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单身青年“婚恋焦虑”现象调查及成因分析
2014-03-29张巍
张 巍
(上海建桥学院团委)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进入21 世纪,中国青年掀起了“单身热潮”。 2005 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表明,从1997 年到2005年,30—34 岁的未婚男女比率激增,大龄青年的“不婚”情况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截至到2009 年,上海出现约有100 万的“剩女”。[1]2010 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也表明,申城的大龄未婚人口占全部未婚人口的8.4%,其中,大龄未婚女性占全部未婚女性的比例为6.6%,和2000 年相比上升了3.4 个百分点。 与“剩女”“并驾齐驱”的还少不了“剩男”,有学者预测,2020 年中国“剩男”将占青年男性人口的12%—15%,也就是说届时中国将有3000—4000 万男性找不到伴侣。 与此同时,近些年来离婚率的持续增长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讨论热点。 统计显示,2010 年全国登记离婚267.8 万对, 比2009 年增长8.5%;而2011 年的离婚比率更比2010 年增长了11.9%。[2]上述数字也折射出了种种和婚恋价值观相关的现代社会问题。
恋爱和婚姻是人一生重要的组成部分,男婚女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的大事,它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和兴衰。 作为婚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凝聚于一个社会的文化结构之中,表现为个人对婚姻、恋爱的基本看法;同时,婚恋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化特色。 如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受西方文化的渗入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之过去开放了许多,在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碰撞中,青年婚恋观的变化也直接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现状。 每个青年都期待一份真挚、甜蜜的爱情,希望能与相爱的人厮守终生,可是现实生活却未必令人如意。 数据显示,当前,上海的适婚青年男女的单身比率已突破30%,近八成25—40 岁的单身男女觉得“不快乐”,感到“焦虑”,甚至有部分年轻人出现了“恐婚”情结。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单身青年“婚恋焦虑”现象普遍存在。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大都市单身青年“婚恋焦虑”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社会原因,为问题缓解提供对策和建议。
二、青年婚恋焦虑的主要特征
笔者于2013 年3 月对400 名18—35 周岁上海单身常住人口进行了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387 份,有效率96.8%。
(一)婚恋焦虑呈现“低龄化”趋势
调查发现,在上海各个相亲点,参与者以24—30 岁的男性、23—28 岁的女性为最多。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是婚姻需求的主体人群。[3]但从心态上看,男性在29 岁、女性在27 岁开始产生婚恋焦虑,而焦虑的心态逐步呈现出“低龄化”倾向。从传统观念看,一般认为男性27 周岁、女性25 周岁是最佳的结婚年龄。太早结婚,可能男女双方心智都不够成熟,无法承担撑起一个家庭的责任,也缺少一定的经济基础。 本次调查发现,上海青年认为较理想的结婚年龄是25.9 岁。从上海青年的受教育情况来看,正常情况下大学毕业时年纪为23 周岁,近年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越来越多,而硕士、博士毕业的年纪分别是25 周岁和28 周岁,再经过2—3 年工作,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30 周岁左右结婚也并不令人惊讶。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不少未婚青年刚从大学毕业,甚至还在学习阶段已经面临着婚恋的压力。 针对毕业满3 年的在职青年的调查发现,有52%的青年表示因为学习和工作错过了恋爱的最佳时机,有84%的青年认为“优秀的婚恋对象是稀缺资源”,以上这些观念的存在成为青年婚恋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女性的婚恋焦虑心态更为突出
调查发现,单身女性存在“婚恋焦虑”的人占21%,单身男性存在“婚恋焦虑”的人占15%,女性对婚恋的焦虑心态较男性更为突出。 这可以从人口结构中来找寻答案。 从2010 年上海市“六普”数据来看,女性未婚人口占15 岁及以上女性总人口的19.1%,与2000 年相比,上升2.2 个百分点,比重呈现扩大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32 岁以上的大龄未婚男性占未婚男性的比重为9.8%,比2000 年下降2.2 个百分点,而30 岁以上的大龄未婚女性占未婚女性的比重为6.6%,上升3.4 个百分点。 未婚青年人口结构的倾移可能是导致女性婚恋焦虑更为突出的重要原因。
