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与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2014-03-28夏泽胜
夏泽胜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0065 )
高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能够引导高校在党的建设工作中切实增强党委的凝聚力、行政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和师生的发展力,也能够有效助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一、深化宗旨意识,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想基础
深化宗旨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高校的使命与任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要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不断深化宗旨意识,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同时,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最集中的地方,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与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是高层次人才积聚的重要阵地,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把广大师生团结在党的周围,以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己任,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共同奋斗,也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深化宗旨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其特殊的社会职能与社会人员结构体系决定了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激发高校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查摆、整改“四风”问题的过程中,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引导和带领广大教职工围绕解决办什么学、怎么办学,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等重大问题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把握教育规律、更新办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学校管理,加快高校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便捷条件,最终实现科学、内涵发展。
深化宗旨意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求实与创新。在强大的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冲击下,高校的办学思想、理念、结构、规模、体系、体制、机制等也逐渐发生变化,办学质量特别是育人水平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廉政建设工作也遇到新的更大挑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让高校回归到“办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上来,老老实实加强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解决突出问题,提高管理、服务、育人的质量和水平,打造校风优、教风优、学风优高校。同时,潜下心来着力提升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为全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撑。
二、坚定群众立场,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只有坚定群众立场,才能破解发展稳定的难题。社会、家庭都对高校的教育培养历来寄予很高期望,高校接受与完成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状况也日益成为检验其办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高校是否坚持一切为了师生、真心服务师生,是否做到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主体,是否着力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同时,一些党员干部放松党性修养,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淡漠,导致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一些高校盲目扩张,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环境投入,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个别干部在新校区建设中大肆收受贿赂,牵扯出腐败窝案,成为司法监察的重点;一些领导决策缺乏民主,引起师生员工的不满;一些机关部门衙门作风严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不仅使高校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也阻碍了高校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用群众的力量来破解这些难题。
只有坚定群众立场,才能形成为民务实的作风。高校的主体建设者是教学科研人员和所培养的学生,他们是最坚实的群众力量。因此,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坚持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问政于师生,问计于师生,问需于师生,着力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要力戒脱离师生发展需求凭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办学,着力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使广大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与重视,看到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功伟绩,坚定信念跟党走,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在教育管理学生时,充分体现服务意识,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硬件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条件。坚持贴近教师,深入了解教师的心声,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着力解决教师工作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为教职工服务于学校发展,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和管理创造良好条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更高平台。
只有坚定群众立场,才能开创风清气正的局面。高校近年来愈发突出的廉政风险问题,都是以牺牲群众利益、阻碍事业发展为代价的,这为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把握住 “群众”、“群众需要”、“群众利益”、“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具体内涵、特点和变化,界定清楚党员、干部在学校发展中的责任、使命和具体工作,切实解决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不做实功、不求实效、得过且过、做表面文章问题,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脱离师生、脱离实际、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问题,享乐主义方面存在的精神懈怠、目标不高、拈轻怕重、安于现状问题,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艰苦奋斗精神欠缺、节约意识不强、廉洁自律不足问题。同时,为避免“雨过地皮干”的短期运动效应,还需要致力于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使领导干部真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作风和绩效的根本标准。
