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报评论如何“亮剑”
——《渝北日报》加强舆论引导的探索与思考
2014-03-29李劲松潘德东
文/李劲松 潘德东
区县报评论如何“亮剑”
——《渝北日报》加强舆论引导的探索与思考
文/李劲松 潘德东
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区县报的党报属性,决定了评论在发挥思想引领、抢占舆论高地、强化“喉舌”功能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两年,《渝北日报》积极激发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内生动力”,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推出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评论力作。区县报如何进一步提高评论的质量,扩大评论的影响,肩负起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的重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冲击与挑战
网络冲击。如今,人类已进入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媒体多元化、舆论多元化、观点多元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信息超载”的受众,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编辑记者、人人都是新闻媒体的自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和网络评论、即时微博,给包括区县报评论在内的传统媒体评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电视竞争。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评论化倾向越来越强。中央电视台最有影响的新闻栏目,如《焦点访谈》《新闻1+1》《今日说法》等都是评论或评述类新闻,凤凰卫视的主打新闻栏目是评论类栏目,地方电视媒体也在积极开发述评类栏目。电视新闻的评论化倾向,给包括区县报在内的纸媒评论提出了挑战。
自身短板。从区县报评论的内容上看,“应景式”评论多,“个性化”评论少。不少区县报只局限于服务“两会”、重大节庆、党委政府重要工作等指令性内容,同质化、公文化倾向严重,缺乏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回应。从形式上看,语言、结构固守老格式,有的照抄文件,图解政策;有的空洞无物,味同嚼蜡;有的居高临下,官腔十足。从数量上看,评论发稿量明显不足,比消息、通讯、图片少得多,有时甚至一期连一篇评论也没有,影响了区县报体裁的多样性。
机遇与优势
政治优势。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报评论工作。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人民日报社调研时就曾强调,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是报纸的思想导向。这也为区县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抢抓机遇、办好评论、加强舆论引导指明了方向。
发展优势。以重庆市区县报为例,一方面,各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区县报工作,特别是越来越重视区县报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领思想、凝聚共识等方面的作用,区县报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另一方面,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的有力指导下,重庆30多家区县报找到了“娘家”,呈现出突飞猛进、你追我赶、各显神通的良好局面。
自身优势。区县报在评论方面,比区县电视台、区县网站具有更强的人才优势、载体优势、受众优势。相对而言,纸媒的形式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更方便阅读,更方便保存。2013年11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文称,每1000名日本人中,报纸的拥有量是478份;《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两大报,分别普及到了18%和14%的家庭。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报纸更有权威性,其受众信任度更高。
探索与思考
在目前媒体环境下,区县报评论如何“亮剑”?结合《渝北日报》的探索实践,笔者认为,应增强策划、创新、责任、精品“四种意识”,从系列化、专栏化、多样化三个方面下功夫,对评论进行冶炼、打造、淬火、磨砺。
增强“四种意识”。一是增强策划意识,不断提高区县报评论的议题设置能力。2013年以来,《渝北日报》先后策划推出了“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文明城区建设”“中国梦在渝北”“发展临空经济”“办好渝北民生实事”“半年回眸与展望”“学习贯彻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等一系列评论,通过这些有意识的“议题设置”,促使本报评论员、评论作者整合了资源,尽可能开发评论的思想深度、理论高度、知识广度,更能体现评论的系统性、科学性。
二是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区县报评论的思想张力。首先,要在立意上创新。以《渝北日报》2013年4月22日起推出的“转变作风服务发展”系列评论为例。该系列的六篇评论《常念作风“紧箍咒”》《常打自律“预防针”》《常照廉镜“正衣冠”》《常惧纪律“高压线”》《常敲警钟“不湿鞋”》《常养正气“不信邪”》,单从标题上就可看出立意的新颖、独特,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便单独成篇,也是“意在笔先”。其次,要在表达上创新。如“文明城区建设”系列评论第一篇《小处不可随便》,借用名人于右任“不可随处小便”的警示字条,列举生活中一些人“小事无所谓,小处随我便”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形象化的表达、生活化的表达,揭示了“小处”反映“大处”,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和素质、一个城区的风貌与档次这一主题。再次,要在文风上创新。《渝北日报》2013年春节特刊的卷首评论《春节是家的方向》,一改说理说教之风,以饱满的激情、诗样的文字、向上的笔触,将“春节”与“家”高度结合在一起。道出了“春节是家的方向——它是乡愁的原生根、发源地;春节是家的方向——不论过年过节的形式怎样演变,家的方向始终不变;春节是家的方向——它不仅是一年的开篇,更是春天的序幕;不仅是曾经岁月的终点站,更是未来生活的起跑线”等几段许多人想说而没说出的观点。这几段“春节是家的方向”如浪如歌,层层递进,把“回家过年”的心情,把“家”的凝聚力、归宿力、原动力表达得非常充分,也是对“家”的理念的高度升华和提炼,极具文化色彩,颇有思想深度。
三是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区县报评论的引导能力。《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说过,“不抓住机会推出评论版面,参与不了激烈的观点竞争,对不起党和人民给的平台”。随着信息来源的多元化、碎片化,随着网络表达空间的拓展和言论环境、公共话语平台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开放,越需要体现责任、敢于担当的权威话语平台。区县报在这方面具有政治上、传播上的独特优势,理应扛起主流舆论的旗帜,敢说话、会说话、说及时话,“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
四是增强精品意识,不断提高区县报评论的传播能力。《人民日报》署名“本报评论部”的系列评论,因精品迭出,很快与《人民日报》社论、“任仲平”文章、《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今日谈》等评论品牌一起,构成了一个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精品言论方阵。如何体现精品意识?《人民日报》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他们要求,评论也要有优美的韵律,要有明快的节奏,要有个性化的文字,改、换、删之后,如时间允许,还要逐字逐句朗诵,直到大部分人满意为止。
下足“三化”功夫。一是注重评论的系列化。比如,《渝北日报》八篇“中国梦系列评论”,分别为《中国梦,好日子》《中国梦,在渝北》《中国梦,民族风》《中国梦,实干兴》《中国梦,牛精神》《中国梦,更开放》《中国梦,贵创新》《中国梦,变则通》,虽然没有注明“系列”字样,仍浑然一体,自成系列,极具气势;既相对独立,又风格统一;既重点突出,又主题鲜明。系列评论的优势在于使评论由零散的言论单打独斗,变成集中拳头、抱团出击、打捆推出,形成了加强舆论引导的强大合力和持久声势,可整体提升评论的影响力、权威性。
二是注重评论的专栏化。为评论留足阵地,让评论发挥作用,是《渝北日报》近年来报纸改革的重头戏之一。目前,《渝北日报》已先后在不同版面开设了《时评》《微言》《影评》《文明论坛》等言论栏目。特别是在头版右下角,相对固定推出“渝北潮”言论专栏,拓展了评论的空间,已成为该报的一个品牌栏目。
三是注重评论的多样化。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渝北日报》的评论作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以《渝北潮》言论专栏为例,既有本报记者、编辑、评论员的署名文章,也有通讯员、网评员、新闻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时评、短评、散论。作者的多元化,构成了评论的多样性、发散性,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基本达到了评论主流化、本土化、差异化的预期效果。
重庆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作用。区县报作为反映基层工作、基层生活、基层改革发展稳定的党报对此责无旁贷,必须敢于担当,有所突破,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渝北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