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的狂欢,逝者的盛宴——万圣节与清明节节庆内涵比较
2014-03-29马敏
马 敏
(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一、引言
节庆是独特传统的载体,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传统、信仰、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操和民族文化深层的价值取向,展示一个民族生存形态最突出、最具特色的一面。节日是社会文化所设置的时间单位(高丙中1997:20),以年为基础进行循环,它的起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动态化石,是各个民族活动的产物。节日不同,节庆风俗也有异。而不同的节庆风俗体现着不同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彰显着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节日习俗浅显易见,易于表现,而民族精神则深嵌于各种表象之下”(高占祥 1991:59),因此,透过旖旎独特的节庆现象,能揭示出其中蕴涵的民族价值取向和内涵。鬼节是世界上传统节日之一。中国有三大鬼节,即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高洪兴 2005:135);美国人将万圣节视为鬼节。现以清明节与万圣节为例,比较两个鬼节表现形式和内涵的不同。
二、清明节和万圣节外在表现的不同
1.节庆方式——祭祀与娱乐
清明节是以祭祀为主的节日。祭祀是华夏礼典中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组成,通过这一传统礼俗,向神灵求福消灾。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儒教圣经《周礼》、《礼记》中,并有《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经书进行解释。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祀形式也有严格规定,尤其是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物质的丰裕,祭祀礼节变得越来越复杂,祭品也越来越讲究,并有了一定的规范。祭祀作为清明节的主要活动,程序、步骤要严格而规范,不能随意而为之,对祭拜地点、时间、贡品的种类和数量等都有规定。如祭拜地点是祖先旧坟,祭拜时间应为上午十时至下午三时前,不能在天未亮和太阳下山后进行。供品为三牲、酒茶各三小杯、三牲或饭菜(六碗、十碗或十二碗)、果品(应时水果数种,但忌用番石榴、西红柿、李子、释迦作为供品)、茶酒各三小杯、糕饼等。祭拜时,人们专注、肃穆,唯恐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闪失,得不到先祖的福荫。即便不象初丧时那样悲痛欲绝,但也是泪洒坟头,亲人们常常低声哭泣,难掩悲伤。整个过程,气氛严肃而悲伤。
而美国的鬼节,万圣节却是一片欢声笑语,“Trick or Treat”的游戏,使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装扮成妖魔鬼怪,手拿口袋,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大人如果不给糖果、不用零钱款待他们,这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有时把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不仅孩子们欢喜异常,一些中学生和成人也会参与其中,举行各种各样的狂欢活动,装扮成妖魔鬼怪,营造出快乐恐怖的氛围,尽情寻欢找乐儿,各大城市甚至还有鬼节盛大狂欢游行。整个节日中,大家都在通过游戏尽情地释放自己,尽情地搞笑,尽情地放纵自己。作为“鬼节”的万圣节,已完全失去了最初人们对亡灵、对先人的祭祀功能,成了生者娱乐狂欢的节日。
2.节庆组织-——有序与松散
清明节最重要的仪式是上坟祭扫。尽管祭扫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但通常上坟祭扫可分修整墓园、祭祖及压纸三个步骤。修整墓园主要是清扫墓地,铲除杂草树根,修复损坏的部分,或重新描写墓碑的字迹,使其焕然一新。拜祭前,如发觉穴前杂草丛生或墓穴有轻微的损坏,亦可先行清理或维修,使先人阴宅居所焕然一新后才开始拜祭。拜祭时要专心及诚心,这才容易得到先人的福荫。“压纸”又叫“挂纸”,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所用的“墓纸”呈长方形,颜色有黄、白及五色等三种。挂纸之前,先铲除墓上丛生的树枝野草,再将墓纸两三张一迭折作波纹状,用小石块分别压在墓头、墓碑及墓旁的“后土”上。也有些地区不拘数量及方位,直接的将墓纸按入墓土之中。如果说,坟墓是祖先死后居住的场所,那么挂纸就象征子孙一年一度为他们的居处所添的新瓦。同时,挂纸也具有识别的作用。到了清明节,凡是墓头有墓纸的,就表示这座坟有子孙来祭扫。反之,就是无人祭拜的孤坟。“挂纸”后,还要准备简单的供品来祭墓,烧纸钱,这样才算完成了“挂纸”的仪式。“培墓”则是较隆重的祭墓仪式。通常新墓要连续培墓三年,而过去一年中有娶媳妇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培墓时要准备三牲(祭后土)、五牲及菜碗(祭墓),还得准备各种纸钱、烛炮、以及“子孙灯”,灯上以朱笔写上“子孙兴旺、添丁进财”,或“财丁两旺、富贵双全”。培墓的人家一定要准备一对子孙灯,在墓前点燃,然后带回家,象征子孙兴旺。清扫墓园后就开始祭祖,祭品主要包括鲜花水果、饭菜、烧肉、鸡、豆腐芽菜、烧酒、茶水或一些先人爱吃的东西等,有些人祭祖还会买一套“祖先衣服包”,里面样样有齐,如“溪钱”、“冥钱”、“金银纸”、“元宝”及“幽衣”等。向祖先的坟墓拜祭,表达孝子之心,以向先人致敬。以牲礼或菜碗先祭拜坟墓的守护神,再烧香拜祭祖先坟墓。有时还需在先人阴宅附近的墓穴,每墓插香三枝,达到收睦邻之效。
