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科研平台建设
2014-03-28徐敏
徐 敏
(长春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科研平台建设
徐 敏
(长春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科研平台可以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撑,因此我们主张搭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科研平台,具体包括学术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科学实践平台。
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科研平台
2007年5月,共青团中央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纲要》实施以来,很多高校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本质上是信仰教育,而信仰教育本身具有内在的规律,因此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科研平台建设是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重要支撑。
一、科研平台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作用
能否培养出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成败,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责任。我国正处在转型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面临着较大挑战。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迫切需要科学研究的介入,需要科研平台的搭建。
(一)科研平台能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青年人能否成为坚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和信仰缺失的年代,培养青年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据2012年6月对我校“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首批学员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7.8%的学员是因为信仰马克思主义才希望成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其他学员绝大部分是因为对未来事业和大学学业有所帮助才希望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甚至有些学员并不了解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目的,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一般的教育不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门开展针对工程本身的研究。高校应采用科学研究的办法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进行研究,从而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科研平台能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依靠科研平台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实践支撑。具体来看,我们要搭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红色教育基地,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虚拟现实空间。红色教育实践基地、虚拟现实空间这两种科学实践平台的构建,不仅能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还可以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实践支撑。
二、搭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的科研平台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科研平台主要包括三大平台:学术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科学实践平台。其中学术研究平台主要提供理论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提供对外学术交流平台,科学实践平台主要提供红色教育实训基地和虚拟现实空间平台。
(一)学术研究平台
本文所说的科研平台是针对高校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学术研究平台,具体说就是专门的研究所和期刊。但是,从目前国内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践来看,有些高校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所和期刊,有的高校虽然有类似研究所和专刊的学术研究形态,但并没有针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专门研究所和期刊,这使得有关学术研究还不够深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学术研究平台应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成立专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所”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团中央所倡导的工程,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但是针对该工程的研究在我国还刚刚起步,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进行研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所”,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规律、特点和路径,研究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规律、特点、路径,以期为高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2.创办专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期刊都是专门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级别期刊,同时也有《中国青年研究》等专门针对青年培养方面的期刊,但是依然有必要创办专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期刊,从而吸引国内专门从事此项研究的学者更专注于该问题的研究。当然,在我国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可以考虑在某些权威期刊开辟专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专栏,待条件成熟后可以创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期刊。创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期刊,有利于建立起一支研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队伍。
3.创办专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报纸
马克思和毛泽东都非常重视报纸,重视报刊对舆论的导向功能。从国内的实际来看,一些高校在《校报》开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专刊,《中国社会科学报》也有大量篇幅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截至目前并没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面专门的报纸。只有创办专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报刊,才能在全国高校乃至社会上引起高度重视。从我国实际出发,可以在权威报纸特别是党刊上开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专刊,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创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报纸,吸收来自全国甚至是国外的投稿,力争使其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阵地。
(二)学术交流平台
全国各高校都已经建立起“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有很多学者也开始进行针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专门研究,但是有关的学术交流活动仍然较少。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没有办法依靠几个学校或几个学者就可以取得成功,而必须集众人之力。因此,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学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形式如下:
1.定期召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术研讨会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不仅仅是各高校团委、学生处的工作,也不仅仅是各个学校内部的工作,而是一项需要所有高校团结合作的工作。应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讨会。具体来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术研讨会在层次上可以划分为校级、省级、地区级、国家级几个层次,在类别上可以设计学校间交流、学者间交流、学员间交流三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广泛听取来自各个领域的声音,了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最新动态,把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做好。
2.构建全国范围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术交流网络平台
应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术交流的网络平台,宣传和介绍全国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开展情况,使之成为一个有学者广泛参与的、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全国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参与者自由交流的网络平台。这个平台的搭建可以有效推动国内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学术交流。
(三)科学实践平台
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培养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前面我们提到的学术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可以为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但是要让这种理论信仰教育变成青年人自觉的意识还需要配备科学的实践平台。
1.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可以帮助学生间接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了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体来说,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就是要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系统地构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程的“时光走廊”。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生动再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进程,让参观者能系统和形象地了解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中国为什么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该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应以省或市为单位进行建构。
2.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虚拟现实空间
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让青年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有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如果还能辅之以虚拟现实空间的建构,那么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科学实践平台就会更为完整。
虚拟现实空间的设计主要是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和交流功能。如果能把全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设计为一个虚拟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便可以对全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进行介绍,可以包括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的经典著作、经典影视作品、精品课、精彩演讲、精彩报告、名家观点、时事政治等内容,浏览者对这些内容都可以自由点击和欣赏。此外,虚拟现实空间还可以设计一些精彩的网络比赛活动,包括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毛泽东诗词书写比赛、唱红歌比赛、讲中国历史故事比赛等等,让浏览者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当然,科研平台只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的一种平台,建设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还需要其他各种平台的共同支持。这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1]王兆国.努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J].求是,2011(1).
[2]郭超,李廷宪.构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长效机制基本框架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李廷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与党的执政资源配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9).
[4]石国亮、黄尹、廖艳琳.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
[5]章剑峰.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6]兰亚明.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9(9).
[7]芮鸿岩.实践视阈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点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
[8]杜兰晓,吕媛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 Cultivating Youth Marxists
XU Mi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e support for cultivating youth Marxis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we advocate build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youth Marxists, including: academic research platform, academic exchange platform and scientific practice platform.
Marxist theory; youth Marxist cultivating project;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2013-12-28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4B225)。
徐 敏(1976- ),女,辽宁铁岭人,长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G641
A
2095-7602(2014)04-0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