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一法师与印光法师之交往

2014-03-28王晚霞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弘一法师法师

王晚霞

(1.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南 永州 425199)

弘一法师与印光法师之交往

王晚霞1,2

(1.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南 永州 425199)

印光法师是近代净土宗的振兴者,弘一法师是近代律学的中兴者,两位都是近代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二师之法缘集中在弘一法师求拜印光法师为师,印光法师对其悉心指导。这对弘一法师的成佛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在弘一法师在学佛方法上,一心念佛;态度上,虔诚恭敬;思想上,深信因果;生活上,尽量不麻烦任何人,节俭惜福。弘一法师以印光法师为范,着力修行,终成一代高僧,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发。

弘一法师;李叔同;印光法师;印祖文钞;律宗;南普陀

近代著名佛学大师弘一法师出家前,在音乐、美术、绘画、书法、戏剧等艺术领域均有建树,决然出家后,在佛学领域依然影响深远。同时代的印光法师,年龄稍长,对弘一法师的学佛产生了重要影响。二师之法缘,不仅是佛学界的一段佳话,也为后人为学留下启发。近来关于两位法师的各自研究均有诸多成果,但直接关注两位法师之间的问学求佛之路的,尚有可推进空间。本文拟略展开如下。

一、二师之法缘

弘一法师(1880-1942),天津人,原名李叔同,幼名李成蹊,学名李文涛,字叔同,小字三郎,出家前还有许多曾用名,如李漱筒、李广平、李哀、李岸、李婴,艺名李息霜等。出家后名演音,号弘一,别署名有一音、弘裔、昙昉、月臂、僧胤、慧幢、之言、善梦等。据刘质平《弘一上人史略》记载,弘一法师约有笔名两百。[1]100晚年自号晚晴老人、二一老人。弘一法师是近代著名高僧,曾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任音乐、图画教师,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同时,他也有不少诗词文作。出家后,作品主要集中在律学的弘扬和研究方面。

印光法师(1862-1904),陕西合阳人,俗名赵丹桂,字绍伊,字子任[2]37。据法师自述,他出家之前未曾就师,始终由其长兄教导。十四五岁后,由于体弱多病,对无常之理多有体会[3]。1881年,时法师19岁,在长安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寺出家。印光法师的主要思想贡献体现在:契机弘法,宣扬因果;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宗分界,净土为归;拣择剃度,勤修定慧[3]。法师对净土宗的贡献居功至伟,是我国近代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师级人物,后世敬称印光祖师,简称印祖。

印光法师一生在僧俗界均有众多跟随者,他的思想惠及万千,一生皈依弟子多到不可以数计。但印祖几乎“不收出家徒众”[3],弘一法师也是多次恳切请益,方得默许,这对弘一法师来说意义重大。弘一法师一生所拜老师有两名,一名是温州庆福寺的住持寂山和尚,另一名则是印祖。在活着的菩萨中,印祖是弘一法师最为膜拜的。“在民国二三十年,正是印祖在国内法缘始盛初期。关中的弘公,逢到读经、念佛、深修上的疑难,便通函请示印祖。”[4]207深得教益的弘一法师一心想拜印祖为师。1923年,弘一法师虔诚写信恳求,却被印祖婉拒。之后,弘一法师再写信诚挚恳求多次,终得印祖默许。印祖曾写四封函件,对弘一法师悉心指导。

1924年5月,弘一法师取得印祖许可,“至普陀山,参礼印光法师。”[5]310在此,弘一法师侍奉印祖生活七天。这段体验,对弘一法师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到1927年深秋,弘一法师又去上海太平寺,拜见印祖。每次与印祖相见时,弘一法师都表现得毕恭毕敬,无尽虔诚。弘一法师一生对印祖极其崇拜,在多处直言“我崇拜印光大师”,“相信他,永远是真理”[4]190。印祖对弘一法师的成佛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印光法师对弘一法师的影响

在弘一法师心里,对其影响最大的人,无有人能出印光法师之右。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方法上,一心念佛

