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交汇之地:亚太性别研究学报》评介

2014-03-28赵宁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文化研究

赵宁

(三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澳大利亚《交汇之地:亚太性别研究学报》评介

赵宁

(三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主办的《交汇之地:亚太性别研究学报》是女性学学科的国际学术期刊。文章对刊期关注的主要议题、其多层面、多学科人文探究、现世关注与济世关怀的办刊特色进行了解读。针对学报的研究面向与切入路径,从性别文化变迁中的流变与接受、现代国族想象中性别的编码与演绎、大众媒体与日常生活中性别的映像与认同三个方面对论文进行了评介。

性别研究;交汇之地;评介

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在国内起步较晚,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学科,国内一般使用“女性学”的称谓。笔者认为使用“性别研究”似更具包容性与确切性,因为女性研究离不开对男性学的发掘与深究。2001年,中华女子学院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女性学系。2006年,教育部将女性学列入本科专业目录,该校招收女性学专业本科生,中国大陆开始拥有首个女性学本科专业[1]。近年来,湖南女子学院、山东女子学院作为独立设置的地方性高校也已建立。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仍保留女性学作为特设专业。2005年底北京大学正式设立了女性学硕士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设立女性学硕士专业的高校。但是,国内女性学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仍缺乏普遍的认可。性别研究仍然没有一级学科的学科认同与地位,学术论文在国际期刊的发表、国际交流与对话方面都较为薄弱。某些女性学的科研理论与方法较为陈旧,其分支学科也存在较多交叉重复,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较大[2]。另外,传统学科科层体制区隔化、藩篱化对女性学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限制与漠视也导致女性学学科制度的规范性较为欠缺,学科建制的深入性不足[1]。加上国际学报的语言是英语,使用英语阅读专业性论文难度较大,构成了了解、掌握国外研究成果很大的障碍。以上种种,都严重制约了女性学在国内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该学科的国际学报进行评介就十分及时而必要,这对于紧密关注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提高科研水平与质量、促进学科建设的深入与成熟至关重要,对于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也很有益处。

Intersections:Gender and Sexual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交汇之地:亚太性别研究学报)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亚太学部文化、历史与语言学院主办。依托其性别与文化研究学科,该学报研究性别表意实践中国家、种族、宗教、阶级各层面上的文化政治,关注亚洲、太平洋地区性别文化及性别多样性的历史与现状,考察全球化语境中与主流性别话语处于不断对话、协商关系中的各类身份认同与社会关系。本文对该学报进行评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主流大学排行榜中长期稳居澳洲大学第一名、世界前五十强,为该学报提供了优质的学术资源。该学报编委会含有澳大利亚、新西兰著名大学以及加拿大、美国、英国大学的学者。发文作者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教师、博士生以及亚太各研究机构的学者。该学报论文使用英文发表,国际书号是ISSN 1440 9151,在网上出版,无需密码登陆,可直接免费阅读全文,采用两名匿名专家的的盲审制度,固定栏目有研究论文与书评,依照刊期专题,间或有访谈、评论、诗歌等栏目[3]。学报论文水平较高,对历史与现实同样地关注,选题广泛多样,沿循文化研究的学术品格与研究思路,力促学科的交融与共荣,至2013年笔者撰稿时业已出版32期。该学报 1998年由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urdoch University)的两位学者创办,原刊名为Intersections:Gender,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Asian Context(交汇之地:亚洲语境中的性别、历史与文化),2007年后依托上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机构主办,并更改为现名。

