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动”课堂志:小学品德课堂研究新方式
2014-03-28唐隽菁
唐隽菁
人类学家说:田野研究不是研究田野,而是在田野中做研究。由此类推,课堂研究不是研究课堂,而是在课堂中做研究。“课堂志”就是当下课堂研究的新方式:教师将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田野”,深居其中细致观察,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现象、行为或事件,进行动态的观察、访谈和深描,从而回答教学“怎样才能助推儿童学习”以及“是否助推成功”。
课堂志和原有听课形式有着怎样的不同?我们进行了一番比较(见表1):
以上是从听课角度进行的比较。那么从授课教师的角度,又有着怎样的改变呢(见表2)?
不难看出,课堂志能让听课教师跳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阈限,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设计观察点或主题,利用观察技术,获取课堂微观信息,找准教学问题所在,通过反思、对话,提出行为改进的策略。
经过摸索和尝试,我们的“三动课堂志”应运而生。所谓的“三动”即三个观察视角。
观察视角一:儿童的思维灵动吗?
孔子早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由此可见,儿童的思维是否灵动、积极,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针。那么,怎样才能判断学生当下的思维状态呢?好在,看似内隐的思维有其外显的表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孩子们主动举手发言了吗?因此,我们推出两种不同类型的观察表,供老师们自主选择(见表3,表4):
《我是独生女(子)》(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一课上完后,我们对学生课堂发言情况进行汇总统计,获得了如下数据(见图1)。
如图所示,全班主动发言人数占总人数的80.49%,这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投入到了课堂之中。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采取有效举措关照到八个未举手的孩子,使得他们一直处于被阳光遗忘的角落。
结合教学流程,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见表5):
在教师设计的四个教学活动中,只有一个活动能激起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显然是不够的。据此,我们对本课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再次进行观察,得到如下数据(见表6):
通过数据比对,我们不难看出,经过重新架构之后,儿童自发举手人数更多、参与度更高、思维更加活跃。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同一时间情况下,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只有一个思维的最敏感问题,我们称之为“思维敏锐点”。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呢?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不喜欢照本宣科,喜欢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他们不喜欢问完即答,喜欢老师给予适当的等待时间;他们不喜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散点式问题群,喜欢逐层深入、不断追问的锥子般的问题串。
当儿童在课堂上自发举手时,就表明他们的大脑正在积极运转,他们充满了表达的渴望,他们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共享。因此,用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点燃并保护儿童举手的热情,就成了我们观察、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表征之一。
观察视角二:儿童的身体活动吗?
说到身体活动,大家一定会质疑:品德课堂能让儿童身体活动起来吗?当然能。
《他们需要关爱》(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一课教学前,我们随机确定了班上一个普通孩子为观察对象,上课伊始便对他的心率进行测量,每项活动结束后再进行测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心率变化情况记录(见表7,图2):
为什么孩子在第二次体验活动后心率不升反降?为什么孩子后半堂课的心率比上课伊始还要低?为什么心率曲线呈下降态势?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体验活动应该适可而止,时间一长,孩子容易产生疲劳和倦怠,这是其一。其二,儿童的兴奋点转瞬即逝,一旦转移或者消失,再想激起思维的火花,就要另起炉灶了。其三,如果仅仅停留在肢体的运动而没有带动思维的深入,那么这样的活动是浮于表面的。鉴于此,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见表8,图3)。
老师的智慧是无穷的,当我们有意识地将儿童身体是否活动确立为观察视角后,各种活动形式层出不穷。特别是小组学习,已经成为老师自觉的选择。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小组活动中真正“动”起来,老师们创造性地设计了“笑脸卡”,在小组内发过言的孩子就将此卡摆放在桌角;制定了碰头交流的形式,只要开展活动,同学们必须聚拢在一起,身体前倾,目光对视;开展了以“全员参与”为标准的小组学习星级排行榜活动。这些具体的举措,让生活在大班环境中的孩子都尽可能地活动身体、主动参与。
观察视角三:儿童的情绪悦动吗?
情绪是身体对思维的反应。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观察情绪,就像是倾听或观察思维。唯一的区别是,思维存在于你的大脑里,情感却具有强烈的生理成分。儿童的情绪是否悦动,就这样进入了我们的观察视野。
《筑起血肉长城》(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一课教学,老师以《义勇军进行曲》 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为线索,抓住“前方将士”“后方民众”“其它人士”分别是怎样誓死保家卫国的这三大板块对教材进行了重组。遗憾的是,老师在课堂上慷慨陈词、热血沸腾,学生却回应寥寥,表情平静。
这是为什么呢?课后我们找来几位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
问:你们喜欢这节课吗?
答:还行吧。(一个孩子思考片刻后,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另两个孩子附和着点点头)
问: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答1:好像没什么印象特别深的。
答2:我有印象,打了很多仗,死了很多人。
答3:很多中国人都积极抗战。
问:你们上了这一课后有什么收获?
答1(淡淡地):国弱被人欺。
答2: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要好好学习。(这是老师的课堂教学结束语)
问:你们还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
(三个孩子均摇摇头)
是不是真的没有问题呢?当然不是。一番分析之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对教材中介绍的平型关大捷和血战台儿庄两大战役,老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找出时间、地点、参战部队、战斗结果和历史意义。接着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死守台儿庄?这得对应《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图(1937年)》来展开。按照沦陷时间,沦陷城市先后是:北京、天津、包头、太原、上海、南京、杭州、徐州……仔细揣摩形势图,孩子们立刻发现了问题:“太原与上海、杭州与徐州相距这么远,当年日军是怎样行进的?”“之前日军入侵步伐非常迅捷,为什么在台儿庄遇到了殊死抵抗?”“台儿庄究竟有着怎样的战略意义?”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步步紧逼,扣人心弦,所有孩子都将急切的目光投向了教师。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你们能发现问题,我相信,你们也能解决这些问题。”接下来,孩子们通过老师呈现的补充资料感受了当年战争的惨烈,通过走进教材知晓了这场战役必须打也不得不打。
课堂上,他们神情庄严而凝重,有的女孩还偷偷擦拭眼角的泪花。他们被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英雄壮举深深折服。当老师结合时事提出“钓鱼岛能不能让”这一话题时,孩子们更是群情激愤,畅所欲言。“中国虽然很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当一位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孩子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全班掌声雷动。
学生的情绪体验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某一堂课、某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只有真正激发儿童探究的欲望、打动他们的心灵,才能让他们在饱满的情绪状态中进行认知活动,让他们始终对品德课程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渴求”的状态下学习。
通过“三动课堂志”,我们将儿童的学习状态作为观察的中心,进而探寻何为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怎样进行的、我们应该怎样全程关照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于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就成了我们自觉的行动。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8)
责任编辑 李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