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庐山或牯岭命名的植物资源调查
2014-03-29梁同军李晓花陈波红聂建波
梁同军,唐 山,李晓花*,陈波红,张 毅,聂建波,聂 宏
(1.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江西 九江 332900;2.江西省林科院,江西 南昌 330013;3.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江西 九江 332900)
古老而文明的庐山,不仅有着建筑风格各异的老别墅及深邃的文化内涵,更有那丰富的植物种类,使庐山赋予灵气。乡土植物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有高度生态适应性、抗劣性及抗病虫害能力的自然植物的总体[1]。乡土植物具有资源广、易栽培,并能反映区域植被的历史,能形成地域性植被的特色景观的特点[2]。庐山地区以庐山或牯岭命名的乡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很多可供观赏的种类还处于野生状态,而未被开发利用。因此,对庐山地区以庐山或牯岭命名的植物物种进行了初步调查,掌握庐山乡土植物资源的现状,旨在为庐山乡土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1 自然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九江的南面,西临长江,东南滨临鄱阳湖,地理位置为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其主峰(汉阳峰)海拔高1 474 m,比平原四周高1 140 m。庐山风景区总面积302 km2,山体面积282 km2。庐山的山势,东南、西北方位的山体陡峻,悬崖壁立,而东北、西南方位的山势相对平缓[3-4]。
庐山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6.7 ℃,极端最高温41℃,极端最低温-16.8 ℃,年降水量约1 300 mm,降水日多达130 d。雾日3.5 d,结冰日29 d,大风日35 d,无霜期250 d左右。而海拔1 000 m的牯岭,明显地反映出夏凉冬寒、多雨多雾的特殊现象:年均温度11.9 ℃,极端最高温30.7 ℃,极端最低温-16.8 ℃,年降水量约1 939 mm,降水日175 d。云雾日184 d,结冰日可达80 d,大风日163 d,无霜期135 d。地带性土壤类型为红壤或黄壤,偏酸性,地势起伏剧烈,地貌类型多样,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5]。
2 调查人员、地点及研究方法
调查人员为庐山植物园梁同军、李晓花和庐山自然保护区张毅及庐山自来水厂吴兆鹏;调查范围为自然保护区内以庐山或牯岭命名植物资源;调查方法采用线路踩踏调查方法:从2005年至今,每年以植物开花期及果实成熟期进行调查,包括植物种类、特征、生境及观赏特性等,并用D80尼康相机进行同步拍照、记录和建档。初步掌握庐山地区以庐山或牯岭命名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以庐山或牯岭命名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依据庐山地区初步调查和查阅《庐山植物名录》、《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考察与研究》等文献资料统计分析[5-8],庐山地区以庐山或牯岭命名的植物有33科、41属,41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6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15.15%、14.63%、14.63%,被子植物28科,35属,35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84. 85%、85.37%、85.37%(见表1)。
这34个科,种数为3的科仅有蔷薇科,这1个科占总科的3.03%;种数为2的科有水龙骨科、虎耳草科、豆科、葡萄科、忍冬科、禾本科,这5个科占总科的15.15%;单种科有膜蕨科、金星蕨科、铁角蕨科、鳞毛蕨科、荨麻科、小檗科、景天科、金缕梅科、大戟科、黄杨科、卫矛科、凤仙花科、鼠李科、椴树科、锦葵科、堇菜科、野牡丹科、伞形科、紫金牛科、报春花科、木樨科、唇形科、川续断科、菊科、莎草科、百合科,这27个科占总科的81.82%。由统计可以看出种数为3的科稀少,种数为2的植物为前者的5倍,但也不算丰富,而单种单属的植物最丰富,其中,双子叶植物占有很大的优势,蕨类植物比较丰富,而单子叶植物为弱势种。
表1 以庐山或牯岭命名的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3.2 以庐山或牯岭命名植物属的分析
在以庐山或牯岭命名植物的41个属中,其中均为单种属,具体为蕗蕨属(Mecodium)、假毛蕨属(Pseudocyclosorus)、铁角蕨属(Asplenium)、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瓦韦属(Lepisorus)、石韦属(Pyrrosia)、楼梯草属(Elatostema)、小檗属(Berberis)、景天属(Sedum)、金腰属(Chrysosplenium)、山梅花属(Philadelphus)、蜡瓣花属(Corylopsis)、山楂属(Crataegus)、石楠属(Photinia)、悬钩子属(Rubus)、山黑豆属(Dumasia)、野豌豆属(Vicia)、乌桕属(Lanceolatum)、黄杨属(Buxus)、卫矛属(Euonymus)、凤仙花属(Impatiens)、勾儿茶属(Berchemia)、蛇葡萄属(Ampelopsis)、葡萄属(Vitis)、椴树属(Tilia)、木槿属(Hibiscus)、堇菜属(Viola)、肉穗草属(Crataegus)、东俄芹属(Tongoloa)、紫金牛属(Ardisia)、珍珠菜属(Lysimachia)、白蜡树属(Fraxinus)、香科科属(Teucrium)、忍冬属(Lonicera)、荚蒾属(Viburnum)、川续断属(Dipsacus)、凤毛菊属(Saussurea)、茶秆竹属(Pseudosasa)、玉山竹属(Yushania)、藨草属(Scirpus),藜芦属(Veratrum)。
3.3 以庐山或牯岭命名植物的习性分析
