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2014-03-29郭丹洁张永凤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俗山西

郭丹洁,张永凤

(长安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4)

山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郭丹洁,张永凤

(长安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4)

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民俗旅游作为其中的一个门类,以鲜明的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多样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本文通过对山西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发展现状的分析,试图提出一定的发展对策从而促进民俗旅游资源的发展.

山西;民俗资源;开发

1 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

1.1 民俗旅游资源种类丰富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晋北到晋南分布着从史前到明清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北就开始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是晋北地区的一大特色.名扬天下的晋商分布在山西中部地区,晋中几县是当时全国的商业中心,形成了完备的商业习俗,现在这里仍保留了部分具有鲜明明清风格的建筑.晋南、晋东南是中原文化起源的腹地,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上古神话发端于此,炎帝后稷嫘祖尧舜禹等人文始祖和上古圣贤成在这里生活,同时这里还是春秋战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具有浓厚的古文化意蕴.这些古文化通过口头传统、传统节日庆典等活态事物流传下来,在保存至今的古圣贤和传说人物的庙宇中都可以感受了那些古老的文化.这些得天独厚的民俗风情对于满足人们追古心理和探索历史提供了便利,是民俗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1.2 民俗、文物与自然资源交错分布

民俗资源一般不单独存在,它与自然和文物资源交织在一起,体现出很强的附着性.从省内资源分布现状来看,三种资源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具有明显的组合优势.文物古迹中往往蕴含着体现人们思想观念的民俗活动.丁村、河边、乔家大院等民俗博物馆本身即是文物又体现了当地居民的建筑特色.这些博物馆不仅保存了当地民俗事物的物态作品,同时还是举办各种节日庆典的重要场所.

此外很多自然风景区不仅景色秀人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意味,如五台山代表着佛教文化,绵山是清明节的发祥地、晋祠是周代的重要遗址.这种分布使自然、文物和民俗文化三种旅游资源形成综合的组合形式,便于旅游的配套开发.

2 民俗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

2.1 民俗博物馆数量显著增加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博物馆模式成为主流.所谓的博物馆模式,就是通过博物馆把民俗文化,用文字、影象、模型等形式展示给游客的模式.山西的民俗博物馆遍布全省,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反映晋北民俗的河边民俗博物馆、反映晋中文化的乔家堡民俗博物馆和和反映晋南民风的丁村民俗博物馆三家博物馆.中国北方汉民族古老文化中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民间工艺和文艺娱乐的身影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

除了这三个典型代表以外,近年来新开发的博物馆是不计其数.以榆次老城为依托平台,与榆次老城景区馆园合一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平遥城内的日升昌中国票号博物馆、协同庆钱庄博物馆、中国商会博物馆、蔚泰厚票号博物馆、蔚盛长珍藏博物馆、平遥古城藏报博物馆等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了克服静态展览参观形式的弊端,增强与游客的互动性,2004年乔家民俗博物馆增加了民俗表演馆、百亩葫芦园、农家小院三个新景点,延伸了民俗旅游产品,让“死”景点变成“活”景点,把静态的观光变成动态的感受.在其带动下,其他博物馆也开始试水开展民俗活动,以此推动民俗旅游进入一个新阶段.

2.2 民俗品牌效应初见成效

一个地区民俗礼仪、民俗节庆是该地区民俗生活的浓缩,让游客参与当地民俗生活,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民俗的传承,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旅游的趣味性、互动性.在参与过程中,游客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对于该地区的民俗生活也有了深刻了解.这种参与式体验深受游客的喜爱,所以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以民俗节庆为平台的旅游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历史的发展中,山西保留了众多的民俗节庆,这些节日庆典活动不仅成为本省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了山西旅游产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开发,目前已经成了季季有特色,月月有活动的模式.如冬季的晋商“社火节”、平遥国际摄影节,这些节庆活动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举办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仅成为山西旅游的名片,同时也是国内外游客了解山西的重要窗口.

3 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不足

山西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的神秘、淳朴、丰富多彩、多元交融的特点,在旅游日益受到人们推崇的时代,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开发层次浅,发展不平衡

在发展中对于传承的民俗挖掘程度深,而在绝技绝活、民间工艺品、生活生产民俗、婚丧嫁娶等方面涉及少.大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民俗旅游资源仍处于休眠期;在现有旅游产品中,陈列展示和静态观光仍占据主导地位,旅游大多时候只能是隔着玻璃进行欣赏,而能身临其境参与体验的机会不多,致使游客很难完全深刻领悟山西是民俗.