1 选题范围与办刊特色

1.1 刊期关注的主要议题

当代文化研究的源流与地标自然是二战后渐趋兴起的伯明翰学派,着眼于日常生活各种阶级、种族、性别体验中的文化政治的展开与权力关系的生产[4]。《交汇之地》秉持了伯明翰学派的学术旨趣,面对包罗万象的生活与文化,选题丰富而多样。刊期中有的是专门结集的专题,有的是围绕某一线索展开、较为松散的主题。专题的刊期关注过如下的话题。(1)同性恋文化:第2期同性恋文化的精神遗产,第6期第一届亚太酷儿(queer)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选集,第12期日本酷儿文化,第14期酷儿理论在亚洲的引入;(2)宗教文化:第25期性别、文化与宗教,第30期印尼的伊斯兰教与性别关系;(3)离散文化(Diasporic culture):第4期迁徙、过渡、离散,第8期解构大众文化中的离散影像;(4)全球化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性别问题:第15期亚太地区的性别、治理与安全,第17期全球化议题中的亚洲女工与女商人,第23期大众文化与传媒中演绎的全球化;第26期艾滋病传播与防治中易感人群的文化与行为;(5)按国别编撰的专题,如日本专号:第7期跨学科解读日本的历史与当下,第11期战争,军国主义、国家认同与日本新女性的建构,第20期日本时尚文化的跨国粉丝群体与女性消费者,第24期媒体与文艺对于日本战争创伤的回应。印尼专号:第10期印尼的婚姻、暴力以及女性的媒体与自我再现,第18期当代印尼青年的身体政治与性别文化,第19期当代印尼婚姻、用工问题以及电视、舞蹈中女性的再现;印度专号:第22期印度性别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戏剧与电影以及个人口述。

1.2 多层面、多学科的人文探究

伯明翰学派所成就的文化研究传统之一即对文化现象进行多学科、跨学科、多层面的人文探究[5]。作为一份性别文化研究的学报,《交汇之地》体现了这样的鲜明特色,针对某一专题,该学报选题广泛而丰富,从不同层面、不同学科背景展开人文精神的学术探讨,从而彰显了刊名《交汇之地》的意义。现以同性恋文化专题刊期论文为例说明。第2期从人类文化学、文学、传播学、社会学角度研读同性恋文化的精神遗产:对殖民早期菲律宾男性萨满巫师经由女神灵附体易装作法创建的“第三性别空间”的分析,研究数据来源于西班牙传教士、探险者、殖民者的记载;对巴基斯坦裔英国作家Kureishi描写的亚欧混血儿男同志在伦敦的成长史的解读;对泰国与韩国的同志文化节体验的分析。第12期从分别从文化史、现代主义文学、社会学、法学、传播学角度解读“日本酷儿”:日本战后不同时期小众与大众媒体对男同志的接受史;高桥睦郎早期同性恋诗歌的存在主义解读;日本第一份男同志杂志《蔷薇族》所引致的同性恋团体化倾向;日本性别少数群体所面对的法律论争;日本少女漫画及读物中对男同性恋的描绘。第14期“酷儿理论的引入”从社会理论、政治传播、文化的比较研究、文学、哲学等方面展开:日本酷儿理论家、活动家的精神遗产回顾;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与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涉及同性恋人群的话语的比较分析;泰国与菲律宾跨性别者(transgenderism)比较分析;菲律宾作家 Federico Licsi Espinoz作品中的文化混血、欲望与国族性;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Magnus Hirschfeld)的科学人道主义与亚洲性别文化的发展。

