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2014-03-29欧阳丹丹

当代青年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转型期德育工作应用型

陈 雷 欧阳丹丹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团委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2014 年2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随后,由178 所高校联合发布的《驻马店共识》被业界认为是“吹响了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号角”。 截至2014 年7 月,教育部数据显示:“已有130 余所高校提出了试点转型的申请,其中以地方本科院校居多。 ”由此可见,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部分地方高校在生源结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模式等方面均将有较大调整。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等学校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在高校转型期,伴随着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办学模式的调整转变,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必然面临着新的挑战。 面对新形式、新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如何保持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其“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所具有的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从而满足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对助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一)对德育工作的认知偏差导致转型期德育工作探索陷入困境

囿于高校部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文不对题”,一边是企业招工难,一边是大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无用武之地,造成了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前,已有部分高校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尝试着将自身办学定位转向对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然而实践发现,尽管德育工作作为“五育”之首,其在高校育人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共识,但部分高校对于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尚存偏颇,如部分高校将高校德育功能片面化,在实际教学中用职业道德教育代替德育,这就在强调德育工作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忽视了德育工作最本质的属性——促进个体的德行完善,弱化了德育工作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育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起的作用;[1]部分高校忽略了职业教育体系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独特性,在转型期依旧沿用原有思路开展德育工作,认为原有的德育工作模式“包打天下”,容易陷入德育实践缺失、针对性差的误区;甚至有极少数高校忽略了转型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对于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只字不提,只热衷于相关专业设置、课程变革等环节,对于德育工作即将面临的严峻形势视而不见,认为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在于应用,忽略了德育工作对于人才培养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指导作用,极易出现“任人唯才”的情形。

(二)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误区成为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

尽管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受市场青睐,缺口也较大。但囿于长期以来我国社会“重白领、轻蓝领”的人才观念,以及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多年来一定程度上重“学”轻“术”,崇尚“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大学的最高价值追求,[2]人们潜意识中仍将应用型人才看作低层次人才。 以上海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在对该校2013 级大一新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调研中,不少学生将插班生考试政策咨询排在首位,就是为了能就读于名气更响的综合类大学。 甚至部分教师也认为“大学生的成长应该更侧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应用技术是高职高专干的事”。 这一现象在部分即将面临转型的高校则可能更为明显。 因此,如何从观念上改变部分师生对应用型人才认识上的误区,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教风、学风,激发在校大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成为高校德育教育引领青年学生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式的变革挑战德育工作的开展路径

传统德育工作依托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和相对稳定、固化的班团组织,借助党政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工作主体构建了基础的德育工作体系。 然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然相应带来教学计划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例如:与企业合作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教学工作,以及根据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专业类型,采取工学交替、分段培养等灵活教学方式。[3]一系列的革新使得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均有了明显的改变。同时,校园和企业的界限被弱化,实习所需的岗位分流、时段错开等现实问题甚至打破了班团组织的界限。 因此,因人才培养计划变革而带来的德育工作时间、空间的碎片化无疑对德育工作开展的路径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德育工作者如何创新求变,在学生离开学校的“空窗期”仍能持续发挥德育工作的影响力,是地方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全新课题。

(四)生源构成的复杂化考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多元性

教育部在2014 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地方高校转型首先要逐步扩大面向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其次是要逐步扩大面向在职人员的招生比例。[4]这意味着地方高校转型后的大学生来源不再几乎是清一色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生源的复杂化必然导致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多样化,如何在继承传统德育工作优势的基础上,摸清引导对象的成长需求,拓展工作路径、创新工作载体,更好地将“兴趣广泛、喜欢动脑筋、实践能力强,充满着个性化、多元化特点的,适合从事应用型职业的青年群体”[5]引导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避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入“重专业、轻素养”的误区,是高校德育工作亟需思考的问题。