(三)经济条件在青年择偶因素中的重要性上升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单身女青年在择偶时往往更看重经济条件,通俗地表示为“没房没车,结婚没戏”。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有77.3%的受访单身女性认为男性月收入超过4000 元才适合谈恋爱,这其中,有27.1%的人认为,男性月收入10000 元以上才适合谈恋爱。对于男性而言,婚恋经济成本太高导致不少男性至今单身,而“没有房子”成为婚恋焦虑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发现,对于“准丈母娘的要求催生了婚房热”这一论断,持赞同态度的男性和女性青年分别占了46.3%和35.8%。
(四)财产公证成为青年防范婚恋风险的无奈选择
由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婚前财产在婚后收益的认定”成为缔结婚姻关系难以绕开的重要问题,更多的青年女性开始要求男方在自己的房产证上加上“未来老婆”的名字,婚前财产公证也在这一矛盾中日益受到关注。[4]多数青年虽然认可婚前财产公证在保护个人财产安全中的作用,但同样认为为了“钱”而公证,多少都有点伤害感情。 调查数据显示,42.2%的青年人认为“婚前财产公证虽然比较公正,但是影响和谐关系”,也有33.3%的青年人在婚姻风险意识的提醒下,认为这么做“非常公正合理,能很好避免婚后经济纠纷”,另有19.9%的青年认为这是对“两人感情和婚姻不自信的表现”。男性青年对此的勉强认可和不赞成程度均比女性要略高。由此可见,“由男方置房结婚”这一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在当前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情况下,给都市青年男女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虽然“财产公证”能规避婚恋风险,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带来了“情”和“利”的摩擦。
(五)青年择偶时最看重感情,“闪婚、闪离”现象增多
社会对于个人的择偶条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个人的择偶不仅要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社会还通过文化传统、习俗习惯左右人们的择偶行为,对于违反常规的择偶形成强大的压力。 具体说来,未婚青年在择偶时至少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即社会属性标准(能力、经济、社会地位、感情、亲友意见)和自然属性标准(相貌、性格脾气、道德品质)。本次调查,要求受访者选出择偶时最看重的三项,并按先后顺序排列。调查结果显示,位于选项前三位的为感情(80%)、道德品质(44%)、能力(42%)。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青年选择结婚对象时仍然将感情放在第一位,而“道德品质”位列第二也反映出青年们的这种看法:只有人品好的人才看重感情。
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给青年们的情感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闪婚、闪离”的现象在青年中时有发生,青年人对婚姻的不信任感有所增强。调查发现,有41.7%的单身青年害怕“因为婚姻失去自由”,还有不少年轻人害怕“承担家庭责任”。 从北京市的一组数据统计看,北京“80 后”人群草率结婚又轻率离婚的人数一直在持续上升,婚龄在5 年内的离婚案件中,“80 后”占了55.2%,其中因生活琐事而导致离婚的高达54%。[5]而本次调查也显示,26.2%的青年表示“身边的朋友至少有1 对‘闪婚’”。 对于一些年轻人,婚姻不再是一件特别严肃、郑重的事,结婚、离婚都比较轻率。 他们把闪婚当成一种逃避,并产生许多“情绪性婚姻”。
(六)“试婚”成为单身青年追求理想婚姻的一股“潜流”
现代社会,青年对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趋于宽容,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受访青年已经颠覆了传统社会“恋爱—结婚—性生活” 这种时序的婚恋观。 79.9%的青年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 而在认可的人当中,66.5%的青年认为“只要双方相爱、愿意,相互尊重、信任就可以”,另有13.4%的青年认为其前提是确立未婚夫妻关系,还有18.2%的青年的态度是尽管自己不会这么做,但是表示理解。可见,青年人是在一定客观基础和合理性的前提下,对于婚前性行为持开放态度。 “试婚”行为成为时下一股重要的“潜流”。[6]“试婚”是指男女双方没有履行法律手续,在一段时间内以爱情为基础,以婚姻为指向,以性关系为重要内容,尝试进行婚姻生活的价值中性越轨行为。本次调查发现,对于“试婚”行为,持无所谓或赞成态度的被访青年占57.3%,且男女青年没有显著差异。 