1.3 现世的关注与济世的社会关怀

除却深深根植于人文科学土壤“超脱”的研究,该学报还传达了社会科学旨趣的现世、济世的社会关怀,这与伯明翰学派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和介入、以文化姿态干预政治的“公共知识分子”情怀、对个体、群体权利的维护与伸张一脉相承。现以全球化专题加以说明。第17期“亚洲女工与女商人”中关注弱势群体难以分享全球化的福利与益处的现状与社会动因:印度某城市香火个体作坊女工所受的剥削——对其劳动认可的缺乏,工会缺失形态中频遭中间商的盘剥、童工的泛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展导向性”政策落实中女性传统产业的消亡;斯里兰卡女商贩在男性主导的农贸市场谋生体验中脆弱的生存状态与贫穷的困扰——仅能获得收入低、边缘化的工作机会,在家庭、市场、社会中弱势的地位对谋生的束缚。同时性别与社会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也多有体现:对韩国汉城某市场女商贩的研究从国际/地方经济互动中的城市规划和经商女性自我感受与认知两个层面打破了对“已婚妇女”、“母亲”的单一、固化理解,深入探讨了市场这一社会空间中女商贩新的认同与新的欲望,自我认知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对其家庭、社会、事业中多重角色的协商与空间化过程;对赴马来西亚从事家务劳动工作的印尼女性的研究揭示出丧偶、单身因素对于知识女性决策的影响,同时除熟知的经济原因(高工资)之外,逃避家庭矛盾与婚内纠纷也是重要原因;在日本引入“时间银行”志愿者互助社区理念及操作的水岛照子的生涯回顾文章也为经济与性别发展提供了正能量。该学报对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婚姻、家庭也给予特别关注:印度城市贫民窟中已婚穆斯林的性生活教育,印尼某地男性穆斯林的婚外恋,印尼不孕不育医学治疗中由男性至上主义导致的女性、母亲的刻板印象与性别歧视(第28期“性别政治”专号);印尼现代化进程中妇女针对婚姻、离异、婚外恋、性罪错的口述史(第10期);长三角地区民间表演所透射出的婚姻市场状况(第16期);印度单身女性不婚的原因(第22期);印尼南苏拉威西地区离婚调解及判决中反映出的伊斯兰教、当地政府与具体家庭之间的紧张与对峙(第30期)。这些研究对于公共政策的制订、社会公平的实现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离散文化的研究自有其人文科学的超脱性,也有深厚的社会现实关怀。离散文化分为在国内迁居和在海外移民两方面。《交汇之地》刊载了对中国民工在城乡之间迁徙心路历程与1998年印尼暴乱时期全球华人网上团结的研究(第4期),同时学者也研究了在荷兰这一西方语境中定居的印尼巴厘岛女子如何找寻到新途径表达另样的女性特质(第16期),亚欧混血女子在视听及网络媒体中凸现的离散生态与文化杂糅性(第8期)。

2 研究面向与切入路径

伯明翰学派所衍生的文化研究关注、解剖日常生活各种文化体验是如何经由话语(discourse)与再现(representation)造就主导性、体制性的权力/知识的生产,同时个人和群体也采取一定的主动,造就自身的权力/知识[4]。秉承这样的学术旨趣,《交汇之地》拥有成熟的研究面向与切入路径,并具有文化研究宏阔的研究视域,纵横通透、多维聚合的研究方法。以下以伯明翰学派通常侧重的文化变迁、国族想象、大众媒体及日常生活三个面向为例评介某些具体论文。

