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策略
2014-03-29闾志俊
闾志俊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关系密切。职业教育的类型、结构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实践性、操作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中、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市场需求,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1.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层次;另一方面,区域内职业教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发展效益和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起着“助推器”的作用,而且也对区域内的人才培养、企业培训与社会服务、文化创新、消费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1.2 产学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术和技能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投资职业教育是地方政府的一种长期人力资本投资,以获得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力资源。而产学合作对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力资源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职业院校必须建立产学合作机制,加强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合作,取得地方企业的大力支持,改善职业教育环境。通过产学合作,甚至与企业联合办学,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把职业教育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过程,这既可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也可以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3 融合区域文化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有效保证
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职业教育具有地域性特征,整合地域性文化资源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有效保证。就职业院校而言,把当地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制度,这对于培养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应把企业价值观融入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借鉴企业管理模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分析企业工作岗位职责和任务,开展任务导向或项目导向教学,以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之间的无缝衔接,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能工巧匠,充实学校教师队伍,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加强企业制度、企业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熟悉企业文化环境。
1.4 与地方共享资源是提高办学效益和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措施
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职业院校办学资金严重不足。另外,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实践教育占的比重较大,这需要职业院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各种实践教学设施,购置各种实践教育设备。在职业院校,资金供给不足和需求过大两者之间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充分挖掘、整合地方资源,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当地企业资源。这既能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也能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合作,企业能够向学校提供便利的实习实训条件,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办学效益;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新产品研究、开发等科技服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校企合作是提高办学效益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2 “学工同境”职业教育模式
2.1 “学工同境”职业教育模式的理念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智力特点,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让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进入职业角色,这就是“学工同境”职业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学工同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于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把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融合起来,让学生既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又在职业环境中实践。“学工同境”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学工同境”职业教育模式特点
实施“学工同境”职业教育的基础是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习考核、教育教学资源、质量管理等工作,使职业教育各个环节与企业工作要求两者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学校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基于区域产业的岗位的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基于行动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学工同境”职业教育模式过程中,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合作,创设实践教学环境和控制顶岗实习过程,使工作过程学习化、学习过程工作化、实训和就业一体化。
2.3 实施“学工同境”职业教育模式的过程
第一,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根据市场调查研究结果,设置专业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教学课程比例应达到全部课程的40%,其中,生产性实训课时量应达到50%。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教学课程是“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标准中应明确每一单元(任务)的具体学习要求、学习目标、考核方法、教学场所、师资要求等内容,做到教学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第二,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程项目负责人与企业协商,共同制定项目内容和任务,并分解项目任务,每一个子项目对应课程单元,每一个课程单元又分解成若干子单元。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根据项目任务要求和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和实施计划,并提交项目任务完成报告。
第三,教学质量管理。在“学工同境”职业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这是教学质量管理和考核的重要依据。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内容包括:行业企业专家是否指导制定课程标准、是否有企业专家加入师资队伍;企业生产设施和设备是否作为教学资源、考核标准是否与企业岗位要求一致、是否监控教学过程。从计划到实施全过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同步性。
第四,建设师资队伍。在“学工同境”职业教育模式中,要逐步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和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职业院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一支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二是派学校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
第五,严格管理学生。在“学工同境”职业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经常在企业顶岗实习,学校不方便管理学生。因此,学校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管理学生,避免出现放任不管的现象,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训效果。
3 构建中、高职贯通式职业教育体系
3.1 分析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要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区域内产业链特点,并研究各工作岗位的初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的职业标准,并组织专家讨论分析各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知识与能力要求,制定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中、高职教育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中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高职教育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避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脱节与重复现象,以更好地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技术和技能人才。
3.2 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保持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连贯性
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都要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都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保持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连贯性,既要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初级人才,也要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中高级人才。
3.3 组织学生参加与区域内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职业院校要根据区域内产业链中各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例如,组织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参加营业员、商品理货员、收银员等职业资格考试;组织高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参加高级营销员、助理营销师、商务策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只有这样,才能把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有效衔接起来。
3.4 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与师资队伍
首先,应充分结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特点,整合资源,建立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虽然中职学校的实践基地用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高职学校的实践基地用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两者的功能有一定的区别。但是这并不影响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因此,地方政府应该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开放实训基地,实现基地资源共享。其次,各职院校应积极与区域内企业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人才资源,聘请他们充实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特别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发挥他们在实训指导、就业指导、理实一体化教学、专项培训等方面的优势。
[1]王芳.产业对接背景下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耦合管理模式[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2]李玉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2).
[3]李春明.中高职衔接贯通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