可见半数以上的青年为了追求婚后感情的融洽和实现预期的婚姻理想,认同把“试婚”作为自己的理想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试婚”的存在对于缓解婚恋焦虑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如果社会在性开放程度上对青年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导致其出现一些不适当的两性行为,并且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青年婚恋焦虑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青年的婚恋功利化心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造成了当前价值观领域多元并存且相互冲突的现状。 当代青年出生和成长于社会改革发展时代,种种压力和诱惑导致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变化,从而衍生出多元化的婚恋观,其中尤其突出的是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对青年一代精神生活所产生的重要冲击。 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形中成为了年轻人生活的目标和准则,不少青年想通过家庭、婚姻这一捷径获得物质生活和工作事业的高起点,现代物质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婚恋中的世俗性和功利性,并带来了婚恋焦虑现象的产生。
(二)择偶标准造成的“甲女丁男”现象
在本次调查中,针对青年心目中什么是“大龄单身青年”进行了提问,数据显示,青年们认为男性超过33岁未婚为“大龄”,女性超过29 岁未婚为“大龄”。 可见,上海青年对于晚婚年龄的上限依然保持男高女低的传统结构。 在大龄未婚男女中,女性一般将经济和职业上的地位作为择偶的重要标准,而女性对知识的崇拜,也使得文化程度高的男性在择偶中备受青睐。 对文化程度高的女性而言,由于其经济和社会地位普遍较高,这使得她们对婚姻的期望也相应提高。 而各方面条件与这些女性的期望相匹配的男性,很多人都选择了条件低于自己的女性为伴侣。 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使得文化程度高的大龄女性的期望和要求难以实现,往往也就促使她们“宁愿不嫁也不勉强”,导致出现了大龄未婚青年中常见的“甲女丁男”现象。
(三)都市女性角色冲突对婚姻的影响
都市女性在现代生活中的双重角色较为鲜明,女性拥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经济收入也有了提升,而经济地位的上升决定了其人格的更加独立。 在事业上女性与男性一样面临压力和挑战,在家庭中女性又必须完成贤妻良母的任务,这种双重角色的互换频繁,使她们感到力不从心,许多女性不愿或不敢过早结婚和生育后代。 因此都市女性角色的冲突也是形成婚恋焦虑的重要原因。
(四)虚拟世界的开放性和现实社会的封闭性
大都市年轻人交友往往通过虚拟空间,平时接触的人似乎很多,但其实真正比较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多。 年轻人更青睐数字化的沟通方式,而婚恋却是必须与现实空间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龄未婚的人群逐年上升。 调查数据表明,58.6%的受访青年认为“交际范围太窄”是自己或身边的人至今单身的主要原因,66.9%的受访青年选择了“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觉得遇到的都不合适”这一原因。 两者结合起来,就解释了如今单身青年所处的一个尴尬的境地:由于社交圈狭小,认识的人少,导致他们无法在有限的社交圈中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另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当代青年由于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同时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最大关爱,于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孤傲、自私、利己、责任感不强。 因此,与独生子女谈恋爱或者独生子女之间谈恋爱,常常会出现对对方的期望值过高、自负和理想主义的倾向,容易导致矛盾丛生和感情的不稳定,这也是很多大龄单身青年难以走进另一半内心世界产生婚恋焦虑的原因。
(五)外部社会特别是父母给予的婚恋压力
中国人看重子孙满堂,觉得祖孙三代、四代甚至更多济济一堂,是天伦之乐。 因此,父辈们就免不了要为孩子的婚事操心。 但在都市社会,青年的学历偏高、工作繁忙,时间都花在了读书和工作上,对个人问题似乎都有些懈怠。 于是家长们就开始按耐不住了。 在上海人民广场的相亲会上,家长远比前来相亲的年轻人多。各大相亲会上,家长们的身影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家长们催着孩子相亲、谈对象、结婚,这种行为无形中给单身青年们增加了许多压力和负担。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66.1%)单身青年的父母比较关注子女的单身问题。其中,37.1%的父母非常焦急,29.0%的父母不是很急,但是也会催促。父母过分焦急的心态会令子女产生很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单身青年很容易因为自己的单身而产生不合群、被孤立的感觉,这会对他们造成较大压力,使其产生焦虑心理。