2.1 性别文化的变迁:流变与接受

文化变迁涉及文化观念的流变和在各种文化现象中的反射,包括文化史、接受史的研究。国内对性别研究的文化史、接受史的研究集中在对解放后十七年以及文革时期妇女解放话语建构的“铁姑娘”范式上,对八十年代后至今市场经济形态里、流行文化中性别形象演变的文化变迁研究还不充分,对男性形象和同性恋文化史就更不尽如人意。《交汇之地》2006年12期Hitoshi与Takanori的论文经由揭示“喜爱男人之男人”与“女性化之男人”两种文化范型的媒体再现的歧异考察了日本战后不同时期小众与大众媒体对男同志的接受史:50年代两种范型无甚歧异,皆被贴上疑似施虐狂与受虐狂的标签,专业杂志以科学名义对变态情欲进行医学、心理、历史的解读,同时提供展现丰沛性幻想的描写;60年代,随着易装演出和变性手术的出现,“变态研究”及两种范型的认知渐趋消退,主流大众传媒开始关注以“蓝调男孩”(“blue boys”)姿态现身的男同志;70年代同性恋小众杂志兴起,大众传媒奏出多重、不一致的混响;80年代,同志文化已从娱乐圈蔓延至整个社会文化,明星自我发声对拥有“女儿心,男人身”的女性化之男人与男同性恋者做了区分,自然传媒对此亦存质疑;90年代至今同性恋渐被认知为正常人,西方话语资源被挪用以成就社会运动,法庭亦以“不同性取向”的名义对同性恋者予以与异性恋同等的认可,专业机构亦以科学名义、援引美国医学话语为变性人及手术正名;媒体随之呼应。其后,公共话语则以“生理性别、社会心理性别、性取向”为轴组合三维地再现性别文化,民间运动话语则以“政治正确”、“本质主义”批驳此话语,可见,话语交锋仍在进行[6]。Peter Jackson研究了泰国同性恋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文化史(第9期)。中国此方面的接受史在不同社会群体中是如何的情状?近年来流行文化中男女明星皆现的“中性人”及“伪娘”媒体如何建构,大众如何接受的?中国同志文化与西方及日韩是何种联系与互动?这些都值得研究。

2.2 现代国族的想象:性别的编码与演绎

现代国家的建立和维系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总有其性别层面,构成权力/与知识的生产机制;女性以生理和文化再生产者的角色介入民族国家的建构,成为各种性别意识形态的映像。所以研究国族想象中的性别建构对理解现代国家在宗教生活、帝国主义、(后)殖民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语境中的文化政治有重要意义[7]。《交汇之地》第25期中凸显了宗教问题中国家、民族各种历史与现实的体制性、象征性权力的咬结与博弈:从圣母玛利亚文化管窥布干维尔岛分离主义战争中彰显母性、国族的宗教与性别意识形态;从1998年日本长野冬运会开幕式神话仪轨观照女性符码的逐出以及折射的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印度地方分治伴生的宗教、民族矛盾与暴力如何在女性诗人的文学想象中再现;印尼第一位女权主义者如何在纪念日仪规与媒体报道中承载国家象征的意义。第24期以专题形式考察了日本各种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力量(这自然包括国家力量)在参与战后创伤记忆书写中的暴力、冲突、妥协,涉及如何再现冲绳民众被“强制性自杀”,历史教科书的书写以及美军基地的长期存在。第11期也以专题形式探讨了在日本军国主义泛滥、商业文明勃兴情状中女性杂志建构的“新女性”的现代性。第16期刊载了1925-37年高畠华宵女性画报插图中的女子映射出的日本现代国家的形象。除却对历史的探究,也有对当下全球化语境的考量,比如第23期中的如下两篇文章:对“东京/奥林匹克”游览的分析阐明了游客在成为演员与布景的活动中如何通过对1960年代日本民族主义、消费主义、性别意识形态所扭结的公共空间的想象复原彼时的记忆,实为隐没彼时诸种文化矛盾,表达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焦虑;在受到全球化同质化威胁而面临丧失文化所有权和本真性的语境中,库克群岛如何通过女子舞蹈与着装的重新演绎以重新划定与其他太平洋国家的文化边界,从而建构自身的国族认同。

