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文化建设探析
2014-03-28梁红泉
梁红泉
(周口师范学院 公共理论教研部,河南 周口 466001)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危机也随之出现。从不卫生的饮用水到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瓜果,从受到污染的空气到不适宜耕种的土地,这不仅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而且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不小的压力,警示我们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一、环境文化内涵及农村环境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文化的内涵
广义的环境文化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包括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艺、道德、宗教和生活方式等文化领域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1]主要分为生态环境文化和人文环境文化两部分。狭义的环境文化则仅局限于生态环境文化,即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过程中所秉承的理念、精神态度和价值诉求[2],诸如是单纯为寻求自身发展还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赢。这里仅从狭义的环境文化视角出发,探析当下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给农村环境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二)农村环境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无视与忽视
改革开放后,发展渴求压倒一切,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但能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面对经济收益的增长和尚未全面恶化的生态环境,各级地方政府和普通民众并没有意识到环境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人定胜天的思维惯性,仍广泛存在于政府和民众的社会行为中。本世纪初,长期对自然界的索取和破坏促使生态环境危机开始显现,各地农村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出现恶化,全社会由此才开始逐步关注并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但对于大多数落后的农业地区来讲,全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唯一评价指标的政绩压力,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民众意愿,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在招商引资、兴办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中往往成为空话。
2. 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短视与功利
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地区人口的分散性和相关权利的丧失,使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让位于中心城市;现实可观的经济利益和高投入成效慢的环境保护,使得政府和民众在面临自身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博弈时,更多地选择了前者。这种环境文化建设的短视和功利性行为,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多地停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应付状态。[3]总是等到生态环境的恶果扩大化并上升为舆论群体和社会民众所广泛关注的事件时,才会有相关管理部门出面介入和进行善后处理。但随着社会公众关注的冷却和转移,这些善后处理工作也往往不了了之。有关行政处罚、停业整顿和现金罚没,并没能使相关人员和社会民众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根本上杜绝和防范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3. 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弱化与被动
虽然,科学发展观将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提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农村文化建设,但其中的村容整洁和农村文化建设,并不能完全囊括和明确涵盖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对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帮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被动局面。文化是一定社会环境位育的结果[4],但新农村建设对于现实绝大部分农村和农民来讲恰恰是输入的外部文化。农村和农民在人文精神和价值诉求上多带有被动性,他们又怎能自觉自愿地遵循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形成良性互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行动诉求中寻求和体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并将环境文化建设的理念和对自然界的价值关怀内化为主体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
二、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现实与理性思考
(一)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贯彻和实施了科学发展观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半个多世纪实践发展经验总结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其理论基础主线首要表现为: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离开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与人类社会的良性互动,单向度地寻求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与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也使人类陷入自取灭亡的困境。其结果是发展水平和程度越高,这种变相的自我毁灭就越是迅猛。这种例证古有神秘消失的楼兰文明,今有罔顾生态环境污染而致使恶性疾病高发的个别乡村。农村现代化的推进,以满足人各种欲望为基础的工业化文明,必将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这些压力最终会反噬人类自身,给人们的肉体和精神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因此,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就不能片面着眼于人类社会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二)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印证和拓展了马克思人的本质及全面发展理论
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5]我们今天所讲的发展,更多的是指以人为行为主体的人类社会群体的发展,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人除了社会性发展外,还有自然性诸如人本身与自然、与其他物种的和谐共处、人的身体与心智的同步发展等,这些体现在人独有的价值关怀和内心诉求方面。农村环境文化建设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融共生,文化理念与自然、智能和体质的和谐,将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有效统一并将其拓展为文化伦理形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不断寻求人内心的价值关怀与行为诉求的觉醒、平衡及升华。[6]既体现出人类社会的群体性,又彰显了对主体人的精神关怀,促进了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完善了人的本质内涵。因此,在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寻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今天,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保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关于人的本质、人本身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当下的理论拓展和现实运用。
