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审视

2014-03-29洋,李

大连干部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仁爱万物统一

于 洋,李 伟

(1.大连社会主义学院 校刊编辑部,辽宁 大连 116013;2.大连外国语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辽宁 大连 116044)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审视

于 洋1,李 伟2

(1.大连社会主义学院 校刊编辑部,辽宁 大连 116013;2.大连外国语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辽宁 大连 116044)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与我们当下弘扬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我们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和当下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因此,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入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进一步挖掘其生态智慧,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文化;生态智慧;价值审视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已成为时下所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对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和当下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因此,深入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进一步挖掘其生态智慧,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一、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追求和根本命题。为了追求这一境界,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思想,这些思想为我们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一)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思想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对 “天”的理解有所不同,包括神秘之天、自然之天和伦理之天,但最终追求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实现 “合一”,即天人和谐。中国传统文化把 “天、地、人”三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思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即用 “天地人并立,万物一体”来肯定人与天地万物在本源上的整体统一性。这一整体思维沿着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提出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著作,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易传·系辞传下》)。 《周易》提出:从表面看,天、地、人三才应分施不同的功能,但事实上,正是这三种职能的匹配,才构成了 “天道”、 “地道”、“人道”的相互统一,宇宙的整体运行。这种三才并行的思想,表达的正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随后,以孔孟为代表的历代儒家思想家都沿袭了“天、地、人”三才处于一个统一整体的主体思想,用整体性的思维来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道家则以 “道”为基础,认为道、天、地、人是和谐统一的。 “道”是道家的核心思想,是天地万物创生的本源,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42章》)。道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生养和运化着万物,并推动和参与万物的发展变化。庄子在老子 “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即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佛教则用 “三世间”来表示人、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认为要实现 “三世间”的协调和谐,就必须坚持 “依正不二”的原则,即坚持生命与其环境的统一。

(二) “崇尚节俭、永续利用”的生态消费思想

“崇尚节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待自然资源的一个基本原则[1]。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在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上表现为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节制和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坚持节俭、知足的美德,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儒家在生活态度上并不反对求富,但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节俭的生活方式。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荀子提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荀子·天论》)他认为, “节俭”不仅顺应了天地的自然规律,而且还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长久利用。道家则提倡 “行为要单纯、心地要纯正,生活要俭朴”,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老子批判奢侈,追求一种俭朴的生活方式,反对放纵自己的欲望,提出: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44章》)。老子还要求人类要“少私寡欲”,要懂得适可而止,节制欲望,做到“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29章》)。佛教则用 “因果报应”来监督和警醒世人,提倡和践行一种简朴、节俭、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三) “尊重自然、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

“尊重生命、仁爱万物”是中国古代普遍认同的伦理思想,儒、道、佛三家都有大量的相关论述。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 “仁爱”之心对待自然,把 “仁民爱物”作为儒家的最高伦理准则。孔子以实现 “仁”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提出了 “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主张,如“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礼记·祭义》); “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 (《礼记·曲礼》)等。孟子主张: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荀子提出: “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 (《荀子·强国》),把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规定为 “内”与“外”的关系,认为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是统一的,从而奠定了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学基础[2]。董仲舒提出: “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 (《春秋繁露·仁义法》),明确地把道德关怀从爱民扩大到爱鸟兽昆虫等自然万物,也认为 “仁爱”不仅包括人际道德,也包括生态道德。张载则认为人与万物同源于一气,提出了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集·西铭篇》)的思想。道家则提出了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庄子·秋水》)的主张,认为 “人”和“物”是平等的,应该平等待之。庄子还把 “爱人”和 “利物”相结合作为道德的要求,提出: “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 (《庄子·天地》)。佛教主张 “众生平等”,认为自然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应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佛教还提出了“慈悲为怀”、 “泽被草木”、 “普度众生”的道德追求,把人维护万物生存权利和平等权利看作是一种上天赋予的责任,应主动去实施,进而上升为一种自觉[3]。