三、健全民主机制,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构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体系。一是坚持科学论证。对于事关高校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即学校的科学定位和发展规划,领导班子和干部必须深入调研,全面论证学校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义务,明确学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形式、层次、学科门类、专业设置等,从学校的自身条件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特色、教育教学质量等作出准确规定。在论证过程中,既要从纵向上看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也要从横向上看到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国际重大项目攻关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既要具有国际视野,又必须走进基层、走进师生、走进社会,了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要有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还要建立健全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二是坚持过程公开。高校各级党员及群众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批判的精神及参政议政的能力,而高校的重要决策事项又必然关系到学校前途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决策过程必须公开透明。一方面,要深入基层组织,把各种意见特别是代表大多数党员利益的意见汇聚起来。另一方面,要听取党外人士和群众对党员、干部、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搜集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建立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重要决策事项应该从始至终注重信息公开,注重充分发挥多学科的智囊党员在事项决策和决策后执行中的“智库”和“咨询”作用,借助专家力量决策和通过重要事项。三是坚持集体决定。高校的重点决策事项往往通过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形式进行决策,这就需要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实行合理的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对需要决策的重点问题,必须完成相关论证和确保过程公开的前提下,提交专门或专项的会议上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做到领导靠集体、议事按程序、决策依会议。在形成议题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基层党组织和各级党员的意见,集思广益,确保意见收集渠道的畅通。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在讨论工作和进行决策时,要做到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言、充分议论甚至允许争论或者争辩,从而确保尽量取得一致的意见。
健全民主管理机制,营造“和谐共生”良好发展氛围。一是推进党务、校务公开。党务与校务公开是高校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两者是有机统一、紧密关联的统一体。要根据内容的差异性,整合载体,统一建立公开大平台,科学设置公开形式。对适宜统一公开的,可以通过大平台如公共网、信息栏、校内广播、报纸等公开。对只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事项,可以通过党代会、党内情况通报会、民主生活会、内刊等形式公开。校务公开可以以教代会建设为重心,重点抓好教代会的制度建设,落实教代会的职权,推动公开工作的发展。对群众要求公开的,但组织认为不宜公开的,要认真上报审定,积极正面引导和反馈。二是推进专家、学者治校。高校中的专家、学者既是专业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又是教育教学政策的力行者,也是相关政策出台及实施的主要源泉。高校要逐渐形成一种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机制,使高校的教授与学校的党政领导共同承担办学政策、督促、运行和评估的责任。同时,尝试由教授引领建立起适应大学学术自由发展的,并且与各级责权利相衔接的学术管理机构,逐步扩大院、系的学术管理自主权,从而进一步充分发挥教授的智慧、创造性以及主人翁精神,有效防止某些短期行为及决策失误。三是推进教师、学生评议。多项研究表明,最受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参与民主管理途径,就是能自由和自主地对学校进行民主评议,他们既希望校长与党员干部、教授以及教职员工、学生代表一起商讨有关校务事宜,然后根据商讨意见以少数服从多数进行决策,也希望根据他们与各级领导直接相处,长期共事的实际,对校长和党员干部的为人处世、业务能力和工作实效实行阶段评议。因此,接受教师和学生评议,能促使干部勤奋工作,廉洁行政。
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完善“责任追究”预防惩治措施。一是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高校要建立内外互补多元化问责机制,既充分发挥传统的上级、组织监督和问责的优势,又要借助教代会、党代会等组织,通过建立常规的述职机制,赋予其对领导干部的质询权;还可以引入听证制度,由问责客体表达意见、提供证据,进行讨论、辩论,甚至可以试行不信任投票程序。高校还应设立专门的问责受理督办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问责处理标准和工作流程,统一管理投诉、检举和控告,负责对领导干部不履行职责或履行不好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反馈。同时,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组织和人事责任追究处理协调机制,会商处理意见。二是强化教代会监管作用。高校教代会是与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一起构成高校权力结构配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工参政议政的合法形式,也是学校各级领导接受教职工监督和信任评议的合法程序。因此,高校要依托教代会组织,进一步规定民主监督的性质、对象、内容、任务、目标、原则、形式、渠道、方法、程序、保障和反馈,完善民主监督的知情机制、反馈机制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干部自觉接受教代会民主监督的约束机制,更好地保障广纳群言、以收众益,听得进逆耳之言,容得下尖锐批评。三是加强各民主党派监督。高校是民主党派成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各民主党派成员不仅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民主监督、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组织民主党派应有计划地对党的教育方针、统战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党员干部的权力运行情况,尤其是廉政建设工作,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情况,干部任免、人事、分配、考核工作,职工福利、职称评定工作,招生就业工作,教学、学科、实验室建设工作,学校规划以及大的基本建设项目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同时,在实行重大决策时,应该将“听取民主党派意见”作为必要环节,真正做到“无民主党派意见不决策”,无民主党派独立开展的“无不可行性研究不决策”,让民主党派真正成为发展高校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C].北京: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
[3]李美旭.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理性思考[J].理论界,2012,(4).
[4]施利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J].中直党建,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