(五)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造成德育工作实践的指导乏力

在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十分迫切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给予了高度期待和积极回应,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应用技术大学设置标准研讨会等各类组织纷纷成立,针对学科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内容变革、拓展产教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共同为“应用技术大学在中国怎么起步”出谋划策。 然而相较于在“如何培养人”这一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德育工作问题上,多数研究尚集中在宏观的“道”、“术”并举的重要性论证上,对于高校德育工作在转型期间面临的复杂形势下,如何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未能充分认识到此次转型是一场对专业教学环境和背景均有深刻影响的变革,对于高校德育工作即将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遇估计不足。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理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6]缺少了德育工作理论的指导和支撑,高校转型期的德育工作实践探索将举步维艰。

二、高校转型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学生的迷茫需要德育工作及时走进青年内心

“越是在时代变革、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德育就越显得紧迫和重要,越能体现出其独特价值。 ”[7]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方式将学生从相对封闭的“象牙塔”推向社会及企业,部分对职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缺少独立思考能力、对未来缺乏规划的学生难免心存迷茫。 如果能在这一时期抓住其症结所在,对其开展有效的思想引领工作,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独立的人格,将有效避免学生毕业后独自踏入社会跌落至“信仰真空”的陷阱之中。[8]

(二)“应用型”理念推动德育工作全面回归生活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告诉我们:德育濡化在生活世界中,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9]因此,一直以来,让德育回归生活成为高校德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 然而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却呈现出与生活脱节的特征:一是“课堂灌输+课外活动”的德育工作模式简单化;二是源于革命战争年代道德建设服从于政治的德育内容泛政治化;三是表面热闹、内容空洞的德育工作方法形式化。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社会性功能,造成了德育虚位的现象。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社会、企业界限相对模糊,为满足学生在校外生活成长的实际需要,法制教育、社会规范教育、公民教育及个性发展教育将会扩充到德育工作的内容之中。[10]与此同时,在企业实习时带教师傅的言传身教,在社会生活中学生的自我感悟都有望成为德育工作的有益元素,超越传统有限的课堂教学和有限的德育活动实践去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大学文化建设助力德育工作塑造高校办学品牌

随着大批高校的集中转型,办学同质化现象将是高校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 如何从众多相似的应用型本科办学模式中突出重围,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品牌已经成为转型期各界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模块之一, 构建适应并体现应用型本科特色的校园文化,既能够彰显办学特色,又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处于转型期的地方高校迫切需要定位自身的大学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大学文化生机和活力的体现。 广泛组织和开展各种讲座、论坛、沙龙、辩论、演讲、征文、演出、竞赛、展览、参观等思想、文化、学术、科技、娱乐、体育活动,既能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将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传递到学生中去,又有助于建构深受学生喜爱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于高校办学品牌的凝练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管理方式的变革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挥

在传统概念中,高校德育工作和具体校园事务管理的关系颇有“秀才遇见兵”的感觉,认为德育工作对于解决具体管理问题收效甚微。 近年来,由于办学规模扩大等因素,高校单纯行政管理的难度加大已成共识,而其中基于德育视角的柔性人文关怀工作作为实现现代校园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文明化的重要体现,其作用日益凸显。[11]这在高校生活园区的德育工作中体现的格外明显。 如:在高校转型期间,生源成分的复杂,使得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习基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培养模式的学生共处一室,因思想理念不同而造成管理矛盾的概率大大提升,德育工作者可通过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双向沟通、情感激励等方法去贴近青年、关心青年、温暖青年、感染青年,消除对立情绪,从单纯的“以理服人”转为“以情感人”[12],将德育工作的说服力、感染力、凝聚力落到实处,可望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高校转型期德育工作创新探索