三、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注重环保工作的推进
1. 转变理念和指导思想,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以往的经验教训和今天恶化的生态环境现实,告诉我们“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是逞一时之快而后患无穷。对于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社会行为主体来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社会民众获得更高水平的生活享受,除了物质和精神生活外,还涵盖了人的活动成果与自然界的良性互动、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物种的进化及身体与心智的协调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人的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发展观念在当下的与时俱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环境文化建设,强化从各级干部到普通民众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关注人与自然相融共生能力的提升,从根本上改善社会民众生活质量和品质,提高民众整体的幸福指数。
2. 加强环保教育、技术研发、管理监控,促进和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身体力行。首先,强化社会成员的环保意识和观念,切实改善城市和农村的公共卫生设施。其次,政府部门和卫生管理部门担负起管理者的责任,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强化环保工作的监控,加重相关处罚措施。在审批过程中,立足于当地长期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注重考查污染物的排放和后续处理,关注社会舆论和普通民众的情绪表达。最后,农村环境文化建设注重防患于未然。一旦错误已然铸成,就必须加重相关处罚措施,才能对后人起到警戒作用。
(二)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注重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
1. 注重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宣传和强化,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虽然我们有着“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观念[7]和科学发展观,但普通农民对此认识并不是很明确。因此,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环境文化建设,从外到内的宣传攻势和社会氛围营造必不可少。在宣传氛围的营造上,除电视网络媒体的宣传外,可利用农村墙体文化和日常文化活动形式,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让农民关注生态环境恶化对自身健康的现实影响。在强化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上,可凭借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有关部门组织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平台,本着真正服务于农村农民的态度,多针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总体健康状况展开实地调研,对农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进行检验分析和总结,引导农民全面认识生态环境与自身发展的密切联系,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念,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从主体意识上强化农村环境文化建设。
2. 完备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农村良好的物质环境
农村生活和生产垃圾往往不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出去,限于当前发展水平,我们无法在人口众多的农村建立完备的垃圾处理设施,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能对农村环境文化建设坐视不理。随着生活中工业制成品的使用增多,其有毒有害无法为自然界所自然降解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各级政府在当前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应对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有选择性的进行建设和完善,对自然界无法降解的垃圾进行集中回收与处理。在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和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农民物质享受的满足,更要注重相关垃圾的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
3. 倡导节约型生活消费观念和模式,改善农村落后的人文环境[8]
就现实情况来看,虽然农村人口消费能力整体低于城市人口,但人数众多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排放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普遍提高和年青一代消费观念的更新,农村日常生活垃圾日渐增多,给农村环境文化建设带来难题。因此,农村环境文化建设就要从改变农民的日常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做起,节约能源、合理适度地消费,真正做到既能满足物质与精神生活所需,又能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相融共生。[9]
4. 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功能,构建农村环保长效监督机制
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危机的凸显,分散化的农村和原子化的农民并不缺少环保意愿,缺乏的是相关行动。这就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发挥组织核心的功能,有效凝聚农村内外力量,在农村环境文化建设中,主动引入社会媒体、相关组织和社会舆论等形式,强化和完善农村环保工作的长效监督机制,为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和推进打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因此,日益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和追求狭义发展的经验总结,昭示着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环境文化建设迫在眉睫;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人的全面发展表明农村环境文化建设不可或缺。加强农村环境文化建设,既需要相对于农村之外的政府和社会转变观念,注重环保工作的推进,又需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在农村环境文化建设中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保宣传、完备农村卫生设施、倡导节约型合理消费观念和模式、以农村基层组织为中心引入多种监督机制,共同推进农村环境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皮福娥.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7,(7).
[2]魏波.环境危机与文化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秀娟,李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创建农村环境文化[J].学理论,2011,(32).
[4]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郑晓云.当代环境问题及其文化背景[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6](英)米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M].袁同凯,周建新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10.
[8]张都爱.自然观与环境文化意识[J].理论探索,2006,(5).
[9]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