同为“鬼节”的万圣节却没有如此繁缛的仪式,孩子们随心所欲,极尽创造“恐怖”之能。夜幕降临,迫不及待地穿上自己设计的匠心独具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随意拿着各式口袋,提上一盏早已做好的 “杰克灯”,挨家挨户讨要糖果。在万圣节这天,人们设法营造出“鬼节”氛围。从布满恐怖图案的南瓜灯,戴着狰狞可畏面具的“巫婆”,念着“Treat or Trick”满街飞跑的“小鬼骷髅”;到父母给孩子们讲述令人恐惧的鬼故事,装扮成鬼宅的自家房屋,站立门口巨大无比的黑蜘蛛,闪着蓝光、荧荧鬼火的窗户,里面不断伸出头作着鬼脸、发出惊恐瘆人狞笑的“小鬼儿”,以及充满恐惧诡异图案的google图标,所有人都在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地制造“恐怖”,而不拘于任何形式。
3.节庆主体——年长者与年幼者
清明节,人们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祭祀。一家人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地前去扫墓祭祖。在进行烧香、焚烛、添酒等祭拜仪式时,通常由男性长者主持,过去,甚至不允许女性参加祭祀活动。
而美国万圣节的参与主体却是年少者。对孩子而言,这是他们的节日,是他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从雕刻夸张恐怖的南瓜灯,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穿上精心构思出来的各种奇装异服,骑上想象中无所不能的扫帚,扮成狞笑丑恶的巫婆,到“ ”的大声喊叫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兴奋、激动,在自己的节日中尽情释放,在兴奋的恶作剧和游戏中度过属于自己的夜晚。即便有些恶作剧令人啼笑皆非,大多数人还是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三、节庆内涵分析
人们生存形态必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张承平等2006:24)。数千年来,中国以农业为主导,依赖手工劳动,对单个家庭而言,家庭兴旺与劳力多少关系密切。而祭祖能强化这种家族观念,强调生育意识,增进家族团结,利于人们在生产中互帮互助。因此,许多重要传统节日都少不了祭祖仪式。即使在素以新派自诩的上海,“土得掉渣”的清明也能动员起超过700万的市民,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地涌向城郊和周边地区扫墓祭祖,奉上一瓣心香。这种仪式,体现了宗法社会浓厚的血缘关系,表达了对祖先和亡者的追怀情感,完成对亲情和血缘关系的维系和体现,并把这种情感导向体现、强调宗法族群、追思先贤、提倡忠孝的政治教化轨道上。同时,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文化一直占统治地位,家族或宗族礼法制度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个人是处于家族或宗族关系之中的,人们之间首要关系是血缘关系,血缘关系是“孝道”存在的基础。在家庭内部有严格等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使其具有了鲜明的以“父性制为中心、以血缘为基础”的节庆文化特征。因此,承载了中国人血缘子孙继承绵延传统价值观的清明节,是为逝者而过的节日。祭祀时气氛的庄严肃穆,长幼尊卑有序,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与拥有悠久封建制的中国不同,美国的历史是书写在干净利落的一张白纸上的。独立战争之前,在没有任何封建思想残余的美洲大陆上,欧洲资本主义所崇尚的自由、平等观念,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使美国人相信每个虔诚的基督徒与上帝之间都有一种精神上的联系。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上帝面前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没有等级之分,尊卑之别,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个人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注重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人之间的情感诉求,展现和张扬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已无丝毫欧洲国家传统的祭拜先人的鬼节“万圣节”的影子,而成为生者展现其独特个性的平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清明节与万圣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庆文化,是各民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源,是中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两个“鬼节”节庆活动和内涵的探析,能洞察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和由此衍生的制度、伦理、审美价值等观念的内在灵魂,通过比较与分析可以在进入全球化的今天,能更好地加强沟通和交流。
高丙中(1997).圣诞节与中国的节日框架[J].民俗研究 (2)。
高洪兴(2005).中国鬼节与阴阳五行:从清明节和中元节说起[J].复旦学报(社科版)(4)。
高占祥(1991).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张承平,万伟珊(2002).文化的普适与包容[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