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儒家思想与徽商经营管理之道

2014-03-28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徽商儒家思想经营

胡 芳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行知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儒家思想与古代徽商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主要的思想体系之一,“信”、“义”、“仁”、“礼”、“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精髓,曾被大多数的统治者作为社会的正统思想来加以弘扬和发展以维护自身的统治。

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社会大背景下,“商”与“儒”是相互对立的,“儒”者被历朝历代的人们所尊重,而商人却被视作一种处于社会末端、甚至为人们所不耻的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直至徽商的出现,人们才重新审视商人和儒者之间的关系。

古代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

徽商起源于旧安徽州府,即以现今的歙县、休宁县、婺原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六县为主的原徽州地区[1]。原徽州地区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人多地少、贫困落后,自古就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之称[1]。

古代徽商大多出身贫寒,被迫外出谋生,希望通过经商来实现自身价值。由于徽州是朱熹的故乡,“尊儒重儒”为人们所推崇,所以他们从小便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在日常的言行和生活习惯上都烙有儒家思想的印记。他们的经营理念也深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在经商成功之后又热衷于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儒家思想,运用儒学等封建社会所尊崇的知识来考取功名,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红顶商人”胡雪岩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因此古代徽商又被称为“儒商”。

2 儒家核心思想对古代徽商成功的积极作用

古代徽商之经商与其他商帮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们把儒家思想中的 “信”、“义”、“仁”、“礼”、“智”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在长期的实践经营活动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特色的经营之道,创造了徽商的繁荣昌盛。

2.1 “信”——古代徽商经商之根本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3]。古代的徽商们大都将诚信经营放在首位,货真价实、不欺诈顾客、信守诺言,为人处世也都以诚相待,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信誉,树立了很好的形象,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

2.2 “义”——古代徽商经商的精神支柱

“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3],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古代徽州商人更看重的也是“义”,他们把“义”作为自己经营的重要精神支柱,作为衡量商业活动的标准,作为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信条。

2.3 “仁”——古代徽商经商责任感的体现

“仁”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古代徽商又一个体现儒商的重要特征,是对“信”与“义”的升华。古代徽州商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贾而好儒,常常怀有仁爱之心,救人于难、不困人于厄、不乘人之危牟利。他们在经商过程中往往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努力回报社会。

2.4 “礼”——营建企业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礼”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道德规范,是古代徽商整体素质的一种重要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古代徽商沟通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有效手段。古代徽商在经商过程中遵守国家的律法,恪守商业道德准则,为自身的商业活动营建了一个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2.5 “智”——古代徽商企业发展的动力

古代徽商在经商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学习他人成功的管理经验,逐渐地提高自身的商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运用自身的智慧,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力超过了同时期的苏商、粤商、闽商。

3 古代徽商衰微的原因分析

古代徽商将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原则,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封建社会中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顺应时代的发展,也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度促进其繁荣发展。然而,一部分古代徽商在功成名就之后不再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不再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自身的商业经营中去扩大再生产、提高竞争力,而是大兴土木,过着奢华的生活,不思进取。到清代中晚期,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外企开始进入中国,参与国内的市场竞争,徽商们的经济实力有限,很难与外商进行抗争,同时又过份地依赖政府,随着清政府的腐败和政权的瓦解,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另外,后期的古代徽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过分重视管理者的决定而忽视一般员工的个性发展

在管理理念上,注重下级对上级、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下级要维护上级在工作中的威信,坚决贯彻执行其上级所作的决定;忽略员工个性化的发展、对多样性的追求,造成员工和企业都过于死板僵化的格局[4]。这种格局不利于员工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企业对新事物的探索和新的管理理论的实践,阻碍了企业创新,并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过分重视企业的管理道德而忽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团体的目的

企业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团体,获利也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前提。过分强调企业的道德素质建设,忽视“利”在企业中的作用,造成企业“义、利”分离,降低企业的经济实力,无形中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3.3 过分重视企业内部建设而轻视外部环境的影响

强调企业精神、管理方式、员工素质和企业形象的建设,而忽视了企业应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时刻处于社会的激烈竞争之中,忽视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阻碍了企业内部的稳定与发展。

