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现代化之路探析
2014-03-29赵永涛
赵永涛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洛阳471023)
一、教育模式的概念
模式是事物的既定形式,更多用来指人们行事的标尺。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育的方式、内容等作出的表述就是教育模式。教育模式决定着课程、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师的教学计划等一系列问题,它有具体性、可操作性,是一种程序化很强的教育理论。
各专业的高等教育模式都有不同的条件和目标,但也不乏一些共同的特性。以各个专业的自身需要为依据,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模式,才是办学的根本。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要想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新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及时调整教育模式。
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苏联模式为模板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一直为我国高等教育所沿用。这一教育模式的特征在于由专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组成大学教育,其中以专科院校为主,大学内部结构分系,系内设专业,有专门的教研组;教学上以专业为根本,按专业招生、培养,教学活动围绕本专业开展;教学形式上以学年制为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统一化;教学方式一般为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育。
此种教育模式是专门的人才教育模式,培养的是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教育是通过对某一专业的系统授课,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成为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专业人才教育的内容大体上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本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本专业基本技能。专业人才教育采用分科、偏重应用的方式进行,因此其教学内容离不开社会生产及生活。
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现状
“设计”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欧洲。20世纪初,设计教育在师范学校手工课上出现,是我国设计教育的最早体现。至30年代,部分艺术院线率先成立了工艺美术系。直至1996年,“设计艺术学”才通过国务院在新的专业目录中颁布。之后,教育部又把“艺术设计”设为本科,“设计艺术”设为研究生专业。1998年,教育部还把原高校的七门专业一同纳入艺术设计专业当中,其中包括“装饰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等专业。此后艺术设计自成一门独立学科。
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下,艺术设计专业也依照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从事教学活动。但伴随时代发展,这一教育模式逐渐显示出种种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教育模式的原因,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分科进行的,且划分很细,易发生专业教育过度,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变窄,影响着学生的日后发展。其次,“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过于重视教师作用,没有兼顾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创新、创造,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再次,学年制的实行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统一,使得学生在选修方面受到限制,不同院校的相同专业,其课程、教材、灌输的知识大都是相似的,培养的学生也就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三、高校艺术设计的现代化教育探索
1.明确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现今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设计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洗衣机的设计为例,技术上要选材适当、工艺适当、外形美观,但更不能忽略其功能。它必须要具备为衣服去污、使衣服清洁的作用,而且要节能环保、全自动。因此,设计师需综合考虑、全面研究,使设计出的产品尽量不损衣物,最大限度地节能。这就需要设计教育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充分吸收各领域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此外,设计教育还应包含市场信息和生产知识的提供,比如商品价格、市场需求、购买力调查等,使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不与社会脱离。现代设计作品已从解决人们的基本要求转变为面向人们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研究也就成了设计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设计研究方向也需从设计与经济转为设计与文化,现代设计教育要求学生对人类文化传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并通过设计使其意义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体现,所以说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先导,使学生能掌握现代化信息,熟练应用现代化技术,并对先进的科技新成果有一定的了解,能适当地应用。
2.改进高校现代设计教育课程
我国基础艺术教育长期延续着法国印象主义审美观和前苏联式基础训练理论。在此种训练模式下,各学院、学科之间的基础理论、实践中的区别变成了题材、内容甚至作品大小的区别。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个性”被技能训练取代,院校、学科间本该有的特色、特点被忽视。大量的作品展、汇报展被重复呆板的内容充斥。传统的艺术家拥有某项技能是为了自己工作的需要和完善,他们需要在没有参照物及资料的前提下再现某种事物或景观;而现今社会,艺术设计的目的和服务对象都发生了改变,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创造性。可是,现今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与时代发展并不协调,学生们花费大量时间描绘古希腊雕像的复制品,但这种能力与现代设计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此,高校现代设计教育应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尽最大所能地发挥个性,创造出时代所需的设计精品。
3.完善高校现代设计教育教学内容
高校现代艺术设计在现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作为一门实用性专业,其更新速度很快。要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经常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设计师来学校进行短期讲学,并安排时间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对外积极参与学术交流,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既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丰富,也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得以扩展。高校办学注重教师为本,因此要准确把握教师实际,包括生活感受和对社会的评判,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来建造一个学术平台,一是以专业特性突出的主干课程为主,并通过教学内容、方法等使其丰富、充实,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上,以建设相关专业设计工作室为重点;二是要求学生基础课程扎实,三是将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讲座都列入学术讲座,扩展选修课。
4.改革高校现代设计教育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到来,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课程必须以新的教学手段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增强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播性和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艺术设计教育更加丰富多彩。
改革艺术设计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现代化的设计之路,应该引进全新的多媒体现代化设计流程,尽量简化工作流程。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可以较好地集成文字、图像、视频等元素,全新的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空间,设计师参与到设计中,还能将更多新的表现形式运用到设计中,最终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出来,由此产生的艺术作品也会具备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而且充满时代的烙印。
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原本二维平面的空间升级为多维的立体空间。在这种空间下,艺术的丰富多彩形式可以较好地进行展示,甚至可以完成艺术品的模拟。更丰富的表现形式也会刺激消费者作出更多的反映,表现出不同的解读,艺术品也因此会具备更丰富的内涵。
[1]龚瑶红.浅议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教育模式改革[J].艺术百家,2006(4).
[2]张红宇.高校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3]尹名军,郭明生,曾晓云.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现状研究与思考[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4).
[4]李菲菲.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