3.2 民俗资源开发中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

在认识到民俗资源的价值之后,各地纷纷采取行动开发民俗旅游,这对于推动旅游资源发展,实现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中,由于没有一个宏观整体的规划,各地区在开发中不免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重复建设、低质开发问题突出,个别地区在没有经过科学合理论证的条件下就进行盲目开发,导致民俗旅游景点分布格局呈现点多、面广,但散乱、无序的特点,点、线、面的结合杂乱无章不具有合理性,这不仅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宣传促销和游客参观体验.

3.3 民俗旅游商品和游艺资源开发滞后

在旅游业中,除去门票收入、餐饮收入、交通收入外,旅游购物、娱乐是最具增长的部分.但目前山西旅游收入构成比重中,长途交通、住宿、餐饮受如的比重仍然远远超过购物和娱乐.山西有着丰富的特色旅游产品,如剪纸、皮影、年画、刺绣、面塑、代县木器、平遥推光漆器.但由于缺乏开发意识,加之各地区旅游文化商品大多雷同、新颖性不强,部分产品做工粗糙、包装档次低、便携性差、特色不明显从而导致商品性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占比重低.在娱乐资源方面,山西同样有着丰厚的资源,根据初步统计,目前省内有地方戏曲剧种 50余种,民间歌曲、舞蹈更是数以万计.但是真正为人所了解的并不多,而形成品牌的更是凤毛菱角,部分戏剧正处于消亡的状态.

4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与对策

4.1 开发设计的原则

4.1.1 坚持效益与保护性并重原则.通过对民俗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旅游业的发展,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还要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我们不仅仅要开发现有的资源,同时要在发展中加以继承发展,让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得到延续.准确的说,我们要开发的民俗资源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修复.所以,在追求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的同时,要主动对民俗资源进行保护,避免毁坏式开发.首先,是要保持真实性,即要使它原汁原味,而不是跟风模仿,造假欺人.其次,开发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条件,绝不能盲目地、不顾客观实际而“妄为”开发.

4.1.2 多样性原则.游客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所以在开发过程中也要进行区别对待,开发不同的产品来满足游客的需求.既要有观光型,还要有娱乐型、参与型、考察型、度假型等等.如对于民俗村可以进行“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周末游产品.

4.2 开发对策

4.2.1 整体规划,对资源进行系统开发.为了保证民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民俗旅游的质量,省政府就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为:首先,省旅游局应召集个方面专家成立专门的规划专家组进行民俗旅游总体规划和具体项目;其次,对当前山西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对发展条件和不足做出评价;第三,综合分析开发山西民俗旅游对山西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第四,基于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及既定目标,制定和评价各种开发政策和整体规划;第五,对实施情况成立相关机构和采取约束措施保证总体规划实施.

4.2.2 加强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前从业人员中整体素质较低,大多数从业者的知识只能进行初步讲解,而对于民俗旅游资源整体的规划和管理则无从下手.从长期来看,不利于民俗旅游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此可以采取以下人力资源措施.首先,以各地旅旅游企业、旅行社为主体,辅之以政府政策支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以加强山西民俗旅游的开发工作;其次,通过脱产培训、在职培训、短期培训和临时培训的加强对现有人员培训,使他们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4.2.3 多渠道、多方位保证资金来源.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了解决融资难问题,应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实行政府、企业、市场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方针.首先,政府加大扶植力度.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其相对封闭,所以民俗保存较为完整,对其进行开发,有利于该地区的脱贫致富.对于这些地方民俗资源的开发,政府要给予必要骗的支持.如加大财政投入、减免税收、政策倾斜等等.

其次,发挥市场融资机制.政府的财政毕竟有限,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旅游市场,所以必须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

4.2.4 加大民俗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山西不是缺乏民俗资源而是缺乏对外宣传.由于地处于中部交通不便,所以许多民俗资源并不为旅游所熟悉.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打造出民俗旅游品牌和开拓民俗旅游市场,是山西民俗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鉴于旅游促销投入与游客接待量成正比,而大量的游客又意味着丰厚的收益,所以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定向促销、游客口碑营销、影片宣传等方式扩大影响力,从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山西、向往山西.

〔1〕高晶.山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08.

〔2〕黄旭涛.民俗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山西为个案[J].生产力研究,2008.

〔3〕张慧霞,佘可文.山西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M].北 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F592.7

A

1673-260X(2014)09-0063-02民俗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胎记,是极具地缘性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发展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资本.如何在保护、继承民俗的同时发挥出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发展文化产业必不可少的课题.山西民俗丰富而具有特色,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民俗开发必不可少,因此本文通过山西民俗资源的分析,希望探讨出促进其发展的可行性办法.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民俗山西
冬季民俗节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民俗中的“牛”
山西叹五更
民俗节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