2.3 大众媒体与日常生活:性别的映像与认同

《交汇之地》的部分论文关注了表演艺术的传统艺术样式,如舞蹈等各类演出:日本戏剧中的易装传统;21世纪印尼演出中女性的身体政治;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亚洲中心主办的《李尔王》中的文化翻译与文化挪用;毛主义芭蕾舞《红色娘子军》艺术类型与意识形态的互为颠覆;印尼原住民戏剧演出中女伶在(后)殖民性、舞台/日常生活生态、传统/现代交错中经由个体经验透射出的主体性。然而,当今的大众文化时代实际是传媒文化时代,经典纯文学作品对生活的影响已微乎其微,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体验不仅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建构了人们所体验的社会现实,甚或成为社会现实本身。性别文化研究对媒体和大众十分重视,自然是性别研究的重要方面。传媒文化包括各种传播媒体,也应包括有大众传播效果的所有媒介,如视觉文化、演讲、行为艺术等各类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作为处于各种历史、社会力量交集中的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被动地为这些体制性力量所管控、制约、限定,在多大程度上能主动地释放出主体性,改造或突破这种制约,这一直是文化研究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8]。《交汇之地》的一些论文关注了以上一个或两个方面,传媒类型涉及平面媒体、畅销文学类书籍、漫画书、少女杂志、电影、电视剧等。比如在后苏哈托时代,媒体民主与参与的社会话语中女性形象的建构(第10期);澳大利亚、新西兰媒体中原住民女权领袖的媒体再现方式——女当家人,温和派、好斗分子(第28期);泰国漫画书中家庭暴力的展示对男权话语的默许与投合,当代作家畅销书尼古拉斯·周思的作品《红线》、卫慧的《上海宝贝》经由文学想象对俗世东方主义主流话语之性别刻板印象的挑战与逾越(第8期);泰戈尔与萨蒂亚吉特·雷伊(Satyajit Ray,印度著名电影导演,1992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作品女性情欲再现中的互文性(第25期);印尼面向城市中产阶级的少女杂志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完成传播西方现代性与维护本土传统相互抵牾的双重任务中传达的身份认同的矛盾(第18期);印尼某动作类型的电视连续剧中女性身体的建构既投合传统的“男性凝视”,又以施展超自然力奇观化地形塑了与男子战斗力齐平的“平等的”雄健女子(第19期)。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日常消费体验等诸种象征性文本空间中性别的社会与审美意义具有后现代内涵[9]。日本女仆咖啡厅(动漫真人秀[Cosplay]主题餐厅之一种)的民族志体验考察了身份认同与心理抚慰如何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想象性、象征性空间中被生产与消费(第25期)。时尚文化/亚文化的跨国传播也是研究的热点:第20期专号聚焦日本青年流行文化跨国传播中的女性消费者,分为对御宅族(Otaku,热衷及博精于动漫、电脑游戏或其文化的人)的重新想象与Boys Love(男性间的恋爱,并不完全等同于男同性恋)走向全球两条主线。对御宅族的解读分别围绕以下话题展开:墨尔本动漫真人秀(Cosplay)“电玩女孩”运用新媒体技术重新定义以男性主导的御宅族文化;澳大利亚动漫真人秀图景中御宅族消费工业与粉丝群体的动态互动;由新媒体粉丝消费所建构的后英雄时代偶像“电车男”及主流御宅族文化中的性别政治。在对“Boys Love”的剖析方面,对日本该类型化漫画书刊的研读显现了外国人士以主动型的白人、阿拉伯人为主,而其他形象则隐形。表征女性生活理想中“优越他者”型、优雅、成功的白人与多情、富裕、性感、后宫成群的阿拉伯人成为后殖民语境中日本现代社会盛行的种族刻板印象,即迎合女性读者的浪漫遐想与逃避主义,也暗合日本作为被动、阴柔化“东方国家”的东方主义迷思。对日韩美少男组合经由新媒体传播的扫描呈现出女性受众心仪的泛东亚“柔软男性气质”(“soft masculinity”)的共同想象。对“Boys Love”漫画在美国的出版、营销过程的解读透视出西方主流出版商采取规避 、改编、合编等策略推出跨文化杂糅商品。