四、缓解单身青年“婚恋焦虑”的对策和建议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许多青年认为婚姻恋爱是个人私事,与他人无关,事实上婚恋是一个道德问题,受到社会的约束,道德的婚恋观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积极建设力量,而不道德的婚恋观则是家庭解体、社会冲突的破坏力量。 因此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其他的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婚恋教育,使他们理解婚姻恋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使他们理解婚姻恋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特别是在择偶的过程中要摆正物质财富的位置,提出符合自身情况的择偶要求,使青年的婚恋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为单身青年的交流交友搭建平台、创设机会。 大龄单身青年出现婚恋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工作压力大、社会交往少、接触的圈子有限。 针对单身青年的特点,工青妇以及一些社会组织应该关心大龄单身青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增加青年人认识、交往的机会,拓展青年的社交范围,在学习、娱乐等社会交往和交流的过程中,为青年寻找理想伴侣营造宽松的环境。 针对大龄未婚青年的心理特点,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化解他们的心理疑惑,排除心理障碍。
积极发挥单身青年的择偶能动性。 个人独特的性格特点是两性关系最难处理的症结,由于自身择偶交际圈的限制,诸多单身青年男女只是把时间浪费在无尽的等待上,试图以守株待兔的姿态来寻求自己的另一半,其效果可想而知。 面对如此现实,单身青年应积极寻找,寻找拓展自己交友面的机会,改变“宅男”、“宅女”状态,主动走进多彩的世界,努力扩大青年择偶的视野与范围,让自己更快找到适合的另一半。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社会媒体应该对大龄青年婚恋问题作出积极呼应,而并非过激响应。 当前,电视、网络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婚恋、相亲节目,越来越多的婚恋专家出来向大龄青年们献言献策,社会民众对这类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而实际上,过高的关注很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让单身青年感受到过度的压力。 作为公众传播机构,媒体承担着维护和弘扬社会美德,引导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责任,在婚恋价值观引导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帮助青年人增强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辨别能力, 正确认识恋爱、婚姻、家庭中的权利和责任。
总的来看,婚恋焦虑现象的出现背后存在着人口结构、经济条件、社会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这反映了青年的婚恋取向已从单一价值、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 这一变化一方面与青年人追求个性的特征契合,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对婚姻关系的不同理解和期望。 但是,无论是怎样的形式,都应以情感和两情相悦为基础。在本次调查中,60%以上的青年认可爱情是婚姻的前提和基础。可见,青年大多认同由爱情发展而来的婚姻,而对于尚未承担婚姻现实责任的青年,更愿意把浪漫的爱放在进入婚姻优先考虑的位置。 马克思说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如果是基于不良的婚恋动机,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会引起更多的继发性的社会问题。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同时又充满挑战和困惑的时代。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人更多地应该是要学会辨别是非,以一颗真诚的心来面对现在或以后的婚恋问题。
[1]曹媞.都市“剩男剩女”现象解读[J].人民论坛,2011(17):26-28.
[2]百合婚恋服务公司.2011 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e789c48ed0d233d4b14e6926.html,2012-01-05.
[3]陈兆曼.婚前财产公证的法社会学分析[J].发展研究,2012(1):72-75.
[4]黄火明.青年闪婚现象的法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87-90.
[5]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离婚案调查—“70 后”婚外情最烈,“80 后”闪离快[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03-04/2885451.shtml,2011-03-04.
[6]潘敏等.2010 上海青年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