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
2014-03-28蔡荷芳
特别策划
——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人类由男女两性组成,性别问题是人类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一些学者敢为人先,大胆揭开性别遮蔽的面纱,从性别视角观照和审视中国文学与文化,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从“性别”视角考察人类精神文化现象,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揭开性别遮蔽的面纱,结合民族历史和文化开展研究,有利于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展现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学发展演变的过程,揭示文化包括文学在内的丰厚内涵;揭开性别遮蔽的面纱,结合中国文化现象和具体文学文本分析,有利于文学批评的开展趋向多元化;揭开性别遮蔽的面纱,从性别文化视角研究女性问题,有利于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本期刊发了6篇文章,都从性别视角切入,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传统以及现实问题进行文学、史学、社会学的考察。一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传统进行性别审视:刘运好《魏晋女性意识的迁变:论〈子夜歌〉》,通过《子夜歌》女主人公爱情心路历程的分析,揭示魏晋女性主体意识中带有思想解放的思想特质;吴怀东《书生与“三寸金莲”——基于文学作品视角的讨论》,从文学作品视角讨论女性缠足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特定时代背景与制度条件;束莉《有意误读与自觉忽略——隋炀帝萧皇后〈述志赋〉的文本内涵与历史命运》,通过文本分析,还原萧皇后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再现萧皇后积极进取、期于有为的心情。二是对当代文学和文化现象进行性别分析:向叶平《梅娘小说的精神分析阐释》,从梅娘作品关注青年女性的性心理和性压抑,书写青年女性的同性情结以及鲜明的心理分析技巧与象征手法的熟练运用,表现梅娘小说浓郁的精神分析色彩。三是从性别视角对女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蔡荷芳《性别视阈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女教师学术发展障碍及其对策》,以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分析了女教师的学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原因,提出对策。蔡弘《女性主义渗透下农村青年妇女过渡型家庭观研究》,分析了当代农村青年妇女过渡型家庭观。
主持人简介:蔡荷芳(1964-),女,安徽庐江人,池州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文学,性别文化,演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