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景炎:城轨发展应节能、高效——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原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副院长
2014-03-28
节能分析十分重要,关键是能耗指标,能耗指标搞清楚了,大家才能有奋斗目标。比方说生产水泥,消耗多少煤,生产多少水泥,这个指标就很清晰。我们车公里指标和人公里指标能耗多少还没有,所以问题太多。这和我们对设备和车辆没有统一标准有关系。没有统一标准就不好评,这个问题在很多年就提出来一直就没做,必须要下大力气来做,否则就没法解决。特别是车辆选型已经出现这个问题。例如,现在石家庄地铁有没有必要选A型车,这个问题要好好研究,和能耗关系很大,我们粗略计算一下,A型车和B型车能耗大约差20%,能耗没去算,不重视,也没人去考虑全天运营效益。
我们要好好考虑能耗问题,来算一下成本。现在北京每年补贴达到100多亿元,有些城市还要还债、设备更换等,费用很大。特别是网络化线路超过200公里的城市,负担很重。作为一个城市的承受能力来说,要好好考虑当前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不要盲目发展。另外,北、上、广不是其他城市的学习榜样,作为国际化大城市,它们的要求和标准高。而其它城市不能都是一样的标准。
最近可发展项目较多,要可持续发展,就像施院士所说,就得多层次、多制式发展。地铁发展到什么程度?目前大部分都往网络化发展,造价越来越高,拆迁难度也高。现在上海14号线每公里造价评估已达到14.86亿元,实际还要高。对照建设规划,造价增加了81%,需要他们重新进行造价分析。
运营效率也有问题,目前最高运营速度都不敢,时速80公里的列车都运行到70多公里,为什么?信号、信号设计理念有问题,现在再纠正,用瞬间超速概念来告诉他们可以运行到80公里。广州地铁率先较好地运用这个概念,现在运行速度达到78~80公里,广佛线首先开始运行78公里,后来逐步推广到整个线路。运行速度提高了,效能发挥了,整个车辆周转率就提高了。
成本也是大问题。追求安全是对的,刚才施院士说的安全、高效要配合起来,很多运营单位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怎么安全怎么来,比方说,施院士提出来:向2分小间隔去跑,北京地铁做到了,但是运行速度下来了,由33公里降到30公里以下了。结果车辆增加了,成本提高了。这些问题暂时没解决好,可能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指挥协调,协会能不能起到这个作用?这值得思考。
还有多制式问题。所谓新交通系统就是现代有轨电车,市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概念模糊,实际有很大差异。
最后,在新的一年里,要做很多新工作。专家组要做点实事来解决问题,我认为有两个层次:一是高层次宏观的课题,一是帮助地方解决问题。同时树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权威性。
可研报告审批权下放到地方,与建设规划差异较大时,要说明理由。因此,专家委员会要好好讨论,统一看法,在评审工作中保持一致。要对一些三线城市进行帮助,它们需要更大的支持。这些城市项目批得太快,工程做得粗糙,要解决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中国地铁市场很大,将来要成倍的发展,我们还要走出去,打进国际市场。专家委员会要宏观、微观相结合,合理评审项目,保证工程质量。各城市要总结经验,把轨道交通发展问题暴露出来,让其他城市吸取教训,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不过,现在专家组互通信息不够,要建立互通信息渠道,掌握基层第一手资料,才能认识理解这些问题。还有,现在城市规划给城市轨道交通干扰很大,跨越式城市发展过程中,要理性发展城市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