(一)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创新形式和载体,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更在于经过大学的熏陶学生自身心智的逐渐成熟及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这也是众多高职高专人才选择应用型本科深造的原因之一。 无论高校的教学方式如何改变,其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不应改变,应用技术型人才首先应该是思想道德过硬的人才。 高校转型期间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思想引领要接地气。 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要大众化、时尚化。 用青年人耳熟能详的语言阐述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清楚,切忌生搬硬套高深的晦涩理论。[13]二是思想引领要顺应学生特点。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较为淡薄,对这部分学生的引领要找准切入点。 可以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引而导之,如通过经典电影与书籍的推介、集体团日活动的开展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三是思想引领要发挥榜样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理论引导,实践技术型人才往往更易接受教师、学长、业内成功人士的言传身教。 因此,思想引领要充分重视并切实运用好榜样的力量,选取专业领域内看得见、听得到、德才兼备的人作为思想引领的导师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塑造优秀学生典型让其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事迹引领身边同学等方式均成效显著。四是思想引领的载体要有时代性。 传统的横幅、海报等宣传方式在学生参加校外学习、培训时失去了用武之地。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借助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将正确的德育工作内容用新颖的(如微信服务号、朋友圈等)“容器”来承载,可以有效拉近与青年之间的距离,传递正能量。

(二)以自身建设为基础,整合资源、搭建桥梁,拓展德育工作平台

“打铁还需自身硬”,德育工作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要想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就要找准定位,加强自身建设,突破传统格局,学会借力,努力营造各方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资源引进。 传统德育体系构架专注于校园,且工作队伍呈垂直型分布,两课教师、学工部门、政工干部等工作模块之间交流较少,使得本就薄弱的德育工作力量更加分散。 为了满足转型期应用型人才成长的需要,大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应具有开放、宽广的胸怀,一方面,要注重引进校外资源,积极吸纳社会各界的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杰出人才充实自身力量。 另一方面,校内资源的引进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选拔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班导师”,通过培训提升班导师的德育工作素养,借助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将德育工作拓展到第一课堂,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自身建设。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具备配套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为适应这一要求,高校一线教师可以通过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资格认证、实践研修、学术访问等途径加强校企联动。[14]德育工作可以充分学习借鉴一线教师的培训经验,鼓励并创造机遇让两课教师、学工干部走出校园,通过挂职锻炼、专题培训、合作共建等形式深入校企合作项目一线,在提升自我的同时扩大德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平台共建。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校企合作为契机,充分发动已有的德育工作力量,通过研讨交流、结对、创建实践基地等方式聚集企业劳模、业务骨干参与到德育工作的讨论和实践中,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 可充分发挥共青团枢纽型组织的作用,联合企业优秀青年、校内青年教师骨干、优秀学生代表成立优秀青年联谊会组织,将各界青年英才吸附在团组织周围,在服务学校转型发展的同时,为青年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使得共青团组织“以有位促有为、以有为换有位”,为青年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三)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精细化耕作,切实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生源的复杂化,导致需求的多样性,这就意味着仅凭几门教育课程、几场宣讲讲座、几次主题活动的传统德育工作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学生成长需求。 高校转型期德育工作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厘清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的属性,牢牢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学方向,精细化开展工作。 第一,满足人才培养的共性需求。 应用型人才首先是人才,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动摇。 无论是科研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其对自身独立人格的完善、对美好生活审美情趣的提高的需求是相通的。第二,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的特殊需求。“实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是应用技术型人才最显著的特点,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找准定位,结合院校自身转型期间的校情、教情、生情,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能力、敢于探索尝试的开创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以及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个性需求。 高校转型期间学生学习内容与形式的转变、价值观的碰撞与形成、社会与校园生活的体验等每个细节,都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各个阶段需求的层次亦有差异。[15]专业课程的固有属性注定不可能为所有同学提供个性化服务,而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课外活动却正是为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而设。 德育工作应该先一步完成从“管理说教型”向“引导服务型”理念的过渡,俯下身子做调研,分析转型期间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需求,从而设计出各种富有针对性的育人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成长需求。