庐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以庐山或牯岭命名植物较为丰富的地区。笔者初步调查分析出其分属33科、41属、41种,蕨类植物有5科6属6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15.15%、14.63%、14.63%;被子植物28科,35属,35种,其中双子叶植物25科、31属、31种,分别占植物总科、属、种数的75.76%、75.61%、75.61%。单子叶植物3科,4属,4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9.09%、9.76%、9.76%。以庐山或牯岭命名的乡土植物在生态习性方面有木本、草本、藤本(包括木质和草质藤本)3种类型,依次为18种、18种和5种(见表2)。说明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优势相当,而藤本植物占弱势。
表2 以庐山或牯岭命名植物的习性统计
表3 以庐山或牯岭命名植物的生境及用途[9-17]
续表3
4 原以庐山命名的物种有变更
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签、江西植物志及庐山植物园馆藏的腊叶标本,发现一部分以庐山、牯岭命名的物种被归并入其它的物种或中文名被改为其它的名称[18]。
4.1 原以庐山命名的物种被归并的有:
(1)庐山金腰Chrysosplenium lushanense W.T.Wang,已被并入中华金腰Chrysosplenium sinicum Maxim
(2)牯岭山楂Crataegus kulingense Sarg.已被并入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
(3)庐山藨草Scirpus lushanensis Ohwi,已被并入茸球藨草Scirpus asiaticus Beetle
4.2 原以庐山命名的物种被改中文名的有:
(1)庐山景天Sedum lushanense S.S.Lai,中国植物志称对叶景天Sedum baileyi Praeger。
(2)庐山蜡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 var.calvescens Rehd.et Wils.中国植物志及一些地方植物志已改为秃蜡瓣花Corylopsis willmottiae Rehd.et Wils。
(3)庐山黄杨Buxus sinica var.parrifolia M.Cheng应称为小叶黄杨,模式标本采自安徽黄山,中国植物志称为小叶黄杨。
5 结 语
自2005年以来,对以庐山或牯岭命名的植物的植物资源进行了路线和踩踏调查,但时间不够集中,调查地点区域跨度偏大,记录的物种仅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加强调查,把物种调查的更透彻。加强对乡土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保护不仅限于原生地保护,如果合理建设保护区,繁育栽培植株,使种质资源得以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孙孝福.论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作用[EB/OL].[2010-06-05].http://www.cqla.cn.
[2] 李树华.建造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J].中国园林,2005(1):47-50.
[3] 张乐华,王凯红.庐山植物园在中国近现代园林建设中的地位[J].中国园林,2005(10):19-23.
[4] 万慧霖,庞宏东,梁同军,等.庐山石栎林的物种组成[J].江西植物研究,2012:44-49.
[5] 王琅,范志刚、刘信中.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考察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5.
[6] 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名录[R].1982.
[7] 汪国权.庐山植物园建设与发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5.
[8] 张乐华,王江林,周赛霞,等.庐山地区野生观赏灌木资源现状与园林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1):73-77.
[9]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44-145.
[1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1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28-29.
[1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23卷(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57.
[1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29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79-180.
[1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3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72-73.
[1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48卷(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8-39,174-175.
[1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49卷(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70-72.
[1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5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1-32.
[17]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6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4-26.
[18] 梁同军.简介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植物[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增刊):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