由于内外部环境原因,古代徽商在经过短暂的繁荣昌盛之后便很快地走向没落并退出了历史舞台。

4 新时期徽商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之道

新时期的徽商由于历史因素和自身条件的限制面临诸多的挑战。他们整体经济实力不强,与现在的苏商、粤商、闽商存在较大的差距。新时期的徽商们要在继承古代徽商 “信”、“义”、“仁”、“礼”、“智”经商之道、接受其失败教训的同时,与时俱进,灵活地将传统的儒家思想与当今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建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之道,逐渐形成一套适合当代环境下自身特点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以重塑昔日的辉煌。

4.1 以人为本,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儒家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6]的君民思想,现代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应如其中君与民的关系。人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企业要 “以人为本,即‘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7]

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尊重“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尊重员工的隐私,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给予员工信任、支持;让员工参与管理,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并能使员工更多地自己管理自己,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真正树立为员工服务的思想,把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目标,努力为员工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

4.2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从孔子最早提出的“有教无类”[2]培养人才开始到现在提倡的选贤任能,都说明人才的重要性。企业要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企业在选拔录用人才时应不拘一格,量才授职、因能授官。选拔人才首先要考虑从企业的内部进行,保证企业内部的平衡与稳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必要时,企业还应从外部积极引进人才,及时为企业补充新鲜的血液。引进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理念,能够打破企业内部固有的一些模式,同时培养企业内部员工“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刺激员工不断地提升自己,增强企业的活力。

荀子在《修身》中说“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6]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作为新时期的徽商在培养和提升企业员工素质的同时,应当努力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知识,提高知识技术水平并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以身作则,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及行为约束,为企业员工做出榜样,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尽职尽责地去做好本职工作,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去完成工作目标;具备创新意识和精神,积极地营建创新的企业氛围,鼓励员工个性化发展,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在帮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3 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现代徽商要恰当地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在重视“义”的同时,又能最大化地获得“利”,保障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新徽商们要继承和发扬古代徽商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方针,承担和履行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正确地处理好企业与政府、民众之间的义利关系;顺应经济规律的变化,以正当的手段参与市场竞争,在经济交往中保证自身利益不受到侵犯的同时给予对方一定的利益空间,使双方的利益达到平衡,实现双方的共赢。

其次,现代徽商要正确地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努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规避和分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企业不能过分的重“义”而忽视利润对于自身的重要性,也不能为了“利”而忘了“义”。正确地处理好内外部的“义利”关系及利润分配,争取在市场竞争中达到“义”与“利”的统一。

4.4 创建一个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儒家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和合体,天道和合、人道和合、人与自然的和合、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和合,和合是宇宙共生共存的普遍规律。社会生态和合平衡的核心是人际和谐。”[8]同样,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现代徽商要用“诚信、知礼、懂礼”来创建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诚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徽商立足于商界的根本所在。新时期的徽商更应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把诚信放在企业文化的核心位置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首先,增强管理者的诚信意识。管理者诚信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任的确立,有益于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维护企业间的利益。其次,提高企业普通员工的诚信意识。企业普通员工具备诚信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对产品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的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问题,还增强了员工的道德素质,规范了企业员工的行为,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提升了企业的外在形象。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礼”是一种沟通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礼具有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双重属性。”[9]“知礼、懂礼”指既要遵守当时的国家律法和商业规则,又要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和伦理纲常。“知礼、懂礼”不仅是古代徽商也是新徽商得以生存下去的重要前提和法律保障。

企业内部的和谐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徽商在经营过程中应当用“礼”来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完善企业制度,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加强信息的流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企业内部的团结和员工的忠诚度,保持企业内部稳定,为企业的发展营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徽商们要用法律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以消费者为本遵守社会公德,在创造企业利益的同时维护消费者权益并使之最大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协调与当地政府、群众、其他企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重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为企业的发展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并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

4.5 积极地参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

当今国与国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新技术层出不穷,对徽商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新徽商们首先要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加强国际间、企业间的交流,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将其创新性地运用到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其次,发挥自身的优势,吸引外资注入,利用外来资本提高经济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最后,勇于参与国际间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做大做强。

5 结语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新时期的徽商要在学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努力进取、开拓创新,再一次赶上并超过苏商、粤商、闽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身最大的贡献。

[1]郑佳节,高岭.魅力徽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3,7.

[2]杨伯峻 译.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陈德述.儒家管理思想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351.

[5]杨伯峻 译.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304.

[6]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2,21.

[7]芮明杰.人本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4.

[8]陈德述.儒家管理思想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349.

[9]俞根荣.儒家方法思想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125.

猜你喜欢

徽商儒家思想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论“新徽商”的定义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儒家思想与书法
徽商回归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