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孢子丝菌病1例
2014-03-29牛贵业田洪青周桂芝王淑芬
牛贵业 田洪青 周桂芝 王淑芬
面部孢子丝菌病1例
牛贵业 田洪青 周桂芝 王淑芬
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菜农。左侧面部红斑、结痂7个月。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部出现粉刺状小丘疹,搔抓后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无外伤史、类似家族史及其他病史。查体: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部见一直径约3 cm圆形暗红色隆起性斑块,边界清楚,中央附有黄黑色结痂(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皮损病理检查示:表皮结痂,假上皮瘤样增生,较多嗜中性粒细胞移入表皮。真皮内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混合性浸润,并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图2)。PAS染色:未见菌丝及孢子结构。真菌镜检及培养:申克孢子丝菌(图3)。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孢子丝菌病。治疗:伊曲康唑100 mg,日2次;局部热敷。治疗2个月后,皮损明显好转,面部红色斑块颜色变暗,浸润减轻,覆少许鳞屑(图1)。
图1 a:左侧面部圆形暗红色隆起性红斑,边界清楚,中央附有黄黑色结痂,直径约3 cm;b:治疗2个月后复诊,面部红斑颜色变暗,浸润减轻,覆有少许鳞屑
图2 a:假上皮瘤样增生,较多嗜中性粒细胞移入表皮(HE,×40);b:真皮内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混合性浸润,并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HE,×100)图3 分隔状菌丝的两侧见梅花状小分生孢子
讨论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表皮、皮下组织及其邻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可致化脓、溃烂及渗出,有时可波及各脏器。1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在室温下菌丝腐生相和在宿主中酵母寄生相的双向真菌。广泛存在于柴草、芦苇、粮秸、朽木、土壤、沼泽中,带菌动物抓咬也可传染致病,病程缓慢,湿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2好发于四肢和头面部等暴露部位。目前该病为沈阳及周边地区主要的深部真菌病,占深部真菌病确诊病例的96%左右。3该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及上呼吸道、消化道传染,以农民或在阴暗潮湿环境中及园林工作者为多。本病临床分为5型:①淋巴管型;②固定型;③皮肤播散型;④皮肤混合型,兼有固定型和淋巴管型损害;⑤皮肤外型(又称内型或系统型)。1,4而固定型及播散型则较难识别,极易误诊。皮肤播散型少见,容易误诊,由淋巴管或血液循环播散,皮损周身散发,伴有全身症状,可致真菌败血症。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多见于糖尿病、艾滋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文献报道,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报道孢子丝菌病约3489例,分型病例2356例,其中皮肤型2348例,占分型病例的99.6%。在皮肤型病例中皮肤固定型1235例,占皮肤型的52.59%。文献中报道的误诊病例多属固定型的损害,因其损害形态多样。皮肤感染病原菌一般经过1~4周发病,少数患者潜伏期更长。多数病例皮肤先有外伤,也有病例无明确的外伤史。对主观症状不明显,但又久治不愈的炎症性丘疹,结节、溃疡、疣状损害、肿瘤样损害、痤疮样损害等,而又发生于暴露部位者应考虑到本病,结合真菌培养则可确定诊断。5
本例患者仅累及面部皮肤,考虑是由于面部轻微外伤后接触被孢子丝菌污染的物体而被感染所致。本病治疗首选伊曲康唑,亦有内服联合局部应用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孢子丝菌病疗效良好的报道。6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33.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85.
3高峰,王强,李铁男.沈阳地区孢子丝菌病48例临床分析.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3):146-147,157.
4秦启贤.临床真菌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77-279.
5王爱平,金星姬,陈伟,等.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1例.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2(3):26-28.
6李发增,冉玉平.特比萘芬治愈儿童鼻翼孢子丝菌病1例.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1):33-34.
(收稿:2013-04-28 修回:2013-06-07)
山东省皮肤病医院,济南,2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