印祖在《复弘一师书一》中要求弘一法师“专志修念佛三昧”[6]112-113,在《复弘一师书二》中又告诫弘一法师“当先以一心念佛为要”[6]114-115,在《复弘一大师书》中又云“宜息心专一念佛,其它教典,与现时所传布之书,一概勿看,免致分心,有损无益。应时之人,须知时事。尔我不能应事,且身居局外,固当置之不问,一心念佛。以期自他同得实益,为唯一无二之章程也。”[6]105-106印祖反复强调一心念佛的重要性,要求弘一法师暂缓刺血写经,暂缓读其他教典,暂缓处理其他事务,其他诸事都应“置之不问”,认为这是“唯一无二”的办法。

对印祖的教导,弘一法师都铭记并据之修行[7]。在印祖要求暂缓刺血写经后,弘一法师便暂熄了这个念头。弘一法师常讲印祖是“当代驰名念佛的倡导者,他开创了驰名念佛这条最简捷的觉路”[4]225。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时,弘一法师常年一心念佛,并时常把这个方法宣讲给其他人[4]251。

(二)态度上,虔诚恭敬

印祖在《复弘一师书一》中说:“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顿消业累,速证无生,不致力于此,譬如木无根而欲茂,鸟无翼而欲飞,其可得乎。今将办法之利弊,并前人证验,略开一二,庶可随意作法矣。”[6]112-113反复强调虔诚、恭敬的重要性。否则,就像是如树木无根,而期望枝繁叶茂;飞鸟无翼,而寄望腾空万里。虔诚、恭敬之心,是学佛路上最关键、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印祖的谆谆教导下,弘一法师对佛门的虔信愈发坚决笃定。在俗妻俞氏去世后,都未回家探望。在庆福寺闭关期间,有多位政要通过他的依止——师父寂山和尚求见,都被弘一法师断然拒绝。在上海与印祖见面时,弘一法师在进门前先是拿出随身带的海青和袈裟一丝不苟地穿上,神情神圣庄严。在见到印祖后,弘一法师旁若无人、不顾一切地伏地就拜。[4]210这种对恩师的尊重,对佛法的渴望,让见者听者无不感佩。

弘一法师终生持律精严。在筹办南山律学院的过程中,弘一法师不慕名利的高尚德行,让他对违背此理的做法深表反感,律学院终未办成。即便在身体日渐瘦弱的晚年,每日亦必过午不食,这都是出于对佛的虔诚崇敬。印祖一生不为人剃度,有学者甚至认为印祖一生“不收出家徒众”[3],弘一法师也只是得到印祖的默许罢了。此足可见印祖持戒之严,收徒之慎重。弘一法师亦“终生不为出家比丘剃度”[4]318。弘一法师一生都不收徒,显然深受印祖影响。

(三)思想上,深信因果

印祖的思想中,尤为注重因果,学者尽知。弘一法师在泉州演讲总结印祖盛德之要时曾提到此点[8]111。在福建永春桃源殿做《佛教之简易修持法》时,他首条即提到要“深信因果”。他说:“因果之法,……非常的重要,无论何人皆需深信。”[8]98他在安海金墩宗祠做《佛法学习初步》时,总结了两条:三世业报和善恶因果[8]90-93。这正是对因果的诠释。弘一法师在思想上、行为上深信因果,并抓住一切机会把这一思想讲给其他人。

(四)生活上,尽量不麻烦任何人

习劳,不麻烦寺内护持者。弘一法师曾在泉州福林寺讲述印祖之盛德,首条即印祖之“习劳”,说印祖“最喜做劳动之事”[8]110。在亲自侍奉印祖时,弘一法师亲见印祖在高龄时仍然自己打理生活,参与劳动。弘一法师自己的生活亦是如此,他在泉州温陵养老院对老人家说:“我自己出家到现在,生活上的一点一滴都是自己来。别人为我做生活上的小事,便感觉折福!”[4]330在南普陀养正院开学时,弘一法师提出的院训正是“惜福、习劳、持戒、自尊”[4]330。

