会与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呈现出某种关联性。Tomohara对此进行了检验发现,通常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确实能促进发展中国家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速度,并导致技能工资差距扩大,但这也并非是绝对的。[28]

3.一个折中的观点及其评判

Feenstra和Hanson提出,究竟是贸易因素还是技术进步因素引发了技能差距扩大现象,并不是一个十分要紧的问题,因为它们造成的结果都是一样,即都会增加对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29]这淡化了贸易诱因论与技术进步诱因论的争论,也是对传统理论的某种形式的回归。确实,在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框架里一个默认的逻辑就是,开放因素之所以会对工资结构产生影响,关键就在于它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至于究竟是哪一类开放因素引起这种变化,反倒是下一个层面的问题。

但这个逻辑是否正确值得探讨。就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便某种开放因素能扩大发展中国家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也未必能扩大其技能工资差距,原因就在于劳动力初始条件的特殊性。就发达国家来说,要素禀赋状况符合新古典理论假设,不管是技术劳动力还是非技术劳动力,只有相对丰裕没有绝对过剩,因此,只要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其相对工资水平就会扩大。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就不一样,由于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的特征,非技术劳动力绝对过剩,而技术劳动力绝对稀缺。在此情形下技能工资差距未必与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同向波动,这是现有研究所没有考虑到的。

五、结 语

本文通过梳理关于技能工资差距扩大问题的研究文献,得出下述主要结论:

(1)传统贸易理论并不能完全预测一国技能工资差距的演进趋势,特别是当发展中国家脱离基于比较优势的传统贸易模式时,贸易流量增大通常会以工资差距的扩大为代价。

(2)产业内贸易假说预测,当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时技能工资差距可能会与发达国家一起扩大,但当其他一些外生条件变化时,这种结果也是可以规避的,比如,通过培训来提高非技术劳动力对技术劳动力的替代性,非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就能随之提高。

(3)开放条件下发达国家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会通过设备进口、技术模仿等渠道对发展中国家的技能工资差距产生冲击,但其最终效果还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制度等环境变量的作用。就中国而言,在今天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果想通过压缩技能工资差距方式来缓解分配差距扩大问题,则可以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管制制度等保护工人利益的机制来消缓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

(4)上述三种理论都继承了新古典理论的一个核心逻辑,那就是,不管是何种开放因素,只要增加了一国对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就必然会扩大它们的相对工资。但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鉴于劳动力初始条件的特殊性,这一逻辑未必成立。国际贸易或技术进步因素究竟会对中国的工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还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展开具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Stolper.W,Samuelson.P.Protection and RealWag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41,(9).

[2]Borjas.G.V,Ramey.A.Time-Series Evidence on the Sources of Trends in Wage Inequal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

[3]Robbins,D.J.Evidence on Trade and Wages in the DevelopingWorld[R].OECD Technical Papers,1996.

[4]Wood.A.Openness and Wage In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Latin American Challenge to EastAsian ConventionalWisdom[J].The World Bank Econom ic Review,1997,(11).

[5]Winchester.N.et al.Skill Classific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Trade on Wage Inequality[J].Review ofWorld Economics,2006,(142).

[6]Anwar.S.Wage Inequality,Increased Competition,and Trade Liberalization:ShortRun vs Long Run[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 ics,2010,(18).

[7]Verhoogen.E.A.Trade,Quality Upgrading,and Wage Inequality in the Mexican Manufacturing Sector[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123).

[8]Leamer.E.Wage Inequality from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Theory and Country Experienc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

[9]Frías.J.et al.Exports and within-PlantWage Distributions:Evidence from Mexico[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2,(102).

[10]Feenstra,Hanso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lativeWages:Evidence from Mexico’s Maquiladora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42).

[11]Jones,Kierzkowski.A Framework for Fragmentation[R].Tinbergen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s,2003.

[12]Grossman,Hansberg.A Simple Model of Outsourcing[R].NBERWorking Paper,2003.

[13]Anwar.S.et al.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of Skill Intensive Tasks and Wage Inequality[J].Economic Modelling,2013,(31).

[14]Acemoglu.D.Patterns of Skill Premia[J].Review of Econom ic Studies,2003,(70):199-230.

[15]Thoenig.M.A Theory of Defensive Skill-b Iased Innovation and Globaliz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

[16]Hung.C.A.Wage Inequality and Returns to Skill in Taiwan,1978-96[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3,(39).

[17]Lemieux.T,Parent.W.Performance Pay and Wage Inequalit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1-49.

[18]Uren.L.et al.Skill Requrements,Search Frictions,and Wage Inequalit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11,(52).

[19]Card.D,DiNardo.J.E.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RisingWage Inequality:Some Problems and Puzzles[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12,(20).

[20]Mitchell.M.F.Specialization and the Skill Premium in the 20th Centur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5,(46).

[21]Weiss.M,Garloff.A.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Endogenous Benefits:the Dynam ics of Unemployment and Wage Inequality[J].Applied Economics,2011,(43).

[22]Guadalupe.M.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Returns to Skill,and Wage Inequality[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7,(25).

[23]Haskel.J,Slaughter.M.Trade,Technology and U.K.Wage Inequality[J].The Economic Journal,2001,(111).

[24]Rigby.D,Breau.S.Impacts of Trade on Wage Inequality in Los Angeles:Analysis Using Matched Employer-Employee Data[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8,(98).

[25]Moore.M.P,Ranjan.P.Globalisation vs 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Implications for Unemployment and WageInequality[J].The Economic Journal,2005,(115).

[26]Haskel.J.Small Firms,Contracting-Out,Computers and Wage Inequality:Evidence from UK Manufacturing[J].Econom ica,1999,(66).

[27]Eugene.B.et al.Trade Barriers and Wage Inequality in a North-South Modelwith Technology-driven Intra-industry Trad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 ics,2004,(75).

[28]Tomohara.A,Yokota.K.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Wage Inequality:is Skill Upgrading the Culprit?[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11,(18).

[29]Feenstra,Hanson.Global Production Sharing and Rising Inequality:A Survey of Trade and Wages[R].Handbook o f International Trade.Oxford:Blackwell,2003.

责任编辑:黎贵才

作者简介:丁守海(1972-),男,安徽全椒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研究;陈秀兰(1986-),女,四川绵阳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研究;许珊(1991-),河南信阳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民经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4-03-27

中图分类号:F7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4)09-033-06

猜你喜欢

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协调性研究
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依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交易征税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