(四) “遵循规律、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在古代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在生产生活等实践中也得到了贯彻和落实。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坚持自然无为的法则。儒家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自觉实现与天地的和谐共生。 《周易》中指出: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周易·乾卦》),阐释了人类生于天地之间,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揭示了人与天 “相合”的思想。儒家还强调,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和进行农业生产时,要顺应自然生物的生长规律,如孔子提出了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的主张;曾子提出了 “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礼记·祭义》的主张;孟子提出了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的主张。道家认为,道的永恒运动生成了天地万物和人的演化秩序,人作为万物中平等的一员应效法天 (地)之道[4]。也就是说,在治理社会中, “治人”与 “事天”是一回事,也应自觉地遵循天地运行之法则,即坚持 “自然无为”的法则。正如老子提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2章》)老子推崇“自然无为”的思想,奉行效法天道、无为而治的原则,循人性、顺民心,从而构建一种和平宁静的社会秩序。 “佛陀除了肯定种植花草树木的功德,也提到修剪时须配合植物的成长情形,新长出来的嫩叶不宜动它,应在茂盛繁华时才作适当的修剪,不应作出伤害山林的行为。” (《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三》)因此,佛家认为,花草树木皆有佛性,侍弄花草树木,要顺应自然生物的生长规律。

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就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应积极借鉴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将其应用到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一)树立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认为:人类是自然有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出现是天道变化的结果;并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反对仅仅把自然当作人类生活 “环境”的二元论思想。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境界,为当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合理的视角。因此,在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树立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第一,坚持人与自然的整体性。由于天地万物皆化于 “天”,与 “天”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就决定了 “天道”与“人道”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运行秩序的统一。因此,要坚持人与自然的整体性思想,克服工业文明条件下产生的人类中心主义,从而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第二,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万物不仅仅是人类的生存 “环境”,同时也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和亲密伙伴。只有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维护人类的自我利益与自然的生态利益的平衡,才能不断获取自然界的回报。因此,在全球生态危机凸显的背景下,只有树立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坚持天人和谐的生态整体思维,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平等主体际关系,才能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进化。

(二)树立 “崇尚节俭、永续利用”的生态消费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崇尚节俭”思想是我们一直要坚持的传统美德,有助于我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观。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节制和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就要求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有序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应当树立 “崇尚节俭、永续利用”的生态消费观。第一,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摒弃过度追求物欲的生活态度。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只有有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但现代社会人类为了满足贪婪的欲望,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造成了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性问题。因此,要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摒弃过度追求物欲的生活态度,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从而确保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能够得到永续利用。第二,提倡知足常乐的消费态度,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 “知足常乐”是一种适度的消费原则,反对贪得无厌的行为。贪得无厌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正如老子曾指出: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第46章》)。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就是要做到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坚持适度的消费观,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坚决反对贪得无厌地掠夺,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三)树立 “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尊重生命、仁爱万物”是传统生态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强调天地万物是平等的,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用人类道德保护自然万物,实现人际道德和生态道德的统一。现代生态伦理观和传统生态伦理观具有一定的契合,都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尊重生命、仁爱万物。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构建现代生态伦理观,便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把道德关怀从人扩展到自然界。传统生态伦理观主张人际道德和生态道德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具有统一的道德共同体,这一道德共同体的本源就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因此,把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建立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将有利于人们继承 “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传统生态伦理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论。第二,践行万物平等、仁爱万物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万物虽然有 “类”的区别,但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世间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人类要仁爱万物,而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因为生命的价值不是人类独有的,其他生命体也有自己的价值,所以也要受到尊重和保护。

(四)树立 “遵循规律、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

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要求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实践活动,要坚持 “自然无为”的思想,而不是随心妄为。所以,在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合理借鉴传统的生态实践思想,树立 “遵循规律、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第一,实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遵循自然规律的统一。传统的生态实践观坚持 “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尊重人的利益和价值、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强调自然的利益和价值、遵循自然规律。因此,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遵循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遵循自然规律的统一。第二,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树立 “遵循规律、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天、地、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天地万物都源于 “天”,与 “天”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是对立的,而是圆融一体的关系,所以要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其次,要保持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尊重自然,以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前提,正确实施人类的各项活动。再次,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坚持人类的自我利益和自然的生态利益的统一,摒弃人类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确保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1]袁梅.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伦理育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

[2]田海舰.儒家动物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J].孔子研究,2007(3).

[3]何月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4]董彩荣.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24.

[责任编辑:姜卉]

B21

A

1671-6183(2014)07-0054-04

2014-04-20

2013-2014年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系统课题 (立项编号:XT201345)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于洋 (1976-),男,山东郯城人,大连社会主义学院校刊编辑部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生态哲学。李伟 (1971-),男,大连外国语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高级实验师。

猜你喜欢

仁爱万物统一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统一数量再比较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