节俭,不麻烦寺外居士信众。印祖的生活十分节俭,吃饭时碗里的每粒饭都要吃掉。看见别人碗里剩落的饭粒,他都要大声呵斥[8]41。别人送给他的好东西,他总是转手就拿给更需要的人。弘一法师更是如此,他“每次生病都因为不想烦劳其他人而一拖再拖,在法界寺因伤寒加痢疾,一病十天,他都默默忍受,自己减食自疗,不愿麻烦别人。他自言自己脚上穿的一双鞋子,已经有十六年寿命;他的棉被面子,是在杭州教书时候用的,已有二十年了;他用的伞,已有二十五年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的东西总是修修补补,接着用。他的衣物多由他的学生刘质平居士供养,但弘一法师“为僧二十五载,所穿僧服,寥寥数套而已”[1]97。

三、几点启发

(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弘一法师与印祖实际交往并不多,见面不过几次,往来信件不过四封,此外并没有更多接触,却对弘一法师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弘一法师在多处向人赞美印祖高尚的品德[9],并谈及自己内心所受到的重大触动。弘一法师在写给好友夏丐尊的遗言中写到: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10]172

这首偈十分有深意。弘一法师不仅对他的生平好友夏丐尊如此,对他最仰慕的老师印祖如此,对他挚爱的学生刘质平、丰子恺、李芳远等亦是如此。近时不太近,远时不很远。远近,不是靠存在于万物之表的“象”来决定的,远近只在自己心理上、思想上。如果能按照师之教诲,日日行之,师即在身边,自己即在师身边。心近才是真正的近,与身之远近并无绝对关系。心近了,无论对方远在天涯,也能如在目前心间;如果不信从师之教诲,不尊崇师之法言,不按照师之信仰修行,即便色身时时刻刻守在师身边,也与师相隔千万里。

(二)主动以一流水平者为师

在当时的国内,印祖是最著名的高僧之一,弘一法师最崇拜的人就是印祖。在拜印祖为师之前,弘一法师曾心心念念地想望着印祖,殷切之情不可言表。在写信拜师时,言辞恳切无以复加,在遭到拒绝后,仍然不为所动,继续写信恳求。在得到印祖指导后,弘一法师认真根据印祖的方法修行,这对弘一法师成为一代高僧有很大帮助。

(三)重在实践

印祖注重言传身教法[11],故弘一法师得以有侍奉印祖七天生活的机会,这正是在实践中教育。其他听到印祖讲法者甚众,了解印祖日常生活者更多,但能够领会印祖传法的真谛,透过印祖勤劳节俭的生活反观自身,并在体会后自我认真实行的,寥寥无几。纵观印祖对弘一法师的指导要点,如上所言,也就是几句话。但弘一法师实行了一生,并在其中深深受益。万事万物都有其道,对于自己认可的“道”,理解不难,难在实行。格物能够致知,但不是每个人在格物中都能领悟到知识,即便有,深浅也有不同。或多或少,格物致知,是需要有些天机的。高明的大家,其内功心法常常就是几个字,不多言,主要需自助,自助如果少了行动,则无从谈起。

[1]刘质平.弘一上人史略[C]∥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市宗教志编纂委员会.李叔同——弘一法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2]沈去疾.印光法师年谱[M].成都:成都天地出版社,1998.

[3]周军.印光法师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4.

[4]陈慧剑.弘一大师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

[5]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弘一法师[C].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84.

[6]释印光著.张育英校注.印光法师增广文钞[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7]黄家章.印光对弘一的思想影响与弘一的信仰归宗[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1):109-113.

[8]李叔同著,丰子恺插图,星云法师点评.李叔同说佛[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俞朝卿.山水相生忘年交,德法蜚声海内外——印光、弘一述论[J].佛学研究,1998(7):66-70.

[10]夏丐尊.弘一大师的遗书[C]∥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市宗教志编纂委员会编.李叔同——弘一法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11]杜钢.印光法师之教育方法探微[J].发音,2009(9):25-30.

2013-12-10

王晚霞(1977-),女,陕西周至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从事文献学研究。

B94

A

2095-7602(2014)04-0014-03

猜你喜欢

弘一法师法师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少林绝学昭阳拳(一)
——释德扬法师演示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因为那是属于你的东西
法师削皮
法师削皮
弘一法师的慈悲心
弘一法师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