3 对性别研究的思考

综上所述,借鉴国外性别研究的成果并考虑国内该研究的现状,性别研究应注意如下问题:(1)什么研究可以是性别研究?从事性别研究首先应建立并维护鲜明的学科意识。性别研究是得中西文史哲渊源之浸润,仰靠某些具体学科(如新闻学、影视艺术、语言学)的托撑,立足于文化社会学和媒体研究的土壤,对诸种社会现实从性别视角进行剖析,其研究视野应指向各种涉及性别的文化现象,透视其表意实践中的文化政治内涵。而国内的某些研究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仅栖身于文学研究领域(如女性主义文学),或陷入某些具体学科方法论与学术规范的藩篱与区隔而不能自拔与跳脱,从而淹没、削弱了性别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存在与发展。(2)怎么做性别研究?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研究经典《编码/解码》的文本主题在于:符号自身并不产生意义,而是在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阐释中产生意义与权力。主导性的意识形态不是简单地统摄一切,传播与接受的过程恰是意义/权力争夺的场域,是不同群体与不同利益集团话语斗争与洽商的领地[10]。因此,作为秉持跨学科、超学科研究方法的性别研究,应植根于(后)现代文化理论、社会理论,抱定浓烈的人文旨趣与批判姿态,省却不必要的价值判断(如对同性恋人士的误解与歧视),观照、考察、反思各种性别话语与性别再现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即它们的社会建构过程中体制性力量的形塑与宰制(如民族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等如何建构主导性的性别意识),如何经由传媒与社会生活传播、流布、播散,以及各色人等对性别意义的操控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领受、协商、反拨乃至反抗,体制的主控与个人主体性之间如何必然(或偶然地)且纠结地冲突又合作、抵牾又暧昧,其中各种意识形态与利益群体如何角力与博弈等。而国内的某些研究选题陈旧、重复,分析流于表面化,狭窄化、单一化、程式化。三、性别研究可以关注什么?可以关注的自然很多,这里提一点,应对性别文化史与当下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热点现象同样关注,尤其是宜以性别身份认同为切入点,借助后现代主义理论性别述行性(performativity)的维度解读、梳理各种亚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国族、阶级、宗教等层面上性别意义的生产与接受,压制与颠覆,变迁与演绎、延异与流转。而这些,国内的研究都还做的不够,比如《交汇之地》所关注的酷儿文化与动漫真人秀(Cosplay)的研究就较薄弱。而《交汇之地》则拟于2014年以专刊形式再次关注该领域——“酷儿理论及其在东南亚的视觉传达”,根据其征稿通知,拟围绕以下话题展开探讨:东南亚对酷儿同性爱欲的本土理解以及对该地区酷儿化的文化想象,全球化、资本主义与酷儿社会运动的互动与矛盾,社会伦理与公众容忍,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酷儿认同、酷儿时空与历史的影视、纪录片再现等。总之,了解、熟悉国外性别研究的动态与趋势是必要的,本文也算是为此做出的一点努力。

[1]黄河.女子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回顾[J].妇女研究论丛,2008 (6):30-34,39.

[2]罗婷,胡桂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子院校妇女/性别学科建设回顾[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1):47-51.

[3]Intersections:Gender and Sexual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EB/OL].(2013-08-21).http://intersections.anu.edu.au/about_inter.html.

[4]李庆本.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J].东岳论丛, 2010(1):86-94.

[5]陆道夫,胡疆锋.浅谈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J].学术论坛,2006(3):184-186.

[6]Ishida Hitoshi&Murakami Takanori.The Process of Divergence between‘Men who Love Men’and‘Feminised Men’in Postwar Japanese Media.[J/OL].(2013-08-12).http://intersections.anu.edu.au/issue12/ishida.html

[7]Yuval Davis,Nira.Gender and Nation[M].London:Sage Publi cations.1997.

[8]金惠敏.积极受众论:从霍尔到莫利的伯明翰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9]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1-37.

[10]章辉.电视话语与阶级斗争: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的文本主题[J].学习与探索,2012(4):123-128.

[责任编辑:余义兵]

G112

A

1674-1104(2014)01-0121-05

10.13420/j.cnki.jczu.2014.01.031

2013-09-24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2011SJD750030)。

赵宁 (1974-),男,北京人,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话语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研究
文化与人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