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卫视《丝路新里程》促进丝路经济带全方位互利合作
2014-03-29汪勇力
新疆卫视《丝路新里程》促进丝路经济带全方位互利合作
2013年12月18日起,新疆卫视连续16天在《新疆新闻联播》播出大型跨国新闻报道《丝路新里程》,每天用时20分钟左右。报道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丝绸之路沿线多个国家,以及新疆本地区的采访,深入探寻各国各地间政策的沟通、道路的联通、贸易的畅通、货币的流通、民心的相通等情况和信息,加以规模传播,使观众感受和吸纳到大量鲜活的资讯,从而对进一步凝聚共识,齐心合力,共同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生动呈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最新资讯。在新疆卫视的大型报道《丝路新里程》中,记者深入中亚八国采访,并在沿线的八国分别设立演播室进行连线报道,以记者体验的方式提供了大量最鲜活的发展资讯。如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建设进展快,已开始每天向中国输送55000万立方天然气,使中国多个地区的千百万户百姓受益;中国的家电出口到这些中亚国家深受欢迎,由于通关手续简化,出现供销两旺的景象;中国人帮助土库曼斯坦建设的铁路已完工50%,首条铁路开通促进了沿线经济活跃等等。报道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中亚都引起强烈反响。
二、围绕“五通”破题,展现优势与发展前景。《丝路新里程》始终紧扣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寻找各国间政策的沟通、道路的联通、贸易的畅通、货币的流通、民心的相通,增进了观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了解,为地方政府落实中央部署提供了决策依据,为有意投身经济带建设热潮的人们提供了信息服务。比如,在哈萨克斯坦的报道中,记者深入采访了习总书记发表演讲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看到学校专门组织专家教授成立课题组,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展开研究;中亚各国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一夜之间多了很多“汉语俱乐部”;有些学生改变了原先到欧美国家留学的计划,希望到中国来留学就业;在一些国家,人民币可以不通过美元直接兑换当地货币,中国银联系统在中亚八国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中亚各国与中国特别是新疆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日趋活跃,等等。
三、着力反映各国共识,促进全方位互利合作。报道在对各国政要和专家学者进行专访时,重点关注和着力扩大共识的内容。如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奥通巴耶娃就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当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经济学家、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校长胜茂夫认为,中哈双方应当努力简化海关清关手续,共同打造好霍尔果斯口岸,并希望借助上合组织的平台,尽快建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塔吉克斯坦工商会主席萨义德·沙力夫认为,中塔两国可以在能源、水动力工程等领域,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更多的合作。报道对这些共识有意识地加以放大报道,为推进下一步合作、促进“新丝绸之路”各国和媒体间的联通,为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创造充分、坚实的舆论条件。
点评:
新疆卫视的《丝路新里程》系列报道,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亚欧大陆的广度,深入探访沿线地带经济发展情况,探寻各国、各地方的动作与打算,用大量来自一线、具体可见的事实,及时呈现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如火如荼的面貌,全面、客观地昭示了发展前景。这一大型报道,对于宣传我国提出的发展战略,反映凝聚各国共识,促进全方位互利合作,提供了实用的信息服务,起到了“瞭望塔”和“先遣队”的作用。 (汪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