(四)以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为目标,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德育工作的创新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生活、实验、学习时间的改变,对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在传统模式管理力量本就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高校转型期这一特殊的探索阶段将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一问题有所加剧。 发动并依靠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工作符合高校管理的发展趋势,是高校管理变革的必由之路。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锻炼其自身成为应用型人才,这本身也是德育工作的实践环节之一。 首先,要宣扬学生自我管理的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理念、体制过于强调权威和服从,学生群体习惯处于被管理状态,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在极大程度上妨碍了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素质提升。 在大学生中推广大学生自我管理认知,是对学生“主体思维”的解放,不仅有助于缓解高校管理压力,更有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和社会公民意识的培育。 其次,要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的路径。在国外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启发下,部分高校已经就如何开展学生自主管理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如齐齐哈尔大学试行的“学长制导航”模式,让高年级学生担负起更多的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责任,担当起班主任助理的角色,他们在对低年级同学进行辅导和管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综合素质;[16]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通过学生代表大会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将有意锻炼自我、服务他人的同学选举为学生代表,进而在学生代表中推选产生学委委员,共同组成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其下设的分委员会涵盖学生在校期间的衣食住行和学习等各个领域,在学校管理部门和普通同学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成为了校园民主管理的重要力量。 这些尝试都为转型期间高校校园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借鉴。

(五)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创建德育品牌,增强德育工作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在高校转型期间大学生德育工作通过创新工作理念、合理开发载体找准与高校转型的结合点、切入点,有助于多侧面、多层次地促进转型期间大学文化的孕育、产生、沉淀,进而形成品牌,影响学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 具体做法有二:一是塑造文化品牌的“代言”形象。 将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所具有的文化品质固化为一个形象,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教育导向和激励凝聚等功能。 如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选取“鲁班文化”作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养成为根本”这一教育理念的代表,着力构建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17]德育工作要在充分吃透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找寻并凝练出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文化形象,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性内涵,在高校办学、管理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是挖掘文化品牌的创建载体。 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精神载体、制度载体以及虚拟载体等在高校转型期校园文化品牌创建中的功能。 物质载体:探索通过校园内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花草树木、建筑、雕塑、走廊、橱窗)等文化特征表现物传递信息,以达到形象性、艺术性、教育性的有机融合,推进大学文化的建设进程,收到“草木劝学、墙壁说话”的效果。[18]精神载体:包括高校营造的学术氛围、育人氛围和舆论氛围等。 如加强和企业的对接,定期举办创业者沙龙、科技创新节等活动培育创新创业氛围,在活动中塑造品牌。 制度载体:严谨规范的制度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群体凝聚力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军事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医学类院校等专业类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尤为典型。虚拟载体:借助新媒体个体既是信息传递者又是信息评论者、发起者的特点,不断在信息传播中完善文化理念,引发文化思考,加快文化品牌的传播。

[1]陈燕飞、时云.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药学教育,2012(2):4-7.

[2][5]周谷平、徐立清.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3):5-8.

[3][4]吴向鹏.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N].宁波日报,2014-06-03.

[6]陈金生.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N].解放军报,2003-10-08.

[7]傅新禾、李菩菩.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J].人民论坛,2013(23):160-161.

[8][10]陈炯.论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J].广东社会科学,2006(3):100-104.

[9]毕明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理论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43-45.

[11]王晓龙.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42-44.

[12]刘晓君.试论高校德育工作的生命力[J].学术论坛,2009(1):181-184.

[13]邓志强.社会转型对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挑战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2(1):27-30.

[14]孟庆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技术发展,2013(22):50-54.

[15]刘开源、邓婧.大学生分层需求及教育解决对策[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3(4):24-30.

[16]蒋春艳、陈国清.基于伙伴教育的“学长制”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62-163.

[17]何辉.“鲁班文化”育人才[N].浙江日报,2012-06-19.

[18]邹晓青.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8):60-62.

猜你喜欢

转型期德育工作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